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那年的情書 第八章 她的溫暖,他的叛逆

高一下的期中考試結束以後,年級前三完全沒有變化,依舊是肖郁靜、吳旻和顧銘夕。龐倩考了全班倒數第七,她還挺高興,因為進步了嘛。

四月中旬時,五四青年節馬上就要到來,E市教育局組織了一個活動,評選各個轄區里的優秀小團員。在青年節到來之前的兩個禮拜,會在E市教育台做一個系列節目,每天介紹一位優秀的同學,時長二十分鐘。

相較於肖郁靜、吳旻這樣單純學習優異的學生,學校顯然更樂意推薦顧銘夕。

「身殘志堅」這樣的評語最容易入選,每一次類似的評比,總有幾個學習優異的殘疾小孩成功獲獎。當然,推選之前,戴老師也問了顧銘夕的意見。

其實,要說服顧銘夕十分簡單,戴老師說:「顧銘夕,如果你獲得了這個獎勵,將來高考時,就會作為你升學的籌碼。因為這是社會主流價值對你的肯定,任何大學如果因為你的身體原因拒收你,你都可以憑這個教育局的獎勵去詰問他們,甚至可以向媒體求助。當然,這是最壞的情況,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讓你從高一開始,就成為區里、市裡學生們的榜樣,這樣對你往後的升學,絕對是有利無弊的。」

顧銘夕回家問了李涵的意見,李涵思考以後,給戴老師打了電話,同意了這件事。

於是,四月下旬的一天上午,龐倩背著書包來到學校,就發現了很新奇的一幕,教室門外多了幾個人,有人扛著攝像機,有人拿著遮光板,還有個漂亮姐姐拿著話筒在邊上補妝,龐倩好奇地多看了幾眼,正要進教室,被戴老師拉了過去。

「龐倩,戴老師先和你道個歉。」她拉過龐倩,指著教室前排,說,「今天顧銘夕和你的桌子暫時先搬去最前面,你呢,還是坐後面老位子。今天有電視台來記錄顧銘夕的日常學習生活,老師安排了肖郁靜做他的臨時同桌。你千萬不要多想,老師只是想更好地展現顧銘夕優秀的一面,他要是能得獎,對他的未來會很有幫助。」

龐倩其實沒弄懂,要展現顧銘夕優秀的一面,為什麼要換同桌。這是什麼意思嘛,肖郁靜是年級第一,她龐倩是全班倒數,顧銘夕和肖郁靜坐一塊兒就會更優秀一點,是這樣嗎?

但是面對著自己很喜歡的戴老師,龐倩不敢多說什麼,點點頭,背著書包走進了教室。

她是從前門進去的,一抬頭就看到了坐在第一排的顧銘夕,他在用腳整理桌上的東西,這一天的他穿一件雪白的襯衫,還傻傻地在左胸別了一個團徽。

肖郁靜坐在他身邊,那是龐倩的桌子,因為永遠不會換桌,龐倩喜歡在桌上塗塗畫畫。英語聽寫時提前寫上背不出的單詞,化學考試前抄上記不下的公式,龐倩一腦門的汗,她似乎還在桌上寫過謝益的名字,不知道有沒有擦掉。

肖郁靜抬頭看到龐倩,對著她笑了笑,她還是留著一頭短髮,身上也穿一件白襯衫,但衣服看著就是製作精良,整個人顯得十分清純秀氣,龐倩心裡像被堵上了一塊石頭,連著腳步都拖沓起來。

她比誰都希望顧銘夕能評上優秀小團員,但是,她才是顧銘夕的同桌啊!

從他讀書至今,十年!她是他唯一的同桌!

龐倩坐在教室最後面,身邊是肖郁靜的同桌小陳,兩個人不熟,尷尬地互相看看,也沒什麼話說。

龐倩能看到顧銘夕,他就坐在講台前,為了讓他坐得舒服,教室里所有的第二排座位統統向後移了一些。龐倩雙臂交疊在下巴下,遠遠地看著顧銘夕的後腦勺,她突然發現,初中時,她坐到對角線的那端時,顧銘夕大概就是這樣子看她的。

課程也因採訪而做了調整,第一堂是英語課,所有的同學都成了群眾演員,只為了體現主角的完美和優秀。龐倩終於知道了戴老師的用意,攝像機就豎在顧銘夕和肖郁靜面前,他們兩個站在那裡,流利並響亮地做著英語對話練習。

龐倩看到那攝像機都快要貼顧銘夕臉上去了,他就像個沒事人一樣,照樣站在那裡侃侃而談。

上化學課時,大家轉戰實驗室,顧銘夕在肖郁靜的幫助下用腳操作實驗,全過程都被攝像機錄下。

只是,酒精燈是肖郁靜點的,也是肖郁靜滅的。龐倩傻傻地想著,幹嗎不讓顧銘夕來做這個呢?他明明做得很熟練。

龐倩和顧銘夕在一起時,顧銘夕可從來不會讓她碰火。

最後一堂是體育課。電視台的人說要拍顧銘夕的室外活動,優秀小團員嘛,可不能只會學習,應該勞逸結合。

平時,顧銘夕也會去上體育課,會參加跑步和跳遠。當其他男孩打球、引體向上或是投擲時,顧銘夕就會坐在邊上靜靜地看。

這一次,老師讓男生們排成一列跑步,顧銘夕跑在最後,攝像師站在場邊,鏡頭一直跟著他。同時跟著他的,還有龐倩的視線。

顧銘夕跑步的樣子很奇怪,因為沒有手臂,他的白襯衫袖子不停地在身邊飛舞。他的頭髮在頭頂跳躍著,臉上的神情平靜似水。

龐倩看了一會兒後別開頭去,這時,肖郁靜走到她身邊,小聲說:「螃蟹,放學的時候,你陪一會兒顧銘夕吧,他今天心情挺不好的。」

龐倩一愣,問:「他幹嗎心情不好?」

肖郁靜把聲音放得更低:「剛才戴老師說,電視台的人一會兒還要拍他用腳吃飯的鏡頭,總之就是拍一些他的生活方式,他挺不樂意的,但是沒辦法。」

龐倩:「……」

午餐時,攝像師果然跟著顧銘夕去了食堂,這一次,換周楠中幫顧銘夕打飯,一桌四個清一色男生,顧銘夕右腳擱在餐桌上,低著頭默默地吃飯。

攝像師要求顧銘夕和同學們有說有笑,但是他實在笑不出來。

到下午上課前,日常拍攝總算完成,女記者對顧銘夕進行了一個簡短的採訪,問到了他的理想。

顧銘夕站得筆直,面前是攝像機,他對著話筒說:「我想好好學習,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學一個我的身體情況能承受的專業,畢業後找一份工作,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女記者問:「身體殘疾以後,你有沒有感到崩潰絕望過?」

顧銘夕搖頭:「沒有。」

「從來沒有過嗎?」

「從來沒有。」

女記者愣了愣,回頭對攝像師說:「等一下,這段重來。」

她對顧銘夕說,「顧同學,你考慮一下這樣回答,身體剛剛殘疾以後,你對生活喪失了信心,整個人頻臨崩潰邊緣,後來因為母親的照顧,老師的鼓勵,同學的幫助,你逐漸學會了用腳做事,慢慢地才樹立起了信心。」

顧銘夕皺眉:「為什麼要這麼說?」

「因為……」女記者想了想,「這樣,整個故事才有高潮起伏啊,我相信,你在受傷初期,心裡肯定是很絕望的,對吧?」

這是他的人生,在別人眼裡,卻只是一個故事。

顧銘夕不說話了,他無意讓這個陌生人了解自己,這一切本來就是在做戲,所以,他臉不變色心不跳地將女記者的話又重新說了一遍,還用上了十分誠摯的眼神。

女記者滿意了。

最後,女記者讓戴老師安排幾個同學接受訪問,談談他們對顧銘夕的印象。戴老師很快就找來了四個人。

肖郁靜對著鏡頭笑眯眯:「我是顧銘夕的同桌,與他認識快一年了,我特別地佩服他,他學習十分刻苦,從不遲到早退,畫畫還畫得很棒,總之,我們用手能做的事,他用腳都能做到。我希望他能考上一所心儀的大學,我相信他一定能成功。」

周楠中:「顧銘夕用腳寫的字比我們用手寫的都漂亮,冬天很冷,他都是光著兩隻腳做事,太讓人佩服了。」

汪松:「顧銘夕除了學習好,興趣愛好也很廣泛,平時也會和我們一起去踢球,他一點兒不內向的,挺好相處。」

輪到龐倩時,女記者問她:「顧銘夕同學沒有雙臂,你覺得他是如何克服困難,才取得了如今的成績?」

龐倩默了一會兒,說:「我從來都是覺得,他的成績和他有沒有手臂,沒有關係。」

女記者皺皺眉,收起話筒:「行吧,我們錄完了,收工!」

龐倩突然搶過話筒:「我再說最後一句行嗎?」

她抱著話筒,對著攝像機說:「在我眼裡,顧銘夕一點兒也不特別,他就和我一樣,和你們都一樣。他要是能評上優秀團員,是因為他本身就特別優秀,而不是、而不是因為他的身體……」

女記者搶過話筒,奇怪地看著龐倩:「同學,我們真的錄完了。」

龐倩懨懨地鬆了手。

電視台的人走了以後,周楠中和汪松幫顧銘夕把桌子搬回了窗邊角落。

顧銘夕又和龐倩做了同桌,兩個人互相看看,看著看著就笑了起來,顧銘夕說:「今天真是累死了。」

龐倩問:「你能評上嗎?」

「不知道。」

「我剛才幫你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