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外

人一出生就是截頭截腳的格局,生從何來,死往何去,還未想得清楚,早兩腳一伸,就此了事。

所以釋迦想了一大輪,想通想透,提出超脫生死的法門,在入滅前他訓示徒眾道:「生死之間極可畏也,予等精進勵行,以出生死之外。」

孔老夫子現實了一點,首先顧住眼前的事物,提出從容中道,兩頭不靠,「不知生,焉知死。」索性來個闊佬懶理。

其實大多數宗教,都把理想放在死後的世界,希望在那裡得到最圓滿的解決,可是問題在於那只是一種信念的開墾,缺乏客觀實證的支持,有時連哲學性或理性的滿足,亦不能給予想在其中尋求歸宿的人。

道家便特別一點,他追求的不是死而是生。整個道家的金仙大法,首先是要打通任督二脈,回復在母體內胎兒通過臍帶吸收先天養分的狀態,所謂返本歸元,由後天回復先天,直至結下仙胎,最後白日飛昇。

所以無論生或死,所有宗教都將希望放在生前或死後,利用這有限的一生,作為進入永恆的踏腳石,成佛成仙成聖。

生死之間是否真的如此可畏,那又難說得很。或者生命只是一個奇異的遊戲,當然,每個遊戲也有一定的規則,否則不玩也罷,而生命這遊戲最重要的一條黃金定律,就是我們被剝奪了知道「生死之外」的權利,於是我等凡人戰戰兢兢,一是做縮頭烏龜,一是精進勵行,以出其外。

更令人驚怖的是命運存在的可能性,那更令我們的無力感大大增強。希望生命只是一個劇本,而這劇本的編寫人正是我們自己每一個人,戲一上演,生命開鑼,我們全面投入,忘情地飾演早先為自己定下的角式,忠奸賢愚、帝王將相,到死亡來臨,劇終人散,想起以前種種,笑得腰也直不起來,假如那時我們還有腰的話。

「生」或者是一個夢的死去,而「死」卻是另一個夢的醒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