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冷戰:通向鐵幕之路(最終卷) 第002章 局勢紛擾(2)

「我也這麼勸,但夏爾堅持要回去。」

喬治六世詫異地問道:「這是為什麼?別告訴我你不記得他們已缺席審判過你死刑,只要你一回去,判決就會生效的,而且你不要忘了還有德國人……」

「他們說了,會保證我的生命安全,哪怕法庭審判我死刑,貝當也會用法蘭西元首的特權將我特赦……當然,坐幾年牢是免不了的。」

「不!您不能回去,這沒準是個圈套。」

戴高樂平靜地回答:「光是我一個人,回去與否其實並不重要,但我還有這麼多部下,他們為了投奔自由、投奔光明、拯救法蘭西而來,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現在我不能不給他們一個交代,美國人可以利用完我們就丟棄不管,但我不能不管……」

「您可以到加拿大來,如果您覺得不舒服,甚至可以遷移到魁北克去,那裡是法語區……」

喬治六世這句話一說,丘吉爾眉頭就皺了起來:認為這句話非常不妥,怎麼可以安排到魁北克呢?萬一法國人過兩年鬧著要獨立怎麼辦?

不過戴高樂只笑了笑:「不必了,大不列顛目前局面也很困難,而且魁北克也不是我們該去的,我也不想分裂盟友的土地,再說,我手下的家鄉、他們的親人乃至大部分朋友故舊都在歐洲,我不能讓他們成為沒有祖國的孤魂野鬼……」

「那……」

「我打算和貝當和達爾朗做筆交易,我們放棄反對現有法國政府的立場,貝當以最高元首的名義保證不再追究他們在戰爭中的責任,他們安然回法國重新開始生活,翻過噩夢般的一頁,至於我個人,可以接受法蘭西的審判,該是什麼結果就什麼結果,我無所謂……」

「貝當會同意么?德國人能同意么?」

「貝當應該會同意,至於德國人,我想他們也會同意,他們現在正在收攬人心……」戴高樂擠出一絲嘲笑,「倒是法國政府內部某些人不希望我們回去……」

「達爾朗呢?」

「達爾朗的態度比貝當曖昧一點……不過應該勉強也能同意。」戴高樂微微一笑,「他在和賴伐爾爭奪貝當之後國家元首的位置,雖然賴伐爾更親德,但德國人反而更看重達爾朗一些——希特勒是個聰明人,他知道高傲的法國人民不會接受一個德國傀儡統治他們,但德國人不會允許達爾朗滑到另外一個方向去,所以賴伐爾他們還會繼續擺在總理的位置上……」

聽戴高樂剖析得這麼清楚,喬治六世嘆了口氣:「我和溫斯頓大概是回不去了……也不知道美國人會怎麼處理我們。」

「所以,這也是我今天前來拜訪的意思……」

「您的想法是?」

「今後歐洲各國的政府可能被迫解散,但我們在戰爭中用鮮血凝成的友誼不會消退,我希望今後大家還能互相支援、互相鼓勵,如果希特勒真的能夠實踐諾言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發展的歐洲,讓德國領導我並無意見,但如果德國只是以歐洲聯盟為借口,實際上是要奴役歐洲各國人民為德國的野心賣命我是不會容忍的……我們必須再次團結起來抗爭!」

「美國人怎麼看?」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美國人身上,通過這次戰爭我完全看透了美國人,從本質上說,美國人要爭奪世界霸權的野心和德國人沒有什麼區別,你們難道忘記了么?是誰幫助德國恢複經濟的?是誰同意德國重新武裝起來的?是誰堅持置身事外、不對歐洲大陸進行支援的,沒錯,就是美國!如果美國人能在1939年9月而不是等到1941年年末就將他們全部軍事力量擺出來,德國根本不會如此猖狂!」

喬治六世和丘吉爾都搖頭,說這些還有什麼意思呢,如果硬要指責美國人,美國人也有一肚子火可以發:上次大戰美國費心費力支援了歐洲,明明實力已是世界第一,戰後卻被英法聯手趕出了國際政治舞台最中心的位置,什麼好處也沒得到——憑什麼吃過一次虧的美國人還要再上當?若不是羅斯福力排眾議提前讓美國開始擴軍備戰並且通過租借法案,美國說不定到1944年都不會參戰。

丘吉爾苦笑道:「如果你的人不願意回法國又不想再待在美國的,可以到加拿大來,雖然我目前自身難保,但安排一些法國朋友也是可以做到的。」

這種話戴高樂也只能聽聽笑笑:丘胖子當初為了阻止法國艦隊落到德國手裡而動用弩炮計畫直接痛下殺手時可沒這麼客氣,結果卻起了反作用,不但沒能最終阻止法國艦隊落到德國手裡,而且還造成法國人普遍更仇視英國——德法世仇,德國打我們還情有可原,至少還算是騎士般的戰爭;英法是盟友,卻偷偷摸摸背後下刀子,這算什麼?比卑鄙小人都不如……

可現在再說這些有什麼意義呢:一切都已經過去了,對也好、錯也好,今後都不重要了……今後的國際政治舞台中心將不再是戴高樂、不再是丘吉爾,甚至不再是法蘭西、不再是大不列顛了……

10月17日,也就是杜勒斯和里賓特洛甫終於就美德停戰協定達成原則一致意見的前一天,德國進行了第二顆原子彈的爆炸試驗。

這一次原子彈爆炸依然是在索馬利亞試驗基地,相比第一次試爆,這一次要成功得多,一個Me-464三機編隊執行了空投任務,其中一架Me-464投下了腹部那顆圓滾滾,將近4噸重的大傢伙,然後以最快速度脫離,其餘幾架飛機則全力以赴打開儀器搜集爆炸效果,炸彈帶著降落傘慢慢悠悠往下落地,在距離地面大約700米時發生爆炸,迸發出比第一次更猛烈、更強大的威力。

根據儀器最後測定,原子彈最終爆炸當量相當於4.95萬噸TNT炸藥,完美達到了預定的設計目標,說明專家組進行的針對性調整完全是準確的——不僅起爆時間要壓縮,核裝葯再減少一點量不會影響爆炸效果。

同時也通過實驗證明原子彈通過飛機空投並進行空爆是完全可以的,同等當量下空爆的殺傷半徑比地面爆炸要增加一倍以上,雖然核心地帶的殺傷力略有下降,但核心區的殺傷威力已經過剩,減少一點不會影響效果,反而覆蓋範圍的擴展可以有效彌補原子彈的實際作戰威力。

空投成功也就證明了可以進入實戰使用範疇,雖然德國空軍還不敢打包票說完全奪取制空權,但至少晚上去空投一顆原子彈是有把握的,這就足夠達成實戰目標了。

大島浩從凱特爾這裡打探到的有關「原子彈條件下的特種登陸戰課題」實際上是《高堡奇人》第47稿中的部分內容,但這顯然是故意放出來咋呼人的,否則凱特爾怎麼能向一個外國大使闡述得這麼清楚?實際上德國學界和軍方非常清楚,別說2萬噸原子彈沒這個威力,就是5萬噸的原子彈都不可能實現計畫中所描述的,構建寛逾200公里的核輻射無人帶,摧毀個把城市倒是可以辦到,但真要靠原子彈打登陸戰,似乎還不太理想,別的不說,這中間時機就很難把握。

至於原子彈通過潛艇投放實現水下爆炸,德國倒是想試驗一下,可惜一來沒有多餘的原子彈,二來沒有足夠的軍艦來實地試驗,現在德國主力戰艦不多,腦子有毛病才會把戰列艦送去充當核試驗的道具,所以只能放出消息騙騙日本人和美國人,至於真實情況,想必他們也不懂。

這一手還真把世界各國給唬住了,現在大家拼了命地在打探原子彈的消息,實力強的如美國、日本、英國、法國都在籌劃著自己建造,實力弱一點的也在考慮怎麼處理這個問題。

英法並不是對核武器一無所知,恰恰相反,英國當初是有核武器開發計畫的,而法國雖然因為戰爭緣故中斷了計畫,但現在法國經濟形勢不錯,又在謀劃獨立國防,所以對這件事也很上心。

沒錯,法國人在全面謀劃恢複國防體系,雖然總兵力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達到歐洲第一陸軍的地步,但至少在裝備研發上是不甘落後的,除了火箭為了趕進度從德國引入外,其餘重型坦克、噴氣飛機、直升飛機乃至突擊步槍都在從頭開始研製,倒不是說法國現在就有東山再起、與德國再唱反調的用意,而是軍工在法國工業內佔比也不小,德國軍工訂單結束後,法國軍工必須找到其他適合自己的產品才能生存下去,研發更好的產品勢在必然,再說德國也說了,今後歐洲防務是統一招標,哪個公司的產品好就採納哪個公司產品為歐洲標準產品,法國經濟界、軍工界人士自然也要躍躍欲試——能拿到歐洲分享的蛋糕可不容易。

至於原子彈,貝當和達爾朗連學術帶頭人都選好了,由著名和物理學家居里夫婦的女婿——讓·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挂帥,(這是非常難得的一幕,夫妻結婚後保留了雙方共同的姓氏,主要是居里這個姓氏太有名),然後準備開始建造重水反應堆。為試探德國的態度,貝當還故意向德國發出信件,希望能得到挪威重水工廠的重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