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天上天下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仙武文明,天庭初立

熙熙攘攘,人海人山。

雲霧在光的照耀下逐漸散開,那錦繡的山河湧現在世人眼前,層巒疊翠,鳳鳴鸞和,浩蕩的神木參天而起,河水中浪潮翻滾,與青天交相輝映。

塵世醒來了,帶著笑與哭,苦與樂。

這裡是太華山外。

石明鎮上,往來之人無數,在過去,凡塵中人難以尋到的仙山小鎮,如今卻出現了無數的遊歷者。

隱世的石明鎮出現在了眾生的面前,而對於原本的鎮民來說,如今他們多了一個職務,那便是對於這些「外來者」進行踏入修行之世的「引導」。

所謂的「引導」是什麼?

那正是「升天」。

這個事情,便要從頭講起。

三百年了,雲原發生了劇變,首先第一點,便是那高懸天宇的火雲山。

三皇治世,同入火雲已有三百年。

不論是不情願的也好,巴不得的也好,無所謂的也好,總而言之,三皇已經共治世間三百年,對於人道,帶來的變化簡直是天翻地覆的。

姜皇說行與武,主八方天時;

魏皇論德與工,主六合地運;

趙皇說法與理,主人間蒼生吉凶禍福。

最開始,三皇之間必然互相看不過眼,尤其是姜趙之間,前者常怒,後者卑微,但這三百年過來,兩人之間的關係漸漸有了一個平衡。

爛柯棋局所衍化的千年,事實上正是第一個百年,而諸多仙神在觀察之後,發現了這三位弄的似乎還不錯,故而就在第一個「千年」再度勸說三皇,把虛假的千年,試試變化為真的千年。

姜皇沒有反對,但他依舊不甘心。

「孤看見了,天下確實開始興盛繁華,孤知道各位得意思,無非就是把原本的推演,變成真正的三皇治世。」

「但孤依舊不甘心,各位,算上虛幻的時間,孤如今也有千歲!但放不下,依舊是放不下!」

「孤主八方天時,號曰天皇氏,讓這人間風調雨順,倒是也遂了你們的願!但這一切,不過是孤想要告訴各位,即使沒有那二人,孤一樣可以統御天下!」

「孤,一人亦可帶給這人間平和安定!」

人的意志並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改變的,但姜皇說歸說,他依舊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諸仙神無奈,但這其中,有一位仙人出面,笑談道:「姜皇已入局中,但只是他自己還不自知罷了。」

局,什麼局?

又仙神不解,但同樣,也有仙神明悟,撫掌大笑。

於是三皇治世自第一個百年結束之後,再過二百年,這是真正的二百年,在這二百年里,人間的格局有了巨大的變化。

小的仙門如雨後春筍般冒頭,眾生開始嘗試把天雷地火代入生活,尤其是當天工術出現的時候,這人世間便多出了一種東西。

偃甲。

有修行者所用的仙兵被摩刻,成為人間所驅使的東西。

隨後,能遨遊天宇的「仙舟」出現了,並且不再是仙人才能使用的東西,而是大範圍的出現在了人世間。

妖出現,化形,會在人間遊走,這時候,需要去仙門或者神祠請來一份勾牌,如果這兩處請不到,也可以直接向火雲洞請。

那麼,越是靠近仙門的地方,人的德行與道理也會越發的近似聖賢。

終於,在某個時日,當黎明的太陽升起,魏國境內,一位仙人遊歷凡塵,來到一條名為「洈水」的大河之畔,那河流中,有漁夫撒網,但緊跟著,卻有白鯉出現,那漁夫卻不上前抓弄,而是一眼就看出了他是妖。

那白鯉向漁夫鞠躬,頭顱點水,向這漁夫而問道,那仙人看的驚奇,因為心中想著,這漁夫不過是個尋常百姓,哪裡知道化形之妙?

但卻沒有過多時,那漁夫開口,吐出天人之語,不僅僅讓白鯉驚訝,更讓隱在一側的仙人瞪起了眼睛,隨後沒過幾個呼吸,便有雷光重重,大浪滔滔,看那白鯉登天而化龍的時候,這位仙人心中頓時發現了,人道的盛世,或許已經悄然到來。

當眾生注重法的修行,注重德的培養,亦同樣不會落下武與器得時候,不輕視也不貶低其他的道理,會認真的去實踐與試驗。

就連漁夫和樵子都能點魚為龍,喚石人開口,到了這個地步,簡直就是只存在於夢想中的世界。

大德,大賢,悄然出現在茫茫的塵埃間。

而由於三皇入火雲,在人世間,「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思想居然短暫的被遏制了。

有多短?

約莫兩個甲子。

但卻是最好,也是最妙的兩個甲子。

這是三皇,乃至於仙神都沒有預料到的。

貌似開始走上另外一條道路了?

這般景色,倒是頗有些萬八千年前,人道盛世的光景。

於是,在三皇的決議下,人道之中的王朝開始漸漸式微,取而代之的,則是另外一種東西!

天庭!

以天庭統御天下眾生,而諸修行之人,達到升仙的關隘之後,可以自己選擇登神還是化仙,但不論是哪一種,首先要經過九玄仙山,或者六道神部,要在其中留下名諱,這才能去往天庭。

天庭的出現,其實正是姜皇不甘心的產物,諸仙神也已經明白了個中緣由,但對於諸仙神來說,天庭的出現,似乎還有助於仙道與神道,當然,諸仙神同樣也明白,依照姜皇的個性,他必然是不會放棄天皇地位的,那麼等到上千年,數萬年過去,當天庭發展成為一個龐然大物的時候,或許就是徹底把諸仙神鎮壓的時候。

幻境棋局千年,不僅沒有磨滅他統一的念頭,反而更加的執著了,從這一點上,他有大執念,倒是和李辟塵有著巨大的相似性。

這等於是變相的統一了諸世,而姜皇的算盤打的也十分的好,畢竟他身為第一代的天皇氏,主動八方風雨,從地位上來說,凌駕於地皇氏與人皇氏。

從一定程度上,他便是天道在人間的代言者,當然,姜皇想的可不是區區的天道,他這一系十世,俱都是要效仿人皇行事,是所謂「替天行道」。

這樣一個龐大的怪物出現的時候,仙神知道自己正在餵養一個可怕的存在,但卻沒辦法制止,只能用升天的手段來遏制,即用仙神二道來分開原本打算進入天庭的修行者。

這裡面自然是有很多人,原本想要前往福地仙山,後來因為無緣而不能入,現在則是沒有這個顧慮了,但相對於原本九大福地來說,有很多地仙是不願意看見這個模式的。

原本收徒,一講緣法,二說悟性,三談道德,第四才是說根骨。

拿太華山來講,那鍾靈鐵谷,百丈飛索,靜心之道,三千玉石台,哪一個不是為了磨練心性而設下的?而沒有外觀仙人的通碟引薦,休想尋找到福地所在之處。

並且原本收徒,多數都是少年人,或是以孩童為多,因為他們的道德觀沒有徹底定形,可以正確的引導和塑造。

但現在為了遏制天庭發展,故而不得不廣開天門,這就導致一個後果,即那些從下面小仙門內出來的人,在某些德行,操守,乃至於為人處世之上,良莠不齊。

於是有的仙門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而有的,則是隱入人間,徹底遁隱不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