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一騎如熊虎

沒有人對劉備的計畫加以質疑。

這倒不是說在座的關東諸侯就這麼信得過此人,相信他真能一日斬華雄而下虎牢,而是說他們普遍性認為劉玄德有這個資格去賭這麼一把。

論地位,雖然劉備只是個私表的騎都尉,但畢竟也是個兩千石了,而且其人身後影影綽綽的有徐揚諸位諸侯的身影,有何進舊部的政治立場,還有一個衛將軍之弟的身份……恰如曹操是袁紹發小一般;

論實力,劉玄德再怎麼樣,手中也有自己的幾千兵馬,在此處有屬於他的一個大營,更不要說經過董相國數月的軍事調教後,關東諸侯多少對來自邊郡的軍事人才多了一些重視。

總而言之,儘管劉備在這個大營中屬於地位最低的一個人,儘管大家心裡還是隱隱約約的看不起他,卻終究是將他視為平起平坐的一員……換言之,在關東諸侯眼裡,劉備到底還是有人權的,不是什麼阿貓阿狗。

那麼,既然其人有『人權』,那在眼前這個大家都無可奈何的狀態下,他挺身而出,借個幾千兵馬外加幾個將軍,又算是什麼大事呢?

而相對應的,劉備也非是一時興起……實際上,這些日子枯等在虎牢關外,整日朝夕相處,劉玄德對這些關東諸侯也起了一些別樣的心思。當然,這倒不是說劉玄德如何如何憤世嫉俗,平心而論,他其實還是挺認可這些人的,他心裡很清楚,這些人的門第、學問、人脈都並不是假的,自己跟這些人相比,的確是差了好多根基。

只不過,隨著亂世到來,隨著兵事漸盛,劉備陡然發現,自己身上那些原本並不算什麼的東西居然也變的格外有價值起來,而這也讓其人漸生信心——他想要讓全天下人都知道,他涿郡劉備也不是只能仰人鼻息的無能之輩!

一晚漫漫,劉備在營中悉心準備。他先是與于禁、樂進二人一起認真討論了一遍第二日的戰術計畫,復又親自送二將出去,然後又親自帶著簡雍、呂岱一起去巡視營房、慰勞安撫將士,忙到三更方才回到主帳,與張飛一起同塌而眠……當然,張益德早早睡著,倒是讓他省心了。

一夜無言,第二日一早,劉備準備停當,便又帶著本部兵馬與張飛、簡雍、呂岱三人一起往中軍而去。中軍處,從袁紹往下,並無一人刁難,袁紹的三百精騎、于禁的三千泰山步卒、樂進的兩千陳留步卒,早已紛紛靜候不說,曹孟德甚至還居中聯絡,又請各路諸侯送來一些甲胄、刀矢、旗幟等物……對此,劉備自然笑納,然後便兀自行動去了。

按照計畫,和昨日一樣,久候到快中午的時候,袁紹才忽然遣人送戰書而去,而華雄趾高氣揚,果然直接在虎牢關門樓上召見,然後當場應許,雙方約定,下午依舊在汜水東岸一決勝負!

「將軍。」眼見著袁紹使者離開,春風拂面之中,華雄身側倒是有一名軍吏忍不住出言勸諫。「我軍連戰五日,雖然連勝,卻也不免疲憊,何妨稍作休整再行挑戰?」

「我自然明白這個道理。」華雄身材雄壯,雖然沒有出戰,卻披掛嚴整,顯得威風凜凜,而其人聞言,頗有些不以為意。「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軍雖然疲憊,但關東群寇又如何不是連戰連敗,士氣低落呢?」

軍吏一時顯得有些茫然:「既然低落,為何彼輩還連連挑戰呢?」

華雄聞言扶著虎牢雄關的磚石大笑,且笑聲不止便指著東面綿延二十餘里的聯軍大營而問:「你莫非以為彼輩是心甘情願,自己求戰的?以為彼輩有所恃,這才來屢屢挑戰於我?我實話與你說,他們這是不得已而為之……你想想,彼輩皆關東名門,然後提十萬之眾,卻久久不能壓我西涼三千騎兵,傳出去天下人如何看他們?他們也是騎虎難下!」

軍吏一時嘆服。

「不過,你所言也是對的。」華雄復又正色道。「相國此番兵力布置,本就是以黃河天險和虎牢雄關為念,北、東兩面以守,南面以攻,所以潁川、南陽兵多,而我部兵少,若是久戰疲憊,說不定便會出岔子……這樣好了,明日再戰一場,連贏七陣,湊個說法,也好報給相國,然後咱們就繼續安心守衛虎牢關便是!」

軍吏更加無話可說。

華雄既然心中漸定,便也不再理會,而是回到關內稍作休整,然後便點起三千鐵騎,徑直越過汜水出戰去了。

戰鼓隆隆,旌旗招展,關東聯軍大營中也有一支三千人的部隊陣型嚴整,昂然出陣,卻正是于禁和他的三千泰山兵。

話說,泰山素來也是漢室主要兵員地之一,這是因為當地盛產弩兵,泰山勁弩雖然不如冀州的長槍大弩那麼名聲出眾,卻多少因為當地兵員充足,便於招募而多有使用……實際上,已經身死的王匡還有眼前這支部隊的主人鮑信,當初之所以能夠率先返回洛陽,本身就有泰山兵便於招募的緣故。

而回到眼前,于禁這支部隊其中也有足足千人的勁弩部隊,配著長槍大盾,頗顯雄壯,而且陣型嚴密,倒是讓華雄格外警醒了不少……畢竟,這支部隊顯然和之前的各部不同,乃是針對騎兵下了功夫的精銳。

與此同時,雖是步兵,卻竟然不是約定的五千之數,而是三千人,那對方的戰術似乎也就呼之欲出了——先以三千步卒列出針對騎兵的陣勢,消耗拖住華雄所部,待到華雄懈怠,再忽然派出小股部隊自後襲來,以求兩面夾擊,兼攻其不備!

「你以為伏兵是騎是步?」華雄冷眼看著那支三千人的部隊在身前搶佔汜水,然後背水列陣,卻居然沒有利用騎兵優勢搶攻。

旁邊的副將稍微一怔,但旋即反應過來:「將軍是說,彼輩沒有按照約定滿員而出,是要等戰到酣時發兵夾擊我們?」

「不錯。」

「那必然是騎兵。」副將稍一思索便得出結論。「否則不足以猝然起效。」

「我也以為如此。」華雄昂然自若。「而且應該是三五百之數,因為太多必然拖沓,起不到奇襲作用;太少又不能造成殺傷……不過,你可記得關東群賊哪部有名騎在手?」

副將又是立即想到了答案:「只有袁紹從河北帶來的些許騎兵算是有些說法,其餘中原各路諸侯,又有什麼名騎?不過是騎馬的步卒罷了!」

「便是所謂河北名騎也不過是徒有虛名之輩罷了。」華雄再度冷笑。「不然何至於被呂布那個并州蠻子給輕易擊破?依我來看,這反而是今日一戰的勝機!」

副將恍然:「將軍是說咱們故意露個破綻,其實做好準備,誘這股騎兵出擊,然後先圍殲了這支騎兵,以震懾賊軍?」

「正是此意!」華雄當即在肅容。「世人皆以為我只是一勇之夫,靠著相國信重從一侍從陡然當此重任,卻不知我久隨相國,也是軍略通暢,如何不曉得軍事籌謀?譬如眼前這支部隊,雖然是步兵,卻紀律分明,弩盾嚴整,想來將領也非是凡人,若彼輩嚴防死守,咱們便是僥倖得勝也要死傷慘重!然而,關東群醜自以為得計,卻不知他們兀自顛倒強弱,以彼之短,擊我之長,反而露出破綻……依我看,今日破敵之策便在於那些準備偷襲的騎兵,若能覆滅那些騎卒,斬其首領,驚駭敵眾,再轉向齊攻這支步卒,那此戰便可全勝了!」

「將軍真乃神人也!」副將不由心服口服,便在馬上拱手恭維。「想那呂布不過一勇之夫,全靠我涼州智士賈公籌劃,方能大勝,如何能比將軍一己之力而為戰事?」

「何必拍馬?」華雄手扶自己的長槊,不以為然。「為將者當習兵法為萬人敵而非一勇之夫,這本就是尋常道理,我讀史書,當年項羽霸王之勇尤要學兵法便是明證……只是可惜了這個姓於的將軍,真真是個領兵的好手,卻要因為跟錯了人無辜死在此處!」

周圍人還要恭維,卻不料華雄忽然正色,竟是手持長槊,直接在馬上肅容下令:「好了!張、李、王三位司馬各領三曲六百人,共計一千八百人,連番去攻這于姓將軍,但只佯做圍攻,卻不要近身,只是以弓箭殺傷兼以威嚇彼輩即可……聲勢要大!」

周圍三名軍官當即會意領命。

「然後王、耿兩位裨將,各領……五百人,分在左右兩邊,也佯做圍攻,卻不要真正插手,而是要時時留意關東軍陣,並將本部置身事外……我自領兩百親信騎兵在此,裝作無備,彼輩最多五百騎兵,又是樣子貨,必然倉促拿我不下,待其近身到我跟前近戰,爾等立刻抽身包抄,務必全殲,然後咱們再全軍轉向,趁勢全勝!」

眾將轟然承諾。

「諸君。」華雄復又喊住這些人,懇切相對。「我也知道今日作戰辛苦,但諸位請放心,來時我已經想好了,明日再來一戰,我便越過弘農牛、李兩位,直接遣人向相國親自報捷,屆時我一分功勞都不要,凡斬將奪旗破陣之功,盡數分於諸位,還望諸位努力作戰。」

諸將愈發振奮。

且不提華雄如何英明神武,頗得為將三味,也不說戰鬥全開,雙方弓矢如雨,鐵騎往來賓士,場面如何壯闊,那些關東諸侯又在壘上、台上看的如何如痴如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