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徐志摩的忌日

11月19日,他們從杭州乘火車返回北京。

這天是徐志摩的忌日。

整整三年了。前兩年,每到這一天,徽因和思成總是在家裡祭奠志摩。他們擺放出志摩的照片———照片上是志摩生動的笑臉,照片的周圍環圍著鮮花。幾個好朋友聚在一起,感覺著志摩離去後不可彌合的缺失。

車廂里的燈亮了,車窗外的景物越來越模糊。車輪和鐵軌發出有節奏的撞擊聲,下一站就是硤石了。

硤石是徐志摩的故鄉,志摩的遺體安葬在硤石的東山。徽因走到車廂門口,極力向窗外望去,窗外只有望不透的黑夜。志摩的詩句蹦了出來:「……火車噙著軌,在黑夜裡奔,過山,過水,……就憑那精窄的兩道,馱著這份重,夢一般的累贅!……」

許多不相聯繫的往事從徽因眼前閃過,幻化成一片模糊,憂傷湧上她的心頭。面對生與死這一永恆的疑問,人無處逃遁。她想,人生何嘗不像這負重的列車,在蒼茫的人世間喘息著前行,直到那世人皆知的終點。人們所有的努力,不過是想在現實生活長長的甬道里透出一些聲響,弄出一些光亮。儘管「生和死一樣的不可解,不可懂」,可是,人只要活著,總是要一程一程奮力前行。

火車在賓士,下一站是杭州。不知什麼時候,思成來到了徽因的身旁。沿途的景物飛掠而過,他們並肩默默站立。

1934年底,中央研究院撥款5000元給營造學社,要營造學社測繪出北京故宮的全部建築,然後出一本專著。梁思成是這項工程的負責人。

1935年初,南京政府決定,由梁思成擔任山東曲阜孔廟修繕和養護工程的首席顧問。同年,梁思成被任命為北平市文物保護委員會顧問。

整個夏季,徽因與思成一道,踏勘測繪了北京的各處文物建築。從故宮三大殿到社稷壇和太廟,從北海、熙和園到天壇……工作繁重,緊張又愉快,在這些史詩般龐大的建築群落中探索和思考,給了他們精神上莫大的滿足。

一個初夏的日子,他們登上了天壇的祈年殿進行測繪。天壇是明清兩代帝王每年冬至主持祭天大典的地方。這裡方圓佔地差不多有四千畝,整體面積比紫禁城還大,但建築物遠比紫禁城少。開闊疏朗的空間,幽深靜穆的環境,給人以離塵出世之感。從祈年殿望下去,紅色的圍牆內,是一片蒼鬱的綠陰,眼前一條筆直的大道連接著祈年門、皇穹宇和圜丘。

祈年殿是一座三層重檐的圓形大殿,他們站在第三層屋檐上。腳下,是深藍色傘形的琉璃瓦頂;頭上,塗金寶頂在陽光下熠熠閃耀。這裡是帝王們祈求豐年的祭殿,殿堂的12根檐柱、12根內柱和4根中心「龍柱」象徵著12時辰、12個月、24節氣和一年四季。大殿造型單純洗鍊,富於紀念性。金碧輝煌的攢尖寶頂和帝王們的願望一起融入了藍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