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6章 天有不測風雲

東浩到這裡沒幾日,這吐谷渾的第一家金行就建起來,因為什麼都是現成的,房屋都是早就準備好的,建設起來也是非常快,這也是韓藝在中原之外的地方,開設的第一家金行,可謂是意義非凡。

但是這個金行並不會馬上就運作起來,因為還沒有資金,沒有資金的金行,就是一個空殼而已。這個金行目前的意義,就是在於做一個示範,韓藝要借用這一家金行,告訴西北那些富商,這金行是如何運作的,因為他沒法去到西北各地,正好各地的富商都在這裡,他乾脆就先在這裡開一家,由他親自為這些人講解。

不過,光講解,理解得還不夠深,還得親自去走一遍流程。

於是乎,兀可烈他們這些商人都在金行中象徵性的存入了一貫錢到十貫錢不等,當他們了解之後,覺得這金行真是非常妙,渴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拿著存摺去到自己的家鄉將錢給取出來,那感覺一定會非常美妙。

但這需要一個過程。

那弘化公主並未有全程參與韓藝他們的會議,畢竟她是吐谷渾的女王,而吐谷渾也是剛剛結束戰爭,還有許多內政等著她去處理。但是弘化公主也知道,這一場漫長的會議對於吐谷渾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吐谷渾的發展已經與韓藝捆綁在一起,吐谷渾的新制度,乃是韓藝給定下的,這跟西北發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故此,弘化公主在處理完內部事宜之後,又趕回青海湖,參加金行的開門儀式,並且率先垂範,存了五十貫到金行內。

之後,弘化公主又邀請韓藝與西北富商視察製鹽作坊。

僅僅是經過一兩年的發展,這鹽利潤已經成為吐谷渾的第三大支柱行業,僅此他們一直以來耐以生存的農牧業。

因為這個行業是政府壟斷的,有著充足的資金和人力去支持,故此發展的是非常迅速。

青海湖的鹽可是非常好的,晶大質純,而且,鹽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在古代,鹽利一直都是長盛不衰,其實後世也是如此,可見鹽裡面包含著多少利潤,商人們也都看得到了這一點。故此視察過後,在韓藝的促使下,弘化公主與西北商人簽下了幾份大單。反正有韓藝這個財神爺在,西北商人都不需要帶錢來,直接就在金行完成借貸,然後將鹽運回西北,至於錢的話,到時金行正式運作起來,再還給吐谷渾。當然,也不是說他們想借多少就借多少,韓藝還是根據他們的需求來的。他們也不敢從韓藝眼皮底下玩小聰明。

同時,他們又視察了最新開闢出來的油菜花地,弘化公主性格非常果斷,這與李治是剛好相反,她覺得反正這油菜花也不需要肥沃的土地,在沙土、紅黃土上都能夠耕種,不會影響吐谷渾的耕地面積,反而能夠開闢出那些貧瘠的荒地來,她回去就立刻組織百姓開闢油菜花地,還有一些經濟作物。

正好韓藝也打算在西北方面投資棉花生產,西北富商也能夠從中學習不少,其實棉花就是從西北傳入中原的,但是在江南的話,土地肥沃,適合種糧食,但是西北之地,耕地甚少,但是可以用來種棉花,這產業得分配好,不能自給自足,這樣才會產生貿易,如果你種田,我也種田,那還有什麼交易的價值。

不管是棉花,還是油菜花,都是百姓日常需求的,需求量的是非常大的,就算西北種植棉花,也不會影響到中原的棉花發展。

但是技術的話,一概都是保密的,這不是韓藝可以決定的,因為這乃中原王朝一直以來奉行的政策,就是嚴禁將絲綢、瓷器等技術傳入西域。

而韓藝在吐谷渾的動作,很快就傳到了長安,這個計畫,也需要長安的商人去投資,故此消息傳得非常快。

當長安百姓和官員得知,朝廷只是無利息將錢借給西北富商,都高興壞了,因為這按理來說,這並非那些富商的職責,而是朝廷的職責,但是人家無償捐助,朝廷理應給予補助和支持,而且,這還跟中原商人帶來了不少商機,故此朝野內外,更是快將韓藝吹得跟神似得,竟然能夠說服那些西北酋長、商人答應只是向朝廷借錢,沒有鬧著讓朝廷補助他們,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長安。蕭府。

「哈哈……我看這回是八九不離十了,韓藝此番回來,不是尚書僕射,就是中書令。」

蕭鉅撫須哈哈笑道。

蕭銳苦笑道:「兄長,你們怎麼也這般說,如今只是坊間傳言,不可信也,咱們別高興的太早。」

蕭鈞擺擺手,道:「賢兄此言差矣,這可不僅僅是坊間傳言,就連朝中都有不少人非常支持韓藝,而且崔家、裴家那些反對的韓藝的人,這一回也都不做聲了,可見這已經板上釘釘之事。你想想看,韓藝此番出征立下多大的功勞,若是陛下這都無動於衷,那將來誰還會為陛下賣命,若要封賞,再往上升,肯定是這二職。不過在我看來,比起中書令來,尚書僕射一職要更加適合韓藝。」

升職是必須的,剩下的就是挑選。

蕭銳笑得直搖頭,他當然開心,但是他覺得現在開心,就為時過早。

蕭鄯突然朝著一旁的蕭無衣,開心地笑道:「無衣,你這宰相夫人的名號,只怕是要坐實咯。」

蕭無衣眼眸一轉,道:「二伯,記得當初你可是非常反對的。」

蕭鄯一愣,指了指蕭無衣,「你還記著呀。」

蕭無衣道:「我不但記得這些,我還記得當初各位叔叔伯伯說我這一輩子也嫁不出去。」

蕭銳沉眉道:「你怎能如此對二伯說話。」

「無妨,無妨。」

蕭鄯連連擺手,又朝著蕭無衣道:「當初是二伯的不對,二伯錯怪了你。呵呵。」

「哈哈!」

蕭鉅等人也紛紛大笑起來。

這要是以前,蕭無衣敢這麼說,早就被訓的是體無完膚,她也不是沒有嘗試過。但是如今不同,如今韓藝回來肯定是宰相,名副其實的宰相,這個和同中書門下三品是大有不同的,同中書門下三品只不過就是李治的一句話而已,但同樣一句話,也能夠撤銷,而中書令、僕射,這是要拜相,這是有編製的宰相,而不是臨時性的,這可是質的不同,權力也要大很多,一旦拜相,就還得給韓藝一個宰相班子。

這對於蕭家的意義可是非常重大的,因為蕭家以前都是選擇跟著關隴集團聯姻,如今關隴集團已經被剷除的七七八八,蕭家許多嫁出去的女兒,或者女婿都受到一些牽連,被貶到外地去了,這聯姻所給蕭家帶來的利益,已經所剩無幾,這對於一個家族而言,是非常致命的。

而如今韓藝在朝中,在民間的名望是大增,如果拜相,地位非凡,故此蕭家又可以借著韓藝,重新選擇去其他家族聯姻,鞏固自己在長安的勢力,剛好可以幫蕭家彌補這個空窗期。

但這都是因為蕭無衣,故此蕭家山下都認為,蕭無衣當初選擇不嫁,是對的,因為當初蕭家選擇的對象,如今連一個有出息的都沒有,不僅僅是蕭家的人,其他家族也非常羨慕,這個也太走運,跑到山溝裡面去,都能夠撿一個宰相回來。

蕭無衣也終於等到了這一日,她雖不是那種愛慕虛榮的女人,她原本都打算當一輩子農婦,當不當宰相夫人,她還真無所謂,但是,她一直都想在這些長輩面前,揚眉吐氣,因為她以前被他們壓制的太狠了,總是數落她,哪怕是對的,只要從她口中說來,也就是錯的,她最近也是心情是特別好。

忽然,一個下人走了進來,道:「郡主,小胖集團的東主熊弟求見。」

「小胖!」

蕭無衣稍感詫異,隨即站起身來,道:「爹爹,各位叔叔伯伯,無衣先失陪一下。」

「去吧,去吧。」

蕭銳揮揮手,又道:「待會了留小胖在這裡吃飯。」

他一直都非常喜歡小胖,覺得小胖跟他的性格非常像似。

蕭無衣應了一聲,然後便走了出去。

剛剛來到門前,就聽得一陣嗚咽之聲。

不像似小胖的哭聲啊!蕭無衣只覺聲音似曾聽過,但一時又想不起誰來,於是快步走到門口,只見門口站著三人,除了熊弟,小野之外,還站著一個老者,蕭無衣見到這老者,頓時驚呼道:「楊二叔。」

來人正是楊林。

「小娘子!」

楊林見得蕭無衣,頓時淚如雨下,哭喊道:「小娘子,二叔對不住你和小藝啊!」

蕭無衣大吃一驚,急忙上前,攙扶住楊林,問道:「二叔,出什麼事呢?」

楊林哭得是泣不成聲,弄得蕭無衣好生著急。

小胖也是癟著嘴,抹著眼角。

還是小野比較淡定,道:「蕭姐姐,事情是這樣的,前些日子,韓大哥父親的棺材被一場大雨給衝垮了。」

「啊!」

蕭無衣驚呼一聲。

原來在前些日子,揚州來一場磅礴大雨,這在揚州也比較平常,可是偏偏因為這一場大雨,韓大山墳墓所在山上發生了小規模的泥石流,又剛好發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