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人民日報記者劉貌有些疑惑地聽著康樂講話。他三十多歲,一米六五的矮個子,瘦削的下巴,顯得精明而機敏。一件舊了的軍上衣表明著他的部隊生涯。他背著一個軍用帆布挎包和始終隨身的照相機、筆記本,正和康樂站在縣委大院門口一輛「邢台牌」大轎車旁說笑著。今天是縣常委全體出動,「到農村轉一圈」。他倆最先到。「李向南這又要搞什麼驚人之舉?」劉貌問。

「你又進入情況了?」康樂反問道。

「我這陣在古陵每天都在進入新情況,」劉貌搔了搔頭髮說,「不過你這傢伙有時候對我留一手。怕我奪了你的小說素材是不是?」

「隨你老兄怎麼說了。」康樂說,「這不是,縣委書記來了,你問他自己吧。」

「對你們記者是得有所保留。」李向南走過來,他依然挽著褲腿,穿著涼鞋。聽完劉貌的問話,他半幽默半認真地說道。

常委們陸陸續續來了,氣氛不好。

小胡陰沉著臉一來就先發了難,「為什麼不同意我走?」他問李向南,目光射出敵意。昨天,地委鄭書記託人捎了個信給李向南,準備把小胡調到地委辦公室去。小胡為此昨晚找了李向南,李向南表示不同意。

「我想讓你再考慮考慮。」面對小胡今天當眾的再一次追問,他答道。

「我沒什麼考慮的。」

「就這麼堅決?」李向南笑道,然後抬手指了指身旁的大轎車,「先上車,等下鄉回來,你要決心走,咱們再談,好不好?」

「小胡,回來再談也來得及嘛,你急哪門子事?」康樂在一旁打著圓場。

「要談現在就談,到底放不放我走?」

李向南臉色一沉:「已經告訴你了,回來再談。你現在還沒調走,工作總得做。」說著,他丟下小胡轉身和康樂交待別的事情了。

小胡咬住嘴唇一動不動地站了一會兒,轉身悻悻然上了車。

龍金生來了,穿著他那身褪了色的藍卡嘰布衣褲,皺巴巴地挽著袖子卷著褲腿,光腳穿著雙黑涼鞋。一張嘴又是昨晚沒能說成的那些亟待解決的農業政策性問題:什麼個人包租汽車搞長途販運;什麼個人包磚瓦窯,只動嘴不動手,一人包十幾窯,收入二八開;什麼個人出頭搞「股份公司」,辦豆腐廠等等。採取什麼政策,縣社有關部門兩種意見鬧得很厲害。「怎麼辦?」他有些發愁地問。

「沒法辦。」李向南說。

龍金生疑惑地看了看李向南:「總得有個條文明確規定一下,要不,怕不行。」「怕不行」是龍金生的口頭禪。

「馬上大概還形不成條文。」李向南說,「縣、社都先不要去干涉,任其發展一個時期,看一看再說。」

「放任自流怕不行。」

「加強領導,靠政策。沒形成政策的事,有些可以先讓群眾去摸索。」

「出了問題呢?」

「咱們承擔哪。」李向南一攤雙手笑道。

「縣常委還是討論一下好。」

「現在這個水平,能討論清楚嗎?越討論越爭論不休。咱們別費那個時間了。」龍金生還想說什麼,李向南笑著揮了一下手:「還是轉一圈回來再談具體問題吧。」

龍金生啞了。他還說什麼呢?去轉一圈問題就解決了?他成天在下面轉,什麼情況不熟悉?具體問題不談,到下面,還不是具體問題更多?

「向南,你這樣可別激化矛盾。」康樂溜了一眼倚著車窗玻璃的小胡和車門口默默低頭捲煙的龍金生,小聲提醒道。

「不要緊。」李向南皺著眉心答道。

「你到底打算怎麼解決這一班人的矛盾?」劉貌不知什麼時候也湊上來,關切地小聲問。

「有組織、有計畫、有準備地解決嘛。」李向南說著玩笑話,神情卻不失認真。

有計畫的行動會遇到計畫外的情況。

大轎車剛一拐彎,上了橫貫縣城的那條大街,就被百貨商店門口一片騷亂的人群擋住。兩個售貨員打架,店裡打到店外,驚動了半條街上的人圍觀。轎車響著喇叭分開人群開過去了。李向南示意司機停下,他下了車。康樂、劉貌等人也跟了下去。其他人則貼著車窗往下看,縣委書記要幹什麼?兩個打架的售貨員各被人攔著,扯著,手裡揮舞著鐵扳子,不斷掙脫著,做出衝上去再打的架勢,同時扯著脖子破口大罵。認出是縣委書記來了,先人群,後他倆,慢慢靜了下來。

「你們負責人呢?」李向南蹙著眉打量著兩個人問道。

「是李書記。」商店的支書,一個穿著一身勞動布的矮個中年人不安地出現在李向南面前。他剛才也在拉架,「他們倆因為一件小事吵起來了,又……」

李向南輕輕哼了一聲,一句一停地慢慢說道:「兩個人,連打帶罵,污染了半個縣城。這件事還小?」然後,他冷峻地掃視了一下人群,指著身旁的劉貌說道:「這位,是報社記者。古陵形勢好,要上報。現在,古陵的大好形勢在哪兒?」他指了一下堵滿街道的人群,看著兩個售貨員,「叫你們打掉了一半。 「

人群一片靜寂。

「你們每天什麼時候關門下班?」

「下午六點。」支書趕忙答道。

「好,後天下午六點到六點半,在你們商店開現場會,處理這個問題。我來。」李向南又轉過頭吩咐康樂:「通知商業局、勞動服務公司、勞動局的一把手準時參加。」李向南不動聲色的處置充滿了威嚴,兩個售貨員有些惶恐地垂下頭。「站櫃檯打架?頭腦太熱。這兩天,讓他們停職冷靜冷靜。後天開會,你們拿出處理他倆的意見。」李向南對支書說道,轉頭看見賣油條的南城關胖老王,「老王也拉架來了? 你怎麼不打架呀?」

「嗨,我哪兒敢打,那不砸了自個買賣了?」滿臉油光的胖老王窘促地笑著,「我又不是鐵飯碗。」

李向南點了點頭,掃了打架的兩個售貨員一眼,帶點嘲諷地說道:「拿著鐵飯碗,當然不怕砸。態度不好,可以考慮取消他們的鐵飯碗。」說著,轉身離開現場。支書在一旁忐忑不安地跟著。

「再出這樣的事,處分誰啊?」李向南問。

「處分我。」

「我同意。這條,就這樣定下來了。」

「丟下顧客不管,自己滿街打架,抱著鐵飯碗有恃無恐,這樣的官商作風要不得。」李向南上了車,一邊坐下一邊憤慨說道,「這件事,要抓住做文章,堅決把這作風煞住。還有,」他轉頭看了一下車上前後的人,微微笑道,「以後不管哪個領域出這樣的惡性事件,頭一次處理本人,第二次就連同處分第一把手,這應該成為一條規定。咱們這個『轎車常委會』能不能通過這一條?」

街道兩邊的店鋪在車窗外一閃而過,滿車的人對剛才的事情說笑議論著。他們自然已經通過了李向南的提議。李向南靠坐在座椅上,心中浮起一絲淡淡的、似乎無可奈何卻又快意的微笑:一個小小的插曲。他相信,自己這樣簡潔地處理問題,會給大多數常委留下印象的。他需要不斷加強這種印象。他看了看坐在前面的小胡的背影和旁邊低頭抽煙的龍金生,沉默不語地看著窗外的庄文伊,除了對這少數人需要對症下藥、重點爭取以外,他還需要對全體縣委常委進行影響和感召。領導幹部憑什麼當領導?歸根結底應該憑你的正確、果斷、遠見、負責,憑你比一般人更善於工作的榜樣。對於自己這樣年輕、毫無資歷可言的人,尤其要靠工作來建立威信,靠自己的工作來形象地說明政策。一個月來展開的行動,震動了縣委常委們的思想,也觸發了他們各種各樣的疑慮:年輕的縣委書記是否對古陵知情?是否沉穩實際?是否熱情有餘,經驗不足?還有,是否在古陵呆得下去?……今天,他就要用一系列行動來掃除這些問號,並把全體常委的思想引到新的高度。他坐在座位上,隨著車的顛簸,感到渾身漲滿了彈性,似乎因為血管擴張而感到有些發熱,想做個什麼有力的動作。他輕輕握了握拳,嘴角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顧榮是不會想到這些的。顧榮有足夠豐富老練的權術,有談笑之間便縱橫捭闔的手腕;但是,年輕的縣委書記看清了這一切,卻不理睬這一切。他將用自己獨特的工作作風和思想魅力來吸引和感召領導中樞;用改革家的大動作一舉擊敗權術家的小動作。

「康樂,剛才的事情,那樣處理,你覺得沒什麼不妥當吧?」他目視前方,用身旁康樂一人能聽到的聲音,顯得漫不經意地問道。

「沒什麼不妥當的。」

康樂這回答顯然還不使李向南滿意。他沉吟了一下,又接著提出問題:「一個打架的小事,抓住大做文章,開幾級現場會,又宣布再出問題處分支部書記,這樣是不是小題大做?還有,剛才當場講的那些話,是不是太厲害了點?」

聽完這段似乎是「不太放心」的話,康樂才悟出了李向南的真實心理:年輕的縣委書記顯然對剛才的行動很有些自我欣賞,想聽到「評價」呢。康樂不禁暗自笑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