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黃沙:元首的擺拳 第010章 前所未有的嚴厲

「首相為什麼這麼生氣?」

「聽說蒙哥馬利將軍俘虜了4萬義大利人。」

「這有什麼可生氣的?」

「因為把古德里安和德國人放跑了。」

「跑了就跑了,啊……只抓了些義大利廢物?」

艾登和艾德禮畢竟嫩一點,對著電文翻來覆去看了幾遍沒看出裡面的貓膩,反而對丘吉爾的憤怒情緒感到不以為然,勸解道:「閣下,我們應該從更加積極的態度來看這個事,最起碼我們打贏了阿拉曼戰役,挫敗了軸心國對埃及的覬覦,保衛了開羅和亞歷山大港,逮住了幾萬義大利人,雖然有一點損失且沒有抓住德國人,但總體結果仍然是可以接受的——我們的人員損失不是很大。是否建議他們繼續推進,早日將托卜魯克拿下來,國內也在恰當的時候給予補給。」

丘吉爾陰沉著臉,「我希望你們反過來看這封電報。」

「反過來看?」大家糊塗了,只有孟席斯比較清楚地知道內情,但他不敢吭聲。

但不吭聲並不代表丘吉爾就會放過他,反而被直接點名:「孟席斯將軍,您肯定明白裡面的實際情況,請立即協調你們在埃及的情報人員,我想在1個小時內知道真實和完整的情況。」丘吉爾將「真實與完整」幾個字咬得非常重。

「如您所願,首相閣下。」孟席斯無可奈何地接了這個得罪人的差事。

沒過多久埃及方面就回電了,孟席斯通過安插在第八集團軍中的人員明白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大家對此都表示目瞪口呆。

瘋子!第三帝國的高級將領個個都是瘋子!堂堂大將居然敢率領不到70輛坦克向第八集團軍發動衝擊?怎麼看都像是自殺式的行為,但居然能收到這麼好的效果。第八集團軍也是廢物,十幾萬部隊居然被70輛坦克、兩個裝甲營的德國人打成這樣子,看了讓人不免讓人泄氣。

所有人都在想大英帝國為什麼沒有這樣的人物?反法戰爭成就了納爾遜勛爵和惠靈頓公爵,可新時代的納爾遜和惠靈頓又在哪裡?原以為希特勒換掉了隆美爾是自毀長城,沒想到新來的古德里安也不是省油的燈。而大家寄予厚望的蒙哥馬利將軍一開始似乎還有點作為,時間久了怎麼看都像是在走奧金萊克的老路——如果這樣還不如讓奧金萊克繼續幹下去呢。

「只有這樣一個解釋,古德里安的兵力遠遠不足,不得不以這樣微弱的兵力發動反擊以迷惑我軍,偏偏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知確切消息後,丘吉爾的情緒反而冷靜了下來,在冷笑中斷言,「那三個師、4萬義大利人也不是第八集團軍的戰果,他們明顯是被德國人主動放棄的,為的就是延誤我們的追擊動作,德國人已窘迫到必須放棄幾萬人的友軍部隊了。立即給蒙哥馬利發電報,要求他們堅決、快速地追擊敵人,務必要在古德里安退入托卜魯克前解決掉他們,不完成這個任務,我不介意繼續調整第八集團軍的指揮軍官。」

「至於增補……」他惡狠狠地將雪茄掐滅在煙灰缸里,「打贏了這一仗才給他們。」

大家看了看首相猙獰的表情,意識到丘吉爾對第八集團軍的表現或許十分失望,這種失望不僅是因為蒙哥馬利或者亞歷山大將軍試圖掩飾什麼,更因為古德里安以微弱的兵力卻取得如此瞠目結舌的戰果最後居然還大搖大擺地撤退,這等於是一巴掌狠狠扇在首相的胖臉上,無怪乎他如此憤怒。

「首相回電了么?」情緒有些低落的蒙哥馬利心情很緊張,這已是他第三次詢問參謀長德·拉甘了,患得患失的心態躍然紙上,因為他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在聽取蘭頓少將的建議後,蒙哥馬利指揮第八集團軍以龐大軍力向北線義大利人迅速碾壓過去,對方一開始還裝模作樣地抵抗了一番,在英軍加強力量之後沒過多久就派出談判代表舉著白旗要求投降。蒙哥馬利對此感到很困惑,俘虜義大利人不是一次兩次了,但像今天這樣乾脆和徹底的情形他還是第一次碰到。

他擔心其中有什麼圈套,特意在接洽談判的過程中把司令部幾個主要軍官召集過來一起參與,結果詢問得到的消息讓他大吃一驚:古德里安跑了,不僅跑了還帶走了南線幾乎所有部隊,北線留下來的只有義大利步兵師,他們缺乏彈藥和補給,連運輸車輛和裝甲力量都十分缺乏,只能迫不得已向蒙哥馬利投降。就這樣古德里安還發電報過來要求他們頂住英國人三天進攻以便於重新安排陣地,並假惺惺地說會安排兵力接應。這種「策略」義大利人一眼就看穿了,幾個師長一氣之下先向墨索里尼發了電報告狀訴苦,然後乾脆地直接派代表投降。

「古德里安目前在哪裡?」

「德國人的裝甲力量多數在特勒阿卡基爾,步兵單元已陸續向托卜魯克撤退。」憤怒的義大利談判代表絲毫沒有隱瞞,一五一十將他們所了解的情況都告訴了蒙哥馬利,很多消息甚至不等英國人問就主動說了出來,他們投降的唯一條件是英國人要給予足夠的後勤物資。

所以僅僅打了一天第八集團軍就取得了阿拉曼戰役的「勝利」,並俘虜了3個師4萬人的部隊,但英軍沒有繳獲多少有用的武器裝備,反而還要給這幾萬義大利俘虜提供物資和補給,出於對義大利人痛快投降的「獎賞」,蒙哥馬利決定滿足他們的需求。解除義大利人武裝後,在向南線推進過程中的情況果然如對方所說,德軍陣地上空無一人,那些事先看到的工事、火炮、坦克全是用各種各樣材料製作出來的假模型,間或夾雜著一、二輛已經報廢的殘骸,不過非洲軍團布下的雷區讓英軍吃了不少苦頭,損失了十幾輛坦克、裝甲車,數百官兵之後才勉強開闢出一條通道來,沙漠里密密麻麻的布滿了雷區標識,第八集團軍也沒有精力一一去掃除。

基於這樣的特殊情況,幾個參謀軍官絞盡腦汁花費好幾個小時的功夫苦思敏想後才草擬了那篇「告捷」電文,蒙哥馬利本不想這麼干,但在德·拉甘勸說下勉強同意了,並費盡心機用十分隱晦的詞語事先報告給了在開羅的亞歷山大將軍,不知道後者是否讀懂了字裡行間的意思,反正回電同樣含糊不清,讀起來既像是贊同又彷彿是暗示他可以自由行動而不加干涉,總之是任由第八集團軍矇混過去了。然後蒙哥馬利又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冥思苦想了一天,最後實在拖不下去才在猶豫不決中將電文發給了丘吉爾。

但倫敦回電遲遲不到又讓他患得患失起來,他壓根不知道倫敦之所以這麼晚才給他回電完全是因為丘吉爾要求情報人員在核實原本發生的事情——德·拉甘的想法是好的,也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他只是沒想到他碰到的頂頭上司在25年前掩飾達達尼爾海峽戰役大失敗時就將這些招數玩得很溜了。

「電報,倫敦的電報來了。」副官陰沉著臉走了進來,一看這個架勢,蒙哥馬利的心猛地一沉,好半天才接過了那張薄薄的電文紙,電文內容讓他感覺當頭一棒:裡面沒有隻言片語對「大捷」的勉勵,反而是冷冰冰要求他再接再厲,迅速、徹底消滅古德里安的命令。

「看來首相對我們的表現很不滿意啊。」他苦笑著將電報遞給德拉甘,苦惱地抓著頭皮,「從電報的內容和口氣來看,首相應該看出來了一些什麼,我原本也不想對他隱瞞的,可……或許我們應該再發一封電報完完整整告訴他真實情況。」

「長官,事已至此,我們不必要為已發生過的事情傷腦筋而應該向前看。只要我們逮住了古德里安,首相那裡依然是可以交代的,退一步說,哪怕抓不住古德里安,只要能夠重創古德里安,同樣可以向倫敦方面交代。」德·拉甘顯然比患得患失的蒙哥馬利更加豁達,在關鍵時刻勸阻了他不理智的衝動,勸說道,「我並不認為再拍一封申辯電報有多少意義。確實如您所說,首相的口氣嚴厲了一點,所以我認為倫敦應該已明白這裡發生了什麼而不是相反,我們完全不必要多此一舉進行解釋。而且本土也沒有拒絕我們的補給要求,只是提出了額外條件,我們要做的就是完成這個任務——起碼我對此持有十分樂觀的態度。」

「仔細說說看。」一聽參謀長如此胸有成竹,蒙哥馬利忐忑的心情終於放鬆了下來,連帶著情緒也緩和了幾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