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電影之王

在《泰坦尼克號》進行首映禮之前,好事者就稱這部史上最大投資的影片的票房前景,將是「一場不亞於泰坦尼克號沉船本身的災難」。

即便在首映禮結束後,觀影人好評不斷,也沒有辦法讓媒體乃至旁觀者對這部電影未來的票房有多大的期待,畢竟,這是一部投資逾三億美金的電影,在這個電影製作投資基本上不過億的年代,《泰坦尼克號》的出現,不亞於一場核爆,不僅僅是好萊塢,就連華爾街的分析人士,都在影片上映之前有過不少預言。

他們認為,假如這部耗資三億美元的電影成功,那勢必便會把整個好萊塢帶進「高投資、高風險」的龍潭虎穴。

自2004年以後,過億美元的商業巨制,必將會成為好萊塢主流,經費燃燒、特效大片層出不窮的年代,即將來臨。

李青很贊同這樣的預言。

在此之前,延續許久的好萊塢明星制早已經漸露疲態,只有明星與CG雙雙結合的產物,才會這把市場徹底激活。

但遺憾的是,雖然口碑漸漸好轉,但《泰坦尼克號》在美國上映的第一天,開畫票房僅為2863萬美元。

新電影上映,第一天基本都是爆發期,而正常曲線也都是高開低走。

《泰坦尼克號》開畫僅僅2863萬美元,看起來似乎不錯,但對比三億美金這樣的巨大投資費用而言,毫無疑問,這將是一部媲美當年《地底世界》的賠錢電影。

甚至將會更加的臭名昭著。

許多媒體人在第二天便紛紛撰寫文章,唱衰《泰坦尼克號》。

雖然亞洲方面的票房反饋似乎相當不錯,但驗證一部電影在商業上是否合格,自然還是要依靠美國這個第一大票倉。

而整個北美的票房趨勢,無疑是對《泰坦尼克號》極不友好的。

美國市場開畫不足三千萬的票房數字,也似乎註定了這是一部賠錢的電影。

在首日票房數字出爐後,儘管《泰坦尼克號》票房排在第二位置,比家庭喜劇片《捕鼠日記》僅僅只少了兩百萬的票房,但依然躲不過媒體們的口誅筆伐。

業內著名媒體《好萊塢報道》第一時間聯繫了導演斯科特以及主演李青、艾瑪等人,頗有些幸災樂禍的詢問幾人對首日票房的看法。

斯科特不以為然,自信地說道:「才第一天而已,急什麼?我從不拍賠錢電影。」

艾瑪也公開表示:「我對這部電影非常有信心,或許等到節假日或周末的時間,這部電影的票房威力才會顯現出來,所以,等待吧!時間證明一切!」

李青則直接反問道:「要打賭嗎?」

《好萊塢報道》的記者一愣,旋即反應過來,興奮道:「怎麼賭?」

「包場啦。」李青隨意道:「十次包場,如何?」

記者想都沒想就點頭答應了,這是他在致電來之前完全沒有想像過的事情——

這可是一個巨大的話題,與國際巨星李青對賭,試問哪個媒體有這樣的待遇?

當然,記者也知道,這是一個雙邊炒作。

《好萊塢報道》為了銷量,而李青則為了《泰坦尼克號》的關注度,在這種契機下,雙方不言而喻的對這場賭約進行了確定。

如果《泰坦尼克號》票房撲街,李青不但自己要免費接受《好萊塢報道》的專訪,也要讓泰勒跟上。

反之,《好萊塢報道》就要付出十次包場的代價,大約相當於4萬美金。

李青與《好萊塢報道》的賭約第一時間就傳播了出去,人們對於李青的自信充滿驚奇,畢竟,想要《泰坦尼克號》不撲街,那在以後的上映期間,每天都要保持2800萬美元的票房才行。

但是,這可能嗎?

不是因為愚人節開玩笑呢吧?

2004年,4月2日。

《泰坦尼克號》上映的第三天,無數聽聞了這次賭約的媒體人員迅速的來到電影院,想要看一看《泰坦尼克號》的售票情況。

不看不知道,這一看,登時嚇出不少人一身冷汗。

爆滿!爆滿!爆滿!

全都是爆滿!

每一個放映廳,幾乎都達到了95%以上的上座率,也就是說,平均一百個座位里,僅僅只有五個座位存在空缺,有的甚至呈現100%的上座率。

當然,媒體調查人員查看的基本上都是整個紐約、洛杉磯等各大城市市中心的電影院,在人潮洶湧的都市中心,一些精品影片,比如上個月登頂票房寶座連續兩周的《捕鼠日記》在剛剛上映時也有這樣的上座率,因此,不足為怪。

但可怕的是,哪怕是在偏遠的城市小鎮,《泰坦尼克號》的上座率,也超過了60%。

這就非常可怕了,要知道,《捕鼠日記》在剛剛上映時,偏遠小城的上座率基本上都在20%以下。

「上帝,這又不是新年檔,怎麼有這樣高的上座率?」

而就在這時,昨日票房統計出爐,《泰坦尼克號》強勢登頂,以票房3740萬美元的炫目成績,把只有2200萬美元票房的家庭喜劇《捕鼠日記》擠下榜單。

不僅如此,在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泰坦尼克號》的票房開始不斷的向上衝擊,在第五天的時候,更是突破到了單日4000萬美金的票房,摺合人民幣,也有3.5億。

所有看好戲的媒體都是一瞬間寂靜下來。

沒有人再否認《泰坦尼克號》的吸金能力。

僅僅只過了一周,票房高達2.7億美金《泰坦尼克號》就用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了自己。

《好萊塢報道》的總編感受到了外界輿論的巨大壓力,在《泰坦尼克號》的單周票房出爐後,便是第一時間公開發表了聲明,對曾經質疑《泰坦尼克號》的票房營收能力而感到十分抱歉,並主動對一周前的賭約提前進行結論。

末尾,他在《好萊塢報道》的最新刊文中公布了紐約一家電影院的地址,聲稱將會連續三天承包電影院的《泰坦尼克號》放映廳排片,歡迎《好萊塢報道》的讀者們前去免費觀看。

這樣的報道可以說是再一次的引發巨大話題。

而伴隨著《泰坦尼克號》的票房大爆,影片的口碑也開始在世界各地迅速攀升。

在北美著名的爛番茄影評網上,《泰坦尼克號》的票房評分在上映第一天突破至9.1分後,不斷爆發出強大的後勁。

在隨後的一周時間,評分迅速攀升,最終達到了9.8分,位列整個影評網站第一,評分人數,更是突破八萬人次。

歐美著名影評人馬修·史蒂文森的一篇觀後感,引發了無數觀眾的共鳴,被網站官方推送到首頁位置——《它是電影之王,真正校準大片商業和文藝標杆的曠世巨制!》

「在爛片層出不窮的當下,這部近乎完美的作品——《泰坦尼克號》橫空出世,它不僅贏了市場的口碑,還賺足了人們的眼淚。」

「這是一場有關愛情和人性的視覺盛宴。」

「年輕的傑克·道森和露絲·戴維·凱特在英國登上泰坦尼克號這艘豪華客輪,並在中途邂逅,他們準備抵達美國後私奔。不幸的是,客輪在途中撞上冰山沉沒了……」

「當災難來臨,世間百態,匯聚成一首讚歌——

三等艙中年輕的母親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得如同幻影,便講著美麗的童話使孩子安然入睡;

年老的夫婦流著淚輕輕相擁,安詳地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臨;

船上的演奏者們拉著一曲曲哀傷的樂曲,在生命的尾聲最後一次合作;

年邁的船長走進船長室,選擇將生命的最後一刻交給這融入了他人生最大熱情與輝煌的地方;

女主角露絲不願與傑克分離,在救生船往下放時,勇敢地跳上泰坦尼克號的甲板。

對她來說,生命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對生命的留戀。

當前方的大銀幕變黑,演職員列表開始滾動起來,經典的《我心永恆》響起,曲終人散?

不,所有人都停留在座椅上,體味著心中的悵然,久久不願離去,任憑淚水肆意流淌成小溪,悲傷如黑夜般將人們的心房淹沒。」

「船可以沉沒,人可以死亡,但世紀災難中的人類的美德、善良、操守,卻將永不沉沒!」

「這是一部校準大片商業和文藝標杆的曠世巨制,它在我心中,是絕對的電影之王!」

在《泰坦尼克號》取得了美國市場單周2.7億美金的驚人票房的同時,海外票房方面,也是一片飄紅景象。

在第一周,全球十多個發達國家上映期間,《泰坦尼克號》成功攬獲3.2億美金票房,加上美國市場,《泰坦尼克號》單周全球總票房突破至5.9億美金。

一切關於《泰坦尼克號》的爭議,在這一刻,全部偃旗息鼓了。

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泰坦尼克號》北美票房,每天都不少於2000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