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彷徨:戰爭與和平 第150章 昭和維新(17)

小磯國昭當然知道這件事不好辦,可這批裝備他又眼饞得很,朝鮮軍現在是各軍鎮中裝備最差勁的部隊,既不能與財大氣粗的關東軍、中國派遣軍相比,也不能與連續作戰、屢有繳獲的印度軍和南方軍相比,又沒有國內中樞總軍的大力扶持,本來宇垣一成當首相時還能從手指縫裡漏一點下來,現在完全沒人關照了,徹底屬於「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部隊,500輛汽車,100輛坦克、200餘門美國榴彈炮對關東軍而言不算什麼,但對窮得叮噹響的朝鮮軍而言是塊異常豐厚的肉骨頭,明知道梅津美治郎出這個主意居心不良,但誘惑實在太大,小磯國昭也擋不住兩眼放光的各路手下,於是只好戰戰兢兢地發出要求裁汰部分總軍、將軍費使用到刀刃上的電報。

他這電報一發,關東軍、印度軍、南方軍第二天立即群起響應,都說他「遠見卓識、言之有理」,第三天,連海軍都出來搖旗吶喊,說小磯國昭總督「所謀甚遠、所思甚優」,氣得小磯國昭連飯都吃不下——這他媽是把朝鮮軍架在火上烤,可他又有什麼辦法呢,只能自我解嘲,好歹還弄到了一批軍備。

面對四下軍鎮逼宮,一貫好商量的多田駿終於忍不住在大本營會議上發火,結果還沒等他罵上幾句,海軍次官伊藤整一已站起來通報了海軍軍費縮減案——海軍打算一口氣打算縮減15%的海軍軍費。

這一手逼得多田駿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因為海軍態度很明確:戰事差不多要告一段落了,繼續維持這麼高的軍費於國於民不利。大藏大臣本來不想摻和軍方的鬥爭,但堀悌吉用眼神逼得他不得不站起來,認為壓縮軍費對國家是有利的,目前債台高築的政府財政已基本難以為繼了。

首相東久邇宮稔彥王的臉黑得和鍋底一樣,半天后才道:「堀君,何必咄咄逼人呢?」

「殿下這話我就聽不懂了……」堀悌吉微微一笑,「現在不是海軍逼陸軍裁軍而增加海軍軍費,現在是海軍打算率先裁軍,陸軍各主力軍鎮也看到了問題所在,紛紛響應,大藏省也這麼說,可見是眾望所歸,怎麼算我咄咄逼人呢?」

東久邇宮稔彥王嘆了口氣,把頭轉向山本五十六:「山本君,你的意見呢?」

山本愣了一下,不知道為什麼會點中自己發言,斟酌了半天才到:「既然大部分意見趨同,陸軍總也要意思一下吧,殿下,其實海軍也是在忍痛裁軍,誰不想讓自己手裡軍艦多一點、飛機多一些,都是為了國家啊……陛下前兩天還說,相忍為國呢。」

石原莞爾正在喝水,聽到這句話差點沒把喝下去的水全給噴出來:第一次知道相忍為國還可以這麼解釋,他也算是服了海軍省。

「如果我只同意裁撤海軍軍費,不同意裁撤陸軍軍費呢?」東久邇宮稔彥王眉頭一揚,「陸軍剛剛裁撤總軍12個師團,近25萬官兵,尚未妥善安置到位,按照你們的說法又要再次裁撤12個師團,根本來不及也難以安排……」

「那殿下的意思是不是裁軍其實是同意的,就怕時間來不及,不知陸軍什麼時候能來得及呢?」大西瀧治郎上前追問了一句。

東久邇宮稔彥王一愣,才發現掉入了陷阱,現在人家在說裁不裁,自己在扯來不及,這根本就是兩回事,於是便道:「我不是這意思,我的意思是,總軍不能裁撤,留著要打仗用的。」

「哪裡打仗要用呢?」堀悌吉步步緊逼。

「這個……」東久邇宮稔彥王一時語塞,只好把求援目光投向石原莞爾,指望他出來說兩句。

石原看到他亂了方寸,嘆了口氣道:「海軍不是說打算支援關東軍北上么?這些部隊可以充當預備隊。」

堀悌吉微微一笑:「今天剛剛收到戰報,所羅門一線美軍不戰而逃,退守澳新,聯合艦隊已往新喀里多尼亞進攻,但可能也會撲空,南下進攻的兵力可能要比預計增加,既然中樞留了預備隊,不如調給澳新作戰使用吧。」

「不行不行,這些部隊訓練度還不夠,不能出征,還是就近調遣南方軍部隊吧。」

「混賬!」堀悌吉勃然大怒,狠狠一拍桌子,「總軍的部隊,既不能戰,又不願裁,留著欲浪費國帑乎?鎮守四方的其餘各軍得不到充分軍備與物資以至於只靠血肉之軀與敵軍拼殺,這邊還在優哉游哉地慢慢練軍,爾等有何面目面對國民?」

多田駿反唇相譏:「堀君,你不要太過分了,陸軍的事,還輪不到海軍來插手!」

「是嘛?」堀悌吉冷冷一笑,「將來一旦中樞有變,靠這種廢物部隊,可用?」

「你!」

「堀君,這話是什麼意思?」東久邇宮稔彥王緩緩站起來,質問道,「海軍要造反?」

「不敢。」堀悌吉微微一笑,「海軍馬上就要公布第二批軍功授田名單了,而陸軍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就如何授田達成共識,不要怪我烏鴉嘴,等海軍第三批發布後如果陸軍還沒影,你們以為下面部隊不會起來鼓噪么?你們以為他們不敢起來天誅國賊么?中樞懾服四方固然是靠威嚴、靠權力,一旦行事不公,底下的人怎麼看中樞?他們可不像海軍這麼好說話!」

「罷了罷了……」東久邇宮稔彥王揮揮手,「就按海軍意見,陸軍軍費壓縮10%,總軍再次裁撤8個師團,從4大軍鎮抽回5個師團!有關軍功授田制度加快制定。」

7月初第一場大本營正式會議就在這種詭異氣氛中通過了決議……

「陛下,現在情況就是如此,陸海軍已達成協議,海軍軍費縮減15%,陸軍軍費縮減10%,陸軍額外再裁撤8個總軍師團……」木戶內大臣想了想,「據說場面鬧得很不愉快,堀悌吉和多田駿都在會上拍了桌子、罵了人,就差公開動手了,山本五十六和石原莞爾的臉色都很難看……」

「山本和石原後續有什麼反應?」

「他們事後都表示這是一場誤會,不承認有任何衝突,只承認進行了深入探討,不過場面瞞不過別人,藏相、外相都在,算是標準的五相會議。」

「藏相和外相有什麼反應?」

「他們不想插手軍方的事,谷正之倒是提了一嘴要不要恭請聖裁,但被藏相打斷了,說區區小事就不要叨擾聖聽。」

裕仁臉色一變,眯起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麼,許久後才問:「你怎麼看?」

「這個……」

「但說無妨。」

「站在微臣的立場,裁剪軍費當然是有助於國家財政、有利於民生的,不過海軍尤其是堀君目前動機並不單純,在利用4大軍鎮在逼迫陸軍中樞削減總軍,當然,總軍戰鬥力弱、人員素質差也是明顯的,怪不得外界……」

「你的意思,裁得對?」

「這個……臣以為……以為,應該從長計議,一切好商量。」

裕仁搖搖頭:「慢慢來不是堀悌吉的風格,否則他不會在這個仗還沒有打完的當口就如此急切地操持什麼改革、主張什麼軍功授田了,他的一切都是考慮在鞏固自身權勢。」

「陛下……」

「不用勸朕!」裕仁的口氣很惱火,「讓你另外打聽的那件事怎麼樣了?」

「臣……臣不敢說。」

「說吧,有人敢說還怕朕不敢聽?有什麼大逆不道的話都說不出來吧。」

「小畑敏四郎會見了秩父宮殿下,兩人談了很久,談到了,談到了……」內大臣遲疑著不敢說下去。

「說!」暴怒的裕仁幾乎是嘶吼出來。

「談到了皇族分封的問題,海軍方面主要是堀君認為目前帝國佔領地盤過大,不利於統治,打算請皇族外出坐鎮,好像是恭請秩父宮坐鎮印度、高松宮坐鎮南洋、三笠宮坐鎮南太平洋……三位殿下為陛下拱衛本土。」

「好哇,地盤都分配好了,朕的臣子可真是深謀遠慮……」裕仁連連拍著扶手,要有多憤怒就有多憤怒。

「陛下,陛下……」木戶連忙勸道,「沒有跡象顯示這三位殿下答應這種說法,他們都將其視為無稽之談……」

「夠了,你不用替他們辯解,如果真沒有這個心思,為什麼他們不主動來和朕說清楚呢?一個也沒有!一個也沒有!」裕仁笑得眼淚都出來了,「真是朕的好兄弟啊……」

木戶苦笑:他們敢來說么?這種事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當其無的,當初226就因為兵變部隊隨口吼了一句「我們擁立秩父宮殿下」,雍仁就被監視到現在,不但時時刻刻有人盯梢,連丁點自由都沒有。

「這個消息,你還和誰說過沒有?」

「沒有。」

「和首相說過嗎?」

「不敢。」

裕仁點點頭,臉色稍微好轉了一些。

「陛下,也不能排除是一種策略,故意……」

「堀悌吉也許是故意,但有些人我看是順水推舟啊……」裕仁臉色鐵青,「首相和石原打算什麼時候換武田攻的位置?」

「這個……他們說暫時換不了,一來武田攻對陛下素來恭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