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彷徨:戰爭與和平 第136章 昭和維新(3)

「板載!」

「板載!」

5月21日上午,聯合艦隊班師回到東京灣,東京街頭萬人空巷、夾道歡迎。

這一次祝捷儀式比上一次聯合艦隊轉戰歐洲更為宏大,在艦隊抵達前半個月,報紙就開始連編累牘地造勢了,曆數了海軍的功勞,特別是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佔領夏威夷和實際控制大半個太平洋的戰功更為顯赫,連「天下無敵」都擺出來了。

當然這也不是吹牛,論聯合艦隊的戰績,論實力,現在確實是世界第一,而且比第二、三名加起來都多,完整的「兩強標準」,即便到1945年年底,也能隨意勝過美德當中的任何一方,畢竟他們在造艦,日本也有新軍艦源源不斷服役,6月份又有2艘雲龍級即將服役——第三航空艦隊即將重組完成,等到這時候就有第一、二、三、五、六五個航空戰隊,再配上3艘大和級超級戰列艦,實力空前強大;除此之外,在船台上還有一大摞雲龍級、軸心級等著完工,雖然戰列艦是一艘也沒有了,但手裡的存貨也足夠用了。

這次回東京彙報是冢原二四三帶隊表功,堀悌吉其實完全可以再拖延兩天,等待主力全部匯合後再會東京,但他沒有接受松田千秋的勸告,而是提前兩天回到了東京,為的就是把表功機會讓給冢原二四三,畢竟後者新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他要把這個架子和薪火傳遞搭起來,這一點聯合艦隊上下都是服氣的,長官安排錯不了。

唯一不同的是,這次迎接的氣氛比上次還要好,前次還有伏見宮博恭王從中作梗,這次堀悌吉和山本五十六兩人聯手,聲勢弄得浩大無比,再加上夏威夷戰役還有陸軍一份功勞,更是眾星捧月,舉國振奮。

特別是看著一艘又一艘繳獲的物資從船上運下來,誰都有這份感覺:發財了。

當然,這只是民眾的觀感而已,真正的大頭遠遠還沒有到位。夏威夷戰役一共俘虜了6萬多美軍和7萬平民,是一筆不菲的巨資,雖然美元幣值已貶了好多次,但內涵價值仍然足夠海軍再造5條大和,如果按照戰前標價就更值錢。

所以對海軍主張發賣俘虜和平民的念頭,大本營是一力贊同的,絕口不提「放虎歸山」這種話,至於美國方面本來仗打完了是不會談贖買俘虜這種事的,奈何夏威夷戰役實在打得夠慘,再加上委內瑞拉也失手在即,東海岸天天面臨火箭威脅,美軍高層為了維持士氣還是不得不出錢來購買。

但對真正知曉內幕的高層來說,祝捷儀式和後續的封賞儀式只是一個過場而已,真正角力早已就轉移到朝堂之上了。

為搞好關係,東久邇宮稔彥王還是費了一番很大的心思,先是同意堀悌吉提出的陸海軍犒賞方案,然後又請旨將堀悌吉冊封為公爵——堀悌吉在官職上已升到頂峰,只能在爵位和勳章上動動腦筋了,雖然大家都知道堀悌吉不看重這個,但有比美元強,高比低要強。也因為這樣,堀悌吉返回東京後,第一件事就是去找東久邇宮稔彥王認錯——巡視時間長了點,給大本營和殿下造成了不便。東久邇宮稔彥王也沒有就這件事說什麼,反而感慨堀君辛苦,有關人士調整預案就參照原先說好的內容一起下發了下去。

可誰都知道,表面上大家還是一團和氣,分歧卻已註定了,堀悌吉擬定的《改革意見書(徵求稿)》已發到了眾人手裡,有關內容看上去平淡無奇,比堀悌吉在電報里闡述的觀點要緩和、平淡得多,但大家都知道這只是第一步,還有第二步、第三步,沒有第一步啟動,就沒有後續第二、第三步的事,但眼睜睜看著後面兩步,要不要走第一步也會讓人難以抉擇——這就是痛苦所在。

「堀君要裁員減費?」

「是的,現在軍費開支浩大,國力難以承受,欠德國的債務一天天累積下來,若不是不用利息,光是每年的利息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堀悌吉的態度很誠懇,「既然夏威夷一下,大的戰役結束,自然沒有必要再為此這麼高昂的軍費,裁員減費勢在必然。」

「這麼做軍隊是會有反彈的。」東久邇宮稔彥王也不氣惱,只慢悠悠地說,「是不是先緩一緩?」

「殿下……今年的赤字……」堀悌吉不說話,大藏大臣先開了腔。

東久邇宮稔彥王很想罵人,你大藏相到底是聽首相還是聽海軍的?不過他知道這是對方的本能,不讓大藏大臣顧忌赤字比殺了他還難受。

「不過,我聽說堀君似乎有意同意北上?這軍費還怎麼裁剪?莫非只砍海軍,不砍陸軍?」多田駿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我可沒說我支持北上……」堀悌吉微微一笑,「現在連北上的預案都沒有,怎麼談得上支持?」

這當然是睜眼在說瞎話,梅津美治郎和海軍之間的交易並不複雜,中樞稍微一打聽就知道了,就連當事人都沒有隱瞞不報的意思,不過堀悌吉的話也沒有錯:關東軍和朝鮮軍還沒有提出北上呢,海軍哪來的支持意見?

多田駿恨得牙痒痒,不過也沒有辦法,秘密商議的事情不適合拿出來擺在檯面上,堀悌吉這次搞的是陽謀,動靜之大不怕你們知道,不像「天誅國賊」搞得是陰謀,又是私下勾連,又是潛伏卧底,完全不是一個層面的干法。

「陸軍當然也是要裁軍的,現在戰事初定,維持400萬陸軍的規模也沒有必要,完全可以砍掉一些,而且從歐洲的經驗來看,裁軍是非常正常的,德國人的力度比我們還大。」

一聽伊藤整一把德國的例子搬出來,大家就沒有什麼話好講了:德國確實在裁軍,不但從西俄撤走了大批軍隊,還前前後後裁撤了至少150萬部隊,同時也縮減了軍費。更要命的是,德國縮減軍費還不是同比例縮減的,德國基本只縮減了陸軍的軍費,略減了空軍的費用,海軍費用不但沒減而且還是在增加的——豈不見一艘又一艘新軍艦在下水?

可大家也不想輕易答應堀悌吉裁軍,因為裁軍肯定要從老弱病殘、戰鬥力低的部隊開始裁員,海軍兵力調整隻要堀悌吉一句話就可以擺平了,陸軍怎麼辦呢?要裁撤師團的話首先就是裁撤國內的總軍——那不是一步步掉到堀悌吉的坑裡了么?

會議商量了半天,爭論不算激烈,更沒吵起來,但也沒答應裁員,只有石原莞爾提了一個意見:陸軍目前正在新組建的、未完成編製的師團暫停,所有人員裝備都進行整補,這是陸軍中樞目前給出的最大讓步。

出乎意料的是,堀悌吉沒說什麼便直接答應了。

如此爽快的風格讓東久邇宮稔彥王愣了一下,不但吃不透堀悌吉的意思,更擔心對手還有附加條件,誰知道山本五十六直接就翻篇了:「裁軍的事先溝通到這裡吧,關於印度支那和薩摩亞問題,我看要充分議論一番。」

石原莞爾眉頭一皺,重頭戲來了。

印度支那南部問題已拖了將近一年,德國、法國屢次過問,日本的表態一直很曖昧,不說不肯,只說要看機會、談談看,為了這件事,日德之間的外交關係也冷凍了不少,最起碼日本最渴望的火箭技術就一直拿不到,現在眼看著德國火箭屢屢發威,聲勢越來越大、作用越來越明顯,日本不急是不現實的。更糟糕的是,前不久德國通報了美國火箭的事——美國人哥斯大黎加豎起火箭攻擊巴拿馬,雖然數量不多、作用也很有限,但給人敲響了警鐘,這個東西開始擴散了,現在德國有、美國也有,就是日本沒有,不但仿製沒有對象,連目前的技術儲備都不夠,從上到下都是緊迫感。

從美國獲取火箭技術是不可能的,自己研發又太慢,所以主意必須打到德國這裡。這是陸海軍雙方都心知肚明的事,只不過立場反過來了——以前陸軍中樞著急,海軍中樞無所謂,現在是海軍中樞著急,陸軍中樞無所謂了。

其實法屬印度支那的價格已初步談好了:200億德國馬克+全套火箭技術,火箭技術當然不是法國人給的——德國人有言在先,法國拿到的技術沒有德國許可是不能轉讓的,歸根到底就是和德國買,無非是法國人出錢。

這是筆三角債:德國欠法國債、日本欠德國債,法國又想要回地盤,只要地盤移交,整條債務鏈條都可以清償。至於德國人和法國人之間有什麼勾當,就不是日本所能夠控制的了。

對日本來說,如果非要移交印度支那南部,給法國比給德國要好。

不過奇怪的是,山本五十六的提議一出口,陸軍高層的態度就很古怪,幾個大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該說什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