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三面終成圍

「閑話少說,我定幾件事情和任命,羲伯(王象字)記錄下,然後就連夜帶阿定回河西到廣宗城落腳,再不理會戰事。」公孫珣斜坐在太尉椅上,繼續把玩著手中斷刃,隨口而言。「你們有什麼想說想做的,也都趁此時道來……不要耽擱。」

王象聞言趕緊取出紙筆,伏在了一旁案上,而周圍人也紛紛藉機讓開位置,分立兩側,屏息靜聽。

「其一,天下紛亂,州牧刺史多有空置,即便有任命,也多囿於地方廣大而盜匪、叛賊、宗族林立,難以實治,而我身為衛將軍,替天子行政,既然已經驅除偽車騎將軍袁紹,暫時清理了河北諸地,那別的地方暫且不提,河北與三輔是不敢不盡心儘力的……所以要表奏長安,請以昔日聖王大禹舊例,整合幽、冀、司、並、青五州,改為幽、平、冀、營、青、雍、司、並、陝九州,分而治之……」

全場雅雀無聲如舊,而公認的軍中文筆第一王象王羲伯一筆落下卻先抖出了一個黑點,驚得他趕緊醒過神來,換紙重新寫過。

其實,以在場眾人的角度而言,這第一件事情並沒有任何可以討論的餘地……大部分軍中將領對此基本上是茫茫然,而真正理解這件事情含義的卻又分外明白,公孫珣此舉無疑是要借這種改制強化他個人的統治,那麼誰又會對此持反對意見呢?

田豐?

別看田元皓整日與公孫珣擺著一張臭臉,可當日正是他第一個喊出了『漢室不可復興』這句話,他選擇公孫珣,就是看中了公孫珣強大的先發武力,希望這位衛將軍能以儘快收拾亂世,他憑什麼反對?!

荀攸?

荀公達可能是在場諸多聰明人中內心真正有概率反感這種行為的人,但他是荀公達,不是荀文若,不管是贊同還是反對,絕不會流露出來的。

至於呂范、婁圭、董昭、審配等人,恐怕是有些暗暗激動的居多。

實際上,沉默只是沒有反對的意思,不代表他們內心真的毫無波瀾,看王象就知道,大多數人內心還是震動到無以復加的,這是因為作為今晚的開篇之言,這個『其一』不免稍顯宏大了一些……四百年漢家制度,十三州而治天下,雖然屢次有郡國調整,但如此大規模分割州治,而且如此輕而易舉,恐怕真是開天闢地頭一遭。

但細細想來,卻又好像沒有什麼可說的。

「具體而言。」公孫珣坐在太尉椅上,安靜的等候王象記錄完畢,方才繼續說道。「乃是以遼西及塞外四郡國為平州;右北平以西至上谷等塞內五郡為幽州;發代郡出幽州,與雁門、上黨、太原、定襄,共五郡為并州;并州其餘西面五郡為陝州;原司隸以潼關為界,一分為二,三輔為雍州,其餘三河與弘農依舊為司隸;最後,割青州平原、樂安,冀州渤海、河間為營州……其餘冀州、青州不變。」

眾人這下子稍微有了一些反應,但大多數思索與贊同,並多長出了一口氣……這是因為這個分州比想像中的要合理的多了,基本上是兼顧了地理、風俗以及時局問題,而且的確是如公孫珣所言,是考慮到治理上的方便,而非像是為了奪取漢室人事,刻意為之。

就好像幽州分塞內塞外,以前是漢室為了確保對塞外諸郡的控制,所以一直保持了幽州一個巨大而狹長的行政分劃,但如今戰亂流離,塞外遼地湧入大量漢民,高句麗也沒了,以襄平為核心的遼地怎麼看都不可能有文化離心傾向,那麼這麼分開就顯得極為合理了。

同樣的道理還存在於并州沿著黃河一分為二,舊的司隸沿著潼關一分為二,這本就是大家心裡早就能接受了的東西。

至於代郡,前漢的時候還真就屬於并州,而所謂營州的概念,也就是黃河下游渤海地區,根本就是大禹分九州再定十二州時的舊制,漢家經典里有過背書的。

「其二。」公孫珣依舊未做多餘言語,等到王象健筆如飛,眾人議論平息,這才繼續撫刀而言。「收回公孫越所有過往任命,表其為鎮西將軍,領并州牧,此番暫且總統並、陝兩州各郡、國、部兵馬南下討伐河內張楊,兼清理舊都洛陽……上黨都尉牽招遷為上黨太守,與軍師戲忠副之,原上黨太守樂隱,回長安為議郎,另有任命……匈奴兵再不回去也要廢掉了,讓於夫羅帶著跟過去,從屬公孫越。」

這下子,終於有人有了一些反應。

「將軍。」等公孫珣說完,田豐立即忍不住正色而對。「既然分州,公孫鎮西未免過於權重了,此番實際上是領了并州、陝州二州之事,兼清理司隸,好像一口氣管了三州州事一般……還請稍作調整。」

「沒什麼大不了的。」公孫珣搖頭應聲道。「陝州雖大,卻殘破空虛,除了匈奴人值得一看外,幾乎淪為白地;至於司隸,遷都之時也是戰亂流離,其實只剩河東、河內足堪一用,而且我馬上還會對司隸有所任命,戰後對陝州心中也有計畫……元皓不妨稍待。」

田豐當即束手。

「其三,」公孫珣瞥了一眼帳中眾人,繼續言道。「上表長安,以右將軍趙諱苞領平州牧,總攬塞外五郡,兼協理三韓、扶餘事。」

這個倒是更無話可說了。

「其四。去公孫范一應舊職,加鎮北將軍,領幽州牧,此番率幽州眾南下討袁。」

「其五,」公孫珣稍微一頓,忽然抬起撫刀之手,指向帳中一人。「表濟陰董昭為冀州牧,領冀州軍政,參與討袁。」

「臣萬死不辭!」董昭毫不遲疑,俯身大禮參拜受命,而帳中眾人卻各自心中亂跳起來。

「其六,廢司隸校尉,改建威將軍程普為鎮南將軍,領司州牧,戰後歸洛陽屯駐……鍾繇改任御史中丞,暫領雍州牧,權責不變。」

程普激動難忍,之前種種被擱置、被打壓的那種所謂忍耐心理徹底全無,乾脆伏地叩首稱恩。

「其七,改振武將軍關羽為鎮東將軍,領青州牧,此番戰後屯濟南,安撫泰山……營州牧另有任命,過些時候你們自知。至於其餘將軍軍官,譬如徐榮之前梁期突進之功,高順今日伏盾之勇,我都是記在心裡的,但戰事尚在,袁紹尚存,這時候不適合論功行賞,你們的封賞等戰後再論,唯獨益德……可加一個正經將軍號,以示尊重,你們和益德仔細商議下,論一個好的名號上表。」

徐榮、高順還有軍中諸多軍官立即俯身稱是,口稱不敢,張飛微微一怔,也沒有多少言語,便俯身稱是。

「其八,免審配趙相一職……發為白身……」公孫珣從諸多軍官身上收回目光,卻是望著審配笑了起來。「義公也是,奪將軍號,改為黒綬銅印。」

韓當早有準備不提,而審配情知還有任命,卻依舊一絲不苟,嚴肅俯身稱命。

公孫珣見狀放下手中刀子,上前扶住審配:「再請辟正南於衛將軍府,為從事中郎……可否?」

審配終於抬起頭,卻是乾脆應聲:「自洛陽相隨,凡十三載,臣名為大臣,實為主公私屬,此番方為名正言順。」

公孫珣緩緩頷首,扶著身前之人一聲感嘆:「確實如此……那我也就不矯情了!」

言罷,其人撒開手,回到位中,揚聲而言:「此番我北歸,凡河北軍國重事,無論公孫鎮北、鎮西,河北、河南七州州牧,盡數統於衛將軍府……仿關中故事,以長史呂范為主,從事中郎審配、婁圭,司馬韓當三人為副,總統一切!袁紹生死,地方軍管民生,臨陣進退賞黜,皆四人為之,若有見解分歧,子衡一人可當二,帳中自定!」

饒是呂范等人早有預料,卻只以為是負責追擊袁紹,實在未曾想到會是如此大的權責,所以個個慌亂……

韓當最是不堪,其人乾脆俯身請辭:「臣一邊鄙匹夫,不得當此命!」

「我亦一邊鄙匹夫!」公孫珣巍然不動,凜然呵斥。「素來為中原士人不值,可值此國家昏亂之際,我這個匹夫若不提刀廓清河北,使半個天下重歸正軌,難道要放任他戰亂紛紛,瘟疫飢餒橫行嗎?而你從我少年時便負刀相從,實為元勛,我既理事,無論大小寬窄,身側豈能無你一席之地?!你們其餘人,皆是如此!」

韓當叩首於地,不敢再言,周圍人也紛紛出列,凜然拱手。

「同樣的道理,」公孫珣環視左右,從容言道。「今日既然定分,便乾脆一些……婁圭,還有在長安的王修,既然是我衛將軍府臣,便不可越矩,三人皆如正南去趙相一般,去將軍號!」

婁圭不敢多言,趕緊與韓當一起俯身稱命,口稱主公。

「其餘諸軍師中郎將……」公孫珣目光掃過田豐與荀攸,放緩語氣道。「亦當如此,我當表奏朝廷,加軍師部為將軍府直屬,諸軍師改六百石,直屬於幕府,但可上表朝廷,以諸軍師大功,額外加侍中銜,以示尊重!」

荀攸緩緩稱命,田豐欲言又止,卻不知道該怎麼說,因為他和所有軍師一樣,身上都早就有衛將軍府的曹掾職司,早就算是公孫珣私臣了,於是也只好俯身稱命。

「事情就到這裡。」公孫珣望著帳中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