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梁啟超的長公子

那時,梁思成已經考入清華學堂留美預科班。清華學堂留美預科班學制8年,1922年,梁思成畢業在即。這一年,他21歲,比林徽因長3歲。在父輩的安排之下,他們由相識而相愛了。

以倡揚變法維新聞名於世的梁啟超和立憲派著名人物林長民都曾是聲名赫赫的政界名流,又都是儒雅曠達的文人名士、不堪忍受官場污濁而激流勇退的社會賢達。他們之間以才識超群、情趣雋逸而結為摯友。在這兩位摯友看來,這門兒女親事是十分相當的。

北京景山后街雪池林寓,是一座典雅的院落。當初林長民決定買下這個院子,除了這裡地處北京的中心、環境安謐外,他還看中了後院那兩棵高大挺拔的栝樹。搬到這裡後,他寫詩題字都自稱「雙栝老人」。正值春天,栝樹鱗狀的葉片青蔥碧綠,鮮黃色的花朵亮得逼人眼目。從院子里望出去,北海公園的白塔玉雕般素雅玲瓏地聳立在晴空下。

徽因和母親居住的小院有一架紫藤,紫藤小小的葉片呈長橢圓形,羽毛般密密匝匝地纏藤繞莖,陽光穿過藤蘿架,篩下一地斑斑點點的陽光。

思成常來這裡看望徽因。

母親很中意這個祖籍廣東的小夥子。他待人謙和、斯文有禮,靦腆里透著忠厚。個子雖說不高,看上去卻十分精神。更重要的是,母親看得出來,徽因喜歡他。母親喜歡地看著兩個沉浸在快樂中的年輕人,他們像一對小鴿子,只要到了一處,就咕咕噥噥有說不完的話。

徽因喜歡和思成在一起,他們無論是出身教養還是文化構成都有太多的相似,性情、趣味的相投使他們的交流十分默契。常常是徽因笑談之中看到思成眼裡閃爍著調皮的火花,就知道思成已完全理解了自己的所思所想。還有許多時候,思成對徽因講述著什麼,徽因會感到驚異,這正是自己想說的話,怎麼就讓他說出來了呢。這種精神的交融和互相抵達使他們覺得彼此的心貼得很近。思成並不十分長於言辭,但他卻具幽默感。他不動聲色的諧謔,常常讓徽因忍俊不禁。思成也並不高大,但他的篤誠寬厚卻讓徽因感到踏實而心安。

思成除了學業十分優異外,還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他學過小提琴、鋼琴,是校歌詠隊隊員,管樂隊隊長。他是校美術社的骨幹,擔任校刊的美術編輯。他的鋼筆畫用筆瀟洒、簡潔清新。他還是清華學堂有名的足球健將,在全校運動會上得過跳高第一名。他的體操也十分出色,單杠、雙杠技巧在同學中出類拔萃。

作為長子,梁啟超對他寄予了厚愛和厚望。在父親的支持幫助下,他在清華學堂讀書時期,就與同班同學吳文藻、徐宗漱一起翻譯了威爾斯的《世界史大綱》,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這部譯著。

從1914年開始,梁啟超應聘到清華講學。梁啟超擔心自己的孩子在清華接受了西方教育,會丟掉中國的傳統文化,每個假期專門為子女授課。他講「國學源流」,講「前清一代學術」,講《孟子》、《墨子》等,父親對思成最大的影響是樂觀開朗、不斷進取的性格和學術上嚴謹紮實的作風。而清華學堂則培養了思成廣泛的興趣愛好和民主、科學的精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