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絕之路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觸及了貧瘠(impoverishment)這個題目,他這麼寫著:「棲息於海洋性島嶼中的物種數目,遠比那些在大陸地區的少多了。」

在島嶼的諸多學子中,注意到此事的人,達爾文並非頭一位,同時他也不是最後一個探討其重要性的人。然而,這項簡單的事實,其肇因卻相當複雜難解,意涵之深遠更是眾說紛紜。在本世紀初,一些生物學家做了比達爾文更精確的詮釋,他們提出這個推論:不只是島嶼中的物種數目比大陸的少,小的島嶼跟大島比起來,貧瘠的現象更是要命。這點洞察,後來以物種與面積間的關係(species-area relationship)而聞名。

物種與面積間的關係是靠觀察與經驗而得的,但學術上卻為了企圖解釋它而引起不少爭戰。如果你向一個生物地理學者、群體生物學家、理論生態學家,或是一個在新幾內亞、印尼等地做研究的鳥類學家提及這個字,沒有人會問你:哪一個關係?因為你要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至於「貧瘠」,這個字眼本身就不多話,它太根本了,一如太陽從東方昇起、教宗是天主教徒,島嶼就是屬於貧瘠的。

而為什麼鳥嶼是貧瘠的呢?有兩個基本的理由,一是:許多物種根本到不了那兒;二是:有些物種好不容易到了島嶼,移民成功了,但卻無法持續繁衍下去。

前者可以歸因於分隔、距離、海水及其他障礙等原因,而無法順利地散佈及移民至島上;至於後者,伴隨而來的則是物種的滅絕。這是本書第三篇中,我留到最後才談的一個重點。

散佈的能力、體型改變、喪失散佈能力、特有的分佈、孑遺種、島嶼物種形成、不協調等等——是的,這些全都是孤立演化及孤立生態系的特徵,但相較之下這些特徵仍比不上標誌最為鮮明的:滅絕(extinction)。

一個物種選擇什麼樣的領域生存,關係到是否陷自己於危難的處境。而島嶼,看來是物種的黃泉路了。

——上冊完。請繼續閱讀更精采豐富的《多多鳥之歌》下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