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職權變遷

「在寧遠、前屯和錦州就地取材,就地籌集糧款,修建關外諸城?」明熹宗、魏忠賢和熊廷弼三人表情古怪,看著張大少爺就象不認識一樣。

張大少爺看出他們的心思,便振振有辭的說道:「皇上,魏公公,熊大人,你們也許認為微臣是在胡說八道,甚至認為我是在痴人說夢!——可你們想過沒有,當初我在錦州修城牆修炮台的時候,朝廷撥給過微臣一兩銀子沒有?趙率教帶著二十八個家僕開闢前屯的時候,又向朝廷要過一兩銀子沒有?還有毛文龍總兵,他帶著兩百家僕經營皮島、開鎮東江和建城旅順口的前期,又向朝廷要過一兩銀子沒有?這位提議修建寧錦防線的大人,既然敢提出五年平遼的方略,皇上和魏公公你們就算不給他一兩銀子,想必他也是手到擒來吧?微臣認為,他所欠缺的,或許就是一個名分而已!」

明熹宗和魏忠賢主奴面面相窺,熊廷弼是張口結舌,目瞪口呆了片刻,明熹宗才想起反駁道:「張愛卿,你的話雖然有點道理,可是這寧錦防線……」

「皇上,你大概是想說修建寧錦防線的工程浩大,不是修繕錦州和建城旅順口的工程量可比吧?」張大少爺笑著打斷明熹宗的話,更加振振有辭的說道:「皇上,可是你想過沒有,就算國庫撥出銀子修建寧錦防線,這建城材料物資能一時半會運到遼東嗎?退一萬步說,就算材料物資都能一下子送到遼東,遼東的所有軍民百姓加在一起,恐怕也沒有那麼多人力人手修建這麼浩大的工程嗎?再退一萬步說,就算遼東有這麼多人手人力,可士兵要打仗抵禦建奴,百姓要耕種田地收穫糧食,又怎麼可能全部集中在一起去修城池而不搞生產訓練?歸根到底,還不是一座城一座城的修?一座城一座城的籌集物資材料?所以微臣認為,大可以讓這個人嘗試著自籌物資錢糧,先修一兩座城池,試驗效果,如果確實行之有效,再另做商議不遲。」

「一座城一座城的修?那先修那一座城呢?」明熹宗有點動心。

張大少爺想都不想,脫口答道:「當然是錦州!微臣在錦州之時,錦州城牆還沒有完全竣工,微臣就是靠著那一道還沒有竣工的城牆擋住了建奴全軍一個多月,後來高督師建議放棄錦州,退守寧前,卻遭到了遼東部分官員和朝廷官員的極力反對,皇上你和魏公公也是左右為難。所以微臣認為,大可以讓這個提議修建寧錦防線的人先修錦州,一來可以保護不願離開錦州的遼東百姓,二來工程量小,他的壓力不大,三來可以試驗寧錦防線是否真的有效,是否真的擋住建奴進攻,四來可以減少國庫負擔——一舉四得,豈不妙哉?」

「兔崽子,那個傢伙胡說八道,你也跟著胡說八道?」熊廷弼怒道:「那個傢伙提議修的寧錦防線,完全是拿遼東軍隊和百姓腦袋開玩笑!你支持他先修錦州城牆,如果建奴來攻守不住怎麼辦?」

「熊大人,你不要忘了,是他提出這個修建寧錦防線的建議的,既然他敢提出這個建議,那就證明他有把握守住。」張大少爺笑嘻嘻的說道:「反對放棄錦州的人那麼多,卻沒有一個敢去守錦州的人,倒不如讓這個人去試一試,說不定他幹得更好。」

「打仗不是兒戲!」熊廷弼吼了起來。張大少爺收起嬉皮笑臉,非常認真的答道:「熊大人,打仗確實不是兒戲,但你應該承認,打仗本來就是一種冒險吧?不冒險那來的勝利?此人既然力主修建寧錦防線,那他對守城戰一定很有把握,說不定他就用自己修的城牆擋住了建奴了呢?如果不讓他試一試,那寧遠前屯山海關也別守了,因為建奴一旦來攻打這些地方都得打仗,仗打輸了就得危及這兩城一關的百姓性命!讓他修建這座錦州城,山海關之北多一個緩衝區,有何不可?」

偷換概念一向是張大少爺的拿手好戲,被張大少爺這麼東繞西繞的繞了一通,熊廷弼不禁有些暈頭轉向了,用指頭敲敲發漲太陽穴整理整理頭緒,熊廷弼改變口氣說道:「不錯,如果遼東的情況允許,嘗試著在錦州修建一座前沿堡壘也不無商量,可是大量修建城池堡壘,我還是堅決反對。」

「所以才讓他先修錦州城試試啊。」張大少爺理直氣壯的說道:「如果成功了,大明既可以在遼東增加一處前沿陣地,又可以堵住那些沒有戰略眼光一味只知道叫嚷寸土不讓的官員的嘴,還可以保護錦州右屯附近的百姓——再進一步說,說不定還真可以五年平遼。就算失敗了,朝廷又不損失一兩一文,何樂而不為?」

「猴崽子這話說得對,是應該給他一個機會試一試。」魏忠賢終於被張大少爺的話打動——關鍵是不用從魏忠賢手裡掏銀子。附和了一句後,魏忠賢又疑惑的問道:「對了,猴崽子,剛才你還說了這麼一句——讓此人掌管寧遠、前屯和錦州的關外之地,甚至封他為遼東巡撫也不無為過,對他委以關外土地軍民錢糧的全權。這麼一來,遼東經略使的位置放到那裡去?」

「魏公公,微臣這麼說是有原因的。」張大少爺也不忌諱,直接說道:「自天啟元年以來,遼東經撫不和,幾乎就是慣例。熊大人第二次出任遼東經略,差不多被遼東巡撫王化貞架空;孫承宗孫閣老督師遼東,一連換了三個遼東巡撫,都是因為經撫不和所致。高大人接任遼東,遼東巡撫一職雖然虛懸,但寧前道卻又頂替了巡撫的位置繼續與高督師意見相左,為了覺華島存糧的事,甚至逼得朝廷下旨才化解分歧!」

「不錯,遼東經撫每每不和,也經常讓朕頭疼萬分。」明熹宗點頭。張大少爺拱手答道:「皇上聖明,實情正是如此。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全是因為遼東經撫職權重疊,經撫爭權所致——所以微臣大膽建議經撫分權而管,讓主張防守的高督師直接負責山海關兵馬,專心節制三方和聯絡蒙古封鎖建奴,保衛京師東北大門安全,同時訓練軍隊,積蓄力量等待反擊。而山海關以北的土地軍民,交給遼東巡撫專管,經略使只指揮方向,而不直接控制關外軍隊。這麼一來,就有三個好處,一是徹底消除了經撫不合而導致互相掣肘的局面,二是同時推行微臣與熊大人提出訓練新軍計畫,還有實現這位大人提出的修建寧錦防線計畫,兩者各有專人負責,毫無衝突。第三嘛,關門關外兩重門閂保護,進可光復遼東,退可確保京師安全,皇上和九千歲高枕無憂。」

口沫橫飛的說完,張大少爺又向轉目盤算的明熹宗等人笑眯眯的問道:「皇上,魏公公,熊大人,你們覺得微臣的提議如何?」

「主意不錯,確保京師安全的同時攻守兼備,還能堵住那些言官御史的嘴,讓那些主張放棄錦州堅守的官員和主張寸土不讓的官員都無話可說,也省得老是擔心經撫不和影響遼東戰事。」明熹宗心中盤算,向魏忠賢問道:「忠賢,你意下如何?」

「修建寧錦防線,不用從國庫掏一兩銀子,當然可以試一試。訓練新軍雖然要花銀子,但是西南的叛亂已經平息,這點錢國庫還是拿得出來的。再說薊門和山海關離京城最近,這兩個地方的軍隊也不能安排不可靠的人掣肘。」魏忠賢也是站在自身角度盤算,答道:「回皇上,奴婢覺得可以一試,但奴婢不是很懂軍事,這事還得問一問熊大人。」

明熹宗和魏忠賢的目光都轉向熊廷弼時,熊廷弼心裡算盤也打完了——這一次熊廷弼重被起用,可以說是雄心壯志不減當年,鐵了心是沖著遼東經略使這個位置來的。但是經過上次王化貞的教訓,熊廷弼也很清楚經撫不和會導致什麼後果,還有自己手裡沒有一支可靠軍隊會有什麼下場,所以熊廷弼也對張大少爺的提議十分動心,心道:「他娘的,分權就分權!至少老子在山海關可以毫無掣肘的訓練新軍,寧遠、前屯和錦州就算打了敗仗,也牽連不到我的身上,不用再為不聽話的遼東巡撫背黑鍋!」

「皇上,老臣也認為此舉值得一試。」熊廷弼也投了贊成票。張大少爺則趕緊補充一句,「皇上,魏公公,微臣剛才還忘記說了一句,不管是關內還是關外軍隊,都應該從東廠派遣人手監軍,以防不測。而且為了安全起見,監軍的公公最好一年一換。」

「操,老子剛剛還想誇你機靈,你怎麼又給老子弄幾個監軍去找麻煩?」熊廷弼心中暗罵——當然了,如果熊廷弼知道東廠副提督其實就是張大少爺的拜把子兄弟,也許就不會擔心了。明熹宗和魏公公則一起點頭,明熹宗笑道:「張愛卿,朕早就聽說了,只要是領兵的文官武將,就沒有不討厭監軍的,也就是你,主動要求請派監軍,這足以證明你的正直無私——人正不怕影子斜嘛。」

「皇上,張好古這個猴崽子雖說有些調皮,有時候還非常倔強。」魏忠賢乘機給張大少爺說好話,「可如果說派出去帶兵的官員,誰最能讓奴婢放心,那就非這個猴崽子莫屬了。」

「朕也放心,朕可還清楚的記得,張愛卿在被廷杖的時候,可都還記掛著朕的安危。」明熹宗笑著點頭,又試探著問道:「張愛卿,你舉薦提出修建寧錦防線的官員出任遼東巡撫,難道你就不想出任遼東巡撫?明天就要在乾清宮封賞群臣了,朕可是很想把這個位置安排給你的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