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下)

「既如此,何不舉中原之眾降服於鄴城呢?」酒席之中,同席而坐的劉備忽然冷不丁的問了一句。「這樣非但能與故人常聚,說不得還可以早見天下太平吧?」

曹操回頭盯住了自己這位義弟玄德,見到對方目光澄澈,神色從容,也是緩緩搖頭:「不甘心罷了!而且,我們曹氏世受漢恩,你讓我從文琪……那將來置漢室於何處?楊文先今日上午不是說了嗎?衛將軍之心,路人皆知!而玄德,你自己說,興復漢室,難道不也是大義所在嗎?今日你我在此,咱們無不可言……你說,他公孫文琪或許能為一朝明君,但其子孫真就不會出桓帝、靈帝?我為漢臣,守漢節,不可以嗎?難道還錯了嗎?」

「備頗以為然。」劉備忽然動容失笑。「其實我也不甘心,我也想興復漢室!」

孰料,聽得此言,曹操非但沒有肅然之意,反而拍案大笑:「我興復漢室是真正興復漢室,你們這些漢室宗親興復漢室,怕是要將天子之位興復到自己屁股下吧?劉焉也好,劉表也罷,今日又多一劉備……所謂『子夏西河疑聖人之言也』!」

旁邊張飛等人俱皆一滯,卻又繼續低頭喝酒下面,只是側耳傾聽罷了。

「這倒未必。」劉備緩緩而答。「不過漢室宗親之名多少有些說法……孟德兄曉得嗎?這些年來我坐於淮南,割據州郡,心中其實常常不安,總覺的天下人皆可以漢室之名與我兄公孫文琪而爭,獨我不可與之對決,因為所謂漢室大義,於我其實算是私,而若以私論,我又有什麼資格為私利而與我兄相爭呢?我平生第一件錦衣,第一匹坐騎,都是他讓韓義公給我送去的,按照道理來說,他要我的性命,我這個做弟弟的都該為之赴死才對。」

「但你還是不甘!」曹操依舊嗤笑拍案而對。「對否?」

「我少年時見家門前有桑樹如傘蓋,又以劉氏宗親為人嘲諷,便早早生出為天下事的野心,當然不甘……可我自束髮起,便又遇到了我兄公孫文琪,為其人恩德所縛,掙扎多年,卻始終難以放下……」

「玄德到底想說什麼,如女子一般在這裡找閨中密友表心意嗎?」

「我只是想問一問孟德兄,要怎麼做才可以理直氣壯的讓我提十萬步騎與我兄對決於沙場,了一了這份不甘呢?」

「沒有法子。」曹操陡然搖頭。「你這輩子都只能是衛將軍之弟……」

「說的好。」劉備坦然答道。「我這輩子都是衛將軍之弟,但孟德兄,也正是因此,我才漸漸恍然,若我能為我兄展其志,或許可以坦然一二……」

「什麼志?他的志向不是……路人皆知嗎?」

「若如此,你便小瞧他了。」

「你是說新政?」曹操舉樽再飲。

「我自束髮隨我兄長,多有浸潤,我信他是真想為了這天下尋一個出路的,我也是真覺得,他的那些話都有道理,漢室頹廢,首在豪強兼并土地,世族壟斷官位,然後才是權貴墮落無恥……這些我都親眼所見……聽說孟德兄在兗豫度田、科舉,皆受挫於內?」

「然也。」

「能繼續為之嗎?」

「能!」曹操斬釘截鐵。「若不能,則何談匡扶漢室?!匡扶回昔日桓靈之漢室嗎?!」

「我想也是……其實,若文琪兄、你、我並行新政,值此天下喪亂之時,又有誰可以反抗呢?」

「這便是你的意思了?」曹操盯著依舊喜怒不形於色的劉備恍然大悟。「你覺得若能使天下盡行新政,則便是與公孫文琪對決於沙場也無妨?因為無論你二人誰勝誰負,其人之政卻能久存?」

「孟德兄說對了一半!」劉備終於大笑。「即便如此,我也無顏與之相對啊……但若如此,我或許可以在後方助孟德兄與我文琪兄對決於沙場,萬一得勝,再與孟德兄決一死戰!請孟德兄放心,你我之間雖然不如我與我兄公孫文琪之間那般緊密,但畢竟是相約託付過妻子的……你死後,你妻子備自養之!」

曹操怔了半晌,卻是舉樽與劉備一起哈哈大笑,笑的眼淚迸出,笑的手中酒水灑出酒樽,淋在火鍋之上,冒出青煙,笑的旁邊三人目瞪口呆,卻又俱無言語。

「我也不知道,玄德賢弟這是看得起我呢,還是看不起我。」曹操笑了許久方才止住岔氣的趨勢,復又連連搖頭。「你在此蹉跎許久,放任呂布、劉表、楊彪那些人在那裡爭吵,始終不願定下最後事宜,難道就是在下這個決心嗎?」

「然也,我花了許久功夫,仔細觀察中原諸侯,可看來看去才發現,只有孟德兄可為此事!」劉備收起笑意,正色而對。「所以今日終於下定決心!」

「中原諸侯,俱為一時之選,如何獨獨高看我曹操一眼呢?」

「因為此事須真英雄方能為之……」劉備坦然答道。「變革新政,統攬中原,最後再與我兄公孫文琪決勝沙場……非真英雄怎麼可能擔此任呢?」

「陶徐州,你那表姑父不是英雄嗎?」曹操也猛地收斂笑意,卻又從酒樽中取出一個腌梅子來咀嚼不斷。

「我家夫人的那位姑父若是年輕十歲,卻也稱得上是半英雄,唯獨垂垂老朽,志氣漸失,英雄氣短,已經不算英雄了!」劉備面色平常,緩緩作答。

「孫策那小子呢?」曹操繼續睥睨詢問。「你不是說他在江上橫槊做歌,頗有文台兄遺風嗎?」

「孟德兄何必玩笑,莫說阿策小子,便是咱們文台兄復生,只是用武,不知為政,也只是半英雄而已。」劉備乾脆答道。

曹操斟酒再問:「劉景升坐擁六郡,雖一時受挫,猶然實力最盛,虎踞荊州,且為天下名士,號稱八俊,文武並用,在你這裡也不算英雄嗎?」

劉備接酒而答:「我近日當面仔細觀察,其人雖稱一時之選,卻只是平世三公之才,於亂世只是一犬,何談英雄?」

「說起亂世用武,有一人就在這城內,剛剛以五千新卒將我打得落花流水,豈不算英雄了?」曹操隨手指向外面。

「呂布匹夫之雄也,登堂入室都不可稱,我等留之,不過是安劉荊州心而已,何談英雄?」劉備乾脆面露鄙夷。「而且當此大局之下,不思其他,只是整日與楊文先一起索要其岳父一家,端是可笑!要我說,便與他好了,看他以三縣之地能不能養得起他那岳父!」

「那如劉焉、士燮、朱儁、二袁、楊彪,就更不必說了?」

「自然如此。」

「如此說來……」曹操再度失笑,以手指向自己。「所謂天下英雄……」

「所謂當今天下英雄,首推一遼西匹夫,持霸王斷刃坐於河北,建新履政,文武並用,自成體統!」劉備打斷對方,以手舉樽指北而言,卻又順勢將酒水倒於案前雪地之上,以作遙敬,然後方才擲出酒樽,扭頭以手點身前曹操與自己而言。「其人之下,又有中原一南一北兩匹夫不自量力,欲以一己之私而爭為天下事,可勉強稱英雄!」

曹操怔怔無言半晌,卻是再度仰頭大笑,笑罷之後,方才昂然對道:「能與玄德並列於那遼西匹夫之下,操不虛此生也!明日便召集諸侯,請玄德推操為盟主,唯獨操力弱,須借你這匹夫之力才敢去與北面遼西匹夫堂而皇之,爭上一爭!」

言罷,二人齊笑,卻是再無隔閡,旋即議定……歸江夏於劉表;許呂布三縣之地以作緩衝;准袁術軟禁於新野,不得出城;讓楊彪西歸長安,聯絡劉虞等人;警告孫策,不許奪朱皓豫章之地……區區數語,定下數月難決的中原大局,便復又飲酒至傍晚方才盡興而回。

天色漸暗,鄴城衛將軍府後院,同樣飲酒盡興的公孫珣卻正披一白色貂氅,一手一個,牽著自己長女公孫離、次女公孫臻踱步於雪地之上,而身側卻又有一位身披黑氅的衛將軍府長史隨從而行。

龐德引著賈逵、孟達、楊修等義從,只能遠遠跟在身後。

「子衡今日似乎頗有言語要說,只是我忽然提議喝酒,這才就此打住?」公孫珣帶著三分醉意,隨口而問。

「瞞不過主公……」

「何事啊?」公孫珣乾脆詢問。「能讓你避而不談南陽結盟一事,想來這件事或許非同小可。」

「說是非同小可或許未必,但也不能說是小事……是個隱患,且似乎避無可避。」事到如今,呂范倒也沒有遮掩的意圖了。

「說來。」公孫珣同樣乾脆至極。

而此時,二人已經來到後院門前,而見到父親與呂范說話,公孫離搶先一步上前為二人打開後門。然而其人開門後,見到傍晚時分,門外積雪潔白一片,光潔照人,卻居然不顧只是隨父親送人至此,直接回頭拽住自己妹妹,一起跳出後門在雪地里踩踏起來……身後幾名義從立即跟著湧出門去,和門外牆上小堡內值勤的義從一起遠遠兜住了這兩位真正意義上的天下前二女公子。

呂范見到如此,心下一動,繼續踱步向前,邊行邊言道:「不瞞主公,這件事其實是廣陽棗太守首先察覺的,然後通過幽州那裡上奏了過來……乃是說徭役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