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收入高者的薪水比普通人升得快得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的三十年裏,收入階層高層和低層的人,收入增長比率都差不多——每年在三%以下。但是,打那以後,高收入者的收入越來越高。所以,雖然目前中等工資者的實際購買力跟一九七五年基本一樣,但一%收入最高的人,其收入卻比一九七五年翻了三番。越往上走,收入增幅越大。比方說,美國大企業的CEO,如今的薪資比普通工人高五百倍,而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則只高四十二倍。為什麼會出現這一變化呢?
雖然相關因素眾多,但有一點尤其突出——技術的高速發展,提高了最有能力的人的個人優勢。每個行業的條件都有所不同,我們不妨借稅務諮詢業的情況管中窺豹。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該行業基本上完全由本地會計控制。最能幹的會計比同事要掙得多,可收入差距一般不大。接著出現了一股全國性稅務諮詢公司的熱潮,比如H&R、布洛克公司等,這類機構的組織者發現,只要有一群人數相對較少的專家的指導,大部分退稅工作完全可以靠非專業人士來完成。在有效的全國性廣告的推動下,這些公司搶佔了本地會計市場,為組織者創造了巨大的收入。
最近,人們更是開始依靠電腦軟體的指導自己完成退稅工作。一開始有大量此類軟體在爭取買家的注意,可等到直覺公司的Turbo Tax以及其他幾種功能最全面、界面最人性化的軟體在比賽中拔得頭籌,競爭軟體的市場立刻大幅縮水。
這樣一來,一旦最優秀的稅務軟體寫完程式碼,軟體公司就能以接近於零的邊際成本生產軟體副本,從而有效地排擠用戶較少的軟體。所以,如果我們對比當今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稅務諮詢行業,那麼輸家是本地會計師,而大贏家則是生產頂尖報稅軟體公司的組織者。
CEO薪資的增長也是同樣的道理。現代資訊技術,以及更低的交通成本和關稅壁壘,擴大了市場的範圍。一家輪胎公司,從前只要做到俄亥俄州的老大就能生存下來,可現在必須躋身全世界若干家效率最高的生產商行列才行。和過去相比,市場範圍寬廣得多,競爭激烈得多,領導者決策品質的細微差異,足以變成企業收入上的巨額差距。
當然,優勢更強大,競爭更激烈,無法解釋CEO收入中的所有增長。安然公司和WorldCom公司的醜聞說明,一些CEO會以做假賬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收入。但研究表明,高層管理者薪資的增長,主要是因為管理者的決策對提高公司業績越來越重要。
在產品市場,商品的價格取決於其特性。比如,高解析度電視機就比傳統電視機要貴。在勞動力市場,情況是一樣的,特定工作的薪資取決於其特性。經濟學家所謂的「補償性工資差別」理論,最初是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的:
不同的勞動和資本職業的利害,總的說來,在同一地方內,必然完全相等,或不斷趨於相等。在同一地方內,假若某一職業,明顯地比其他職業更有利或更不利,就會有許多人辭去比較不利的職業,而擠進比較有利的職業。這樣,這種職業的利益,不久便再和其他各種職業相等——考慮到個人的利害,人必會尋求有利的職業,離開不利的職業。
斯密的理論解釋了下列現象:倘若其他相關因素一樣,為什麼風險更大、需費更多工夫、工作地點骯髒或氣味難聞的工作,工資一般會更高。下面的幾個例子,對補償性工資差別理論導致的其他一些較難想到的結果,進行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