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彼岸幽冥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殺意

紅色的燭火緩緩燃燒,然而突如其來的風把那抹火焰吹得搖晃了一下。

大慈仁聖天尊的目光映照此火,在這道風吹起的時候,他緩緩抬頭,向著無盡虛空的最深邃處看了一眼。

老君?

無盡虛空的最深邃處,有一道石門緩緩打開,天與無之間裂開了縫隙,上下勾連彷彿天地初開時的景色,四面八方一片黑暗蒙昧,不分宇宙之說,唯有那一位老人站立,如同這片深邃世界的至高之神。

太上老君遙遙望著大慈仁聖天尊,後者笑了笑,兩個老頭就這樣互相看著,直至大慈仁聖天尊帶著疑惑笑問:「老君不想讓我坐第三個位置嗎?」

太極天尊斬出道德與老君後,三聖分離,他們再也不是同心同意,皆有各自的計較。如果說太極天尊化回無極,去往道之終極,那麼在道德天尊自廢的情況下,太上老君確實是有爭奪這第三個位置的理由。

他想要轉正,不再是旁人的一個傳頌化身。

大慈仁聖天尊當然也做好了和旁人爭鬥的準備,諸天尊他都無懼,只不過對於太上老君,還是需要小心一些的。

太極天尊斬出老君時,號稱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源,如果說道德天尊是對於「理」的了解而被斬化出,那老君的出現完全是因為要給萬世樹立至高信仰而出現的。

故而老君從他出現時,他的地位便是極高的,甚至比起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都要高,畢竟他號稱萬教之源,萬教之祖,在這一點上,因為太極天尊擁有韶華權柄的緣故,故而老君可以實現應化萬千,無處不在,擁有這種力量,與軒轅劍極其類似。

大慈仁聖天尊做好了談判崩裂的打算,但他依舊並不擔心,老君雖然難對付,但並不是不能對付,雖然無階蜀境中那個爐子為世人所忌憚,但凡是能成就天尊者,哪一個又不是心高氣傲的主呢?

老君說到底,只是一個化身天尊,而他大慈仁聖,乃是真正的天尊,這期間的差距便已經展露,化身天尊說到底是要略差了真正天尊一籌的。

「不,你可以坐第三個位置,我只是怕你自身狀態不穩,故而前來助你。」

太上老君的目光有些渾濁,但世間無人敢因為這雙老花眼而小覷他,看似渾濁,事實上卻可以觀盡世間本源,所以很多淪落在表象的東西,老君看起來是有些模糊的。

「如果冥海與十洲三島盡數融合,大陰小陽,雖然不甚圓滿,但好歹也是齊全了陰陽之變,老君說要助我,不知又有什麼打算?」

「我想讓你欠我個人情。」

「哈哈哈,太上老君的人情可不好欠,但我沒有拒絕的理由,只要不是讓我自己跳丹爐,其他的都好說。」

「好!如此便一言講定,到了時候,我會請你前來的。」

「……不知道老君要怎麼幫我?」

「幫你打碎這即將降臨的束縛!」

老君說完這句話,化作雲煙隨風散去,大慈仁聖天尊失笑,若有所思:「幫我打碎即將降臨的束縛……要讓我徹底擺脫過去帶來的影響……老君,你居然要幫我違逆神祖……所圖甚大啊……不過我也想看一看,你到底有什麼本事……敢說出這種可怕的話來。」

陰間是沒有光陰的,故而大慈仁聖天尊本身就代表了死與寂靜,歲月會沉澱在冥海,同樣是在彼方世界,而這是大慈仁聖天尊證太上位的最大籌碼,卻也是最大的阻礙。

沒有光陰,意味著沒有未來,所以大慈仁聖天尊從來不離開冥海,他的化身也是一樣,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本身就是冥海的緣故,還有,是因為他自己把自己給束縛住了。

這就好像是原本的太極天尊一樣,取得了韶華權柄,但卻也被困在韶華之中,直至如今,方才成功脫離,而一旦脫離,便有證無極之望。

太極之名本就是很有意思,所謂無極生太極,如今太極不過是重歸無極,但從世間誕生以來,包括無名之君,都並非是無極之人。

道之終極,一切盡頭,這個境界到底存不存在?

仙祖太一推衍出的五無境,雖然給諸天尊開拓了前面的路,但事實上,這些依舊只是無法證實的極致概念,古往今來沒有人證得過,也不知道證得之後會變成什麼模樣與情況。

火燭漸漸熄,天地扭曲,東皇從中走來,向著大慈仁聖天尊拋出去一顆通透的心臟。

無止之心。

大慈仁聖天尊握住那顆心臟,對東皇道:「眾生生來便是有缺的,有缺故而可以精進,人的境界越強,缺陷也越大,故而沒有什麼是完美的,如果這個眾生沒有缺陷,反而是完整的一個圓形,那麼他就偏離了陰陽之道,是難以窺視到天地盡頭的。」

「有得必然有失,而一切因失才有得,不必過分傷心,一世緣法已盡,或許等你成就天尊之後,有些東西,就可以失而復得。」

「如此循環往複。」

東皇沒有說話,只是深深看了大慈仁聖天尊一眼,而後向著他身後的瓦罐一抓。

那封印著蘇雲溪的瓦罐被直接攝去,天尊面對這種無禮的動作卻也不惱,只是道:「你那相好的神女是那身軀當世,而這瓦罐中封存的是前世,當世前世相遇,二者只有一人可活,要不要我幫你處理了這個問題?現在這前世身被灌注了天之子的尊號,法力無窮無盡,更宛如一個定時炸彈,若是把你座下那神女吞噬了……追悔莫及啊……」

「我會請天尊到場的,還請天尊記得,您欠我一個人情。」

東皇的身影消失,歲月神火在這片天地內綻放,大慈仁聖天尊敲了敲船艙的腐朽木板,頓時三千年的歲月時間轉眼回歸。

「是的,是一個大人情,我等著你找我。」

大慈仁聖天尊一個叩指送走了東皇,緊跟著看著四面八方那些無窮無盡的雲靄,不由得搖了搖頭,突然嘀咕起來:

「這麼多人情啊……怎麼還得清,要不要找個地方躲起來……」

……

八方世界之中,非想之世。

八世之內最特殊的一片世間,所謂非想,即「不能說其有想或無想」,是介於「有」與「無」之間的一片世間,用地球的一個簡單定理稱呼可以解決這個繁雜的問題,那就是「薛定諤定律」。

從空無邊處起空想,於識無邊處起識想,在無所有處起少想,為一切認知本根元始,如夢中白夢。

非想之世,生一切妄想,見一切真實,定中察覺一切,又不為一切所動,它本身就是矛盾的集合世界,是一切已知的混亂思維的集中地,荒誕無稽,卻在冥冥中又有一定的規律與道理可尋,這片世間內有無數漂浮的遊盪眾生,這些傢伙,是「非人眾生」。

不論生靈的形態怎麼改變,只要還在羅天之內,便跳不出四大眾生的框架,這些詭異的聖靈也是一樣,它們彷彿是其餘七世界眾生中思緒構築的集合體,千奇百怪且沒有固定形態,唯一相同的,是它們都有兩隻「眼睛」,漆黑無比,中間的瞳孔又是全白,即和正常的黑白眼睛的色彩是相反的。

這些思維生靈,每一隻都是一片「小世界」,即其餘七方世界內「人間」、「天界」、「小世界」、「瓶中小界」、「天地雛形」。

這些思維生靈的行動也是沒有規律的,而在太上老君看來,它們其實可以用更高等的一類稱呼。

「神。」

太上老君注視著非想之世,這些遊盪的思維生靈,漫遊在思維與認知構築成的大方世界中,背景色是灰濛濛的,任何的色彩在這裡都沒有辦法出現,思維神們處於模糊與清晰之間,這恰好是印證了,「一切想法隨時都會被遺忘」的論證。

什麼是模糊,什麼是清晰,什麼是虛妄,什麼是真實?

或許來到非想之世,這些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但是往往,天尊之下的人物,來到了非想之世後,會因為這一切的衝擊而感覺到絕望,最後自己的意志崩潰,墮落成瘋子,或者成為和這些東西一樣的思維輪廓,徹底陷入混亂之中。

境界低微者不可直視,否則會讓他們的世界觀崩塌,導致精神意志的雙重毀滅。

「當年太上崑崙……不,東王公,他眼中所見到的,玄古之君藉助無何有之鄉達成願望,大宗師以這些思維神為原本,複製出了太上之氣,而東王公眼中只看到玄古之君的背影與淡淡輪廓,非想之世不是可以隨意觸碰的,哪怕只是見到一點點的側影,都可能讓一位大聖誤入歧途。」

太上老君說出了當年的一則舊世,而言下之意則更讓人震驚,那就是當初玄古之君以大宗師之力,借無何有之鄉之空間,又創造天冥之門,挪移諸思維之神為源氣,創造了一切妄境……或者說,他把原本遙不可及的「桃源」,生生向著「桑樹」拉近了。

桑是真實,是苦難,是輝煌,是善;桃是虛幻,是美好,是晦暗,是惡。

簡而言之,即可以看做是依託於羅天與八方世界的另外一面,是比空無更加不切實際的去處,所以天上天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