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冷戰:通向鐵幕之路(最終卷) 第094章 最後一場政變(19)

「元首,您真打算動用聯合國軍?」已掛上元帥軍銜的約德爾吞吞吐吐地問道,「這個……會不會有點小題大做?」

「這句話似乎不是您的本意……」霍夫曼笑道,「有什麼想法就直說好了。」

約德爾斟酌了半天,艱難地說道:「這個……軍費誰出啊?上次是杜威付了錢,這次不可能在指望杜威了……我們……」

霍夫曼點點頭:「這是個不錯的理由,打仗就要花錢,像這種級別的部隊調動和使用,那更要花掉不少錢,不過我覺得這筆賬不能簡單地算。」

「古德里安的快速反應部隊成軍後,除了演習,沒有實現過跨洋部署吧?歐洲聯合艦隊除了上次閱艦式,也沒有聯合成軍吧?同時聯合國部隊成立以後,除派駐軍力外,也沒有擔負過作戰甚至調度的命令吧?我們只是簡單地把人送到了巴拿馬,送到了遠東,送到了非洲基地去磨合培訓,並沒有一個真正的使用過程。」霍夫曼解釋道,「您組織過這麼多次戰役,一定深切明白快速而有效的動員體系是打贏的必要前提,甚至很多時候直接決定了輸贏,所以我們完全有必要通過這麼一次形式來磨合自己,看看所謂的快速反應部隊到底快不快,看看所謂的聯合部隊、聯合艦隊、聯合國軍到底能不能用。」

約德爾點點頭,這好像是一個不錯的理由。

「第二個因素是從政治層面考慮的,杜威目前生死不明,這一點麥克唐納也沒有明說,如果杜威真的去世,這意味著不論將來美國哪一派政治勢力上台,我們安排的政治體制和戰略格局都會出現裂縫——這裡我當然有責任,但意外也就是這時候產生的,所以必須竭力彌補。」霍夫曼嘆氣道,「從目前來看,美國內部沒有親歐洲的政治家了——起碼現在沒有,麥克唐納算是這些人群中最親近我們同時又擁有一點力量的人物——您不能簡單地把他當將軍看,他目前正向麥克阿瑟這個方向發展,麥克阿瑟是純粹的軍人么?」

「但是,根據我的了解和觀察,也根據其他元帥或將軍們的意見,他們普遍不看好麥克唐納,別說成為掌握美國大局的人物,甚至連麥克阿瑟的水平都達不到,他這個人有些時候是非常衝動的——維德角召喚我們去進攻美國海軍的軍艦,其實完全就是暴怒之下沖昏頭腦的行動,對他、對總統衛隊並沒有好處。」

「我知道……」霍夫曼嘆了口氣,「麥克唐納有很多問題和缺點,斯坦因納也和我彙報過,但目前我們不給他撐腰,不讓他把美國的局勢搞亂,我們能相信誰、依靠誰呢?美國國內的其他勢力連杜威都敢殺,說明矛盾已尖銳到不可調和的地步了,這種矛盾對我們而言是有利的,哪怕親歐洲派最後失利,我們也要有個姿態表示對不對?不然以後誰還會選擇和我們合作,誰還會相信我們?杜威之所以後來全面倒向我們,不正是因為在剿滅美國布爾什維克的戰爭中我們出了大力么?」

約德爾對此也只能默默地點頭。

確實如霍夫曼所說,沒有萬全之策,美國的實力和體量在這裡,指望美國永遠採取跟隨德國的策略是不可能的,要順應這種變化,要麼在意識形態上同化他,要麼想方設法在美國內部擁有自己的力量,霍夫曼也沒指望這種局面能維持多久,他只希望能夠撐過自己戰後第一個任期,那時候德國在消化吸收戰爭勝利果實的基礎後實力會進一步提升,也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不過杜威一死把一切都給搞亂了:

苦心維持的全球場面被破壞了!

想方設法想拖延的時間大大減少了!

這當然是犯了很大的錯誤,不過這個錯誤誰也沒法指責霍夫曼什麼——沒有人可以控制一切,元首畢竟不是上帝。

現在德國的做法只能退而求其次,儘可能使用其他手段拖住美國的步伐,霍夫曼並不期待美國再打一次內戰,但他希望能把20萬總統衛隊保留下來,10萬在美國國內,10萬部署在海外,通過這20萬軍隊發揮德國的影響和價值觀,就足夠讓後來的美國總統繼任者投鼠忌器了。

約德爾聽懂了元首的意思:就目前階段而言,什麼也不做,坐視總統衛隊被吃掉、同化絕對不符合德國的利益;但讓美國大打出手,為了維持這個局面而把德國也拖下水,同樣不符合德國利益。

別的不說,歐洲聯合艦隊只有200萬噸位,實際目前不過140萬出頭,美國海軍現在擁有的總噸位已突破了100萬噸大關,真打起來鹿死誰手還不可知呢;而如果美德大打出手,最獲益的是誰?是日本!

霍夫曼才不肯做這種賠本買賣。

「再退一萬步說,我一直想找機會去紐芬蘭部署導彈和轟炸機,想去墨西哥部署裝甲部隊,您認為這次有沒有機會實現?」霍夫曼笑笑,「雖然從亞速爾起飛的v8已能夠覆蓋美國大部分地區,但畢竟v8太遠、太貴,如果在紐芬蘭,我們用v6就可以解決問題——低成本解決方案,順帶還能嚇唬一下加拿大人。」

約德爾心領神會:看來聯合國軍出兵事真,檢驗部隊成色是真,藉機調度部隊是真,干涉美國內政是假……如果是杜威當總統,現在德國還沒有必要急哄哄地去紐芬蘭上布釘子,如果美國換人,特別是換對德國不友好的人物掌權,紐芬蘭這枚釘子就很有必要了——沒有麥克唐納的求援,德國怎麼能說服英國把導彈部署到紐芬蘭上去呢?紐芬蘭畢竟是大不列顛領土嘛!

現在理由就充分了,美國還欠著德國巨額賠款沒還呢,德國當然要為自己找一個擔保。

有這個親口保證,約德爾心裡一塊大石頭落了地,他現在終於可以心無旁騖地完成組織、調度計畫,並編寫一下《亞美利加行動方案》,如同當初編製《高堡奇人》方案一樣,充滿了對權術、戰略的欺詐與精心設計,最後只有一個結果——根本用不上!

霍夫曼畢竟不是上帝,他當初布置的美國方案因為杜威被暗殺已出現了巨大豁口,無論怎麼處理都恢複不到原來了,逼得他在不到1年的時間裡只能進行戰略調整。

同樣,他也不知道自己這個表態已隔空挫敗了洛克菲勒發動軍隊處理總統衛隊的努力:杜魯門·馬歇爾本來試圖聯手在參聯會上表態強行解決總統衛隊,結果德國不但表示出兵,且表示要全面出兵的態度把參聯會震住了。

他們下不了這個決心和麥克唐納硬碰硬,而得到德國後續支援保證的麥克唐納也不會輕易服軟,最後雙方只能對峙並尋求政治解決——這是洛克菲勒最擔心的局面。

因為麥克唐納這個瘋子自恃自己後面有人,開始肆無忌憚地殺人——財團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軍隊和暴民亂來,美共叛亂時他們已領教過一次了,這次看來還得再領教一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