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上)

如果沒有達到「看山還是山」的思想境界,凡夫俗子喜歡的環境大多是繁華,甚少有喜歡貧瘠冷清的。

大唐如今的人口不多,除了長安城是唯一一座超百萬人口的大城外,其餘的城池都是十幾萬甚至幾萬人口的小城,而且城建也非常糟糕,對於以吃喝玩樂為人生追求的皇子們來說,大唐的任何城池都比不上長安,大家自然都不願意離開長安,跑到那個鳥不生蛋的地方當什麼都督刺史。

當然,不願意離開長安的理由不僅僅是因為吃喝玩樂,對有的皇子來說,離開長安便意味著遠離了權力中樞,但凡對東宮之位有一絲野心的皇子也不想離開,離開便代表著完全失去了爭奪東宮的機會,這輩子只能當一個安享太平混吃等死的逍遙王爺,逢年過節還得提防某個當皇帝的兄弟會不會送一壺毒酒給節日助助興……

眾皇子齊聚太極宮,哭過也鬧過,肉麻的馬屁拍得連自己都想吐,然而李世民似乎已鐵了心,毫無所動地將這些不爭氣的皇子趕出了宮,勒令限時離開長安赴任地方。

一石激起千層浪。

盡驅皇子的決定令長安朝野震驚,這是大唐立國以來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將成年皇子同時趕出長安城,李世民的決定可謂空前絕後。

李治聽到這個消息,整個人頓時懵了。

對堅定決心爭奪東宮之位的李治來說,這個消息無疑是飛來橫禍。

目光獃滯獨坐半晌,李治忽然跳了起來,衝到殿門外隨便穿了一雙木屐便往外跑,後面幾名宦官禁衛急急忙忙跟在後面,一行人跑出宮門上了馬,急匆匆朝太平村趕去。

……

趕到李素家門口時,天已晌午。

門口的部曲們早已認識李治,紛紛朝他行禮,李治顧不得禮數,連通報的程序都免了,徑自跑進門內。

李素正在後廚做菜。

家裡的廚娘如今已盡得李素真傳,李素現在很少親自下廚了,今日卻是例外。

一條活蹦亂跳的鱸魚去鱗,剖開,兩面划上規整的格子狀刀口,抹上鹽用碗口蓋住,放置一個時辰後拿出來,在盤底擱上薑片,一小盅烈酒,最後放入蒸籠蒸半個時辰。

李治跑到後廚時,一碟剛做好的清蒸鱸魚恰好出籠,熱氣騰騰散發著誘人的鮮香。

「子正兄,不好了!」李治急吼吼道。

「不好個屁!大白天的跑我家來報喪么?」李素頭也不抬,眼睛只盯著面前的鱸魚,仔細打量,神色有些不大滿意,總覺得差了點什麼……

這是第二次實驗了,第一次蒸的魚更失敗。

見李素專註的樣子,李治不由有些受傷。

自己好歹也是嫡皇子,怎麼連條魚都不如?

深呼吸幾口氣,李治努力平復了情緒,試圖讓自己冷靜一些,淡定一些,不能讓李素看輕了,以為自己遇事慌亂,不堪重任。

「子正兄……做魚呢?」李治說了一句廢話。

李素懶懶的,這次連個單音節的回應都懶得說了。

「這回竟是蒸魚,不知味道如何,上次你家廚娘做的紅燒魚不錯,治至今仍回味不已……」李治舔了舔嘴唇,無限神往狀。

「嗯。」李素終於捨得回話了,鼻孔里漫不經心地發出一個很敷衍的單音節,眼睛卻仍盯著面前的這盤魚。

似乎……有缺陷啊,本該放點豉油和蔥調和色味,又擔心搶了鱸魚的鮮味,弄巧成拙反而不雅,然而現在蒸出來的這條鱸魚,離想像中的清蒸鱸魚差了許多,這種不成熟的半成品實在沒資格端上李家的飯桌。

「喜歡吃魚嗎?清蒸魚。」李素忽然抬頭,期待地看著李治。

「啊?」李治愣住。

李素不高興了:「這孩子,怎麼越來越傻了?問你呢,喜歡吃清蒸魚嗎?」

李治蠢萌蠢萌的點頭:「還……還行。」

李素將手中的盤子往前一遞,笑道:「來,吃了它,別浪費……」

李治不大情願道:「這個……是給我做的?」

李素正色道:「早知你會來,我提前兩個時辰便做好了它,就等你來享用,晉王殿下開心不開心?驚喜不驚喜?」

「……驚喜。」

李治很會吃魚,第一筷便朝最嫩的魚肚下手,筷尖輕輕一撥拉,挾起一塊無刺的嫩白魚肉送進嘴裡。

「怎樣?好吃嗎?」李素期待地看著他。

李治表情有點難受:「……你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什麼話好聽?」

「當然是假話。」

李素毫不猶豫道:「那就說假話,快,用盡你所有的辭藻來讚美它。」

李治:「……」

為什麼……不按套路出牌?跟這種人聊天很累知不知道?

李治吃了一筷便不肯再挾第二筷了,擱下筷子打算說正事。

李素看著盤中那條缺了肚皮的魚,神情很糾結。

任何不完美的東西都無法忍受啊……

攔住李治的話頭,李素指了指那條魚。

「天大的事都不能浪費食物,食物是上天的恩賜,浪費會遭雷劈的,我和你走得那麼近,說實話,我有點憂慮,怕天上的雷公不小心劈錯了……」

李治也很糾結,看著盤裡那條魚,嘆道:「那麼,我該怎麼辦?」

「兩個方案,一是吃光它,二是花錢消災,十貫錢給我,你偷偷把魚扔掉,我當作沒看見。你任選一個。」

李治不假思索道:「我選第二個。」

「痛快,給錢。」

李治帶了隨從,很痛快便把錢給了。

宰冤大頭的感覺很不錯,認識李治實在是人生最美好的一件事,拿到錢的李素心情很愉悅,看李治也越看越順眼,這孩子,除了傻了點,基本渾身上下都是優點……

「子正兄今日為何突然親自下廚?」李治與李素在一起時總喜歡提各種問題,儘管有的問題全是廢話。

李素嘆了口氣,道:「我家夫人這幾日不知怎麼了,食慾特別不好,看見什麼都說不喜歡吃,有的東西連味道都聞不得,我只好親自下廚了,但願她能喜歡。」

李治看怪物似的看著他,良久,嘖嘖嘆道:「向來都是夫人服侍丈夫,治從未聽過男子主動為夫人下廚的,子正兄,你真是個很特別的人……」

李素白了他一眼:「給婆姨做個菜就叫『特別』?你們這個年代的男人真跟活在夢裡似的,再過一千年,別說男人給婆姨做飯了,每月所有收入全部老老實實上交給夫人,頂多給自己留點零花,偶爾跟朋友出去喝個小酒,回家都要絞盡腦汁想著怎麼報賬。夫人一個不高興,男人就得規規矩矩跪下請罪,態度稍微不端正就得被夫人踹了,從此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李治吃驚道:「怎麼可能!千年後的男人這麼慘?活著還有甚意思?」

李素幽幽道:「狼多肉少,男多女少,你說男人怎麼辦?他們也很絕望啊……活下去簡單,想活得有滋有味,當然必須要找個婆姨,受點委屈,活得窩囊點也沒什麼關係了。」

李治仍不敢置信地搖搖頭:「我情願一死。」

李素斜眼看著他。

男人啊,從八歲到八十歲都嘴硬,別看面前這傢伙一臉鐵血男兒真漢子的模樣,若歷史軌跡沒變的話,不出十年,他就會知道自己在武則天面前慫成啥樣了,簡直窩囊到天怒人怨。

李素鄙夷地道:「好了,說正事,別只知道放嘴炮……回到剛才你那副急急忙忙報喪的樣子,到底啥事不好了?」

話題岔得太遠,李治一時沒回過神,愣了半晌忽然重重一拍腿,果然恢複了剛才一臉報喪的模樣。

「子正兄,不好了啊!父皇要把我趕出長安城,去并州當都督……」李治氣急敗壞道。

李素一呆。

上午發生的事,消息還沒傳到太平村,李素被這個消息打了個措手不及。

「怎麼回事?仔細說!無端端的,你父皇為何將你趕到并州去?你闖禍了?」李素沉聲道。

李治哭喪著臉搖頭:「非也,是朝中一個名叫馮渡的監察御史,不知發了什麼瘋,突然上疏說父皇的成年皇子當盡人子之責,為父皇戍守天下,但凡成年者必須出京赴任地方,當年分封諸王時封的什麼官職便實授什麼官職,比如我,貞觀十年被封為并州都督,就必須馬上離開長安城去并州上任……」

李素臉色愈發凝重:「那個叫馮渡的人是什麼來頭?他背後有什麼人?」

李治苦笑道:「我哪裡知道?說不定是他自己覺得不妥才上疏吧,以前魏徵老大人不也是么?」

李素冷笑:「若說他背後無人指使,我把腦袋割下來給你當球踢……你想想,如今正是爭儲的緊要關頭,那些藏在暗處的矛盾已然呼之欲出,只等一個合適的契機了,這個時候突然有人上疏說要把成年皇子全部趕出京,你覺得那個叫馮渡的人有膽子這麼干?如果非要證明的話,我只問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