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新頻道

「喲,李先生,您好!」

王坤正與李青閑聊,瞥眼就看到推門而入的台長李泓臻,當即便是露出驚訝的表情,連忙道:「這什麼風把您給吹來了。」

「王老師好,我來看看各位,馬上就要登台了,希望各位不要有任何的心理負擔,爭取為全國人民帶來一場好的演出。」李泓臻一身西裝革履,相貌方正,舉止隨和而自然,笑著與王坤握手後,便看向李青,饒有興趣的說:「青子,我們又見面了。」

這一句青子,叫的李青莫名其妙,他自覺跟台長的關係並不熟稔,上次見面也只是在《抗洪救災先進個人事迹》的頒獎典禮上,當時兩人也就說了一句話而已。

但他也不敢託大,李泓臻的名聲,在圈內誰人不知?

對方不僅是台長、書記,更是新聞出版廣電總局XX,這是幾乎可以在業內橫著走的人物,理論上來說,所有的文娛公司都歸屬於他的管轄。

「我來這裡,主要還是來找青子的。」

李泓臻這一句話剛剛說完,王坤等人便都是站起身來,準備離開,騰出地方給兩人說話。

然而李泓臻卻是擺了擺手:「不是什麼機密的事情,我就直接說吧,青子,是這樣的,我們央視最近面臨改革,文藝頻道將會被取締,改編為電視劇頻道,為了提高收視率,屆時會挑選一批優秀電視劇進行播出,你們瀚海文化傳媒,最近是不是跟八一製片聯合製作了一部軍旅題材的電視劇?」

「有這件事。」李青點頭道。

李泓臻笑了笑:「我聽八一製片廠那邊的人說了,你們這個電視劇,非常符合主旋律,而且劇本也非常不錯,拍出來的效果肯定非同一般……」

李泓臻講到這裡,李青已經有些恍然了,不過他還是故作茫然:「您的意思是……」

「電視劇頻道正式上線大概要在今年夏天六月份左右,你們現在拍的這個電視劇,既然不錯,我想把它推進在新頻道里播出……」李泓臻笑得有些跳脫。

看到這個笑容,李青心底苦笑一聲,旋即便無奈道:「李台長您既然這麼說了,我到時候會跟下面講一下。」

李泓臻拍了拍李青的肩膀,欣慰道:「你們瀚海文化是業內的標杆,但不能只有《蒙面歌王》,在電視劇、電影方面,也應該爭做排頭兵,加油吧!」

目送李泓臻遠去,李青嘆了口氣。

「這就是台長?」薛燕驚訝地問道:「我還以為台長是六七十歲的老頭子,沒想到這麼年輕。」

「年輕就代表著有潛力。」王坤說:「李泓臻如今才五十歲左右,李青,我知道你心裡有意見,但你可萬萬不可得罪這樣的人物。」

李青點了點頭,說:「我知道,謝謝坤叔指點。」

「你心裡有數就好。」王坤笑道:「而且既然李泓臻親自前來,說明他很看重你,犧牲一點小利益,與對方拉上關係,以後你在業內也很好辦事。」

薛燕等人聽得一臉迷糊,只有韓菡嘟著嘴說:「要是在香港,這樣空手套白狼的機會肯定不會出現。」

「空手套白狼?」於珍珍訝然道:「怎麼說?」

「你還不明白?」薛燕終於醒悟過來,解釋道:「李台長親自前來索要《士兵突擊》的播出版權,他至於嗎?他既然都親自來了,你還能不給?到時候,對方象徵性的給一點版權費,哪怕只有幾千塊,你都得受著,根本沒有講價還價的機會,這不是空手套白狼是什麼?」

「我是答應了沒錯。」

李青緩緩說道:「但我可不敢肯定到時候會有什麼突髮狀況,電視劇頻道是新頻道,要引流沒錯,但也不能犧牲《士兵突擊》為他們做嫁妝。總之,到時候再作定論吧!」

這時候,由總文工團指定的,現場一百零八名穿著筆挺軍裝的軍人,出現在了春晚舞台上。

隨著激昂的音樂聲響起,一曲在全軍推廣,被無數軍旅愛好者譽為神曲的《風雨同舟》,在全國數億人的目光注視之下,響起了歌聲。

「當大浪撲來的時候

腳下正搖擺個不休

看險灘暗礁

看重重關口

夥伴們拉起手

風雨同舟——」

急促的交響樂配合著震撼人心的大合唱,那股排除萬難勇敢出征的氣勢,一下子就讓現場的觀眾們震動起來。

更讓人激動的是,隨著軍人們的演唱,在春晚舞台後方的LED水晶屏板上,一幅幅抗洪救災畫面開始伴隨著歌聲閃現了出來。

每一個畫面的湧出,都讓人備受感動。

特別是當李青的身影出現時,看到李青、裴思濤、衛海三人不顧席捲而來的洪峰,在激流中分離划船的艱難畫面,現場頓時便響起雷鳴一般的掌聲。

「八百里狂風吹得衣衫兒抖

是熱血的男兒正當顯伸手

管什麼兩岸猿聲陣陣愁

放眼看江山何處不風流

為了我的中華英勇去搏鬥

認準了的方向堅決不回頭

當急風暴雨澆個渾身透

夥伴們拉起手風雨同舟——」

一首《風雨同舟》,被軍人們唱的氣勢十足。

聯想到這多災多難的一年,不少人都是暗自抹淚。

在洪水中失去生命的軍人、人民不勝枚舉,每一個都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為了國家和百姓的安全,他們一個個奮不顧身投入災區,他們貢獻出的每一份力量,都將永載史冊,被後人祭奠。

當歌聲結束,那久久徘徊在耳邊的歌聲似乎揮灑不去。

人們的表情有著難以抑制的震撼,他們用力的鼓起掌,一瞬間,整個演播廳到處都是掌聲。

這是一次盛大的演出。

電視機前的億萬觀眾,對這首歌尤為記憶深刻。

全部過各地的很多音樂老師都把這首歌默記了下來,準備事後學習,並教導各自的學生。

不管是十年後,還是二十年後,他們都是由衷的希望,這首歌,能伴隨著抗洪精神,傳遍神州大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