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十章 不甘

漢光和元年七月,公孫珣只率數騎直入遼東郡治、塞外第一大城襄平城。然後,他就在襄平城中的縣官寺內與留守縣丞交接了文書、綬印,正式成為了新一任襄平令。

多說一句,這位縣丞姓田名韶,乃是本地僅次於公孫氏的大戶。

其實,田氏在幽州本來就是少有可以在規模上跟公孫氏相提並論的大姓,只不過這個姓氏的主要聚居地在廣陽、漁陽等幽州核心地帶,然後再往兩翼延伸,呈一個長條狀;而公孫氏卻是以遼西為根基,然後沿著渤海分布,分布圖像宛如一個未合攏的圈圈。

至於說公孫珣之前在遼西的同僚田楷,以及眼前的屬下田韶,其實跟他尚未謀面的那位本地族兄公孫域一樣,都是離開家鄉出任異地官職,卸任後有了資產人脈,也就懶得回家,就在任所附近立戶的結果……其實,這也是這年頭姓氏傳播擴散的主要手段了。

不過回到眼前,就是對著這麼一位本地強力人物,還有數十縣吏,剛剛掛上印綬,立在縣寺大堂上的公孫珣卻有些面色陰晴不定起來,既不坐下,也不說話,只是扭頭上下打量對方。

那田韶今年三十來歲,面色富態,姿容出色,既是大族出身,又做了一任縣丞,眼力自然是有的,於是當即俯身下拜:「縣君可還有吩咐?您初到任上,正該我們為縣君效命。」

公孫珣微微頷首,卻面無表情,一時讓人捉摸不透他的想法:「正有一件疑難之事需要田君替我分憂。」

「縣君但說無妨。」田韶聞言不由鬆了一口氣。「襄平之地,縣君發出命令來,然後讓臣下去做,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此言一出,下方數十縣吏紛紛頷首……畢竟,這話倒也實在的過分。

「是這樣的。」公孫珣不置可否,只是微微蹙眉言道。「我上任前在洛中恰好遇到當朝閹尹、大長秋兼尚書令曹節,在那裡陷害本朝忠良、前司空陳球陳公,安了個謀逆的罪名還不算,居然還要連累家人!當時出於義憤,我便與曹節在尚書台對峙,算是出手救下了陳公的家人。」話到這裡,公孫珣稍微一頓,然後就拿目光掃視了一眼顯得有些獃滯的田縣丞以及下面的縣吏。「田君聽明白了嗎?」

「哎,」田韶茫然作答。「臣下好像是聽懂了,但卻又有些恍惚,實在是這個尚書令、大長秋、司空、謀逆……這個,這個……然後又如何呢?縣君又要臣下如何呢?」

「你接著聽我講。」公孫珣不以為意道。「我既然救了陳公的家人,當時他府上的家宰,河北名士審配審正南便對我感激涕零,而我當日接到任命,又不知道該如何行政,他主公陳公又不免要冤死獄中,所以便邀請他來襄平,替我理政,說不定一兩個月就要到了。縣丞久在任上,能否幫我安排一下審正南的職務呢?一定要安排好,千萬不要讓我擔上苛待名族的名聲。」

「哦!」聽完這話,田韶這才恍然應了一聲。「我明白了,這個司空府家宰,河北名士要來我們襄平縣屈就?縣君想讓我幫他安排一個合適職務,然後務必不能讓您擔上苛待名……」

這話剛重複到一半,田韶田縣丞便面色蒼白,卻是半句都說不下去了……儼然是徹底明白了過來。

話說,明明是苛待名士為何要說成苛待名族,名士和名族是一回事嗎?名士指的是那審配,可是名族呢?遼西公孫氏的子弟來做襄平令,此地最大宗族遼東公孫氏便要避嫌不能用,那麼所謂本地名族無外乎就是自家田氏了。

換言之,眼前這位縣令剛剛進入官寺掛上官印不到半刻鐘,便要攆走自己給他親信騰位置了……而且,還想讓自己主動辭職,省的他擔上『苛待本地名族』的壞名聲!

這可真是,可真是霸道!

然而,田韶立在堂上,左思右想,卻又真不知該如何應對對方……直接答應對方,那是著實不舍,畢竟這縣丞一職乃是正經一縣實權副手,所謂總攬縣政是也,襄平又是塞外第一名城,萬戶大縣;可要是不答應,這公孫珣難道是個無根基、無靠山、無本事的縣令嗎?且不說剛才暈暈乎乎的什麼曹節、王甫,只說著公孫氏在本地的勢力,自己真要是硬頂,怕不是要死的難看?可真答應,又真不捨得啊?

而正當田韶在那裡左右猶疑之時,卻不料,立在上首的公孫珣卻已經面色微變,稍顯不耐了。

要知道,甭管婁子伯那八策在遼東因地制宜下來有多扯淡,可唯獨一個『排除異己』放在哪裡都是顛撲不破的官場真理。

不排除異己,能幹成啥事?

就如眼前這般,一個萬戶大縣,按照規矩是一個縣丞兩個縣尉……不把眼前的縣丞給攆出去,那過一陣子來屈就自己的審配來到後該如何安置?人家原本就是河北名士,還是三公府上的幕府總領,去王允府上,王子師都要親自出迎,如今來你縣中,居然連個縣丞都不給嗎?

而且還不止是這個縣丞,兩個縣尉公孫珣也準備全都攆走,好騰給呂范和韓當。

想想也是,人家呂子衡跟著自己南來北往,東走西行的,雖然嘴上不說,可是依照他那個想出人頭地的性子,怕是心裡卻也是渴求著一個像樣的位置吧?縣丞給了審配,連個縣尉都不給自己真正的心腹之人留嗎?

還有為自己追隨自己最早,屢次為自己辭去正經職務的韓當,也一定要有所表示。

這二人,再加上前日受到嚴重心理打擊的婁圭、護送陽球家人辛苦數千里歸鄉的魏越、投奔自己不久的王修……這些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私人情分,便是沒有私人情分,人家跟你跨海而來,你也得有所交代吧?

所以說,眼前這些縣中顯吏,除非他們下一瞬忽然說自己改名叫諸葛亮或者賈文和,反正不叫田韶了,否則是斷然不能留的!便是剩下的那些中層吏員,若他們不能在呂范等大隊人馬趕到前表明立場,那自己也沒有留的必要……須知道,自己的義從中出身雁門大族、又有功勞,還識的字的人也是頗有幾個的!

當然了,原本公孫珣也沒想做的如此急切,畢竟大隊人馬還沒到,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先虛以為蛇,暫且拿個小本本記下,等人手齊了再動手。

那到最後為何又如此操切呢?

答案很簡單——安利號經營塞外二十載,樹大根深,陡然發力之下,自己自然無話可說;可這襄平縣官寺里,公孫珣不由懷疑,自家老娘是不是還能給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

須知人性如此,貪權戀位乃是人之常情,自己母親真的連這些人都能安排的動?

他公孫珣還真就不信邪了!

初來乍到便直接發難,其實真的有些不地道、不聰明,甚至沒必要,但自己就是要橫一次出口氣!

「田君在想什麼?」公孫珣惡念陡升,卻是忽然一聲厲喝。「莫非這點小事都推諉不做嗎?!你以為你是誰?!」

「臣下早已準備退位讓賢!」撲通一聲,這田縣丞居然嚇得直接跪下謝罪,他終究是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對抗成功的可能性,而且強行對抗恐怕真的有滅門之禍。「只是擔憂我今日便走,那審正南不知何日才來,會有損公務,所以才會有所猶疑……」

「這襄平縣裡,」公孫珣見到對方跪下,不由仰頭失笑。「怕是沒有縣令也能四時安泰,何況是你一個縣丞?」

田韶茫然不解。

「也罷,」見到對方如此老實,公孫珣忽然又覺得沒意思了起來。「你且起來,依舊管著縣中雜務,等審配到來後再說退位讓賢之事。」

田韶不由大喜……一兩個月的縣丞也是縣丞啊,足夠自己安排妥當了。

「你再將縣中戶曹這個職務騰出來,」公孫珣繼續吩咐道。「叔治!」

立在一旁的王修雖然有些愕然,但還是趕緊上前。

「戶曹就由叔治來接管。」公孫珣隨意吩咐道。「兩個縣尉也都齊員嗎?」

下方縣吏們聽到這裡紛紛再度壓低腦袋。

「是。」那田韶趕緊回覆。

「指一個劣的。」公孫珣淡淡吩咐道。

田韶一時無言,但終究是抬手指向身後一人,被指那人也是面色慘白,卻終究不敢多言。

「去職,義公來做。」公孫珣隨意擺手道。「然後義公與子伯可以商議一下鄉中『群防群治』之事……」

婁圭與韓當面露恍然,而前者這才稍微打起了一下精神。

「人事就到此處。」公孫珣依舊是板著臉立在堂上,但話語卻讓除了剛剛丟了職司的堂下其餘所有縣吏都不由鬆了一口氣。「我來時聽本地人說,遼東地廣人稀,最缺人力,是不是這樣?」

「縣君明鑒!」田韶趕緊言道。

「那就去城中安利號商棧尋本地掌柜,讓他們從三韓盡量買些三韓奴回來……我來出錢,全縣吏員自上而下,從縣丞到亭長,不論官職,每家一個,家中富裕之人不要嫌少,須知道底層吏員生活極為辛苦,些許心意,也好讓他們少些操勞。」

「縣君大恩!」田韶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