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九玄論道 第五百四十七章 太華山上天罡祖

洪招隱微微點頭:「真人在內靜修,容我稟報……」

他這般話落,剛是要轉身,卻是微微一頓,那目光之中閃過光華,對李元心道:「真人傳訊,雷脈首座,且進去吧。」

洪招隱退開,李元心稱聲大謝,於是快步進入其中,那一入草屋內,便看見茅滄海閉目端坐蒲團,那身前放著一面水鏡,當中有白色煙霧沉浮不定。

「掌教真人。」

李元心行過大禮,隨後開口,將李辟塵所說諸多事情一一講述,待到言盡,卻見掌教真人不發一言,只是坐在原地,動也不動,那眼皮仍舊合著,不做任何錶態。

「掌教?」

李元心見此情景,不敢打攪,只是心中暗道,看來真人定是不喜師弟此番作法,說是要借四脈至寶來鑄一口大鐘,此事大謬,難以借得。

茅滄海閉目不語,李元心便也不敢多說話來,只好站立堂中,不能妄動半分。

這般過了有半柱短香的時間,茅滄海終於開口,那語氣輕緩,但又帶著些許沉凝。

「元心,你上前一步。」

茅滄海讓李元心上前,後者稱是,那上前一步正看的那古怪水鏡,其中煙霧升起,幾乎鋪面而至。

「掌教請吩咐。」

李元心看那水鏡,當中迷濛不定,那煙霧雲起,李元心正是不解時,突然目光一凝,因為他從那水鏡之中,居然看見了一尊白骨。

白骨躺在一處不知名的地方,沒有動靜,李元心的眼中化出疑惑,然就在此時,那水鏡拉開,漸行漸遠,此時李元心看見的,卻是一片讓他震駭的景色。

一副白骨之下是千副白骨,直至水鏡所看的越來越廣,那千之後是萬,萬之後是十萬,而當中匯聚的也不僅僅是白骨,更多的則是死屍。

到後來,李元心已經不知道看見了多少屍骨。

這是一個老坑,亦是一個新坑。

不斷有屍體被投入進來,隨著下來的是褐色染著血色的泥土。

「這是……」

李元心皺起眉頭,而那眼中的疑問也越來越深,但很快他的疑問就消退,明白了所有,而看向茅滄海。

「掌教,這是趙宋的黎民?」

李元心要說什麼,而茅滄海擺擺手,那手指再點:「繼續看。」

於是目光在動,此時那光陰變幻,屍骨坑中,居然有一尊屍首生出靈智,他扒開其餘的死屍與腐爛的白骨。

身上的濁氣澎湃,比魔道更甚,二十四陰暴漲,而陽氣全無。毫無疑問,這是一頭妖魔。

茅滄海問李元心:「你知道這頭妖魔在哪裡嗎?」

話問的很奇怪,而李元心拱手答:「弟子不知。」

茅滄海此時睜開眸子,他的目光很平靜,此時水鏡又變,那屍魔吃掉無數活人,最終遇到了一位修行人。

於是雙方毫無疑問的展開了廝殺,在李元心的注視中,這頭屍魔被斬掉,但是當中蘊含的屍氣已經侵襲了那個修行人,因為後者的境界並不高遠。

接著,李元心看到了,那個修行人在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時候,給自己下了咒法,隨後自殺了。

下了咒法,他死之後就不會變成第二個屍魔。

臨死前,李元心聽到了他的囈語。

「一世降魔,到頭來被魔所殺,但可不能變成魔身,否則真讓天下人恥笑。」

「降魔者成魔,天大的笑話。」

此人話落便死,劍鋒斬過自己脖頸,於是一顆大好頭顱衝天而起。

李元心沉默不言,而茅滄海則是緩緩開口:「你看,這妖魔算是沒了吧?」

「但是啊,李辟塵說的不錯,姜齊不息,妖魔不止,此番凡塵之事,我們這些地仙早就知道,但現在看來,是有愈演愈烈的架勢。」

「死了一個妖魔,但是這就結束了嗎?當然不是。」

茅滄海緩言:「一個妖魔的誕生,是用千萬人的性命換來的,而要殺掉一頭弱小的妖魔,那就要一位修行人的性命,而如果是強大的妖魔,那就不知道要葬送多少修行人的性命。」

「仙言出世,但是首先,連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那還叫什麼出世?」

「妖魔出來了,你不去殺,他不去殺,誰都不去殺,那麼妖魔越來越強,於是把凡人殺了,把他人殺了,把修行人殺,最後殺到你的頭上,你會發現,已經沒有人能幫你了。」

李元心沉默不語,而茅滄海道:「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你那些話說出來,我已經知道了原因,人皇之死,究竟為何,此事我先不言,只是有一點,天下人人如龍,並非人人修行。」

「李辟塵要鑄東皇鍾,是要為天地開那一線生機,此事確實是重大,一來天地之中,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那剩下一線生機,是已經遁隱不見,而若東皇鍾出,則是把生機顯露,讓眾生人人可看此生機,這本該是好事,但同樣,亦是壞事。」

李元心詢問:「弟子愚鈍,請掌教明言?」

茅滄海:「好事,天下眾生開靈智,天地生養眾生,眾生得意而回饋天地,此是善善循環,天地會不斷強大起來,與天於地於仙於神於紅塵眾生皆是妙事,然……」

「壞事,妄言天數,尤其還是最後那一,這是不得了的事情,故此這件事情,若是成了,天道要降下功德,也要降下劫難,這並不衝突。」

「賞罰分明,此乃天意。」

「但……」

茅滄海忽然笑了起來。

「我等仙人,順天意而行逆天之事,早些年你應當還記得山門教誨,天,不一定都是正確的,自己的判斷尤為重要。」

李元心陡然明悟,順天意而逆行,即天意在上,福地雖然秉承天意,然有些事情,心知肚明,這貌似就如陽奉陰違一般,自己的判斷是如何,並不要天來決斷。

事實上,天所做事,一切皆公,但並非皆正,有時候絕對的公正就是不公正,善該如何,惡該如何,人心之中自然有秤。

天意只是人心的參照,當人心歪斜,那麼參照絕對公正的天意,就能回歸正途,但一昧的參照天意,失去了自己的人心,那麼……這是本末倒置。

李元心的語氣陡然變化:「那麼……真人是?!」

茅滄海笑了笑,點點頭,隨後開口:

「元心,我太華山修行風雨雷雲,並掌握一切天時,然天時之中,雷者是何物?」

李元心:「雷乃天誡,風乃天怒,雨乃天悲,雲乃天平。」

茅滄海:「誡者,警告也,此與那東皇鍾,不是正是相合么?」

他手指點了點胸膛,而後又指了指頭上:

「天在這裡,不在那裡。」

李元心頓是驚醒,那笑了起來:「原來如此,我明白了,此番我代師弟,多謝真人教誨!」

茅滄海搖頭:「我沒有教導你什麼,這只是一些點撥,你要知道,如果一昧的順著天來,那今日在這裡的七十二福地中,早就沒有太華山的名字了。」

此話是話中有話,李元心聽得一愣,此時就見茅滄海突然站起身來。

「跟我來,我帶你去見一個人。」

他的話語意味深長,那看著李元心,緩緩一言。

「帶你去見見,我太華山的開山祖師……」

「天罡老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