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陰門聖嬰 第七十三章 家

月明星稀,山風徐徐,莫殘歸心似箭一路疾行,百餘里的山路沒有停歇,終於在黎明後趕到了洱海邊,望著一抹金色的蒼山十九峰時,頓時熱流湧上心頭。

離家四年了,時常會夢見家鄉的景色,如今真的來到了跟前卻又顯得是那麼的陌生。莫殘沿著溪邊的小路朝莫家邑走去,心中希望遇見熟人但又怕迎頭碰上,他想要第一個告訴爹娘,是他們的殘兒回來了。望著遠處熟悉的村莊,鼻子里彷彿聞到了娘做餌絲時的米香氣味兒,不由得眼眶也濕潤了。

莫殘已經十六歲了,原本沉默內斂的他經過這幾年江湖歷練,性格也在慢慢的改變,尤其是和夏巴山金丹子的接觸,對其影響尤為重要。

清晨,村口那株已有百年樹齡的「白扇把」大青樹依舊像傘蓋一樣矗立在那裡,樹下坐著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婆婆,手裡拄著棍子眺望著路口一動不動像尊泥塑似的。

莫殘的心跳突然間加快,那婆婆看上去是如此的面熟,待到近前依稀辨認出她竟然就是娘。

娘已經蒼老憔悴了,雙眼蒙上了一層白翳,聽到了腳步聲痴痴的望著走來的莫殘。

淚水止不住的奪眶而出,「娘……」莫殘輕輕的呼喚著。

「你是誰?」素娘疑惑的問了聲。

「娘,我是莫殘,」莫殘一下子撲過去抱住了她贏瘦的肩頭哭著說,「是你的殘兒回來了。」

素娘伸出乾枯的手撫摸著莫殘的臉龐,嘴裡喃喃說道:「真的是娘的殘兒回來了么?」

莫殘嗚咽著使勁兒點著頭。

娘終於認出了自己的兒子,多年來鬱積在心裡的壓抑如山洪般的暴發,瞬即嚎啕慟哭了起來。

村民們三三兩兩圍了上來,驚訝的說道:「真的是莫殘回來了,你娘天一亮就坐在這裡等你直到太陽落山,整整盼了你四年啊,眼睛哭瞎頭髮也全都白了。」

「娘,我們回家吧。」莫殘流著淚一把抱起娘朝家裡奔去。

原先的三坊一照壁老宅已是破敗不堪,昔日的菜園早已荒蕪且雜草叢生。莫文理卧病在床,消瘦得只剩下了一把骨頭。

聽到兒子回來,他的嘴唇動了動囁嚅道:「你這一趟怎麼走了這麼久啊?」

莫殘終於知道了,自從四年前那個雨夜離開了大理城後,爹和娘到處尋找兒子的下落,連莫家邑的族人也四下里幫助打探,甚至遠到鶴慶楚雄以及中甸,可仍是杳無音訊。直到有一天,家裡來了一位帶著啞巴女童的走方郎中,才知道莫殘跟隨著巴山醫舍的夏巴山已經出滇遠行去了鄂西巴東。

莫文理夫婦在家中日夜祈盼兒子早點歸來,可一年過去了還是音訊全無,兩人茶飯不思夜不能寐,憂思積鬱,莫文理就此一病不起。而素娘則每日里守在村口的大青樹下,希望能看到兒子的身影,一晃幾年過去,素娘頭髮也白了,淚水流干慢慢的眼睛也看不見了,家中日漸窘迫,僅靠著族裡人的接濟勉強度日。

莫殘心中難過,陪著娘好好哭了一場後,解開包袱取出黿甲、百蟲倉和還瞳子給他倆各自服下,然後對他們說,以後再也不用擔心生活來源問題,他掙到的銀子已經足夠給爹娘養老了。

莫家邑族中人都來探望莫殘,為了酬謝他們四年來對爹娘的接濟和照顧,每戶分給了他們二百兩的銀票,那些人自然感激不盡,千道萬謝。

「爹,」莫殘問,「你知道曾祖當年曾在蒼山上獵殺過什麼野獸嗎,據說導致了三代人眼盲。」

莫文理沉默了老半天,最後緩緩說:「殘兒,你問這些做什麼?」

「這對殘兒很重要,爹,你要是知道就告訴我吧。」

莫文理長嘆一聲:「四年前家中來了個走方郎中,他說在敘州遇見過你,所以就找到了莫家邑,他也問到有關蒼山上的事兒,不過祖上有交待除嫡系子孫一律不得對外透露,所以爹也就沒告訴他。」

「爹,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爹那時還小,父親臨終時才告訴了我。殘兒,當年你曾祖確實在蒼山上射殺過怪鳥,不過那是只幼鳥,身上生著灰色的絨毛……」莫文理將數十年前發生過的事兒原原本本的講給了莫殘聽。

莫殘久久沒有吭聲,最後他問爹:「是在玉局峰上吧?」

「是啊,你怎麼知道的?」莫文理詫異道。

次日,莫殘委託族人到大理城去買房子,很快便有了回話,靠近大理府衙的南門有一所大宅要出售,開價三千兩雖說貴了點,但那裡是富人居住區環境要清凈許多。莫殘跟著進了趟城,見那宅子有七八間屋和庭院花園很是中意,於是便付了三千兩銀票當即買了下來。

黿甲和百蟲倉乃是滋補肝腎的真葯,元氣增加身體自然明顯好轉,再加上還瞳子明目的功效,素娘雙瞳上的白翳漸漸的褪去,看來用不了多久就會痊癒了。莫文理的盲眼則功效不大,儘管身子骨已經恢複如初,但依舊什麼也瞧不見,已非藥力所能及的了。

莫殘抽空上山來到了塾舍,幾間僧房孤零零的依舊矗立在松林旁,而往日學童們的朗朗讀書聲以及追逐嬉戲的熱鬧場景卻已不再。穆先生的房間里空空蕩蕩積滿了灰塵,聽說自他那年失蹤以後就再也沒了音訊。松林里,埋葬白面書生的那片空地上早已長滿了荒草,顯得荒涼落寞,江湖上的恩恩怨怨早已湮沒於歲月的消蝕之中了。

感通寺里依舊晨鐘暮鼓,僧人們照例日復一日的重複著坐禪誦經早晚功課,只是少了幾位老和尚據說都已經故去。莫殘想起了石壁上的話:「僧道僧尼者,幾曾見有修得正果者。靜坐數十載,默背萬卷經,固執以坐,日燒乾鍋,至死不悟,實可悲可嘆矣。」

是啊,若不是當年雨夜出走大理城,在江湖上闖蕩了這些年,又何來今日之感悟。他感激夏巴山和苗鳳麟,更加懷念金丹子,如今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他決心此生不能庸庸碌碌的度過,必須要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