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拜師得字

果不其然,鬼子六的手指頭果然還是指向了吳超越,只想躲在背後給買辦爺爺出謀劃策,不想背罵名更不想陪著割讓外興安嶺的鬼子六背千古罵名,吳超越當然是婉言推辭,借口說自己年紀太小沒見識沒本事更沒什麼口才,怕誤了朝廷大事,死活不願接受鬼子六的好意舉薦。

很可惜,吳超越這些鬼扯已經騙不了人啦,其實包括咸豐大帝心裡都很清楚,吳超越用假信辱罵宋晉很可能完全就是一個惡作劇,所謂的揪出賣國賊也是牽強附會的歪理——只是無人能夠駁倒能言善辯的吳超越而已。所以咸豐大帝壓根就沒理會吳超越的一再推辭,直接就點頭同意了鬼子的懇求,還對吳超越說道:「吳超越,你用不著謙虛推辭,你的口才是否出眾朕已經親眼所見,希望你到了洋人面前也能這麼能說會道。隨著六王爺和你祖父去大沽口,幫著他們把差事辦好了,朕不但會赦了你的前罪,還可以考慮給你封一個官職。」

「草民叩謝皇上。」

吳超越愁眉苦臉的說出了這句口不對心的話後,再隨著咸豐大帝的一聲散朝,這次漫長的早朝總算是宣告結束,腿都站麻了的文武百官山呼萬歲,迫不及待的下班回家,吳超越也趕緊攙起了又累又餓的買辦爺爺。見買辦爺爺因為跪地時間過長,腿腳麻木連走路都困難,勉強還算孝順的吳超越還強行背起了買辦爺爺,把吳健彰感動得是老淚縱橫,不斷拍著吳超越的腦袋說,「懂事了,真的懂事了,也比爺爺希望的更有本事,爺爺這次是真的可以放心了。」

出了金鑾殿後,鬼子六又一次來到吳家祖孫面前,要求吳家祖孫下午時去他的恭王府走上一趟,要和吳家祖孫商量談判大事。官迷心竅的吳健彰聽了當然是歡天喜地的立即答應,還馬上盤算起了該給鬼子六送多少銀子,對野豬皮家族從來沒什麼好感的吳超越卻是滿肚子不樂意,知道肯定少不得又要向鬼子六行屈辱禮節了。

知道買辦爺爺累得夠戧,吳超越本打算出了紫禁城後就立即回廣東會館,但是剛出午門時,吳超越卻看到李鴻章仍然還在宮門外等著,也只好背著吳健彰過去和李鴻章打招呼。李鴻章也沒客氣,直接就問道:「吳公子,怎麼樣了?」

「還好。」吳超越苦笑答道:「還好皇上萬歲是一位通情達理的聖君明君,聽了我的解釋,就沒再計較我的些許小過失。」

「你又是造假信戲弄朝廷官員,又是跑到翰林院鬧事,還叫些許小過失?」

李鴻章滿肚子的狐疑,剛想繼續追問具體詳細時,卻又看到了一個正好走到吳家祖孫身後的官員,慌忙拱手行禮,恭恭敬敬的說道:「學生李鴻章,見過恩師。」

見李鴻章這麼行禮,吳超越當然回頭看了一眼,見李鴻章行禮的對象是一個四十齣頭的中年文官。然後不容吳超越多想,吳健彰已經從吳超越背上掙紮下來,同樣向那中年官員拱手行禮,更加恭敬的說道:「下官吳健彰,見過曾大人。」

「都免禮吧,這裡是午門,用不著這麼多禮。」那中年文官微笑著擺手,又十分好奇的向李鴻章問道:「少荃,你怎麼會在這裡?」

「回恩師,學生在這……。」

李鴻章的回答被吳超越打斷,直楞楞的看著那中年文官,吳超越的眼睛瞪得比雞蛋還大,脫口說道:「李鴻章的老師?姓曾?這位大人,難道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曾國藩?」

敲了寶貝孫子的腦袋一下,吳健彰當然馬上呵斥孫子不得無禮,說曾國藩就是昨天領著他到軍機處拜見的兵部右侍郎。曾國藩和李鴻章卻都吃了一驚,然後曾國藩還疑惑的向吳超越問道:「怎麼?你認識我?」

「中國不認識你的人還真不多。」吳超越心裡嘀咕,嘴上卻恭敬說道:「曾大人名滿天下,儒生學者,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晚輩雖非士林,卻也早已聽說過大人的名號,如雷貫耳,今日僥倖得見大人威顏,晚輩三生有幸。」

「哈哈哈哈哈……!」曾國藩爽朗大笑,道:「果然會說話,難怪皇上這麼喜歡你,六王爺也點名一定要你給他當通譯,小小年紀就這麼能言善辯,才具出眾,難得,真的十分難得!」

吳超越賠笑著謙虛時,旁邊的李鴻章卻早已經瞪大了眼睛,驚訝問道:「恩師,皇上欣賞吳公子?六王爺還點名讓吳公子給他當通譯?真的假的?」

曾國藩微笑點頭承認,已經當了五年窮翰林的李鴻章再看向吳超越時,目光中當然再沒有了初見面時的輕蔑與不屑,取而代之的則是驚奇和羨慕,吳超越則苦笑說道:「少荃兄,用不著這樣看我,我就是運氣好。還有,給六王爺當通譯是陪著他去大沽口談判,也不是什麼好差事,如果可能,我願意把這個機會讓給你。」

李鴻章尷尬的笑,連說不敢,一旁的曾國藩卻說道:「好了,都別在這裡站著了,上了大半天的朝,我餓得前胸都快貼後背了,散了吧,有什麼事以後再說。」

聽到這話,吳健彰當然是馬上表示想請曾國藩吃飯,感謝曾國藩昨天的引見之恩,曾國藩本不想領這個情,但李鴻章卻也在旁邊幫忙勸說,然後再加上曾國藩對吳超越頗有興趣的緣故,最終還是點頭同意了給吳健彰這個面子。吳健彰一聽大喜,忙向李鴻章打聽了京城那裡有什麼好館子,恭恭敬敬的邀請曾國藩和李鴻章前去用飯。

李鴻章介紹的好館子就在鄰近的前門大柵欄,到得酒樓好,吳健彰倒是吩咐店小二揀最好最貴的酒菜上,李鴻章卻是迫不及待的向曾國藩和吳超越打聽起了金鑾殿上發生的事,吳超越如實說了後,李鴻章對吳超越當然是更加的欽佩與艷羨,發自內心的說道:「賢弟,愚兄真是太佩服你了,這麼的一件事,楞是能讓你三言兩語變成一件大好事,讓皇上和六王爺都對你青睞有加,他日賢弟踏入仕途,必然前途無量。」

吳超越苦笑著謙虛,旁邊的曾國藩卻突然說道:「吳公子,聽你在金鑾殿上的言語,似乎你對世界諸國都十分了解,你讀的都是什麼關於海外的書籍?你在金鑾殿上提到的英法百年戰爭,好象沒有那本大清書籍記載啊?」

「這個……。」吳超越最頭疼的就是回答這個問題,盤算了一下才答道:「回曾大人,晚輩是讀過不少書,但晚輩讀的都是洋人的書,大清國內關於海外的書籍,晚輩反倒一本都沒有讀過。」

「你是直接讀洋人的書?」曾國藩又有一些吃驚,忙又問道:「具體是那方面的?」

無可奈何,吳超越又只好象昨天回答李鴻章一樣,答道:「曾大人,晚輩讀的是西洋的物理化學,地理天文,法律政治,哲學生物學,醫學數學和微積分什麼的。雖然算不上精通,卻也勉強懂得一些皮毛。」

和李鴻章一樣,曾國藩也馬上認定吳超越是在吹牛皮,但曾國藩卻決定給吳超越一個機會證明他有沒有吹牛,微笑說道:「想不到吳公子如此博學多才,好,那本官今天就考考你,你隨便挑一個海外國家,向我介紹一下這個海外國家的大概情況。」

「那晚輩就獻醜了。」吳超越倒也沒客氣,說道:「晚輩就說我大清國人比較熟悉的英國吧,英國的全名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又有一個俗稱叫做日不落帝國,意思是他的殖民地遍布全球,每時每刻都有陽光照耀在他的國土上。」

「英國的本土位於歐洲西北角,由三個大型島嶼構成,主要民族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十分重視海洋利益和海外貿易,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後,海軍實力成為世界第一,掌握世界海洋霸權。」

「政治體制是君主立憲制,國事決於議會,現在的國王是維多利亞女王,這個女王十分重視科學技術,蒸汽機就是靠著她的全力推動,在英國得到迅速發展,奠定了工業革命的基礎。還有,英國的外交是典型的島國外交,絕不容許歐洲統一,所以每當有歐洲國家強大起來,英國就馬上會站到這個國家的敵人一邊,挑起戰爭削弱這個國家……。」

吳超越的介紹既混亂又粗略,根本不成條理還錯漏百出,但這點也已經足夠了,吳超越每說一句,曾國藩和李鴻章的眼睛就瞪大一分,嘴巴也張大一分。好不容易等吳超越說完後,曾國藩還陷入了久久的沉默,過了好半天才又突然問道:「地球上有幾大洲?幾大洋?」

吳超越一聽差點沒笑出聲來,滾瓜爛熟的背出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字,又以手蘸酒,隨手在桌子上畫下了一個簡略的世界地圖,一一指明七大州和四大洋的所在,還順手指出了地中海、馬六甲、好望角和蘇伊士運河所在,並大概介紹了馬六甲海峽和蘇伊士運河的重要性,以及好望角這個名字的由來。——歷史稀爛的吳超越當然不知道這時候蘇伊士運河還沒開通,但還好,曾國藩和李鴻章也不知道。

呆若木雞的聽完了吳超越的賣弄,曾國藩又問起了鐵和鋼的區別,結果這又恰好碰上了吳超越的強項,大概解釋了鋼和鐵的區別是含碳量不同後,吳超越又隨口說道:「我們大清的鐵礦雖然也還算充足,但礦石的雜質過多,尤其是含磷過多,所以合格的鋼鐵產量很小。想把我們大清的鋼鐵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