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2章 用事實說話

在得到李治的允許之後,韓藝還沒有急著開始印刷,他先是將宇文修彌這些大富商找了過來,告訴他們新一期大唐日報是對這一次危機做出總結。

宇文修彌他們聽得都有些犯愣,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韓藝又告訴他們,這一期將會是全國發售,而且大家肯定爭著要看,要你們的產品、作坊、商標,要是能夠在上面亮亮相,那將會令你們的買賣是更上一層樓啊!

一番忽悠下來,宇文修彌他們紛紛出錢購買廣告。

韓藝這才正式以朝廷的名義,在大唐日報刊登了由韓藝起草的那篇文章,對於這一次的危機做出一個總結來。

這是必須要的,沒有發生天災,鬧成這樣,那必須要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這一期大唐日報,是一文錢一份,而且是全國發售,等於是賣多少,就賠多少,但是韓藝不怕,有一群富商幫他撐著。

大興善寺。

「上我這來避難呢?」

崔平仲將大唐日報合上,放在桌上,朝著剛剛到來的崔戢刃笑問道。

崔戢刃苦笑道:「咱們家倒是沒有說什麼,畢竟我們先前就將錢投到買賣上去了,不過博陵崔氏那邊很是不滿。不過等到這大唐日報傳到山東去,孩兒肯定還是逃不了被那些長輩教訓。」

崔平仲道:「關於這印花稅,我也略有耳聞,的確對於我們士族不利呀!」

崔戢刃笑道:「想來這就是韓藝計畫的全部,這些變革全都是有利於他的商業政策,而且,如今也沒有人可以阻擋的了他。」

崔平仲搖搖頭道:「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如果他只是為了追求權力的話,他犯不著這麼做,因為以他立下的功勞,出將入相都不在話下,只要有權力,他同樣可以推行他的政策,要知道,當初武皇后可是支持他的政策,至於名利和財富,他也早已經收入囊中,他如今所得與他的計畫似乎並不是完全吻合,可見這並不是他計畫的全部,我想他應該還差那最後一步。」

崔戢刃皺眉道:「還有一步?」

崔平仲點點頭,道:「我不止一次提到過,韓藝的變法是由下至上的改變,要看穿他的最終目的,只要將商人這個階級研究透徹,便可清楚的知道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我想我已經知道他想要得到什麼,只不過如今的情況來看,他根本無法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計畫應該還沒有結束。」

崔戢刃立刻問道:「爹爹以為韓藝的目的是什麼?」

「商人追求的是什麼?」

「利益!」

「利益只是最基本的,但是如元家、善行那等大富商,他們已經擁有足夠的財富,而人的慾望是無止盡的,他們肯定想得到更多,他們追求的應該公平和自由,買賣之事,盈虧那是各憑本事,但是最基本的是契約的雙方,一定要是公平和平等的關係,哪怕另一方是皇帝。」

崔戢刃雙目一睜。

崔平仲道:「其實我一早就隱隱猜到這一點,孔聖人曾言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主要有做君主的樣子,臣要有做臣子的樣子,若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必將大亂,父子亦是如此,就如以前的我一樣,我就不是一個好父親,故此你大姐才……」

說到這裡,他擺擺手,嘆道:「罷了,不提此事。但如果反過來想,那麼聖人之意,應該是君主也必須受到束縛,只不過聖人是追求以道德的形式來約束君主的行為,這想法是好的,但是聖人終究不知這俗人之事啊,道德連百姓的私慾都無法約束,更何況是君主。」

崔戢刃道:「真正約束百姓的還是律法。」

崔平仲點點頭道:「所以法家思想才有可能約束君主,儒家思想只能作為法家思想的基礎而已,可是君主怎能輕易讓律法凌駕於自己頭上,而且君主追求的剛好與之相反,以韓藝目前的能力,他最多也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況且他連長孫無忌當初的地位都沒有達到,所以他根本不具備約束君主的實力,而且君主也不會任由商人發展到危機皇權的地步,如何能夠突破這一點,這才是最為關鍵的。」

崔戢刃眼中突然透出一絲嚮往之色,道:「也就是說,韓藝提出印花稅的真正目的,是在於契約精神,為限制君主打下基礎。」

崔平仲點點頭道:「但這只是埋下去的種子,想要這顆種子開花結果,那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而且是非常困難的,韓藝想要憑藉這個來限制君主,不管今後會不會如願,但他此生肯定是看不到,而以他的性格,他不會將希望寄託於他人。他肯定還有一步,加速這顆種子的生長。」

崔戢刃皺眉道:「那爹爹可有想出來?」

崔平仲搖搖頭道:「要做到這一點,那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其實兩晉時期,貴族與君主共治天下,當時的貴族可以限制住君主,但是雙方都不滿於現狀,導致貴族常常篡位,君主也常常藉機消滅貴族的勢力,如果只是回到這一點上,並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導致天下大亂,如何能夠有效的限制君主,同時保障君主的地位,我還真不知道他打算如何做到這一點。」

崔戢刃道:「為何爹爹始終不認為韓藝的最終目的是……」

崔平仲笑道:「古往今來,除戰爭之外的朝代更換,以奪取權力來篡位的梟雄,那幾乎都是趁著皇帝年幼,並且手握軍權,這還只是客觀因素,另外,還得服眾,此眾非百姓,而是擁有權力的那些人,這些條件韓藝都不具備,而且,他要這麼做的話,那他做得這些就沒有任何意義,他應該如曹操、司馬懿、王莽等輩一樣,在朝中建立起一股龐大的勢力,然而,這些他都沒有去做,這也是皇帝信任的他原因。不過,這一次我要趕在他之前,先破解他的計畫,只要將他的每一個舉動,都仔細研究,我想應該能夠推算出他這最後一步來。」

崔戢刃見父親神情興奮,笑道:「父親莫不是將韓藝的計畫當成一個謎語?」

崔平仲愣了下,隨即點頭笑道:「我的確是樂在其中啊!」

……

這一期大唐日報發行之後,在民間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因為其中內容公布了許許多多鮮為人知之事,甚至連許州燒商船的根本原因都說出來,當然,韓藝支持從地主與商人的矛盾去分析的,沒有供出武媚娘來,另外,還有官營作坊的一些黑幕,那些官員貪贓枉法。

這在封建社會,那是極少見的,朝廷就沒有這麼有擔當過,主動交待一切,並且主動承認政策上錯誤,還廣而告之。

要知道這篇文章的署名,那可是中書省,絕對能夠代表朝廷。

首先,當然是誇讚軍方,表揚那些將士,因為是軍隊穩住了局勢。文官就被罵得狗血淋頭,李義府、許敬宗都是文臣之首,貪污受賄也多半是文官,文臣有著沒法逃避的責任,並且軍隊主動裁人,也沒有引起什麼抗議,文官就天天抗議,這高下立判。

其次,這篇文章對於商人和士紳都是有褒有貶,非常公正,一切都用事實說話,沒有以偏概全。但即便如此,這對於士紳、地主階級,是一個非常大的衝擊,你們手中握有這麼多資源,但是卻不履行你們的義務,反而因為你們的自私自利,令危機進一步加深。

韓藝雖然對商人有批評,也有褒獎,但問題是商人就是那德行,商人本來就是卑微的,唯利是圖,你不能指望商人,商人可沒有這個義務。

而且,商人還幹了很多好事,韓藝逮著鄭善行是往死里誇,並且最後也是商人給了百姓一口飯吃。

這個現象是非常有意思的,士紳和商人兩個階級都在這一場危機中,有好的表現,也有壞的表現,但是百姓認為士紳做這些好事那是應該的,不值得去表揚,而商人做這些那真是不可思議,世上竟然還有這麼好的商人,看似一篇不偏不倚的文章,卻讓輿論倒向商人這邊。

很簡單,我們以前這麼聽你們士紳的話,這麼支持你們,你們卻落井下石,我們平時那麼罵商人,幫著你們一起壓制商人,但卻還有商人對我們這麼好,這二選一的話,我還不如選商人。

而這種現象也為印花稅打下了基礎,印花稅主要就是讓地主階級分擔百姓承受的稅收。

雖說大唐日報並沒有公布印花稅的消息,但是也有消息從朝中傳出來。

當印花稅的消息傳出來之後,百姓那是歡天喜地,長安的工農階級都非常支持印花稅,因為士紳輿論優勢已經被韓藝給打破了,而且士紳的名譽也剛剛蒙上一層陰影。而印花稅是有利於百姓的,士紳們也不好忽悠他們,既然你們士紳根本沒有將我們放在心上,那就得用律法的形式,來規定你們士紳、地主承擔的義務。

這非常公平。

長安、洛陽的士紳、地主都不做聲,要是他們再鬧的話,那百姓會直接會推翻他們的,你們兼并我們的土地,那就應該承擔這部分稅收,要不你們就將土地還給我們。

而且這對於地主也不是完全沒有利,畢竟還是承認他們的土地。

倒是商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