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川中義 第三章 道路的選擇

南宋咸淳二年九月十七日夜,襄陽城略顯破敗的府衙內,宋軍文武高官齊聚沒滿座,一場關係到南宋前途命運的討論正在其中展開,討論的內容非常簡單——宋軍是應該抓住忽必烈戰死、中原空虛的機會北伐呢?還是繼續韜光養晦,積蓄力量等待更好的機會再發動北伐?

辯論非常激烈,支持立即北伐和支持暫緩北伐的人都有,不過其中的力量對比非常懸殊,除去態度曖昧不發表意見的與會人員,以高達、李庭芝、向士壁、王文統、文天祥、邛應和楊亮節等主戰派官員清一色贊成立即北伐,要求抓住中原空虛的機會,奪回淪落已有百年的國土,完成南宋軍人百年來的夙願。而反對立即北伐、認為時機還不成熟的人僅有一個——就是剛剛投靠宋軍才十幾天時間的禿驢子聰。

「恩師,學生堅定認為我們不應該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北伐機會。」爭論中,李庭芝向賈老賊大聲說道:「現在忽必烈已死,他的主力也基本覆滅,中原之空虛,前所未有!而恩師在你數年來的勵精圖治下,大宋軍隊戰鬥力已大為提高,中原漢人也紛紛心向大宋,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手,此時不乘機北伐,更待何時?」

「祥甫言之有理,末將也認為眼下是北伐的最好機會,而且我大宋主力眼下正駐紮襄樊,北伐收復三京道路最近,連集結兵力的麻煩都省了。」高達站出來支持李庭芝,然後曹世雄、王文統、向士壁、文天祥、邛應、陳宜中、黃鏞和青陽夢炎等一大幫宋軍中高級將領紛紛起立附和,贊成立即北伐的建議——沒辦法,誰叫賈老賊手下的大部分都是主戰派和好戰派,王文統也是個激進份子,自然贊成開戰。只有嫡系部隊基本上打光的呂文煥等荊襄將領沒有開口——他們也沒辦法,有心想要休養生息,卻又怕反戰背上秦檜罵名,只好閉嘴不語。還有劉秉恕和姚樞等人因為身份特殊,也沒敢開口。惟有劉秉恕的大哥子聰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冷笑著等待開口機會。

好不容易等主戰派都表完了態,子聰這才冷笑著問道:「李庭芝將軍,剛才你說大宋北伐,此刻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手?那麼小僧倒想請問一下?這天時地利人和到底在那裡?天時,中原連年戰亂,災荒不斷,民無隔夜之糧,農無來年之種,大宋軍隊一旦北伐,為了爭取民心,不得不對中原百姓採取安撫政策,這賑濟災荒的糧食從何而來?從後方運輸,大宋又準備好那麼多口糧和種糧沒有?」

李庭芝無言可對——襄陽城裡的糧食是很充足,可這點糧食又夠中原用幾天?子聰毫不留情,繼續駁斥道:「至於地利更是可笑,中原地形以平原為主,河流稀少,大宋水軍無用武之地,只能以步兵迎敵,軍需輜重糧草全部靠後方運輸,一旦糧道被蒙古騎兵切斷,不就又是一個端平入洛的下場?還有李將軍你所說的人和,大宋丟失中原已有一百多年,中原漢人已經換了幾代,還有幾個人心念故國?大宋近幾年來對中原懷柔不假,但主要針對的還是漢人世侯,真正施加到漢人百姓身上的,又有多少?人和又在何處?」

「人和還是有的吧。」曹世雄站起來幫腔道:「這一次大宋軍隊在南陽遷延百姓,騰出城池設套殲滅忽必烈殘部,南陽城裡的漢人還是很配合的,由此可見,賈太師這幾年來對北方的懷柔還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曹將軍,謙虛是一種美德,但過度的謙虛就是居心叵測了。」子聰微笑,絲毫不顧賈老賊和曹世雄臉色尷尬,只是直接說道:「南陽百姓之所以配合大宋軍隊,主要是因為曹將軍你開倉放糧,拿忽必烈的糧食收買了饑寒交加的南陽百姓,所以他們才肯配合大宋軍隊行動,與賈太師的懷柔策略何干?收買一城之民民心容易,收買全中原的民心,那就難了。」

曹世雄被子聰駁得老臉一紅,尷尬坐下,向旁邊的好友高達低聲嘀咕道:「這禿驢說話還真不留面子,真搞不懂忽必烈為什麼一直沒砍了他?賈太師也把他當寶一樣供起來?」高達苦笑,低聲答道:「這就是區別——咱們倆沒這樣的容人之量,一輩子只能當將,他們生來就是當帥。」

「子聰大師,能不能這樣?」一直沒開口的賈老賊忽然說道:「乘著中原空虛的機會,我軍北伐先收復汴梁、洛陽和應天府,然後搶佔潼關並控制黃河,扼關阻河而守,積蓄力量再收復黃河以北的漢家江山?」

「對,對,扼關守河,肯定可以擋住韃子的騎兵。」宋軍主戰派將領也附和起來,並不停賈老賊戰略目光深遠,把握時機得當。不過子聰卻還是連連搖頭,微笑道:「賈太師,你這個扼關守河的主意確實不錯,可你還是忽視了不少東西。第一,潼關還在忽必烈殘部手中,領兵的色目人廉希憲對蒙古忠心耿耿,漢人和蒙古人中二選其一,他必然選擇蒙古!大宋北伐後,倘若對潼關動手,廉希憲十有八九會引阿里不哥和阿魯忽騎兵入關,到那時候,太師的扼關守河策略落空不說,北上之軍還有全軍覆沒之險!」

「大哥,這次小弟覺得你太有些杞人憂天了。」這次站出來說話的質疑是子聰的親弟弟劉秉恕,劉秉恕沉聲說道:「廉希憲絕對忠於蒙古不假,但他更忠於忽必烈,同時也是一個擅長內政的清廉官員——這樣的人在阿里不哥手下是絕對吃不開的。現在察必已經代表忽必烈頒布投降詔書,我們大可以遣使持詔去見廉希憲,向他分析天下大勢,說他投降獻關,未必就完全沒有成功的機會。至於使者人選,如果太師不棄,我願意毛遂自薦。」

「二弟,你聽我把話說完,再毛遂自薦不遲。」子聰微笑著擺擺手,示意兄弟坐下,這才向賈老賊合掌說道:「太師,小僧兄弟之言不假,小僧是把廉希憲一事做了最壞打算——不過廉希憲就算投降獻關又如何?最多不過讓太師的據關守河之策成功一半,另一半呢?北方天寒雨少,黃河水量遠不如長江,乾旱季節會斷流,寒冬季節河面會結冰,這樣的河流若要時常堅守,沒有十五萬以上的精銳軍隊休想成功!否則阿里不哥鐵騎一旦渡河成功,中原大地任他馳騁矣!大宋軍隊同樣將面臨被各個擊破之險——初出茅廬的大宋騎兵在南京路縱橫馳騁,游擊作戰,騎兵眾多的忽必烈宋尚且拿他們無可奈何,更何況騎兵稀少的大宋軍隊?」

子聰的分析有理有據,知己又知彼,這下包括賈老賊和劉秉恕在內的宋軍眾將都啞口無言了,好不容易逮到機會暢所欲言的子聰卻不肯罷休,繼續分析道:「大宋現在北伐,這還只是在局部戰場上面臨的劣勢,從全國各大戰場來看,大宋此刻北伐更為不利。為了牽制大宋軍隊,忽必烈命令四川劉黑馬、大理兀良哈台和吐蕃八思巴聯手攻打重慶,使得賈太師不敢從四川抽調一兵一卒增援襄樊。雖然兀良哈台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叛變獨立,但四川半壁江山仍然陷落敵手,剩下的一半也時時刻刻的面臨威脅,阿里不哥又怎麼放棄這麼一個重要戰場?」

「假如換成小僧是阿里不哥,那麼大宋一旦北伐,小僧必然讓出南京路,讓破蔽凋零的南京路困住大宋軍隊手腳,牽制大宋的龐大國力,轉而專心經營四川和西南。」子聰大言不慚地說道:「到那時候,小僧只要用很少一點騎兵兵力布置在黃河以北,就可以牽制大宋一半以上的最精銳軍隊。主力軍隊則從鳳翔路南下四川,威逼軟弱的八思巴投降,利用蒙古人血緣親情,或用封賞,或用武力,恩威交加收服四川七萬戶和大理兀良哈台,完成對大宋的戰略包圍。此後小僧再以西南、四川先攻大宋腹地,逼迫大宋國內兵力南移,騎兵再突然渡過黃河南下,利用南京路的平原縱深,將大宋軍隊精銳切割包圍,進而殲滅,而賈太師你首尾難顧,又如之奈何?」

「有道理,我們現在北伐,是很危險。」李庭芝倒吸了一口涼氣,成為第一個被子聰說服的主戰派。高達卻極不服氣地問道:「子聰大師,你說的話倒是有道理,不過阿里不哥有你這麼心狠……有你這樣的頭腦嗎?他的部下之中,又有你這樣的宏才嗎?」

「有,最少有一個。」子聰飛快答道:「那個人叫劉整,也許還要加上張弘范和阿里不哥的皇后也速台。」

高達愣了一下,又問道:「這麼說來,依大師之見,我們大宋豈不是永遠不能北伐中原?」

「小僧沒說不能。」子聰慢條斯理地說道:「小僧對北伐的建議是——屯邊境,廣積糧,掃內患,平後方,虛委蛇,通運河,緩北伐。」

「好!」賈老賊忽然重重一鼓掌,大聲叫好,「大師的二十一字建議無比精闢,正是我大宋正道。只是『虛委蛇』這三個字,本官有些聽不懂,難道我軍要坐視阿里不哥吞併中原,兵臨江淮威脅大宋嗎?」

「當然不能坐視阿里不哥吞併中原。」子聰微笑道:「太師難道忘了,你手裡正有許多可以抵擋阿里不哥的盾牌?」

「北方漢人世侯?!」賈老賊眼睛一亮,脫口叫道。子聰點頭微笑道:「大宋俘虜的漢人世侯具已投降,太師大可以上表萬歲,請皇上賜封他們大宋官職爵位,許以原有封地,允許他們世襲罔替,然後再把他們放回中原去,讓他們去給大宋抵擋阿里不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