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第四十章 將軍何不持之向燕市?

晚間陡然火起,任誰都知道是出了大事,牛輔和李儒再怎麼不著調也是跟著董卓多年的人,軍事經驗也是有的,自然不敢怠慢。

於是乎,二人也顧不得多日冷戰,稍微一碰頭,便立即分為兩路,牛輔自提兵去南城防備,而李儒也要往西面城牆上督戰……畢竟,雖然大火是在南面燒起來的,可公孫珣所駐紮的陝陌卻只距離陝縣不過七八里,須臾便可到達,那敢問其人又怎麼可能輕易放過如此戰機呢?

實際上,全身甲胄的李儒登上城牆之後不久,便遠遠見到城西的大路上有點點火把映入眼帘了,而見到對方來的如此之快,他也不禁憂慮叢生……須知道,這一次咱們的李博士倒是反應極快,才一會功夫便已經大概猜到是怎麼一回事了。

當然,由不得他不快,不要說李文優了,就算是牛輔和其餘大小將佐也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了,因為這個時候能從城南過來的敵軍只能是徐榮及其所部,而且也只有徐榮的反叛算是『合情合理』!

不過,相比較於李儒的憂慮,牛輔此時只恨自己沒有早點殺個兩千石立威……若是早一點決定殺兩千石立威,他肯定是要殺徐榮啊!還有那些巫師巫婆,他們明明算出來自己此戰有難厄,也算出來罪魁禍首是一個自己陣營中的兩千石,但卻為何沒有算出來是徐榮而非董越呢?

南城處早已經嚴陣以待,更有無數兵馬在後方往來調度支援,而隨著大批的軍械、箭矢、火把,甚至還有珍貴的油料和惡臭的糞水被抬上城以後,但不知為何,登上城門樓上遙遙觀望等待的牛中郎將卻愈發心亂如麻。

話說,中國古典軍事技術在守城方面的頂峰要等到唐宋時期才能達到,而在這之前,一般而言只有著名的雄關和特殊的大城才擁有完備的防禦體系……最起碼在這個時代,軍事上普遍性還是以城垣高大而城門稀少為先,卻非是宋代明文所說要『低牆多門』的那種防禦特色。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變化和進步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根據攻城軍事技術的進步被動演化的。

換言之,這年頭普遍性的高牆和數量較少的城門是有存在理由的——大規模投石機出現之前,高大的城牆本身就是一種倚仗。

但是李儒和牛輔依舊非常不安,這種不安來自於徐榮的突然襲擊;來自於公孫珣甫一到城下,便毫不遲疑作出攻擊姿態;也來自於原本應該在,此時卻並不在的胡軫、李蒙二人的近萬兵馬……事發突然,外加此消彼長,難免讓人心驚肉跳。

「來到陝陌不過數日,只有長梯能用,倒不如指望撞木……」有負責器械的軍官上前回報公孫珣。

「那就撞木!」公孫珣也不下馬,只是當即下令。「舉盾護住人,立即撞門!高順!」

高素卿聞言立即出列拱手:「末將在!」

「你帶主力步兵去城北茅津處!」公孫珣壓低聲音言道。「兩個要求,一個是盡量搶奪和保全船隻,一個是盡量把聲勢造大!」

高順微微頷首,即刻領命而去。

而公孫珣復又回頭看向成廉、魏越、趙雲、田豫、田疇等將,卻是下令全軍下馬,盡全力弓箭掩護,同時又命身後輔兵舉火把、立火盆助威!

經此一來,雖然沒有上來便開展血戰,但聲勢到底是一下子就大了起來。而李儒雖然看到對方並沒有大舉攻城,但城門始終要防守,城牆上時不時飛來的箭雨也始終要躲避,還要組織力量反向壓制,更要提防城前密集軍隊的動向……而等到陝縣北面的茅津渡口處突然喊殺聲驟起,他更是驚得倉惶跳了起來。

話說,這個時候李文優才反應過來,城北渡口處是個大的防守破綻……或許並不能說是防守破綻,畢竟那裡足足有三千人的部隊駐守,而且還有小寨。但是,彼處居於城外,沒有城牆阻礙,處於對方那個赫赫有名的『陷陣營』打擊範圍之下,卻也是事實。

換言之,那裡現在最起碼是目前防守的最薄弱處!而且那裡還有船!還有足夠的建築材料可以被取來當做攻城材料,就地搭建簡易攻城器械!

一念至此,李儒趕緊讓心腹軍吏去尋牛輔——只有持節兼持有虎符的牛輔才有資格調度城中兵馬出援!

而等軍吏受命而去了不久之後,李儒卻又忽然覺得哪裡不對!

思考了好大一會,李博士才恍然大悟——城西、城北公孫珣親臨之處,有虛有實,有火光有喊殺,有箭雨有撞木,動靜大的不得了,可牛輔與徐榮當面所在的城南卻居然安靜的不行?算算時間,這裡都打成這樣了,沒理由南面徐榮還沒趕到吧?

實際上,李文優先是側耳傾聽,又親自在甲士舉盾護佑下出城門樓向南觀察,而放眼望去,暮色愈發深沉的南面夜空下,只有遠處山中火光大作,卻居然沒有一個正常戰場該有的聲響。

「速速去南城尋牛輔那廝,弄清楚怎麼回事?!」城門樓內外,躲在盾牌下的李儒急切之中居然推開了身邊的親衛,而且有些歇斯底里。「全都去,問問他為何徐榮還不攻城?是在猶疑嗎?告訴他,若徐伯進猶疑,可以先穩住對方!」

幾名侍從手足無措,各自茫然而走,而其餘幾名甲士復又趕緊上前撿起地上盾牌,準備繼續保護李儒。

但就在這個空隙之中,之前立在馬上指揮,早就注意到其人走出城門樓的太史慈遙遙望見,卻是忽然勒馬向前,直衝城門樓下,然後借著馬勢奮力一箭!

箭矢在黑夜中宛如流星,正中李儒面門!

然而,畢竟是從下往上,畢竟是遠遠倉促一箭,弓術精湛如太史子義也無法做到一擊斃命。實際上,那一箭雖然射中李文優面門,卻只是蹭破了他的臉頰,順便將正在大聲呼喊的其人舌頭給劃傷了。

總之,李儒並無大礙,甚至根本沒有後退包紮的意思,唯獨其人血流滿面,而且半邊臉火辣辣的做疼,有心想指揮,說話卻已經斷斷續續,而且有漏風嫌疑,只能勉強通過身邊軍吏和侍從傳達。

而與此同時,城南城門樓處,牛輔倒是渾身上下沒有任何傷口,而且不用李儒來提醒,他就已經開始跟徐榮在城上搭話,並好言相勸,以避免兩線開戰了!

「伯進兄!」牛輔扶著城門樓,同樣是在兩個大盾的護衛下遙遙與城下之人搭話。「你雖是衛將軍舊部,可我岳父大人也未曾負你……你說你,不在宜陽好好待著,如今何故領兵來犯,刀兵相見,以至於壞了往日情面?」

徐榮回頭望了望身後已經被大火阻截的道路,也是不由苦笑:「牛中郎將,事到如今多說無益……但只要你許我一件事,我便可以不與你作戰。」

「伯進兄不妨直言。」牛輔倒是聞言大喜。

「我想去城西與衛將……與我家君候匯合。」徐榮懇切言道。「你看,我身後已經起火,只能向前,所以若你能許我繞城而走,往城西而去,卻不發一箭一矢阻擊我,也不派人蹈我後路,我就可以保證不做還擊!」

牛輔也是在盾牌後苦笑:「這事情若是被岳父大人知道,我如何交代?而且你到了白馬……到了白馬將軍那裡,如何能不聽命攻城?大家都是做小的,小的何苦為難小的?」

此言一出,城上城下,并州人、涼州人,都不由面面相覷。

「所以,你我二人就只能刀兵相見了!」徐榮同樣被噎了一下,卻只能無奈感嘆。「須知箭矢無眼!」

「這是何苦來啊?」牛輔聞言不由在城上頓足,而眼見著城下並無動靜,他倒是也光棍起來,推開身側兩名持盾甲士,直接扶著城垛向下喊道。「你雖善戰,可夜間騎兵攻城,真能奈我何嗎?」

「那你說如何?」徐榮不以為然。

「不妨往城東走。」牛輔指點道。「往城東稍待!」

「然後被你和董越前後夾擊嗎?」徐伯進忽然變色,然後破口大罵。「你以為我是三歲孩童嗎?!」

牛輔無奈再度哄騙對方:「董越已經被我殺了,人頭就在東城外懸掛,如今澠池和崤山狹道並無人管束。」

「我不信!」徐榮歪著頭打量了一下城頭,卻是冷笑一聲。「除非你能與我一物,以作保證?」

「你總不是想要我節杖、虎符吧?」牛輔扶著城垛,探頭相對,也是顯得更加無奈了。「這種東西如何能給你?倒是董越首級可以與你取來。」

「我不要這兩物,也不要董越首級,只要你隨身一物便可!」徐榮凜然而應。

「何物?」牛輔一時茫然。

「你猜。」徐榮忽然失笑。

牛輔心中大怒,只當對方是在戲弄自己,然而剛要答話,其人便覺得背後一股巨力襲來,然後整個人便騰雲駕霧起來……再然後撲通一聲,他便在兩軍陣前,直接摔在了城外地上!

城高不過三丈,但加上城門樓的高度,也是夠嗆,再加上牛輔身披重甲,所以其人直接摔了個五葷七素,眼冒金星,並七竅流血。

模模糊糊間,這位眼前金星漸無,只是復又視野發起黑來的牛中郎將忽然聽見城上有一個三分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