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歷史真相

公元一八五五年這次黃河改道,也是黃河在歷史上的最後一次大改道,決口於河南蘭陽(今蘭考)銅瓦廂,洶湧黃河水分為三股,一股由趙王河走山東曹州府以南下注,兩股由直隸東明縣南北二門分注,經山東濮州、范縣(今屬河南),至張秋鎮,匯流穿運(運河),總歸大清河入海。凡系運河及大清河所經之地均被波及,山東全省有五府二十餘州縣受災,魯西南、西北廣大地區黃水橫流。

改道的原因是天災還是人禍已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因此引發的後果,本來就是內憂外患,內有太平軍席捲江南,危害長江流域,外有沙俄列強虎視耽耽,財政窘迫得都已經到了發行鉛錢搜刮民財的地步,再遭到這樣的重創,對滿清朝廷來說,無疑就是傷口撒鹽,雪上加霜。以至於收到了這個消息後,咸豐大帝甚至悲憤的喊出了這樣的話,「天要亡我大清嗎?」

結果也正如英明神武的咸豐大帝所料,難民幾十上百萬逃出黃泛區,可憐的滿清朝廷卻根本拿不出錢糧來賑濟和安置這些更加可憐的難民,在飢餓與戰亂的雙重壓迫下,走投無路的饑民除了揭竿而起外已經再沒有任何選擇。為了活命,數量龐大的饑民不是扯旗造反,就是投奔加入太平軍、捻軍和大大小小的起義軍隊伍,安徽太平軍獲得大量的兵力補充,原本只是在沂蒙山區小打小鬧的太平軍老將吉文元也乘機坐大,迅速把隊伍擴大到近萬人,接連攻克諸城與安丘兩縣,為太平軍開創了大片的北方根據地。

還有捻軍,原本已經快要被僧格林沁鎮壓下去的捻軍也乘勢復盛,接連攻克河南多座府縣,捻軍李士林部一度攻入湖北北部的襄陽府和德安府,危及吳超越後方安全。而吳超越忙於建立田家鎮防線防範太平軍反撲,根本抽不出身來率軍鎮壓,只能是把這個擔子甩給上司官文,讓官文組織鄂北清軍鎮壓平定。

結果還算好,因為此前捻軍就已經幾次流竄到河南南部,前幾任湖廣總督和湖北巡撫為了確保鄂北安全,早早就在鄂北部署了重兵防範,武昌到襄陽又有水路可通聯絡方便,靠著官文的迅速調兵遣將,鄂北清軍還難得爭氣的把捻軍給攆回了河南。收到消息後,吳超越長鬆了口氣之餘,也不敢有半點的鬆懈,爭分奪秒的只是組織百姓官兵在半壁山和吳王廟修築炮台,建立水柵鐵索封鎖江面,提防老對手太平軍乘虛又來攻打湖北。

在此期間,吳超越又抓緊時間辦了兩件大事,第一件就是與官文聯名彈劾武昌府綠營總兵楊定國玩忽職守,怯敵畏戰和軍中蓄妓等等確鑿罪行,結果督撫聯名的彈劾摺子威力自然非同小可,勃然大怒的咸豐大帝連把楊定國送去新疆吃風喝沙的事都省了,一道聖旨就把楊定國直接砍了腦袋。

板倒了楊定國這個湘軍內奸後,吳超越又馬上把站在自己一邊的綠營副將王國才給扶上了總兵位置,讓他統率和整頓武昌、黃州兩府的綠營兵,以便將來能夠取到一定輔助作用。——歷史上的王國才楞歸楞,救援武昌時糊塗到連太平軍已經攻入武昌府城都不知道,還傻乎乎的帶著綠營兵進了城,然而在蛇山一帶被太平軍抽了一個滿地找牙後,居然還能做到敗而不潰,能夠帶著敗兵成建制突圍成功,也的確勉強算是個將才。

第二件大事當然是開發大冶鐵山和鄰近的袁鄉煤礦,這件事吳超越也沒怎麼操心,直接就甩給了內行容閎和半內行徐壽負責,掛了一個大冶鐵廠籌備局的招牌,交代大冶縣令李承湛全力協助他們了事。容閎等人的主要職責也是勘探礦脈和化驗礦石,研究需要購買的採礦設備和到底該購買什麼樣的鍊鋼爐。——吳超越可不想前蹈張之洞的覆轍,更不想像張之洞那樣的好大喜功,為了誇耀政績非要把鐵廠建到遠離礦區的漢陽去。

除此之外,吳超越還辦了不少的小事,舉薦了之前建立奇功的蘄水知縣劉棨出任黃州知府,給劉坤一弄到了蘄州知縣的實缺,又在自帶乾糧來投的人群中發掘了兩個得力的人才,一個很會收集情報的前武昌府捕頭張德堅字石朋,一個曾經向龔振麟學習過鐵模鑄炮並且鑄造過萬斤巨炮的浙江人邵彥烺,逐漸夯實了自己的幕府參謀部。另外還有一些擴軍、撫民、治理民政和擴大內外貿易之類的工作,通過大舅子聶士成設法與他的同鄉劉銘傳取得聯繫,繼續招攬武將人才等等,不再一一列舉。

期間吳超越也一直沒有返回武昌,一直都呆在田家鎮親自主持田家鎮防線的建設,然而令吳超越憂心忡忡的是,即便半壁山和吳王廟這兩座炮台可以順利建成,輔之以可以活動的水柵鐵鏈封鎖長江水面,水上力量薄弱的湖北清軍也只能做到在理論上防範太平軍水師通過水路入侵腹地,絕無可能做到確保萬一。同時工事修築期間,元氣尚存的太平軍水師如果突然大舉來襲,那麼剛擴建到兩個營規模的湖北新軍水師幾乎毫無希望取勝,吳超越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太平軍水師走水路殺進湖北腹地殺人放火,把自己好不容易才剛穩定下來的湖北局面又攪一個天翻地覆慨而慷。

對此,吳超越當然有向自己的得力參謀趙烈文求助,然而趙烈文卻十分無奈的攤手答道:「慰亭,這次你就是殺了我也沒辦法了,除非你能說服發逆匪首石達開別來打你,或者你能想辦法讓楊秀清對石達開下令,不準石達開再來騷擾湖北,否則就湖北現在的情況,長毛不來打你的可能幾乎不存在。」

吳超越不再吭聲,一度動心想又和楊秀清取得聯繫,然而考慮到這麼做一旦暴露的後果,吳超越又下意識的打消了這個念頭——實在太危險了。別無選擇之下,吳超越也只能是把希望再次寄托在自己的理髮匠老師身上,祈禱奇蹟能夠出現,讓自己的理髮匠老師能在九江多和太平軍糾纏一段時間,多替自己爭取一些時間。

奇蹟並沒有出現,雖說為了不給湘軍增援南昌戰場的機會,太平軍在九江一帶嚴密設防,全力阻止湘軍竄入鄱陽湖增援南昌,但是了切斷湘軍的糧草軍需補給道路,圍魏救趙分擔江西戰場的壓力,同時也為了削弱吳超越這個更加陰險危險的可怕敵人,再次派遣偏師進攻湖北的戰術計畫,還是放上了太平天國西線主帥石達開的議程。

關鍵時刻,仍然還是理髮匠老師救了忤逆學生一條小命——雖然理髮匠老師現在是一萬個不情願!當石達開把這個足以坑死吳超越的戰術計畫放到軍情會議上討論時,太平軍眾將卻一致反對這個計畫,原因也不為別的,湘軍主力目前正在九江,隨時可能回師去救湖北,偏師入鄂湘軍主力只要一回頭,和吳超越聯手前堵後砍,馬上就能把太平軍偏師給包了餃子!

不知道曾國藩絕不可能輕易回軍去救忤逆學生,石達開當然也無比擔心這個危險,盤算再三後,石達開只能是做出了一個比較穩妥的決定,決定暫不派遣偏師入鄂,同時命令目前駐紮在九江的羅大綱和秦日綱加強對湖北戰場的偵察,準備摸清楚湖北清軍的虛實情況再做決定。——當然,如果期間有理想戰機出現,石達開肯定會毫不猶豫的派遣偏師入鄂,給目前在湖北正處於起步階段的太平軍老仇人吳超越以致命一擊。

到了情報戰的時候,就必須得介紹一下吳超越新收的幕僚張德堅了,前面說過,張德堅曾經是武昌府的知府衙門捕頭,武昌城首次被太平軍攻破後,張德堅丟了工作流浪街頭,混跡在太平軍控制區內,逐漸發現清軍對太平軍的情報工作做得一塌糊塗,常常連對手將領叫什麼多大年紀都不知道,同時太平軍的編製複雜,各軍各營戰鬥力參差不齊,官名古怪且數量眾多,折騰自己的同時也變相折磨了清軍的決策指揮機構,導致清軍經常連對面敵人是主力還是輔兵都摸不著頭腦。很有些情報收集和分析天賦的張德堅便憑藉自己多年的緝盜經驗,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到了太平軍的大量寶貴情報,寫成了《賊情集要》的小冊子,在湘軍攻破武昌城後,獻到了曾國藩的面前請功。

然而且很可惜,剛開始曾國藩並不重視張德堅收集到的寶貴情報,也很不相信張德堅能憑一己之力辦成這麼大的事,待張德堅甚薄,甚至還有一些猜忌懷疑。大失所望的張德堅便負氣離開了湘軍大營,化裝又潛入到太平軍控制區繼續收集情報,而後來曾國藩通過收繳太平軍文件,逐漸發現張德堅收集到情報正確無誤,趕緊派人四處尋找張德堅的下落時,張德堅卻已經不知所蹤,曾國藩後悔不迭,惋惜得幾次拍案嘆息。

田家鎮的戰事結束後,張德堅終於再次露面,不過這次張德堅沒有再去找曾國藩自討沒趣,而是跑到了吳超越的面前請功邀寵,歷史稀爛的吳超越雖然沒聽說過張德堅的名字,但是僅憑與張德堅的交談,了解到他對軍情細節的邏輯推理能力,吳超越馬上就知道自己揀到了寶,也馬上把張德堅收進自己的幕府,委以湖北情報局總辦的重任,為他請了一個七品頂戴並加以重賞,請他替自己主持情報工作。所以後來曾國藩即便知道了張德堅的下落,專程寄書謝罪,卻再也沒辦法把張德堅從忤逆門生的麾下挖走,眼睜睜的看著連道書信都寫不利落的忤逆門生麾下又得一員重將,還是十分難得的技術流重將,悔青腸子。

有這樣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