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另一種可能

想像一下,

如果當初我們選擇獵取動物,

但卻始終與牠們保持距離,

那麼,我們現在的世界會是怎樣?

想像一下,

如果我們不曾畜養動物,

情況又會如何?

※※※

★舞台

想要了解自己,以及我們與野生動物或家畜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應該先檢視一下我們所生活的地方是一個怎麼樣的星球。無論人類是如何了不起,我們終究還是地球的子民,和蚯蚓或狸藻類植物一樣,深受宇宙中這塊土地的被澤。

正因為這一小塊宇宙塵屑所具有的生養本質,本書中所提到的所有事件才得以發生。就我們已知的生物當中,從來沒有任何一種生物能夠自外於我們的星球,以及這個星球所提供的機會;相對地,牠們也無法不受制於牠們自身的侷限。即使我們在演化的下一個階段能夠移民至外太空,我們所能做的,不過是隨身攜帶些地球上的物品以維持生計罷了;我們可能得打包所有在地球上的維生系統,一路帶到宇宙的另一端。

地球這顆行星擁有得天獨厚的水資源,以及豐富的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因而能夠供給地球上形態互異、氣體需求量不同的生命體。毋需施加極端不同的溫度,或是利用密閉加壓系統,地球上的水就能夠輕易地在數種不同的狀態之間任意轉換——從氣體到液體,再到膠體,最後形成固體。兩個氫分子與一個氧分子的結合物,會因小幅度的溫度變動而改變物理狀態;呈氣態的水蒸氣上升到空中,然後轉變成液體再落回地球上的某個地方。這麼一來,水不但可以爬坡,甚至還可以到達地球上最高峰的山巔。水只需要因應外界的溫度變化來轉變形態,就可以無遠弗屆,左右所有無論直接或間接與水接觸的生命;所有的生命組織都需要水分,這種和水的連結關係是絕對必要的。

除非有地熱或是火山爆發抵達地表,地球表面自然產生的溫度範圍大約是在華氏三百四十度(約攝氏一百七十一度)左右,這是一種溫和、在耐受範圍之內的溫度。絕大部分的植物和動物都能毫無壓力地存活的溫度,大約是在華氏一百一十度(約攝氏四十三度)上下,不過,大多數生物所適應的溫差範圍更小。相較之下,其他的行星和所屬的月球,無論日照是長是短,單一地點上在一天之內的溫差就可以達到華氏千度(約攝氏五百三十八度)以上。在海底某個深達七哩的盆地,當中的壓力雖然極大,溫差卻相當微小。可見,生命已能夠完全調適所處的環境以及自身的演化潛能,在地球上生養繁衍。

地球上的板塊運動相當輕微,即使有,其進行也非常緩慢。有些板塊產生類似地震般的振動,有些上升或下陷,有些擠壓、移動或隆起,另一些則沿著斷層線相互衝撞、滑動或摩擦,但就對地表或可能造成的破壞而言,這類的板塊活動不過造成輕微的干擾而已。大型的地殼變動往往由於過於緩慢,因而我們無法察覺。至於令我們覺得恐怖的地震,事實上不過像是地球聳了個肩,因為擠壓作用而使地殼稍微變動罷了。

地球上群山的形成遲緩,但其死亡更為緩慢。數千萬年以來,活火山的數量已逐漸減少,且其活力大致也已告衰減。以擁有全球最多座火山的厄瓜多為例,該國被列為活火山的數目,有二百六十五座,即使目前這些火山並沒有活動。但是在同一地區內,則有無數已然安靜的死火山。儘管地表下偶爾還會有些紛擾,甚至是像克拉卡多火山(Krakatoa)之類少見的爆裂聲,或是像維蘇威火山(Vesuvius)那種暴躁的嘮叨聲,地球仍然算得上是一顆安靜的行星。過去,地球並非一直是像現在這般安靜,而這也是我們之所以能在此生存的原因之一。之前,火山創下了它們的歷史,現在則是由我們來寫自己的歷史。

地球並非是我們所處的宇宙中唯一的塵屑,在這個宇宙中,有些塵屑曾經擦撞過地球。人類將恐龍的滅絕等各種重大災難全都歸罪於這些碰撞,這種推論雖然有其可能性,但卻未必正確。無論如何,其餘的太空塵屑最近已不再明顯地分裂了。假使大撞擊果真每五千萬至一億年左右發生一次的話,我們大可自我安慰地想,在下一次撞擊發生之前,我們可能早已進化成比「智人」(Homo sapiens)更為先進的物種,甚至可能已經不再生活於地球上了【也許進化成「電子人」(Homo electronicus),或者「移民人」(Homo exodus)?】。正因為我們的行星相當平穩而寧靜,所以我們現在才能在此安居樂業。

※※※

★生命

生命出現之後,不過約三十億年,生物在地球上的演化過程便產生了許多令人驚訝的變化。我們現在看得到的生命形態,大概都已經歷了這個過程,至於那些無法適應演化的物種,則可能早已滅絕(或許,這也是無可避免的結果)。另外,也有些物種已經抵達演化的終點,而其他的物種則演進至更佳的形式,然後再逐漸銷聲匿跡於後續的物種競爭中。

由各種生命形式所構成的生物網路,已歷經無數的試誤過程;而任何演化中的智能生物所要求的最佳生物網路,莫過於此。生命體網路的多樣性的確令人歎為觀止,它不斷地支持著我們,造就了現在的我們,現在,隨著人類的科學發展,我們才明白它曾對我們的助益。在此,我所關注的是,數千年以來,動物在人類的演化過程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這是否也同樣是不可避免的呢?

※※※

★如果……

想像一下,如果當初我們選擇獵取動物,以牠們的腐肉維生,但是卻始終與牠們保持距離的話,那麼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會是怎樣的一個局面?想像一下,如果我們不曾畜養動物的話,情況又會如何呢?讓我們依次分區檢視地球及人類本身,看看事情會有怎樣不同的發展。

※※※

★北極/南極

若是沒有畜養動物,那麼位於南北緯度六十六度以上的兩極地帶,極可能會杳無人煙。如果當初人類沒有隨身帶著家犬,那麼所有探索北極的嘗試也許早就失敗了,更遑論在那兒定居(目前所知並沒有人試過在南極定居)。然而在北極與亞極帶裡,重約六十到一百磅(約二十七至四十五公斤)、已被證實具有可被馴養潛力的狼,依然在野地裡遊走。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格陵蘭島上;如果不是靠著狗的幫助,人類根本不可能在當地獨力生存。

那麼西伯利亞呢?更不用提了。這片富含漁獲、獵物、木材、原油以及礦物資源的廣闊土地,可能至今仍罕有人類前往探勘和居住。那裡的冬季既長又冷,如果沒有拉雪橇的動物,人類根本不可能從事漫長的旅行,即使在夏季,人類也無法單靠己力扛著家當、攜家帶眷地進行如此遙遠的旅程,可能在人類尚未抵達安全地之前,冰雪就已經再度降臨了。不過,顯然還是有一些人趁著某些遲來的暖冬時分,橫越了西伯利亞,有些人甚至還抵達了太平洋的西岸。如果人類單靠己力獨自穿越西伯利亞的話,那麼這塊廣闊的土地將仍是一片杳無人跡的景況(事實上,人類早已一試再試,卻只能無功而返)。

※※※

★澳洲

當初歐洲人發現澳洲時,這塊大陸上已經有好幾個以狩獵、採集為生的部落。以物質文化來看的話,當時這些所謂的原住民仍然算是地球上的原始人類,他們不但不算是新石器時代的人類,甚至連中石器時代都算不上;事實上,他們根本還停留在舊石器時代裡。不像那些帶著槍和印刷書籍、從歐洲遠渡重洋而來的同種人類,當時這些原住民甚至尚未發明弓箭。

然而,那裡還是有其創造天賦的,他們智慧的火花、創造力和聰穎,成就了原住民獨有的文化。這些原住民有關「黃金時代」(Dreamtime,【註一】)的觀念、對土地與他們之間關係的信仰、完美的和諧感、非常複雜的家庭與宗族關係,以及社會責任的意識及系統,都是令人歎為觀止的文化成就;他們擁有燦爛的塑造藝術、豐富的想像力和傳統。然而,他們所具備的天分卻無法促使他們走出洞窟。在澳洲這塊巨大、多樣化、動物繁多的土地上,從未有任何一種當地動物曾經被人類畜養,這也許並不只是一個偶發的巧合而已。當地的動物只是人類的獵物,從來不曾成為人類的夥伴。正如我們在其他地區所見到的,人類在畜養某個物種之前,必須先與這個物種建立關係。或許生活在澳洲原住民周圍的原始有袋類和單孔類【註二】的自然特質,阻礙了走向畜養的第一步。

【註一】在澳洲原住民語中作alcheringa,指該原住民神話中的黃金時代。

【註二】monotrem,具單一泄殖腔,較為原始的哺乳動物。

※※※

★歐洲

在歐洲北端,如果沒有畜養動物的話,那麼斯堪地那維亞中部附近的人類活動可能就會明顯地減少。那裡雖然盛產馴鹿,但是這些馴鹿卻可能一直處於野生狀態。如果缺乏拉雪橇的動物,以及充分的肉類和皮革的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