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聖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 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

連證明清白都討價還價,各種怕死各種怕疼,李素覺得許敬宗肯定干不出太缺德的事,上天給了他一顆缺德的心,卻忘了給他一個缺德的膽子。

見李素麵色無異,許敬宗這才稍稍安了心。

聽說李世民將他許家的遠親侄女賜婚給李素,許敬宗嚇壞了。上次結親許敬宗在背後搞鬼,李素髮動長安的人脈深挖許家的底細,許敬宗當時逃出關中的心都有了,從那以後他便清楚了李素的底線和能力,從此徹底絕了與李家結親的心思。

這次賜婚許敬宗確實很清白,他擔心的是李素的智商,他怕李素以為這次又是他搞鬼,嚇得他一晚輾轉反側不成眠,天剛亮便起身朝太平村而來。

幸好李素的智商沒讓他失望。

「許少監勿多疑,我相信你便是。」李素笑道。

許敬宗小心看了李素幾眼,發現他面色如常,看不出喜怒,心中愈發不敢肯定,只好試探著道:「多謝監正信任,說來陛下這道賜婚旨意來得有些倉促,下官也是許家人,事先卻沒聽到任何風聲,突然便下了旨……」

李素嘆道:「是啊,旨意太突然了。」

許敬宗道:「下官素知李監正心有所屬,與許家的這門親委實不合時宜,若監正果真不樂意與我許家結親,要不要下官……給陛下上一道表,代許家辭了這門親?」

很顯然,許敬宗這是句客氣話,如同吃飯時家裡忽然來了客人,主人隨口招呼一句「吃飯沒?要不要吃點?」,很敷衍式的客氣。

誰知李素的反應卻大出許敬宗意料。

李素聞言兩眼一亮,忙不迭點頭:「好啊好啊,便請許少監給陛下上表,推辭這門親事,一切拜託許少監了,我在家等你的好消息……」

「啊?」許敬宗呆住了,張著嘴怔怔看著李素。

這……這是不按套路出牌啊!大家還能愉快的聊天么?

李素還很認真地幫他出主意:「許少監在奏疏上不妨說許家閨女已經許配他人了,一女不事二夫的道理陛下自然懂的,相信陛下一定會收回成命。」

「這……這個……」許敬宗老臉頓時漲紅了,捋須的手微微發抖,無助地看著屋外的天色。

說句客氣話居然當真了,雖然對陛下忽然賜婚的舉動感到很驚訝,可許敬宗也不是傻子,前些日子李素與東陽公主的事鬧得沸沸揚揚,後來東陽公主被賜婚高家,接著遭了報應後不得不解除婚約,東陽公主也出了家,再後來,陛下又忽然賜婚李素……

一連串眼花繚亂的事件許敬宗默默看在眼裡,精明如他者,怎能不知裡面的水有多渾濁,他要是敢上這道婉辭的奏表,第二天就會被怒極的陛下扔進大牢里反省反省自己的人生為何如此失敗。

「早上出門天還晴著,一會的功夫咋就快下雪了?下官失禮,得趕緊回去了,雪下大了怕封了路,關中的天邪得厲害……」

許敬宗面不改色起身告辭。

李素想笑,天不邪,人邪,找借口都喜歡拿天色說事,老天招誰了?

「坐下坐下,逗你的……」李素攔住了許敬宗,白了他一眼,道:「做人真誠點不行嗎?非要搞得這麼虛偽。」

許敬宗訕笑,暗暗做了個決定……以後繼續虛偽,但不要跟這傢伙聊天,太心塞。

「說說吧,許家那閨女怎麼回事?我記得退婚是半年前的事吧,這半年裡她一直沒嫁?」李素淡淡地問道。

許敬宗苦笑:「我那遠親是商賈人家,本來地位不高,後來鄉鄰聽說許家被縣子退了親,背後說了許多閑話,她家父母愈發抬不起頭,閨女的親事一直就這麼耽擱了,本打算明年開春後托牙子去長安東西兩市打聽打聽,若有河東道江南道的商人,便把她嫁過去,說來父母在,不遠遊,可是許家已成了方圓鄉鄰的笑話,只好將閨女遠嫁了……」

許敬宗神情變得古怪:「……沒想到昨日宮裡的宦官去她家宣旨,仍舊將閨女許給監正,人還沒出閣便封了個七品誥命,她家父母懵了一整天,現在還沒回過神呢。」

李素沉默半晌,緩緩道:「此事是我的不對,當初退親太生硬了,沒想到給許家帶來這麼多麻煩……」

許敬宗搖頭苦笑,沒接話。

李素長長一嘆,道:「娶吧,當初想方設法一次又一次抗拒結親,原以為此生與許家女無緣,沒想到一道旨意終究還是把我和她栓在一起,看來緣分註定是緣分,跑得多遠都沒用,這又是一樁因果。」

許敬宗見李素臉上露出似悲似怨的模樣,不由勸慰道:「監正勿傷懷,你和東陽公主殿下的事,下官不敢多言,下官比監正痴長几歲,說來也算是過來人了,天下女子何其多也,嬌小者,柔弱者,喜歡笑的,喜歡哭的,千種姿色,萬般風情,監正欲求何人而不可得,非要執著於東陽公主?」

「因為那些女子都不是東陽!」李素冷冷地回了一句,目光朝他斜掃,皮笑肉不笑地道:「許少監是過來人,情關就是一道坎,橫立在面前,你呢,一步跨過去了,我呢,還在坎後面急得團團轉,許少監你在坎那頭朝我招手,說沒事你跳過來吧,可是我膽子小,不敢跳,若是一頭栽進坑裡怎麼辦?所以,少監的好意我心領了,你就讓我在坎的這頭自生自滅吧。」

許敬宗尷尬地揉鼻子,李素笑道:「你那位遠親侄女嫁來李家,我會以禮待之,不會讓她受委屈,她是御封的誥命夫人,李家上下不敢對她不敬,少監回去跟我那兩位丈人丈母說一聲,請他們放寬心,三媒六禮一樣都不會少,成親該有的禮數都會盡到。」

許敬宗徹底放了心。

這下好了,許家終於跟李家攀上了親事,今日登李家的門可謂「圓夢之行」,有了李素這層關係,將來被陛下起複的日子或許不遠了。

此刻許敬宗有了一種與李素同樣的感慨,世事無常,沒想到兜兜轉轉一圈,大家又回到了當初的起點,只是其中多了一樁註定的因果輪迴而已。

登門的目的達到了,許敬宗起身告辭,說實話,李素實在不是一個好的聊天對象,跟他聊天很累。

如今許敬宗已算是李素的妻家叔父了,李素很客氣地將他送出門口。

……

李道正請道士掐算了日子,婚事定在十日後。

公主府的改建已近完工,工匠們陸續撤去了不少,一座集幽雅與恢弘於一體的道觀悄然露出輪廓,輪廓每一天都變得愈加清晰。

李家上下忙壞了,急著採辦親事的各種用品,李道正還親自登許家的門,第二次與許家交換子女的生辰名帖,六禮里的「納采」和「問名」已完畢。

親事由家裡人去忙,李素實在提不起熱情,每天風雨無阻地蹲在公主府的工地邊,親眼看著一座公主府漸漸變成了幽雅出塵的道觀。

東陽仍沒有消息,或許直到道觀竣工的那一天她才會出現吧。

……

親事的效率很快,十天的時間裡,男女雙方都卯足了精神操辦,忙裡忙外團團轉。

這是一場氣氛很詭異的親事,男女兩家忙成一團,卻看不出多少喜氣,好像雙方只是在認真做著一件皇帝陛下要求他們做的事情,把事情做好,做完美就行。

李家覺得太倉促,許家覺得莫名其妙,無端端的一道賜婚聖旨砸在頭上,皇權,皇威,這些遙不可及的東西,許家終於親手觸碰到了它,儘管它來得那麼莫名其妙。

至於這件事的本質……

這件事沒有本質,只是一樁被權力強行捆綁而成的婚姻。

李許兩家準備親事的時候,長安城裡也沒消停。

這次的事情終於與李素無關。

早在元旦前,朝堂便放了假,大概半月左右,名曰「休沐」,上元節那天皇帝陛下在太極宮祭天祭祖之後,才正式開始朝會和辦公,這段日子算是國家法定節假日。

朝臣權貴們各自在家準備年節之時,李世民也在太極宮過著享受日子,李素弄出來的大浴室和桑拿房被李世民原封不動地在太極宮複製出來,每天最大的樂趣便是進去泡一泡,蒸一蒸。

不僅如此,李世民還是個很好客的人,並不吃獨食,大抵從小被李淵教育過好東西要與好朋友一同分享,於是叫來了長孫無忌,李靖等開國功臣一同入浴。

太極宮的浴室比李家大很多,而且也奢華很多,浴室修在甘露殿旁的側殿里,裡面輕紗薄帳,香暖如春,進去後有一條小徑,工匠們別出心裁地用華貴的貓眼石鋪就,光腳踩在上面又痛又癢,可痛癢之後跳入池裡又很舒服,包括浴池底部也鑲嵌著各種名貴的寶石,這些年唐軍橫掃天下,嚇得各番邦國主爭相稱臣納貢,如今各國進貢的寶石大抵有小半被鑲嵌在這個新修的浴室里。

太奢華了,進門便覺刺眼,李世民卻很得意,拉著長孫無忌等人炫耀般指指點點,這顆明珠是哪個番邦國君所獻,當時朕的將士攻克了他多少座城池,吞下了他多少國土,那顆寶石又是哪國王子所獻,當時邊境摩擦,朕一句話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