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冷戰:通向鐵幕之路(最終卷) 第130章 暴風今夜掃美國(25)

這邊魏德邁領到任務後就知道自己接了一塊燙手的山芋:附和麥克唐納提交的結論,則參聯會不免有被獨裁者控制的嫌疑,似乎在為虎作倀、助紂為虐;反駁麥克唐納的結論,則直接就會引起軒然大波。他可不想直接就跳到麥克唐納的對面去——這是頭真老虎,會吃人的。更不用說現在同意退役基金這個舉動在軍隊內部已成了共識和政治正確,誰敢出來螳臂當車?

大家在這件事上的想法是一致的:代總統用自己的聲望、實力、榮譽和個人命運為全部賭注,一股腦兒押了上去,和這樣的亡命之徒賭博,得多思考自己的退路——800萬武裝力量及其家屬在看著你!

很快想通這節的魏德邁在這件事上充分發揚了自己的看家本領:全面、慎重與依靠專業知識。

他先在參聯會發起設立臨時調查小組,經過兩天討論確定應該由誰成為小組成員和專家團成員,然後再發出調令聘請好幾位車禍專家、又請了坦克專家、痕迹專家還有憲兵部隊負責人一起,每天一邊等待人手到齊,一邊召開會議分析整個調查應該從何入手、如何切入、如何符合程序性與法律性要求,如何避免挫傷軍隊士氣與維護軍事紀律……什麼都考慮到了,唯獨隻字不提何時動身去現場查勘。

特納也不催,每天就陪著大家瞎扯淡,並時而腦洞大開地分析各種可能,如果有圖紙作業,他們已描繪了至少30種現場草圖了,克拉克、艾克、尼米茨等人也不催促,就這麼冷眼旁觀這些專家們討論得熱火朝天——參謀們已很久沒有這種勁頭了。

總有一二不識趣的人提起要去看現場時,魏德邁總打哈哈,說人未到齊,到齊了一起走——漏下哪個都不科學、不完整、不全面,反正現場已保護起來了。就這樣一直等到5月10日最後一名專家到齊,整件事已過去整整9天後,魏德邁才浩浩蕩蕩帶領全部人馬上路。

衛隊是說要保護現場,也確實攔起了圍欄防止閑雜人等竄入,甚至為了避免其他不知情的車主進入,還把整整兩個口子封閉掉了,讓這段公路變成無人通行的地帶,可人為破壞沒有,颳風、下大雨總免不了吧?

更不必說,有這寶貴的9天功夫,足夠柯林斯製造隱約而鮮明的痕迹了——他是老司機了嘛,知道應該怎麼操辦,衛隊上下都清楚,這件事的政治層面副總統已扛下來了,挺過去前面就是片天,挺不過去,大家一起倒霉——你以為你能逃得了?

再說衛隊、FBI都做了支持性結論,隨便來個人就能推翻,權威性和國家機構的嚴肅性何在?

參聯會調查組到了現場,查勘了痕迹和一切車禍涉及物品和裝備,並規規矩矩地戴上了防毒面具:洛克菲勒那堆血肉在雨水、血水的浸泡和陽光照射下已開始腐爛、發臭,整個現場飄蕩著一股令人窒息的味道,不戴防毒面具如何得了?詢問了有關目擊者和其他人員,並提出要和當事人談談。

「不好意思,當事人犯下如此嚴重的錯誤,已被吊銷駕駛資格並勒令退伍……」

「那他現在人呢?」

「處分下達當天就走了……應該是去底特律了……他是底特律人。」

詢問消息發到了底特律市政府,然後第二天得到回應:喬治確實退役回來過,不過忙著去拿退役基金並帶著家屬去華盛頓看病——那裡的醫療條件比底特律要好。

詢問消息再轉到華盛頓,得到的回應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衛隊退役辦公室說已發放了退役基金並推薦了陸軍醫院進行治療,陸軍醫院一個專家說這毛病需要靜養,開刀動手術沒什麼用——建議換一個風景、氣候更怡人的地方,推薦去佛羅里達。

第四天得到的消息更勁爆:喬治去了佛羅里達,轉了一圈認為療養區或者地段合適的房子太貴,有人慫恿他們去巴西——哪裡有陽光、海岸、沙灘、桑巴……

「然後喬治一家就這麼坐上飛機去巴西了?」

「是的,5月10日的飛機,從邁阿密出境,一切手續正常!」

廢話,當然正常——一沒有通緝令,二退役了也不算敏感崗位,三已辦好了全部手續,怎麼攔截?

魏德邁本來只想走個過場,不過現在這過場也不讓他走就感覺棘手了:「既然去了巴西,那就把徵詢函發給巴西吧,麻煩一下國務院……」

柯林斯皮笑肉不笑地問道:「長官,那現場調查是不是可以給個結論,故意還是過失要看動機,但其他方面……」

他做了一個打包的手勢,魏德邁沒有直接答應,卻顧左右而言他:「收拾完火化後移交家屬吧……其他話不要多說,畢竟也是一代梟雄,暴死不說,還在外面風吹雨淋了這麼多天,不太合適,我們要講人道主義。」

「長官,最後的結論呢?」

「我是調查組的負責人,但結論不是我做出的,是在全面審視客觀情況的基礎上做出的……」魏德邁把厚厚的一疊文件遞給柯林斯,「這是專家組給的意見……」

柯林斯接過後迅速瀏覽起來,聯合調查組的結論和意見書可比FBI那簡明扼要的說法冗長得多了,充斥著大量術語、專業名詞,什麼彈性形變、屈服強度、碾壓瞬間重量與速度合成,剎車距離,痕迹深度、指紋與痕迹、風化水準等等,看得他一陣頭暈眼花,總算為照顧觀眾感受,最後講了一段人話:綜合現場勘查、理論模型測算、實地試驗和計算等結果,目前暫無相反結論性意見!目擊證人與關鍵當事者俱在且反映情況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在於細節理解與角度掌握問題。因當事人喬治出國休養,未能訪談,建議補充詢問……

沒有相反結論性意見就好——哪怕只是個暫無也足夠解決問題了。但喬治這件事該怎麼辦呢?柯林斯想了半天,認為這事情不歸自己管,也超越了自己的認知能力,留著讓華盛頓高層去頭疼吧。

「長官,您辛苦了。」

「我不辛苦,副總統閣下才辛苦。」

「我也這麼想……」特納大有深意地笑笑,「他又要忙退役基金,又要忙政治鬥法,還要監控緊急狀態,現在又冒出這件事需要擺平——你們做手下的,要多替他分憂,少替他惹事啊……」

「是,我一定儘力。」

特納拍拍他的肩膀:「記得轉告副總統,有些事不是他一個人能扛下來的,要懂得見好就收啊。」

柯林斯連忙道:「長官,這些話您說比我說管用啊,您是上將,代總統也是上將,我只是個上校而已,怎麼敢指手畫腳大人物的事?」

魏德邁也笑了:「不是指手畫腳,是建議……代表基層建議,正如我建議繼續調查一下喬治那樣——我本人認為是無足輕重的,但難保有些人不會做文章,將來……」

「長官,您的話我怎麼一句也聽不懂呢?」

特納哈哈大笑:「懂不懂不看學識,看人心……心到了,自然就懂!」

魏德邁眨眨眼:「上校先生,懂了就可以升將軍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