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莫若以明 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道滅道生

存在於過去歲月中的大聖們湮滅了,他們化為神話的一部分,而更古早的被遺忘者們亦是如此,千古萬載積聚的怨恨被收束,不論是善還是惡,逝去的還是延續的,他們的鬥爭,他們的圓環,都會在青史之中持續下去。

在人間之中,只有他們的神話流傳。

而在高牆的彼岸,他們依舊存在著,並且亘古不滅。

隔開他們的,其實也不僅僅是高牆,還有被高牆強行拉來當壯工的青史。

從此以後,天人永隔,神話的背面,是光怪陸離,萬法昌盛的浩大天界,而神話的正面,則是欣欣向榮,如山花野草一般,肆意生長而絢爛的人間。

太易天尊斬斷過去的念頭也得到了實現,他拿住蹉跎花,萬古如流水一般在他眼中奔涌,彷彿回到了當初的古老歲月,在先天眾生漠視人間的時候,他站了出來,並且一步一步,打開了後天通向天尊的道路。

孤獨的路,但事實上也是被設計好的,他同樣是入局之人,沒有他,還會有其他人成為太易,太易就在這裡,總會有人對上這個位置,只不過恰好,他是歲月死者,剝奪了其他一切眾生頂位的可能性而已。

太易天尊在蹉跎花中看到了那顆蔚藍色的星辰,在無窮無盡的宇世塵埃中,那顆星辰連塵土都不如,億萬萬塵沙之內還有更渺茫的沙塵,而這顆蔚藍星辰就是那些砂礫中的碎屑,它並不起眼,也沒有什麼經天緯地的力量,或許僅僅是在恰好的時候,轉動到了恰好的位置。

那顆並不大的太陽帶著這顆蔚藍星辰,蔚藍星辰的邊上還有數顆死寂的大星,這幫行星就像是一個車隊,熙熙攘攘,跟著那顆太陽,不斷的在廣闊的宇宙塵埃中遊盪不休。

太易天尊看了很久,他不舍那顆星辰,更不能忘記一切,但他如今也有不解,那是他很久之前放棄思考的問題。

自己究竟是這裡的人,還是那顆星辰上的眾生?

身為歲月死者,看似應該是有一個確切答案,但是太易天尊卻並不這麼想。

或許自己對於歲月死者的存在本身,也是一種不可言說的妄境吧。

百餘大衍,風風雨雨,龍師火帝,鳥官人皇,六古興衰,在他眼中皆化為流水逝去,他提起泰鴻劍,輕輕擦拭,彷彿看到了太空天尊被他擊敗的那一刻。

天地自然,不當有人凌駕於道之上。

太乙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但是太乙做的更好,更大,而自己並沒有那個能力做到更高。

「不,未來無盡之世的眾生,都會記得您,太易,乃神始未見氣也,寂寥寂寥,卻為世之初生。」

白衣人的注視無處不在,也或許太易天尊自己心有所感,而胡亂知覺?

他抬起頭,並沒有在深邃的天空中看到那位仙人的影子。

泰鴻劍彷彿把萬世星光都凝聚在刃鋒上,那道寒光從劍柄一直攀爬到劍鋒,最後發出了一聲震徹宇世的清越之音。

濁塵拭去天門步,銀河洗劍天上仙。

「不枉此生!」

太易天尊回憶著自己的過去一切,此時忽然釋然,他使泰鴻劍斬向未來,隨後身形逐漸虛幻,只留下一聲長笑,歸於這片浩瀚人間!

他還有要做的事情,還有未競的理想,任何人都眷戀故鄉,他也不例外,但是在理想與故鄉面前,他選擇了前者,放掉了後者。

「天尊終有一日會回來的。」

白衣人聲音似乎伴隨著太易天尊一併消逝,而空廖的宇宙內,只有兩道聲音在一問一答。

「你說人間的歸人間,天上的歸天上,哪裡還有回來的日子?」

「您會回來的,凡對故鄉有所眷戀者,都會回來的。」

「那必然不是以身負無上法的姿態回來了。」

「縱有無上法,也不得施了。」

太易天尊的離去又宛如給留下的諸聖一記重鎚,不少人心中惶惶,更有人滿面苦澀,而此時有人出聲了,諸天尊中亦有不願意離去者。

「我等修行百衍,踏足如今巔峰,馭世間並牧銀漢,豈是你說放下,便放下的。人間乃我等道之根,你證得無上,卻又來管我們。」

「我等不服。」

那位天尊越眾而出,踏足到浩大光芒之內,那竟然是已經衰落的太空天尊。

太空天尊拖著疲憊之軀,對李辟塵大喝:「天道有常,自然循環,豈能因你一人而破!我等出生於微末,起於滄瀾,崛於人靈,這正是自然循環的其中一條!」

李辟塵未曾多言,只是問道:「既歸於自然,為何爭鬥。」

太空天尊道:「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此乃天地之性也,優勝劣汰,強者為尊,此亦自然之本根也!」

「若不是時時爭鬥,豈能有我等,豈能有你,豈能有那諸天大聖!」

「太乙所行,名為慈悲,實際何其謬也!」

李辟塵第二問:「為何知道這便是自然全道?」

太空天尊不疑有他,徑直駁斥:「我乃是以自然太空之法證道天尊,豈能不知我道根本?」

李辟塵道:「既是如此,是否以自然之道,為自己之私也?」

太空天尊不言,李辟塵道:「既為自己之私,如何稱自己已證自然之道也?」

「天長地久,天地以其不自生,故得長生,天地為公保萬物之利,萬物則竊天地之氣為自己之私,黑饕餮如此誕生,貪無止處,欲無止境,自然之道,本不可言說,弱肉強食固然為自然之道其一,卻不儘是。」

「天地載道,道存則萬物生,道失則萬物滅,天道之數,至則反,盛則衰,炎炎之火,滅期近矣。」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李辟塵道:「天尊載道,道存萬物生,道失萬物滅,但天尊依舊如故,天尊所載之道,是萬物之道,還是自己之道?」

若為萬物之道,則太空天尊當還道於萬物,若為自己之道,則說明他謀取私利,便契合了李辟塵的說法,是他並沒有得到自然之全道。

太空天尊一時不能答,更不敢答,因為若答則道心破裂,無論是前言還是後語皆不可對,他本意取自然一切之師,然而如今不僅沒有取成,反而被太易天尊打崩衰落,如今再度站出,卻被李辟塵三言兩語講的吶吶無言。

李辟塵拂手,笑道:「天尊既不知如何言語,便請退去吧。」

太空天尊心中不甘,卻是怒道:「我等生於此長於此,我寧願長存人間,做個冢中枯骨,也不願化為神話,去到青史彼方!」

李辟塵點頭:「既是若此,便不強求。」

太空天尊愕然,隨後他耳中突然響起嘆息聲。

虛皇天尊的聲音傳來:「你便是傻了,你若是留在人間,此地山花將起,野卉盡放,已不是你這朵大牡丹可以肆無忌憚開放的泥壤,天地變化,時代更迭,你留在人間,待到法盡消弭,天道盡寂,你便無道可見,無法可行,屆時不過是與世長存的雕塑,又待在自己的那片星辰之中,等待著誰來聽你訴說往古的故事呢?」

「至此,循環了四百個大衍的巨大圓環終於破裂,過去未來不再相連,四大眾生終於不必在夾縫中苦苦求生,對於凡人螻蟻來講是天大的好事,但我等付出的,不過是前往青史彼岸的小小代價罷了。」

「活了如此久遠的歲月,如今真的超脫之機放在眼前,你卻還不想去了嗎?」

虛皇天尊的話猶如醍醐灌頂,空靈震心,太空天尊眼中迷惘盡去,但他看了一眼那片寥落的星辰大海,不由得發出了重重的嘆息。

他心中不甘,比起太易天尊還要甚巨。

「我有一問,還請太乙天尊回答!」

太空天尊心中著實不甘,艱難開口:「敢問太乙,我該如何才能得到自然一切之師之稱?」

李辟塵問道:「既有青史開道,神話為轅,又何必一直執著於這等微末之稱?」

太空天尊道:「這如何是微末之稱,我心心念念,爭執思考了數十大衍,就是為了這等古老之號,從最初的無盡永前,無界永在,再到太乙天尊的往古天宗,元始天尊的諸果之因,太無天尊的晝無永計,還有老君的『眾生一切之師』以及『道祖』之諱,這便是我追求了數十大衍,千古萬古的執念啊。」

「若天尊不回我,我死亦不瞑目。」

李辟塵則是道:「答案已經告訴你了。」

太空天尊眨眼,全然不明,他坐在原地苦苦思索,而李辟塵則是已經從他面前離去。

如時光驟轉,太空天尊的這場思索,持續了很久很久的時間,直至世間太上皆寂,天道化為頑石,大道成為既定規矩,而最後一位大聖離去的時候,太空天尊才恍然大悟。

原來,所謂答案,正是在李辟塵之前的那番話當中。

何為真正自然之道,不成就無心之自然,如何成為自然一切之師?

太空天尊便最後一嘆:「到頭來我終究是人間枯骨,但……心愿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