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青草覆宗廟

「朕還不能死!」

上午時分,洛陽北宮濯龍園,已經瘦削到不行的天子坐在擺放著蒲團的太尉椅上,探著脖子,一路目送著自己兩個兒子模糊的身影在宮女與內侍的護送下轉身消失在宮牆拐角處,這才微微坐直,扭頭去與身邊最信任的內侍們說話。

他的身側,整體枯黃一片的花園已經開始在春日陽光下漸漸返青。

「陛下自有皇天后土庇佑,何談生死?」張讓的腰彎的特別厲害。

「朕的身體朕心裡清楚。」天子茫然搖頭。「不然何出此言?只是如今局勢著實險惡,朕心中越來越放不下這兩個兒子……尤其是幼子,沒了朕,他到底該如何保全?」

「陛下勿憂。」張讓繼續躬身言道。「宮中內外皆知,兩位皇子相互友愛……」

「朕自然欣慰於此。」天子打斷對方,情緒愈發失態。「可朝局險惡,哪裡是他們說了算的?」

「其實……」張讓微微抬頭,懇切言道。「大將軍與皇后未必就真的對董侯(劉協別名,因為董太后所養)心懷惡意,他們種種作為,包括之前董侯初生時所為,也不過只是求皇長子皇位安穩而已,若能早早封王,已定名分,兩位自然不會輕舉妄動。」

「朕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天子也難得懇切起來。「可是張常侍,事關天下權威,便是大將軍和皇后也身不由己吧?大將軍和皇后固然已經一再答應朕,要保全朕的兩子,可朕一死,他身後的趨炎附勢之徒就不會自作主張嗎?當日王甫何以殺渤海王?而且再說了,便是不論此事,只說朕一死,黨人就能饒過你們?崩亂之中,誰能保證朕的兩個孩子無憂?尤其是朕的幼子!所以朕才給蹇碩兵權,讓他替我保全幼子!」

旁邊蹇碩聞言登時伏地而拜,張讓也無奈低頭。

天子說了好多話,一時氣喘吁吁,但還是強行撐著繼續言道:「不過,朕現在擔心的已經不是黨人與你們的爭執了,黨人固然視你們如仇眥,可有張常侍你們在北宮,蹇碩領兵在西園,或許有驚無險,因為朕不信他們敢以刀兵對北宮。但有人……」

「陛下所言,可是衛將軍?」旁邊一直沒吭聲的趙忠忽然抬頭,雙目通紅含淚。

「正是此人。」天子微微嘆氣道。「也不止是此人,外地握有兵權之人,皆要小心。不過,衛將軍公孫珣領五萬兵在關中,又與大將軍相善,而且他這個人因為劉師的事情,因為郭典和司馬直還有傅南容的事情,對朕素來心懷怨望……所以是最須小心之人罷了。你們想想,趙延一個兩千石他說殺就殺,難道不是心中早已經視朕為無物,難道不是就在等朕去死?張常侍、趙常侍,之前的那個兩宮流血的謠言,如今看來,並沒有被閱兵所厭勝掉!」

「如此,臣等如之奈何啊?」張讓等人聞言,一時淚流滿臉,然後不由跪地詢問。「若真如此,臣等萬死不足一哂,唯恐董侯年幼……」

「我也不知道。」天子再度緩緩搖頭。「我之前只以為,這些人再有怨氣,也不會對兩宮有所冒犯,但這些天我越想越覺得他們早已經怨氣衝天,更兼大軍在手,愈發無所顧忌……所以有所防備之前,朕萬萬不能死!」

「能否詔書與軍中忠義之士,奪其兵權,猝然殺於營中?」趙忠試探性的抬頭詢問。

「若衛將軍至北宮,你們還能二者擇其一,猜錢活命。」天子瞥了自己這位趙『阿母』一眼,愈發失望搖頭。「可若是涼州叛賊到了此間,你們怕是全要變成王甫那個下場,漢室亦將不存……」

「那……?」

「朕在等公孫珣自請回幽州平叛。」天子緩緩言道。「幽州叛亂消息一出來,朕就急速讓人送去關中了……其實,彼處為亂並不嚴重,只不過是烏桓、鮮卑聯手反叛隔斷遼西通道而已,但公孫珣鄉梓所在,他必然不能忍,所以必然會走。屆時,讓皇甫嵩領兵為關中事,公孫珣為幽州事,天下方可安定。」

言至此處,天子只覺得自己口渴難耐,旁邊自有人奉上溫開水,他喝了好幾口方才繼續言道:「不過,等公孫珣回幽州後,我須再與他上幾道鎖,將他困在幽州,然後再助蹇碩盡量多握有一些西園軍,最好等北軍平叛回來後,再親自出面予以清洗、替換,讓你們握住部分北軍,如此朕、朕才能放心。只是,只是……真的未必能撐到那一日了!」

張趙蹇等人前面聽得極為認真,心中俱皆信服,但聽到最後,卻又不免和天子一樣悲戚難忍。

然而,就在天子與自己生平最信任的三個內宦感時傷懷,悲戚局勢之時,卻忽然有一位不速之客請見……此人地位特殊,便是天子和內宦也不得不暫時收起哀容,放其入內。

「陛下,大喜!」

話說,作為天子選定的宗室託孤之臣,宗正劉虞已經是第二次參與尚書台政事了,應該早有一番氣度,但其人遠遠見到天子,卻還是忍不住有些失態,行禮之後便匆匆出言恭賀。

「何事大喜?」天子剛才還在感慨於自己這段時間的煎熬,而且放眼過去,處處皆是危殆,哪裡能想到什麼大喜,難免一時茫然。

「衛將軍自關中連發數封奏報。」劉虞興奮難耐,上前細細說道。「一封昨日送到了大將軍府,一封昨晚封門後送到了尚書台,俱言已破當面之賊,殺王國、李相如、黃衍,獲首萬餘,俘三萬,繳獲戰馬、輜重無數,賊人僅有韓遂、馬騰二人領不足萬數殘兵逃回到了涼州……而聽報奏之人說道,這還只是以當日戰局論,如叛軍留在陳倉的兵馬、民夫,亦有半數直接降服……陛下,無論如何,此戰後關西數年間可無憂了!」

天子先是恍然若失,但醒悟之後卻是既驚且喜,但驚喜之後卻又悚然而驚。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旁邊趙忠哆嗦著嘴唇上前詢問道,他身為大長秋、黃門監,即便是被何進攆出了尚書台,也自然有資格問及軍政。

「正月初十。」劉虞收起笑意,坦然答道。「按照軍報,正月初三,衛將軍忽然合併三軍,正月初六、初七渡過汧水立營,與賊眾精銳五萬相隔十餘里立營,待到正月初十那日,衛將軍忽然下令全軍出戰,連陣十五里,一日盡破叛軍,又於晚間十一抽殺,刑殺叛軍三千,渭水為之赤,而余者皆服。」

趙忠張口欲言,卻諾諾無聲。

「這自然是難得的上好消息。」就在此時,天子也勉強回過神來,然後盡量笑問道。「衛將軍可還有別的話說?」

劉虞當即肅容,卻是躬身一禮後方才正色作答:「陛下,衛將軍還有一封專門的奏疏,乃是以幽州動亂,鄉梓受襲為由上疏請辭……若據他這封奏疏中所言,正月十一那日他便應該已經將節杖、軍權委以了左將軍皇甫嵩,自己領家兵快馬回幽州去了,算算日子,此時說不定已經在河東或者河內,又或者上黨某處了……臣實在是不知道衛將軍從哪條路走的。」

「意料之中。」天子乾笑一聲,卻是忽然迫不及待起來。「關中暫且平安,幽州卻又動亂,正該衛將軍這種名將回去安撫平叛……速召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三公九卿、諸尚書、常侍嘉德殿議事。」

劉虞躬身趨步而退,只留下天子再度忍耐不住,接著旁邊張讓捧起的溫水連喝數口,然後又在上午陽光下沉默許久,直到實在是忍耐不住,方才由內侍攙扶著去了廁所,再回來卻又親自抱著病軀上了步攆,自北宮西園出發,往南宮嘉德殿緩緩而去。

嘉德殿內,自大將軍以下,朝中重臣俱在,不過,其中真正有說話分量的,不過就是那幾人罷了。

譬如,眾所周知,此時三公皆是木偶,反而九卿中藏龍卧虎,如袁隗、楊彪、劉虞,居然都在九卿之列;又如三位將軍,大將軍獨攬朝政,根基深厚,黨羽眾多,而車騎將軍何苗卻只是萬事不問,只過自己的小日子,驃騎將軍董重更是個笑話。

不是正經大朝會,眾人去劍去履後自然是有些隨意……但隨意之中,政治上的交流與傳達就已經完成了。

當然,說是交流其實也沒什麼可交流的,主要就是所有人聽大將軍一個人講而已。

畢竟,此時袁氏與大將軍何進關係密切,而何進在楊賜死前更是拜入楊賜門下受了經學,換言之,袁楊何三者聯盟已經事實上成立,而今日要議論的衛將軍也應該算是大將軍一黨……此時此刻,何大將軍真的是舉目無敵,不然呢,真以為之前天子和大將軍掰腕子掰輸掉是假的嗎?

而眾人聽得也清楚,大將軍的意思很明白,公孫珣原本就該為冀州牧的,但在涼州叛軍進入司隸後卻不辭辛勞入關中平叛,此番戰勝後,又因為幽州事辛苦北歸……那麼無論如何,都一定要有足夠的政治補償才行。

只不過,如今公孫珣還要處置幽州的事情,便是想直接補償他,也沒有什麼好的職務,他一個幽州人,總不能讓他領幽州牧吧?只好暫時追授符節,讓他先處置幽州戰事,並大加封賞其舊部功臣。

待幽州事平,再論其他。

這話說的……雖然大家並不清楚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