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十章 詔書五道出將軍

天子病弱將死,洛陽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大的政治旋渦。

如此情形下,稍有常識的人都明白,可能今天還煊赫到不得了的人物,明天便陡然要門庭冷落起來……其實,門庭冷落還算是頂好的下場,對於洛中那些上了年紀的官僚、吏員們而言,經驗與氣氛都清楚的告訴他們,流血滅門事件隨時會發生。

不過,即便如此,面對著如此錯綜複雜的局勢,當大部分人選擇退讓、存身的時候,依然還是有不少人心熱如火,選擇投身其中去博一個富貴。

畢竟,話是可以反過來說的,今日還是個做冷板凳的邊緣小人物,明天說不定就投機成功,飛到枝頭當鳳凰了。

漢室數百年,成王敗寇,這裡面正反雙方的例子都能堆成山。

不過,和南宮北宮、尚書台、御史台、黃門監、大將軍府、驃騎將軍府、車騎將軍府、西園禁軍駐地等等熱鬧非凡之地不同,南宮對面,銅駝大街的對面,原本身為三公之首的太尉府內,此時卻有些冷清到可笑。

多說一句,這個太尉府不是指當朝太尉家中,而是辦公的地方,屬於誰當太尉誰來管事,裡面也有長史、主簿、屬掾等等……算是個標準的公門。這地方,由於後漢三公徵辟權的存在,所以向來是藏龍卧虎!

當然了,那是大將軍出現之前,更是現任太尉馬日磾上任之前的事情。

大將軍的出現使得太尉府的諸多權責被奪走,但這是制度上的事情,沒辦法。而馬日磾此人出任太尉後,卻乾脆讓這個衙門徹底冷封!

馬日磾,是大儒馬融的族孫,是個著名的經學博士,算是個徹頭徹尾的書生,毫無執政經驗與政治影響力。他是在今年天子病重後上任的,而且非只是他,司徒丁宮、司空劉弘全都類似……這是大將軍和天子博弈後的下場,天子身體不好,而關鍵時刻三公的名分實在是太緊要了,為了防止矛盾從此處爆發,那乾脆送三個廢物上去當牌坊好了,等事後塵埃落定再做分配。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好事,說明天子和大將軍都還有理性,不過這種情況下,太尉府不冷清就怪了!

「諸位,從今日這事情上來看,你們說大將軍能不能捱的住?」

不管如何,太尉府畢竟是太尉府,即便是成為了避風港灣,卻也依舊消息靈通,最起碼什麼旨意什麼事情都要和這裡備個份的,而此時說話之人乃是太尉府兵曹掾的一名吏員,正在屋中一邊坐著暖熱地龍喝熱湯一邊與同僚們閑言早上發出的那道讓大將軍西行的聖旨。

以他們的層次,並不知道昨晚上何進已經有所應對。

嗯,這裡必須要再度表揚一下公孫大娘,因為有些東西如果真的方便有效,那肯定不是什麼禮法和習俗能阻攔的,而是禮法和習俗去適應和接納它。

譬如說,當日劉寬在太尉任上斷斷續續許多年,整個太尉府又是地龍又是太尉椅又是喝開水的,然後還夏天發四角內褲,冬天發手套……而太尉府雖然比不上西園那裡,什麼天子一趕驢車,整個洛陽的驢子就有價無市,卻也足夠影響到了整個洛中的各處公門了。

實際上,如今的洛中,哪怕是非常守禮的達官貴人,也都是待客時裝模作樣,背地裡照樣弄個搖椅躺著……因為跪坐著真難受,而坐在椅子上真舒服,更不要說那些老寒腿了。

回到眼前,隨著這名吏員一口熱湯下肚,眾人多少便紛紛議論起來,反正馬日磾上任兩月有餘,此時還留在太尉府內熬著不走的,多是想存身之輩,倒也無所顧忌。

「我看大將軍這回有難了。」有人不由嗤笑一聲。「這旨意他無論如何都不好不接吧?」

「接是一定接的,」有明白的年長之人順勢言道。「關鍵是接了以後該怎麼辦?」

「能怎麼辦,還真去關中打仗嗎?」又有人當即明了了自己同伴的意思。「無外乎是想法子拖延不去,坐等生變而已。」

「可他不去,關中誰來主持大局?十萬涼州叛軍豈不是要荼毒關中?」這次說話的,那是一名長安人。

而其人如此一開口,倒是讓氣氛凝重了不少。

「小顧你也別憂慮太多。」之前那位年長一些的同僚不由出聲安慰。「我觀兵曹內的文書分劃,皇甫將軍見在扶風,董將軍也在,這一戰,無論如何都要啟用這二位的。」

「關中遭涼州人荼毒,居然還是要靠涼州人來抵擋嗎?」這位顧姓長安來的屬吏一時憤然。「你們不知道,當日張溫征西,數十萬大軍戰於美陽,整個渭水北岸幾乎被打成白地……」

「小顧,我知道彼時你有親友喪於涼州人之手。」那年長之人忽然肅容打斷對方。「天下人也都知道涼州人野蠻,當日涼州三明中的張公甚至以戰功求移籍貫到關中,但這種事情還是要分人的……涼州人固然野蠻,也固然被人看不起,但也不是沒有忠臣良將,不說皇甫公和董公,便是我們太尉府的兵曹曹掾,不也是涼州人嗎?他平日為人如何,待你我又如何?」

那顧姓年輕屬吏到底是長嘆一聲,不再言語。

「其實小顧這麼想就行了。」之前喝湯之人端著陶碗來到近側笑道。「便是讓大將軍西行為帥,你就放心將鄉梓安危交給他嗎?!皇甫公和董公再是涼州人,也是宿將;而咱們的大將軍和車騎將軍,再是南陽人,那也只會殺豬啊……」

「噤聲!」年長屬吏登時作色。

端碗的吏員自知失言,也立即醒悟閉口,公房內,一時沉默了下來……大家都有些訕訕,外加憂慮。

其實,別看他們之前調侃起大人物們的事情如此輕鬆,不過是苦中作樂罷了!漢制官吏一體,這個時候還在這個階層、這個地方廝混之人哪裡有什麼前途可言?洛陽炭薪漸貴,老家族中又屢屢來信說起當地亂象並打探消息,四處人心浮動……一群人卻連躲在公房內一群人開個玩笑都要擔驚受怕。

也是無奈到了極點。

「說起來,咱們兵曹掾什麼時候回來?」隔了半晌,又有人問道。「既然大將軍應該不至於拒旨,那他這個做儀仗陪同的應該早就回來了吧?」

「回來此處又如何?」旁邊又有人笑了出來。「來這裡喝薑湯,哪裡有在大將軍府上喝熱酒來的舒坦?說不定還有美姬陪侍、金錢做賞呢!」

眾人再度鬨笑,算是將剛才的尷尬抹了過去。

「是賞了些金帛,不過我那份在路上換了木炭,你們走時分一分……」就在這時,一名年約四十歲,身形瘦高,鬍鬚頗長的中年吏員操著涼州口音從外面直接甩手進來,倒是讓公房內的眾人三分驚三分喜,還有三分尷尬。「剛回來便聽到你們在背後議論我,若有這個功夫,且整理出一些關中的武庫,還有三河騎士的名單備份來……不管誰出征,都是用得著的。」

眾人原本就心虛,此番更是得了炭薪,哪裡還敢怠慢,便紛紛忙活了起來,而這太尉府的兵曹掾卻徑直來到窗下的小炭爐前,給自己乘了一碗熱薑湯,就站在那裡慢慢喝了起來,其人鬍子粘在湯碗上也不顧及,居然毫無高門姿態。

然而,上午的剛剛過去,中午時分,南宮尚書台再有人來,卻還是召太尉府的兵曹掾隨行,說是要去授節!

眾人這時才知道,上午何大將軍接旨徑直入宮,說自己需要籌備兵力云云,一時難以啟程,又說軍務緊急,關中陵寢不能有失,乃是如眾人所想那般推薦了董卓、皇甫嵩二人在關中穩住局勢,最後居然又推薦了衛將軍公孫珣為主帥,引三河五校西出長安『暫時』主持大局,讓董與皇甫二人為副。

一番爭論之下,天子多少也明白長安大局不可有失,而走一個公孫珣到底是大將軍見招拆招有所表示了出來,再逼迫,大將軍也能硬賴著不走,便無奈應許。

故此,如今是衛將軍公孫珣持節為主帥,然後皇甫嵩復起為左將軍、董卓加前將軍,作為副帥,三將齊出,以求擋住叛軍。

局勢一日三變,太尉府兵曹的諸位來不及感慨,便紛紛忙活了起來,尤其是兵曹掾本人還要代表太尉府跟著尚書台、黃門監,甚至大將軍府的人再度往孟津走一趟,參與賜節的儀式。

天寒地凍,著實辛苦,也不知道那衛將軍此行身邊有沒有多帶些錢來,會不會如大將軍府那邊賞賜豐厚。

不管如何了,這是正經的差事,眾人不敢怠慢,而涼州出身的太尉府兵曹掾也立即選定了年輕的長安人小顧隨自己往孟津而去。

就這樣,中午時分,宣旨授節的儀仗便匆匆出了洛陽北門。

而同一時刻,之前從北宮出來以後,大將軍何進的儀仗卻一路未停,居然也已經匆匆來到了洛陽南門口的都亭處——而昨晚上,那些陪他商量計策之人,今日也紛紛得到訊息,茫然聽從召喚來到此處。

自王謙到蒯越,從劉表到袁紹,從曹操到劉備……密密麻麻好幾百人,全都是大中午的稀里糊塗就被大將軍的使節給叫了過來。

然後也沒什麼什麼內堂外堂之分了,寬闊到可以做軍營的都亭大院里,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