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二章 表文

洛陽出大事了。

事情的起始點其實是在公孫珣接受任命離開洛陽的第二月,那是一個閏月,伴隨著朝廷下令益州郡剿匪的命令到達彩雲之南的時候,同在彩雲之南的永昌郡太守曹鸞的一封上書也來到了洛陽朝中。

上書的內容格外簡單,就是直截了當的說黨人都是大好人,而現在天下這麼亂全都因為天子你把好人都禁錮的緣故,所以正式上書請求開放黨錮!

這種事情怎麼說呢?

雖然有些驚悚,但也不是不能想像。

從曹鸞的角度來說,他在永昌郡,也就是益州郡的邊上,同處於大漢朝的最西南角,窮鄉僻壤的,然後看到隔壁益州郡太守動輒被蠻族綁架那架勢,估計寧可罷官回家也不想在那地方繼續呆著了。

說不定,還有人許諾了點什麼呢。

而從黨人這邊來說,眼看著天子成年,開始有了一些主見以及『明君之相』……比如修建石經,尊師重道了,也難免產生了一些幻想。或者說就算是沒有『明君之相』,那也該試探一二吧?

因此,曹鸞的上書真的可以稱得上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甚至公孫珣早就知道這件事情,卻不以為意。

但是,天子的反應就沒讓人這麼淡定了。

一開始只是要檻車入洛,這當然可以理解,本來黨錮就是個極度敏感而且也是朝中核心矛盾所在的問題,主導朝政的宦官不讓他鑽進檻車就怪了。至於來洛陽,不來洛陽的話怎麼能在政治中心引發討論呢?不引發大討論怎麼能看清楚天子的真正態度繼而作出下一步行動呢?

然而,從閏月到九月,從彩雲之南到洛陽,剛從檻車裡出來的曹鸞面對的卻赫然是年輕天子的雷霆之怒!

天子根本沒有見曹鸞,也沒讓他說話,最起碼沒有讓他直接說話……這廝剛一下檻車就押送到了獄中,然後嚴刑拷打是否背後有人指使?拷打的結果沒人知道,唯一確定的是這位前永昌太守直接在獄中被活活打死了。

然後,天子就發布詔書,下令重新清查黨錮,嚴防漏網之魚,凡是黨人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做官的一併罷官,未做官的不許出仕。甚至,這一次還進一步擴大了黨錮的範疇,連五服之內的族人都不許出仕!

這是明明白白的向全天下昭告他劉宏的立場——黨錮繼續,而且加量不加價,某些人就不要白日做夢了!

於是乎,可以想像,恐慌、絕望、憤怒,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正在從洛陽中樞朝著整個大漢朝擴散開來,用不了多久,整個天下恐怕就堪稱萬馬齊喑……說白了,這輿論和人心多半還是士人和豪強說了算的,而士人和豪強總是多半同情黨人的。

「子衡以為如何?」公孫珣等呂范看完書信後,不禁開口求證。

「天下多事矣!」軍營門樓上,坐在一個小馬紮上的呂范合起書信後坦誠答道。「雖然黨人多半曉得天子是不會開放黨錮的,但如此強橫,乃至於變本加厲怕也是沒有想到的……我是汝南人,比誰都清楚哪些黨人在想什麼,二次黨錮已經禁了八年,而當今天子年富力強,要是再來個八年,甚至十八年,到時候一代人死絕了都沒官做,那他們還算是士人嗎?」

「這倒是實話,」一旁的公孫珣一邊笑著一邊也終於打開一個馬扎坐在了門樓。「咱們大漢做官也好、做學問也好,第一個講究的就是家世,若是一代人不做官,那這個家族怕是要就此敗落了……所以呢?」

「所以,」呂范也不禁搖頭感嘆道。「黨人怕是要放棄幻想,積蓄力量搏命了。我估計,數年內,天子與士人,宦官與黨人,怕是要精彩絕倫的做過幾場,所謂破門滅族之事估計也是很有可能的……文琪又怎麼看這黨人與宦官之事?」

「我嘛?」公孫珣搖頭笑道。「倒是早有成見。」

「說來聽聽。」呂范不以為意道。「此處你還怕被人聽到嗎?」

「我以為……宦官雖然可惡,但黨人未必清白。」公孫珣若有所思道。「而宦官雖然氣焰囂張暫居上風,但黨人的實力卻更勝一籌。畢竟,這天下人心雖然未必都在黨人身上,但卻無半分在宦官身上。說到底,還是要看天子如何,能否有手腕和威望壓制住人心。」

呂范忽然仰頭看天道:「那文琪以為天子又如何呢?」

「從這番作為來看,怕是不如先帝多矣。」不知為何,公孫珣一時間也仰頭看起了天。

就這樣,二人說完此話,齊齊看天,良久不言。

「總歸不至於波及到邊防上來吧?」隔了不知道多久,公孫珣忽然扭了扭脖子失笑道。「咱們也不必看天,就隔岸觀火吧。」

「希望能如文琪所言。」呂范也扶著脖子跟著笑了起來。「且隔岸觀火。」

就在公孫珣和呂范因為這件事情而梗著脖子若有所思之時,這次黨錮之禍的強化風波卻已經開始向外波及了……想想就曉得,天下那麼多黨人、那麼多名士,而漢代風氣本就是崇尚名聲和結交,現在一個人被定為黨人,居然牽連到整個家族和門生故吏的頭上,一時間人人自危之餘不免輿論震動,以至於到處都有人上下串聯,左右搖擺。

在這種情況下,執掌朝政且富有政治鬥爭經驗的大宦官們立即警覺了起來……嗯,這裡多說一句,現如今朝中頂級的大宦官又是誰呢?

拋開所謂湊數性質的十常侍之類的說法,普遍性認為一共有四人:

曹節、王甫、張讓、趙忠。

甚至再細緻一點,這四人還是有區別的。

其中,張讓、趙忠恐怕更年輕一些,權勢也更弱勢一點,他們二人之所以被認為很有權勢,只是因為他們跟天子的關係比較緊密罷了,目前還稱不上是朝政的主導者……曹節和王甫才是,這二人才是這些年協助少年天子管理尚書台,主導朝政之人。實際上,當初的九月政變,宦官一方的主導者和領導者,也正是這二人。

當然了,曹節和王甫之間也還是有區別的,這主要是因為前者的地位格外突出。

話說,曹節此人不僅是四人中年長者,而且也是現任的大長秋,這個職務是宦官集團官方名義上的首領。同時,他還有擁立之功,當初去安平國把還是幼童的天子接到洛陽的人正是他。除此之外,雖然只是因為一時病重的緣故,但他居然是做過車騎將軍的宦官!

而車騎將軍是什麼?是僅次於外戚主導朝政時所擔任大將軍的位置,他一個宦官,能受到這個任命……只能說他本人的權勢,還有當今天子對他的信重都達到了一個份上。

總而言之,曹節,堪稱真正的權傾朝野;王甫次之,更像是他的副手;張讓、趙忠再次之,但也更年輕,而且和天子的私人關係更加緊密一些。

那麼回到眼前,最先警覺過來的自然是曹、王二人,兩人參與的政治鬥爭經驗何其豐富,哪裡還不曉得要怎麼做?

於是,僅僅是數日後,天下公認的海內名將,同時也是天下公認的宦官爪牙,和王甫關係極度密切的潁川太守段熲,被徵召入朝,擔任了太中大夫。

這是一個明確無誤的警告……再不老實,段熲就要轉成監察朝廷百官的司隸校尉了,到時候小心宛洛之間再一次血流成河!

效果立竿見影,段熲的威名擺在那裡,作為可能是大漢朝目前活著的殺人最多的一個男人,雖然年紀大了一點,不敢再說什麼止小兒夜啼了,但是止名士張嘴還是能做的到的。

於是乎,天下立即太平了……最起碼洛陽這邊是太平了。

但就在洛陽表面上水波不驚的同時,外地郡國的車騎往來反而顯得愈發頻繁了起來,最起碼遠在幽州上谷郡的公孫瓚就看到了不少。

「王門,這是這一旬第幾次了?」看著數騎悍勇之士從上谷郡的官道上一路疾馳而過,勒馬避讓在路旁的公孫瓚忍不住回頭詢問了一下自己的副手。

話說,公孫瓚此時擔任的是個兩百石小吏,所謂御車是也……呃,這個職務肯定不是讓他專門給自己老岳父駕車,就好像公車署的工作也肯定不是幫著皇帝趕車一樣。實際上,這個職務也確實是和公車署的職責極為類似。

首先,公孫瓚要負責一郡府那邊政務信息的傳達和收發;其次,他還經常要以一種儀仗隊首領的身份去迎接那些被太守公車徵辟的士人;最後,這個工作隱約還有些郡守本人直屬親衛頭子的味道。

所以,這個職務已經算是一個非常好的美差了,不是太守最信任的人根本做不到……當然了,只是在郡吏中相比較而言的好,公孫伯圭的目標還是正經入仕。

至於說到跟在公孫瓚身後的王門,恰恰是前者替自己岳父招募來的本地豪族子弟,因為弓馬出色被他引為御車屬吏,秩一百石。

「得有四五次了吧。」王門也是滿臉的不解。「莫非是要動大軍了?可看著也不像是朝廷的官方使節吧?沒有節杖,也沒見到背負公文的盒子……」

「哪裡會動大軍?」公孫瓚當即不以為然道。「若是朝廷議定要出兵,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