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二章 郎署

公孫珣此番來到洛陽,要應付的人和事多如牛毛,然而無論如何,他第一個要做的卻是得先去公車署報道,然後再去郎署赴任……至於其他的,不緩也得緩。

公車署那裡自然無話可說,無外乎就是在這個中樞的大傳達室走下程序,把公文交上去,換個印信,然後打聲招呼,自然就可以走人了。

但是,接下來要去的郎署那可就要慎之又慎了!

畢竟嘛,那裡可是藏龍卧虎,每一年選出來的孝廉都會在此處做一陣子郎官,每一年也都會有兩千石子弟、列候子弟被恩蔭為郎,然後每一年郡中派來彙報工作的上計吏如果表現出色的話也會被直接拜為郎……

更別說了,就連官員的正常升遷一般也要先把你送入郎署,做一陣子郎官,既有考察培訓的意思,也有強化中央權威的感覺。公孫珣這種卡在千石門檻上的官員要來,準備升職為兩千石的大佬也要來,甚至於說,當某些兩千石捲入政治風波在京師閑置的時候,那也要掛個議郎才好有後續的動作。

總而言之吧,公孫珣自問自己沒那個在郎署中張狂的本錢,所以他從公車署出來以後,乾脆把所有人都攆了回去,一個護衛都不帶的,就直接一人心情忐忑的去了位於南宮前的郎署。

這裡必須還要多講一句,到了後漢的這個年頭,郎官本身的意義已經徹底官員化了。根本沒有什麼拎著一個大斧頭站到皇帝身邊看朝爭的戲碼了,更沒有多大可能跑進廁所把遇到野豬的妃子給背出來的那種事情存在……

這倒不是說郎官沒有隨扈天子的可能性,而是說這已經不是郎官的正經職責了。

實際上,如今的情勢是,如果天子想要在自己長居的北宮召見具體哪個郎官的話,是要專門發出旨意送到郎署,然後郎署再去發通知找人的。至於說郎署再去哪裡叫人,那就是不好說了。

這是因為,如今的郎官在中樞這裡,幾乎什麼都干!或者說,各個中央機構都會向郎署借調郎官做各種事情。

盧老師東觀修史的時候,除了蔡邕和楊彪之外,東觀里是有一堆低級郎官打下手的,甚至蔡邕本人都是一個高級郎官;而尚書台處理政務的時候,周圍也是有一堆郎官中的佼佼者當秘書的;當然了,南宮、北宮的宮門,虎賁、羽林這些軍事色彩濃厚的地方或機構,也還是能看到武職出身的郎官身影的。

換言之,公孫珣其實到現在都還沒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要扛戟站崗,還是要去拎筆修書?可惜,自己兩個老師一個還在廬江,一個剛剛去職,不然他哪裡需要如此忐忑和小心?等著自己的一定是個美差啊!

就這樣,一邊胡思亂想,一邊漫步向前,不一會功夫,公孫珣就已經來到了郎署大門前。然而,大門雖然就在前方不遠處,他卻不得已停了下來,根本前進不得……無他,堂堂的郎署大門處居然有數十人在此處喧鬧,還與那些戍衛官署的士卒們在相互推搡,也是一番奇景了!

「為何不許我等入郎署分職?」

「我乃是天子親賜的郎官,為何如此待我?」

「天子賜我們官身,莫非你們敢不認嗎?」

「大漢朝不是以孝治天下嗎?」

「有本事往這兒捅啊!」

然而,無論如何推搡,那些士卒卻始終沒有後退半步,而且該打就打,該推就推,絲毫沒有在意什麼『天子親賜郎官』的意思。

公孫珣下馬在人群看了半晌,卻只是一頭霧水。而就在他私下張望,準備問問這些看熱鬧的洛陽居民時,人群中,一名皮膚白皙、容貌俊秀,卻又不失身材挺拔高大的年輕人,卻是朝著這邊微微一笑,拱手行禮。

而細細看去,此人居然也是配著黒綬銅印,而且手上的繭子也是和自己一般久握兵器的形狀。

於是乎,公孫珣當即瞭然,對方必然和自己一樣是個高級郎官,再加上此人容貌出色、行為禮貌,似乎還比自己年長几歲的樣子,便趕緊拱手回禮。

周圍的平民百姓見狀,自然曉得實務,便趕緊讓出一條道來,讓這兩個官員湊到了一起。

「敢問兄台,」甫一牽馬過去,公孫珣便乾脆直接的開口詢問。「這是怎麼一回事?」

「這些都是宣陵孝子。」此人和氣答道。「足下定是剛來洛中,所以才不曉得此事?」

「正是如此。」公孫珣依舊是滿臉疑惑。「我剛從公車署過來,敢問兄台,這宣陵孝子又是怎麼回事?」

「此事是這樣的……」這俊秀男子語氣自然,當即就和顏悅色的給解釋了一番。

原來,按照這帥哥的描述,所謂宣陵孝子其實多是洛陽本地人,靠著給宣陵哭孝而出名的。而所謂宣陵呢,其實就是指先帝漢桓帝劉志的陵寢。

要知道,劉志無子,所以才會有當今天子在十來歲的時候被曹節從安平國接到洛陽登基的事情,而既然無子,所以也就給了一些人機會……不知道具體什麼時候,忽然就有一個腦子活泛的洛陽本地的市民想到,既然那些士子可以靠著孝行、忠行而揚名舉孝廉授官,那如果自己去宣陵,替沒有子嗣的先帝哭孝,豈不算是忠孝兩全?

到時候能不能就此揚名發跡呢?

於是乎,這位想到做到,立即就跑到了宣陵前大哭特哭,端是引人側目。而很快的,這種行為就引起了效仿,最後是一大堆洛陽本地的商賈、市民,一擁而上的來到了宣陵前,大哭特哭,聲震於野!

消息傳到朝中,當今天子也是頗為感慨,便大筆一揮,下不為例,但卻同時將之前去哭的這些人或者拜為了太子舍人,或者是拜為了郎官。

「不管如何了。」那名俊秀郎官乾笑道。「這群人也算是得償所願了……只是從郎署的反應來看,士人們大概是恥於與這些人同伍的,也斷然不會讓他們如其他郎官一般在中樞鍛煉!」

公孫珣連連點頭,卻是心中暗笑……哪裡是恥於同伍,士人們怕是恨不能宰了這群人!

畢竟嘛,一群商賈、市井小民,你們的忠孝算是忠孝嗎?得先是個士人,才能有人權,然後才資格談忠孝的。你都不是人,哪裡有資格憑著孝行做官呢?士人們寧可去讚揚什麼羊羔跪乳之類的事情,也不願意去認可你們的,因為羊羔只會做成肉送上他們的筵席,而這群市井小民卻要搶他們的官……這還能忍?!

「不許再喧鬧了!」就在此時,郎署中終於走出了一名黒綬銅印的朝廷命官,此人容貌嚴肅,一出來就嚇得那些宣陵孝子安靜了下來。「我乃是羽林左監(羽林中郎將副手,分左右)許永,乃是郎署副印之一……朝廷賞賜你們官身是朝廷的事,可我說不許你們進郎署,你們又有何話可言?」

一群宣陵孝子面面相覷,最後推出一個老成點的中年人上前:「左監……」

「左監是你喊的嗎?」負手而立的許永勃然作色。「市井小民,商賈之徒,群聚山陵,假名稱孝,天子被你們蒙蔽,我可不會!我直言告訴你們,如爾等市井出身,便是得了官身又如何?真以為就能與我等經學士人相為伍嗎?再敢多句話,我即刻行文請洛陽令去查你家中其他人的作為……你是官身,你家人可不是!」

一眾宣陵孝子當即驚慌失措。

「我要入宮值守,」許永繼續冷笑道。「速速與我散開!」

宣陵孝子們當即四散而逃……不得不說,許永這番作態或許惡劣了一些,但這些宣陵孝子們怕也真的是投機成分居多。

郎署前恢複了清靜,便是看熱鬧的洛陽市民也紛紛一鬨而散,但公孫珣和那名俊秀郎官卻都沒有立即上前的意思,而是各自面無表情的牽著馬讓開一條路給那許永……不過很有意思的是,這位之前強橫到極點的羽林左監騎馬走過此處,看到公孫珣與那名俊秀郎官時,居然有些慌張的味道,主動在馬上拱手一禮不說,還夾緊馬腹,帶著隨員匆匆離去。

公孫珣是第一次見到這位羽林左監,所以那許永斷然不是因為自己慌張,因此等對方一走,他立即回過頭來,盯住了眼前的這位俊秀『同僚』。

「遼西公孫珣,字文琪,剛從雁門別部司馬任上除了中郎一職,便來郎署這裡看一看情形。」公孫珣拱手而笑。「尚不知賢兄高姓大名。」

「原來足下便是那火燒彈汗、名震北疆的白馬中郎?!」此人當即面露驚喜之意,也是再度拱手行禮。「我早就聽說你出身名門,拜師名儒,兼修文武……不意今日會有如此際遇!不瞞公孫中郎,我此行也是被拜了中郎,而且同在郎署前相遇,倒是一番緣分。」

「原來如此。」公孫珣愈發來了興趣,然後不再猶豫,直接向前半步,便當街握住了對方的雙手。「我與賢兄一見如故,喊我名字即可……不過,我還是不知道賢兄姓名籍貫?」

此人被公孫珣『握手言歡』,原本開懷大笑,此時卻忽然面色一緊,方才認真答道:「不瞞文琪,我乃南陽人士,姓何名進,字遂高!」

「原來如此,久仰大名!」

話說,饒是公孫珣這些年見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