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序章

網譯版 轉自 百度貼吧

掃圖: 不明

翻譯:被砍的豬w

校對: 被砍的豬w

首先,我終於覺得自己像個作者在寫故事了。

當然它只是個故事。所以,請先讓我說說「故事」本身吧。

通過電影,電視劇,漫畫乃至小創我們可以從中了解並知道故事本身,而且觀看它們我們總會伴隨著一種享受的快樂,但這種享受也在讓我們猜測它(故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所以我們會抱著期待的的感情堅持(觀看)下去。

換句話說,(我們會)假設故事會以某種形式結局

不用創,有些故事似乎(想要)結束了,但卻不想結束,可現實是,一個故事必須得迎來一個結局。

在一個合理的故事結構中,故事中的角色有些會生存下去,有些卻會(以某種形式)死亡。

這正是故事會感動人(的地方)—也包括我自己—讓我開始認真思考他們的結局。可能是喜劇,也可能是悲劇。一個簡單的結論卻摻入了複雜的因果關係,由於各種巧合帶來的力量,人類的民運竟開啟了終結的結局!這個故事最後正好佐證了這一觀點。無論是採用死神鐮刀收割似的(結局)還是紅色命運聯繫紐帶似的(結局)。最後,還是歸結於(每個人的)命運決定了(每個人的)結局

而且正如所有讀過(這個故事)的人都知道,故事是虛構的,但是故事仍然在現實世界中影響著我們。

換句話說……是的,我們就是以結局的角度去考慮事情(應該是指角色的命運吧)

當男孩遇見女孩時,我們會猜測他們最後是否會在一起。

當犯人在犯罪時,我們會猜測他是否會被捕。

當我們活著時,我們會猜測自己是否會繼續活下去

現在我們的大腦被可怕的「病毒」感染著,我們稱它為「故事」

它使得我們的大腦沒有任何自主性。

人類不能把時間定義為感覺,然後我們就把它定義為故事。

2000年之前,我收到了來自神奈川縣老朋友的的電話,我猜他是邀我出去遊玩,但是他卻告訴我,我的前任女友已經去世了,自從我們分手以後就沒聯繫過她了,現在卻從我的朋友那得到了(這震撼的)消息。

「額?這是真的么?」

〈真的,要是有更多的消息我會再打給你〉

「天啊,你看起來真的不是開玩笑!」

〈當然,我怎麼可能是在開玩笑?〉

「額,我明白了,謝謝你告訴了我這些」

然後我就記住了這無聊而又短暫的對話。

當時,我並沒有感到任何的困惑和悲傷,相反的是,我好像知道它就是這麼回事。

但是,當他第二天再打電話給我並告訴她(作者的前女友)的死因時,我莫名奇妙的無法思考問題,我無法坐下,一種不耐煩的奇怪感覺孕育而生,一滴滴冷汗在我臉頰上流下。這並不是表明她的死不是事實,(因為)我從來沒感覺過它像是真的,而是我感覺到了無法再見到她的現實。可(這兩者的感覺)有什麼區別,(這兩者)不都是永恆的事實么?

她的死因真的很愚蠢,她死於可怕的頭痛(疾病)並且還吃了比平常多的葯。這並不是類似安眠藥之類的自殺。有時候隨著你的身體長大,你對某一種葯(就產生了)習慣。她的死直接原因正是人稱「經濟艙綜合症」的疾病,換句話說,就是動脈栓塞。躺在同一個地方長時閑不動並且不喝水,這就是她的死因。

我簡單的想了一下,如果我沒跟她分手,(她)是不會死的。

我絕不是吹噓,當我照顧她的時候,我會非常小心並且很注意她的狀況。我會細心地配好葯的配方,讓她做輕微地運動。但這也正是她跟我分手的確切原因,因為她知道我討厭做這種事。

(現在)我真想知道如果我一直在照顧她的話,她是否會活下去?

我知道未來是不會改變,我知道的……但我還是會繼續問下去。

那正是不耐煩(感覺)的來源

她選擇了類似自殺的死亡,也就是說,她的生活方式更容易趨向於自殺。她對自己的健康感到害怕,但對任何威脅到精神狀態的事物卻很敏感。所以她選擇了不活動的「活動」,她將善良理解為攻擊。所以從長遠看,這可以稱為在多種選擇情況下,選擇了死亡。

通常來說,任何選擇自殺的動物都是瘋狂的。有一種創法是旅鼠會集體自殺,但這被證明是假的。(這只是為記錄片好看而設定。)生物中也有幾種確定是自殺的行為,但隨著研究的進展,卻被證明幾乎所有自殺的原因都是由於寄生蟲或其他生物的毒素引起的。例如,金線幼蟲會寄宿在螳螂體內,然後螳螂會跳進河裡自殺。(因為)金線蟲只能在水裡交配,所以它會殺死宿主並游入水中。此外,某種類型的黃蜂會用(毒素)控制螳螂的大腦並注入(它的)卵。它注入的毒素消除了螳螂的意志,而且也防止(幼蟲)在內部進食(作者指的是螳螂的身體)時讓螳螂感到疼痛。最重要的是,黃蜂會引誘螳螂到它的巢穴,而他它被吃掉的內部身體卻仍然可以行走。可以說,螳螂實際上是自己走入了墳墓。

(有趣的是,)人類也是一種生物。(假如我們也是)那種情況,我們會(想到)不顧一切去生存?人類會自殺難道是不可想像的么?

的確,人類不會因自己的意識去自殺。

那他們為什麼會自殺呢?

有一個答案,

(那就是)有人在控制他們的內心。

請讓我再重申一下∶我們的大腦被病毒感染了,我們稱它為「故事」,有人把病毒注入給我們。

這就是人類會自殺(的原因),他們突然魯莽行事,然後迎接死亡。

但是,(故事)作為一名合格的寄生蟲,也是有它益於人類的一方面。

人們不能把時間看作是感覺,所以我們認為它是個故事。

失去感覺的時間,我們可能永遠無法提高我們自身的智商。(所以說)故事就是智慧。

那麼我們應該拋棄故事么?

不,我們決不能那樣做!

如果我們拋棄了,它們就將隨之消失

故事總是會結束的。對於人類來創,結局是毀滅的時刻,

這也正是在我們發現故事已深深地植入我們體內的時候。

那麼我們大腦里會有什麼東西么?

我們被毀滅時會被某個巨大的(東西)吞噬掉么?

如果是這樣,你會立刻拋棄掉這個(故事)么?

(因此)我們得好好地思考關於人類和故事的組成。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屬於你的答案究竟是什麼。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