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陰陽為炭 第二百五十五章 道恩仇,銅燈仙影,笑人間,龍過雲霄

張木槿聽銅煙道人言語,心神一震,卻是無言再說,此時銅煙見她如此,連連搖頭:「大道之前,何來恩仇?這八個字,你若是參悟透了,便是真的可擋一面,若是不悟,還似如今這般,便是天資橫溢,也……誒……」

銅煙雙眸微閉:「修行如何,天資固然重要,然後天努力更是不可或缺。豈不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木槿,你可知楊安石此人?」

張木槿搖搖頭:「徒兒不曾聽過……」

銅煙聽她這話,微微一笑,但那眸子仍舊不睜:「楊安石此人,無師無長,孑然一身,一介凡人,沒有神兵天寶,沒有奇遇天資,可以說普普通通,並無異常之處。」

「他是你上代之人,比你也只高了一輩罷了,然你可知,在他同代仙人中,此人年紀卻是旁人兩倍?」

「沒有仙軀神體,便磨礪肉身,修精氣神;沒有天賜之法,便修劍意刀心,極於一道;沒有高絕長輩指點,便自己摸索,入荒山野林,冰海魔窟,置之死地而後生,求一線之力;沒有神兵青睞,便靠一雙腳行走天下,取神石仙鐵,自造一副神兵。」

銅言語氣變得淡然,忽然又問:「不認楊安石,可知關山月?」

張木槿聽得這名,微微思索,便驀然想起:「可是那位太真山第一真傳,漁陽劍主?言稱同代之中無敵手的那位長輩師兄?」

關山月之名不單單在天寒流傳,其掌漁陽仙劍,在諸仙宗之中都有聽聞,此時只是稍加思索便已經想起,這般鼎鼎人物,如何不識?

銅煙嘴角微微咧開:「楊安石,名不見經傳;關山月,天下鼎鼎的人物。」

「數月前,他二人在天寒州展開一場激戰,木槿,你可知勝負誰言?」

張木槿不假思索:「定是關山月,漁陽劍出,誰能相抗?」

「非也,漁陽劍出了,但關山月卻並不曾贏。」

銅煙開口,語氣頗為慨然:「平手而歸,各勝一招。」

話語輕飄飄落下,但聽在張木槿耳中,卻如同晴天炸雷。

不僅僅是她,那遠方處,李辟塵也聽到了這句話,當即眸子睜開一線,心中震詫。

「關山月居然沒有勝出?這……楊安石,是那太虛山青雲宮的道人么,提刀帶劍,一人騎虎下青雲,六十年水磨工夫化人仙,如今居然與關山月勝負難言?」

「原來如此,當初那一戰居然是這般結果,也不知他如今如何了,也不知玉陽怎麼樣了?」

饒李辟塵心境極好,也不由得震了一下,關山月何等人物,無心也不能拿他,四聖布陣也不說能真的擒住,而這不過是他本身修行,若是漁陽劍全力施展,便是無心也不去硬抗。

銅煙道人繼續言語:「關山月那天資弱么?楊安石那天資強么?為何至如今這般局面,正是因為向道之心堅毅不停,外道難惑,極於一道。天資重要,然那求道之心,修道之行卻是重中之重!」

「你切切記得,大道之前,何來恩仇?若有恩仇,必為道起!」

銅煙真人長笑一聲,此時手中燈火搖曳,一道雲霧托起,只聽得音如輕雷浮電,飄過青天,那一聲回蕩先天:「貧道去也。」

雲卷霧舒,燈起真瀾!

張木槿抬頭一望,那正是:

……

南天門外大世清,孤燈一點道影熒。

銅光震世言妙語,龍銜燭火過金庭。

……

雲煙裊裊,再抬頭,卻已經沒了仙影。

張木槿站立南天門下,心中不知如何想,只覺得是五味雜陳,末了半晌,幽幽一嘆:「大道之前,何來恩仇?」

「不對,不對,此言……不對。」

她連連搖頭,目光開始變化:「大道之前,恩仇當有,何來無說?」

「恩仇因道而起,恩仇因道而消,我不認同此理……」

張木槿心中思量半晌,轉過身去,那一頭黑髮迎風而揚起,寒風凌冽,大日當空,卻有花雪相伴,悠悠迴轉。

秀足輕動,身已至南天門外,她抬起頭,見前方人,朱唇輕啟:「多謝師兄提點,木槿當下山去了。」

李辟塵起身,睜開眸子,點點頭:「好,我這便送你與老丈下山。」

手指中法訣一起,只看片刻之後雷光化雲,輕托三人起落,再瞬息,風雷忽聚,雲雨相隨,這團雲朵載著三人一路向東而去。

「此回一千六百里,山河雲原轉眼過,老丈且坐好了。」

李辟塵洒然一笑,那雲朵化海,此時浩蕩而去,乘風破浪,不消多時,是半個時辰都不要,便已是一千六百里到了。

那村口處,青煙仍舊,稻田依然,此時天闕中一道輕雷悄然划過雲巔,落入凡塵俗世之中,那瞬息後,雷光散去,只看張木槿顯化身姿,那側處,張常也走了出來。

李辟塵站立雲端,搖搖對二人打個稽首,下方凡塵,張木槿回以道禮,而張常則是拱手,直道:「小道爺走好!」

天上,李辟塵哈哈一笑,再看張木槿,只道:「此十年,諸有緣法;此十年,天人再話!」

言語落下,又轉眼望去,道:

「老丈勿念,貧道去也。」

一道雷光起落,李辟塵踩過雲頭,直上九霄。

雲海滔滔,如浪潮潮,那上方,一輪大日懸耀,只看煙雲縈繞;

金光道道,如聖昭昭,那雲頭,一尊仙人落腳,如是踏過天橋;

千古渺渺,如路迢迢,那天巔,一道陰陽震竅,卻讓乾坤皆倒;

神岳浩浩,如人傲傲,那盡處,一尊道影招搖,笑稱人山不老。

兩臂張開,李辟塵展望大日太陽,那金光落在身上,揚起白煙,盪起真陽。那背上,照地青伸張,三片金葉搖搖,突化木龍舞天,此時萬古雲海中,一頭木龍化陽,嘯動雲霄。

龍過九天,雲海潮潮,嘯震天地,乾坤皆笑。

李辟塵坐在龍首上,此時木龍動作,化千里長身橫天而過,那道龍吟響徹天地,傳遍人間。

「好,好個人間,哈哈哈!」

天音震世,龍嘯同起,凡塵中,黎民百姓皆抬頭,面顯迷茫,當再看見雲海浪潮中,一道神光照耀,見那木龍從天探爪,身捲雲濤,頓時驚的連連呼叫!

「龍!」

「真龍!」

木龍過,那龍首之上,李辟塵坐著,下方有人看清,只看龍首之上還有一尊人影,當即便心神皆動,叩首而呼:「仙!」

「有仙人乘龍!」

「龍馱仙!」

凡塵之中,百姓皆呼,只看這龍載仙,向著西方而去,那處天邊,隱有仙光照耀。

「西方!」

那些人中,有販夫走卒,也有王侯大將,更多的,是數不清,如張常一般的尋常百姓人家。那龍身卷著雲海,撕開天霧,那仙人坐在龍頭,仰天長笑。

駕著馬的車夫停了手中鞭,騎著駿馬的將軍抬起了頭;

城裡的小販驚的放下擔子,田野中的農夫持起了鋤頭;

花轎中的姑娘掀開了紅簾,潑墨的書生折斷了那筆尖;

賣葯的郎中抓散了茯苓草,牽牛的童兒揚起手裡的花。

這般景象,半世也難以見到,只是讓他們看的呆了,許久許久,方才有人清醒,連忙展開筆墨,把這幅景色勾勒下來,或是書寫,或是墨畫。

百年之後,此地流傳言語,那當中傳說留下,小兒也可笑言:

「曾有龍過雲霄,曾見仙踏天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