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凌厲:連續的進攻 第001章 抱怨(上)

「號外號外……日本海軍主力艦隊神不知鬼不覺突入印度洋,我軍艦隊慘敗!先頭登陸部隊失去聯絡!」

「號外號外……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堀悌吉大將嚴正聲明:自即日起封鎖北印度洋海域,片帆不得出入!英、美盟軍船隻發現即予摧毀!」

看著報紙上那刺眼的黑色大字標題,羅斯福總統很有一股要將其撕碎、踩在地上泄憤的衝天怒火,但他終究是有涵養的政治家,忍住了這個衝動,只冷冷地吩咐秘書將報紙遞給會議室里的人員。

所有人的眉頭都緊鎖著,雖然發達的美國傳媒業為招攬眼球經常將報紙新聞標題弄得很誇張,但這一次顯然不是,在聯合艦隊的戰績和威脅面前,所有辯解都顯得蒼白無力——這些內容和聲明宛若一個巴掌重重揍在美國軍、政要人的臉上,火辣辣地疼!

「這是今天早上刊登的報紙,諸位有什麼想法?」羅斯福壓抑著火氣,用低沉的語氣問道。

副總統亨利·阿加德·華萊士不悅地說道:「為什麼沒有人封鎖傳媒?這種消息傳播出去只會給社會造成不必要的混亂。」

「封鎖?怎麼封鎖?」國務卿科德爾·赫爾一臉鬱悶,「日本艦隊都用明碼電報發文了,我們設在非洲、中東、印度的各大報館都收到了消息,不出三小時就傳遍了全美傳媒,封鎖只是欲蓋彌彰,難道等那些記者偷偷摸摸捅出來?然後再讓民眾走上華盛頓街頭抗議我們無能且無恥?」

民主國家封鎖輿論是很困難的,特別是與戰爭有關的重量級新聞更是如此(歷史上就連第三帝國都不敢隱瞞第六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的失敗),現在美國輿論高度關注埃及和中東戰局,一點點風吹草動都讓他們異常敏感,如果有誰膽敢對民眾隱瞞撒謊,他未來的政治前途將十分不妙。而隨著明碼電報的發送,消息已經透明了,與其讓以訛傳訛的小道消息滿天飛還不如痛痛快快抖出來。

所有人心頭都燒著一團火:說好的英美海權呢?說好的封鎖軸心呢?現在軸心海軍力量都集中在紅海和印度洋,不但接連痛揍盟國海軍,居然還發出此等叫囂,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羅斯福一臉凝重,他收到完整戰報的時間比丘吉爾晚很多,直到確定艦隊覆滅、登陸部隊失聯後,倫敦才把這個可怕的消息傳遞給華盛頓,傳到羅斯福手裡已是深夜時分了,氣得他一夜沒睡好,一大清早就召集班子開會商議對策。

「現在,這些偷偷摸摸溜進印度洋的黃皮猴子終於不害怕暴露目標了。」金上將用略帶嘲諷的口氣說道,「從該聲明來看,日本艦隊的戰役目標已從主力交戰修改為海域控制與艦隊破交,很明顯是在配合德國人的埃及攻勢,不知道英國佬在中東的地盤還能不能保住。丘吉爾這個老混蛋坑了我們一次又一次,海軍這次一口氣賠進去1艘航母,1艘戰列艦、6條巡洋艦還有一堆運輸艦和驅逐艦——我總有一天要和他算總賬。」

「遠不止這些。」喬治·馬歇爾冷冷地開了口,「陸軍還賠進去一個第二裝甲師,雖然他們最後貌似搶灘成功了,但損失一定很大,到現在音訊全無。」

所有人都對英國人表示了強烈不滿,如此強大且龐大的聯合艦隊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混進去的?金上將和馬歇爾的話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眾人你一言我一句地抨擊起大英帝國的各種無能來:包括超級機密被摧毀、強行要求啟動火炬計畫並改向增援埃及、截留援蘇物資最後成了敵人戰利品、30萬第八集團軍被消滅、地中海艦隊和快速縱隊又成了軸心國犧牲品……林林總總加起來,陸軍部長史汀生毫不猶豫地下了結論:「英國人就是我們這邊的義大利人,專門用來拖後腿的。這水平還不如中國人,起碼最近他們收復了十幾座縣城。」

羅斯福平時無論公開還是私下場合都不太指責盟友,今天實在忍不住了,開口道:「英國人不但擺了我們一道,還損失如此巨大,真是群不折不扣的飯桶。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印度洋盟軍艦隊完蛋了,現在整個印度洋都沒有堪與聯合艦隊匹敵的力量,別說運河和紅海,連波斯灣都能被日本人封鎖住,印度和非洲之間的航路顯而易見也會斷絕,接下去該怎麼辦?」

海軍上將尼米茲皺著眉頭道:「這件事總算解釋了為什麼日本人在南洋島嶼面臨我軍重壓,依然只用飛機和陸軍苦苦支撐,而不見他們耗費了當初近一半財政收入建立起來的聯合艦隊——這批瘋子原來都跑去印度洋撒野了!」

一聽尼米茲說起這個,馬歇爾就疑惑地問道:「日本艦隊這是打算徹底投靠德國不回來了么?不然根本難以理解為什麼他們放著自己的島嶼和地盤不管,巴巴跑去給德國人賣命。」

金上將聳聳肩:「誰知道?瘋子的世界是我們所不能理解的。」

「或許希特勒給了日本人難以拒絕的條件,德日印度洋航線打通以後,以後的麻煩事會接肘而來,我研究過有關日德意關於阿拉伯和印度的公開聲明,他們應當在很多問題上形成了勾結。」不愧是老資格的政治家,赫爾國務卿見微知著,察覺了其中真相。

「不得不說,這一次結結實實打中了我們的軟肋。」史汀生對戰爭的前途顯然更悲觀一些,「在非洲與印度洋上我們居然沒有能與軸心相抗衡的力量——論海軍,聯合艦隊現在是霸主;論陸軍,德國人拿下了亞歷山大,開羅陷落只在旦夕之間,第二裝甲師偏偏還下落不明。」

討論了幾分鐘,大家得出結論——問題說到底還出在海軍上!沒有制海權就沒法派陸軍登陸和支援,只能眼巴巴看著德國地面部隊席捲埃及、東非和中東,下一步就該威脅南非和印度了。

「我們還能投入什麼增援力量?」羅斯福滿含希望地問金上將,「慢速縱隊這點實力確實有點不夠看。」

「很難。」金上將迅速盤點了一下,彙報道,「我們的力量集中在太平洋艦隊,現在大西洋艦隊能動用的戰列艦還有1艘阿肯色級(阿肯色號),2艘新墨西哥級(密西西比、愛達荷號)。內華達號(內華達級)和田納西號(田納西級)戰列艦正在接受現代化改裝,預計6-12個月方可投入使用;衣阿華級首艦最快要到2月份才能完工服役,然後也需2-3個月的試航。艦隊航母暫時一條也沒有,不過本月底和下月分別會有一條埃塞克斯級航母和獨立級輕型航母完工後入役,只是兩艦還需經歷試航、上艦、磨合等過程,形成戰鬥力起碼5個月之後了。」

羅斯福失望地搖了搖頭:無論阿肯色級還是新墨西哥級都是一戰時期的老艦,是打不過日本或義大利那一票新銳戰列艦的,可堪大用的衣阿華級戰列艦和埃塞克斯級航母又得等5-6個月。大西洋艦隊目前力量實在有點薄弱,或許為船隊護航還勉強,用於艦隊主力交戰是不可能的。

他轉過頭去問尼米茲:「既然日本艦隊主力在印度洋,太平洋艦隊能否抽調1-2艘新銳戰列艦支援大西洋方面?將來可先把衣阿華首艦部署在太平洋。」

「這個……」尼米茲露出了尷尬之色,「太平洋方向我們損失了兩艘克羅多拉級(科羅多拉號和馬里蘭號毀於櫻花之手),現在能用的戰列艦隻有印第安納號、阿拉巴馬號(均屬南達科他級)、北卡羅來納號(卡羅萊納級)和新墨西哥號(新墨西哥級),如果再抽調1-2艘,遠東戰場就會有問題。」

史汀生奇怪地問道:「不是還有4艘喬治五世級么?」

金上將用陰鬱的口氣回答了對方的疑問:「老混蛋丘吉爾發電報給我們,說因為日本艦隊在印度洋和非洲如此猖獗,希望太平洋艦隊主力移師錫蘭島作戰,堵住日本人退回亞洲的道路,並在印度洋與其決戰。如果不能,是否能將4艘喬治五世和3艘裝甲航母還給他們,並讓其加上慢速艦隊中的主力艦和日本人決戰。」

「這不可能……」尼米茲連忙道,「如果僅與聯合艦隊主力決戰,太平洋艦隊憑現有兵力或許還有把握戰而勝之,但蘇伊士運河落入軸心之手後,義大利和德國艦隊也能出來了,三國合流在兵力上佔有優勢。更關鍵的是,既然日本艦隊主力在印度洋逗留,為什麼我們不利用敵人兵力空虛的機會加大進攻力度,反而要捨近求遠跑去印度洋找他們決戰呢?」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也不好,那也不好……羅斯福只感覺心煩意亂,忍不住敲著桌子發起火來:「難道我們只能看著德國人席捲中東?難道我們只能由著日本人在印度洋耀武揚威?如果他們進攻印度怎麼辦,進攻南非怎麼辦?先生們,現在不是抱怨的時候,要拿出辦法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