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惆悵此情 第四節

太子躬下身子去,斂神道:「恭送皇父。」等皇帝上了御輦往乾清宮去,他忙回身找馮祿,問容升哪兒去了。

那容升飛也似的跑過來,老遠就打了個千兒,緊走幾步上前來,嬉皮笑臉道:「太子爺,奴才給您老道喜了。」

太子眼一橫,「我才給皇上訓了一頓,你給爺道的哪門子喜?」

容升道:「這叫禍兮福所倚!錦姑娘說了,明兒下了值找時候到上書房來和爺說話呢!」

太子料想是為了表的事,心裡也愁,不知道萬歲是怎麼拿到這塊表的,也不知是否傷了她,便扶著容升的肩頭,狠命掐著問:「你瞧錦姑娘好不好?像不像是受了委屈的樣子?眼睛腫不腫?哭沒哭過?」

容升趔著身艾艾地叫,「我的好爺,好祖宗,您可掐死奴才了……」

太子忙鬆了手,啐道:「少打馬虎眼,快說!」

容升揉著膀子道:「爺別急,錦姑娘一切都好,看著也精神,才剛還在慈寧宮張羅來著。太子爺只管把心放肚子里吧,依奴才看萬事都順遂,也沒人為難她,再說錦姑娘這麼個聰明人,辦事說話妥妥帖帖的,也叫人找不著錯處不是?」

太子心裡一嘆,下頭人哪裡知道她的苦,面上好未必就是真的好,她那麼要足了強的人,就是遇著了過不去的坎,只怕也不會哼一聲的。

燈台上的巨燭燃去了大半,馮祿領著伺候的人在一邊請旨,「太子爺,夜深了,還是回宮去吧,咱們坐在被窩裡好好的琢磨,何苦在這兒挨凍呢!」

太子往欞花槅扇窗上看了一眼,透著屜子上的玻璃,霧靄沉沉看不見頭,便問:「什麼時候了?」

馮祿躬身道:「就要交子時了,再不歇著,仔細明兒點卯起不來,又要叫萬歲爺生氣。」說著留神太子的臉色,也不敢提皇帝先前的訓誡,只開解道,「主子,世上的道兒多了,這條走不通,咱們換一條,再走不通,再換,沒有辦不成的事。您這會子鑽牛犄角,鑽死胡同,愁壞了也沒用,還是得從長計議,就算橫了心一條道兒走到黑,咱們也不能擺在明面上。俗話說胳膊焉能擰得過大腿,宮裡規矩是死的,可人是活的呀,咱們不著急,慢慢地磨。您是萬歲爺嫡親的骨血,萬歲爺有他的顧慮,橫豎都是為您好,這情您得領。」

太子細一思忖,也覺得挺有道理,就由著內侍給他穿上烏雲豹氅衣,抬高了下巴讓司衣太監扣上盤扣,一面道:「明早你打發人在內右門上候著,看見錦姑娘來了請她稍等,我和師傅告了假就出來。」

馮祿忙不迭地應,「太子爺就是不吩咐,奴才也省得。」

太子又問容升:「我推著沒去,皇后娘娘和老祖宗她們可上臉子?」

容升挑著宮燈把太子往肩輿旁邊引,伺候著上了輦,才笑嘻嘻地回道:「沒有,太皇太后還誇爺來著,說皇子當以國事為重。萬歲爺膝下十位皇子,其餘九位年紀都尚小,只有太子能代父操持國事,太子爺先國後家,是好樣的。」

太子往狼皮背墊上靠過去,心想沒惹惱了太皇太后就好,錦書眼下的處境堪憂,得想個法子把她弄出慈寧宮才好,只不過一時急不來,要看準了時機再說。或者到今年選秀女時能捋出點門道,借著宮裡人員調動把她換出來。打算是這樣打算,要辦到怕是不易,她如今是侍寢,又兼著敬煙的差使,太皇太后離不了她,況且存著忌諱,更不能輕易放人。

太子突然像被針扎了似的跳起來,自己雖沒有親自去挑人,萬一太子妃人選定下了,明天朝堂上就頒詔怎麼辦?他慌亂拍著肩輿的扶手道:「先去趟坤寧宮,這會子就去,耽擱不得。」

馮祿看看天色,勸道:「我的爺,什麼要緊的事非得現在就去?這麼晚了,坤寧宮早就下了鑰,您去了也得攔在宮門外。何不等明天早晨,有話借著請安的時候說也成啊。」

太子緩緩低下了頭,抬輦的太監們停在夾道里進退不得,沒有吩咐,也不知該往哪個宮去。太子不說話,一隊人馬就這麼站著。霧氣濃重,近侍太監們的頂子上蓋了白白的一層嚴霜,正月里的天還沒轉暖,這大半夜的戳在外面,寒意直往骨頭縫裡鑽,連著心都顫起來。

大夥都給馮祿打眼色,馮祿沒辦法,只好壯著膽問:「太子爺,您這是找皇后娘娘幹嗎去?」

太子看他一眼,叫了聲容升,容身忙從墊後的隊伍里跑出來,提著燈籠打千道:「奴才容升聽爺的示下。」

太子冷著臉道:「可聽說已經把人定下了?是誰家的女孩兒?」

容升怔了怔,拿眼梢子瞥馮祿,一面道:「回爺的話,聽說是端郡王傅浚家的小姐,到底真不真切還不知道,不過是邊上人的揣測,老祖宗也沒鬆口,定沒定下暫時沒信兒呢。」

馮祿是太子身邊最得力的內侍,他也深知道太子的憂心的是什麼,便哈著腰說:「爺放寬心吧,上年給宗族裡的幾位小公爺賜婚,都是千挑萬選走了好幾個過場的,哪有給儲君選嫡妃今兒看,明兒就定的道理!必定要來回地挑,還要報宗人府審核,報皇上御覽,您要活動,有的是時間,也不急於這一時。」

太子被他這麼一說也靜下心來了,神武門上有更鼓聲傳來,正是到了子時了。他抬手掖了下眼睛,睫上凝滿了露水,此時方覺背上寒浸浸的。無可奈何擺了擺手,還是趕著時間回去打會子盹吧,離起身應卯也就兩個時辰,再不歇,天都要亮了。

儀衛又開始行動起來,抬輦的腳下加快了步子,粉底薄靴踏在青石板上,腳步聲又輕快又利索,在寂靜的甬道里回蕩,一路向前滾滾而去。

景仁宮的宮門上挑著溜紗燈,門上的太監隔著霧氣,隱約看見有搖曳的燈光遠遠而來,忙擊掌示意殿里聽差的人。眾人到連廊上迎了太子回宮,粗使的宮女熄了燈籠退出去,宮門轟然關閉,只聽「喀」的一聲,景仁宮上鑰宵禁了。

宮門上照例是寅正落鑰,錦書伺候完太皇太后出正殿,下了差,人一下就跟抽光了氣兒一樣,打著飄地從門裡出來。老祖宗寢宮裡的東西不讓動,嗓子渴得直冒起煙來,她強打著精神往西南角的銅茶炊上去,張和全熬完了銀耳正打發人往殿里送,看見錦書來了便招呼她坐下,「錦姑姑這是下值了?」

錦書忙欠了欠身,「您快別這麼稱呼我,叫我怎麼當得起呢!您只像以前這麼叫我,就是看得起我了。」

張太監笑著應了,給她的杯子續上水遞過去,還往裡頭加了兩顆紅棗,兩粒干桂圓,扯起了閑篇,「累壞了吧?前半夜一通張羅,後半夜又熬著侍寢,真難為你了。不過你昨兒可露臉了,崔總管今早進聽差房,逢人就誇你能幹呢!」

錦書捧著熱茶喝了兩口,謙恭道:「是總管抬舉我,又沒幹什麼,不值當一誇。」

「話不是這麼說的,別瞧都是些零碎活,還真不是誰都幹得了的。」張太監往爐子里加碳,撥了撥火道,「咱們當差的,越忙越要沉得住氣,你快趕得上榮姑娘了,今後崔總管更省心了,裡頭有你們倆照顧,還有什麼可忙的。」

錦書客氣了兩句,猛想起初一那天他說的見鬼的事來,和春桃的事還能沾上點邊,就打聽要是衝撞了陰人有什麼法子可解。

張太監道:「往大了說有水陸道場,做法事,燒樓庫;往小了說,就給鬼放賑,燒上一包金銀錢箔,勉強也能打發出去,不過只能對付一般貪財的鬼,要是遇上的是惡鬼,什麼都不要,就要找替身,那除了找喇嘛道士驅鬼,恐怕也沒別的辦法了。」

錦書心裡難過,大鄴時宮裡死了那麼多人,哪個不是帶著滿腔怨氣的?要找喇嘛和道士是不可能的了,春桃不知道怎麼樣,永巷那裡又沒個信兒,愁也愁煞人了。

張太監覷她,拘著問:「這是怎麼了?你碰上晦氣事了?」

錦書搖了搖頭,「不是我,是從前住在一塊的小姐妹。前兩天病得不成了,就差沒挪到北五所去了,託人送了東西,這會兒好不好也聽不著口信。」

張太監是個好管閑事的,一琢磨自己回頭要上乾東五所去,便問了院落和名字,說願意幫著打聽。太監不像宮女,太監不禁足,哪兒都能到,輪著辦差就借名頭滿世界溜達。錦書感激地起身請雙安,張太監大度一笑,就算應下了。

因著應在節氣上,事多,昨天到今天一刻沒得閑過,說要上內務府領牌子,到庫里提煙絲的事耽擱下來了,也沒時間囑咐小太監去辦,這下子正好借這個由頭請總管個示下,好讓她出慈寧宮往隆宗門那邊去。

錦書坐了會兒有了些力氣,擱下杯盞謝過張和全的好茶,便整整儀容往福鹿邊上等著崔貴祥。崔總管是個大忙人,隔了好一會兒才從裡邊出來,看見錦書和他請安,便過來問:「姑娘,有事兒嗎?」

錦書道:「我來請諳達一個示下,值上的煙絲快用完了,頭裡忙,沒來得及照應,這會兒我下值了才想起來,請諳達准我上內務府領牌子去。」

崔貴祥點頭道:「好孩子,下了值還操心值上的事。你去吧,領了再送回來,只不過耽擱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