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逐鹿中原 第八百零七章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諸公,這些麻煩都是你們的國考帶來的。」被李璟新任命為燕京九門提督的劉尋向政事堂尚書省內閣參謀院五軍都督府聯席會試抱怨,「這是秦王殿下極為看重的國考。」尚書左僕射崔芸卿皺著眉頭糾正著這個門生的門生。「我跟你保證,這次的國考至關重要,這是第一次全秦藩內的最高級考試,秦王與省閣府院都全心投入此項事務當中。」

「你怎麼說都行,左僕射。可事實是不但整個秦藩各地的文士幾乎都趕來了,而且就連大唐天下其它各鎮的文人們也陸續都趕來了啊。而除了那些取得了舉人資格的舉子呢,還有無數各地的士人前來觀看這次的國考,弄的跟觀看辦雜耍大會似的。每來一個士子,跟著差不多就有兩個家丁護衛,還有車夫、書僮、奴婢。緊跟著這些士人前來的還有大量的商人,甚至是妓女,小偷,多的我都不敢想像。」

劉尋繼續抱怨著道:「前些時間無數流民湧入,已經讓燕京城到處都是流民,承秦王仁慈,還有城中百姓的相助,幫助收留安置那些流民入城,才讓他們得以度過這個寒冬。現在好不容易捱過這關,可這國考一重開,燕京城立即就將面臨無數人流湧入。大量流民,本已經讓燕京城的治安極速下降,現在又弄來無數的外地舉子、商人、妓女、小偷……昨天晚上就有三起酒樓鬥毆,十起持刀械鬥,兩起命案,還有一場火災,至於偷盜更是數不清了。甚至還有匹喝醉的馬直接衝到了牙城關門去了。而今天一早呢,紅燈坊那邊,更有幾十起因過夜資費問題。而在妓院與老鴇和妓女爭執糾紛的。」「真是嚇人啊。」監軍使張承業打著哆嗦,笑嘻嘻的道。雖然他是朝廷派來的監軍太監,可這些年與大家一起奮鬥,追隨輔佐秦王,他的表現早讓秦軍上下敬重,這是一個不錯的太監,許多會議。也都會請他列席,有他在,很多時候會議氣氛能輕鬆許多。

不過做為劉尋老師的老師,太師、尚書左僕射崔芸卿可沒張承業那麼的客氣。「我說啊,劉提督,你要是連燕京的秩序都無法無天維持。恐怕燕京九門提督這個重要的職務,就得換個有辦法的人來接任嘍。」

劉尋身為李璟的大弟子,少年成名,如今雖然才剛才二十,但卻已經算是秦軍中的一員老將。他生得修長健碩,一張方臉,蓄著和李璟一樣的短髭。一聽這話立刻變的跟個蛤蟆似的氣鼓鼓的,麵皮都紫漲起來。他做為李璟的首席弟子,原是擔任著金甲勝捷軍的軍主,這次李璟新設燕京九門提督之職,實際上就是相當於朝廷的金吾衛大將軍,專門管的就是秦藩中心的燕京城的治安,以及京城外城警備防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職務。

李璟將這個重要職務交給了他。這充分的體現了對他的信任與看重,這讓他十分高興。可現在師公崔芸卿的一句話,立即讓他有些下不來台。

「太師,就算換了其它人也不會比我做的更好,我需要人手。」

「你要多少人?」崔芸卿身子略向前傾。依慣例,省閣院府四衙聯席會議,李璟並不會每次都參加。這個會議是政事堂殿前會議的初次碰頭會。在李璟參加的殿前會議前,四個秦藩如今最主要的部衙先行碰頭,做一番初步商議,最後在殿前會議上就能更簡潔快速的報與李璟。然後交給李璟決議。

因此,現在這個聯席會議,就由德高望重的尚書省左僕射崔芸卿代為主持。

「太師,當然是越多越好。」

「那就從燕郊團結兵大營拔調兩個營一千個團結兵給你。」崔芸卿告訴他。「若是參謀院與五軍都督府和兵部能夠一起通過這個提議,那麼等報與內閣和秦王同意之後,你就可以去找戶部李尚書要錢要糧了。」

崔芸卿雖然在秦藩中擔任著類似首相的左僕射,但是事關兵員調動,特別是燕京城的警備防務兵員調動,這樣的動議,必須得先交由軍方的參謀院、五軍都督府、兵部三衙一致通過,並且最終報到內閣審議,最終交給秦王李璟同意之後才能調動,否則就是謀反叛逆之罪,十分重大。

「錢糧找我?」戶部尚書李讓有些苦笑著道。

「沒錯。既然你連這個冬季幾十萬流民都能安置好,那再由你支付調拔一千團結兵的費用想必更不成問題。」崔芸卿轉頭對劉尋道,「另外我再提議從燕京各軍校和少年軍校中各臨時抽調一批學員給你,幫你維持秩序,直到這次國考結束,這些人離開為止。」

「非常感激,太師。」劉尋鞠躬,「我向你保證,一定會保證燕京的治安好轉。」

劉尋離開後,崔芸卿轉向在場四部高官們:「我秦藩盛事國考,偏逢上戰亂饑荒後的流民潮,再加上這倒春寒,這次的國考有些麻煩啊。不過說回來,雖然現在面臨各種各樣困難,但這次的國考十分重要,是我們秦藩招攬天下文人武士的一個極好的機會。我們不但要辦好,還得把他辦到最好。秦王有句話說的好,馬上可以打天下,但治天下卻不能馬上。」

「得人心者得天下,爭天下也就是爭人才。」內閣首輔曹鄴說,「當今天下,十分之九的財富掌握在十分之一的高門豪強手中,而十分之九的另外百姓,卻只掌握著天下十分之一的財富。科舉,對於天下各階層而言,都是求取榮譽的大好時機。高門士族可以通過此途穩固地位,普通百姓能夠藉此改變命運。我們的國考,實際上也就是朝廷的科舉,現在朝廷科舉斷了,我們秦藩卻開展比朝廷科舉更盛大的國考,這可謂是一項頂級英明的決策啊。此策實行,那是將天下人才盡攬秦王麾下。」

「對經濟也會有極大的促進。」戶部尚書李讓三句不離本行,「城裡的旅店酒樓客滿。就是青樓楚館也是客人不斷,此外車行等等也是緊跟著大火了一通。不但燕京如此,從秋天開始,從縣到州,從州到省城,再到燕京,各地經濟確實受考試刺激。大大上揚了一把。」

「對讀書人而言,這是求取榮耀的大好時機。而對於那些普通的百姓們而言,也能因此觀看到此盛事,暫時忘記下憂愁。這次的國考盛事,確實能沖淡下如今工商貿易的蕭條,緩解下戰事而導致的生活水平下降。物資緊缺和宵禁等帶來的緊張局勢感。」郭承安也點頭道。

兵部尚書王普哈哈大笑:「昨天我聽劉尋那傢伙說,據粗略統計,年後因國考盛事,而從各地湧入燕京城的妓女,居然已經突破了萬人大關。我的個天哪,咱們燕京城現在總人口才七十萬人,其中有十萬兵將。另外僧尼道冠還有五萬,在城蕃胡十萬,另外各校的學生五萬。工人百姓還有將士們的家眷等加起來也不過才四十萬。原本城中就有數千妓女舞姬,現在居然一下子湧來了一萬,真正才是嚇人啊。」

崔芸卿沒有跟著笑:「天下人都知道燕京自成為秦藩牙城,秦王藩府之地後,已經十分安穩,因此才會有各地之人湧入燕京。不過如此眾多的妓女湧入燕京。確實會帶來極多的治安問題。上次工部李尚書提議仿長安一樣將這些妓女集中在一個坊區,但一萬多妓女,還是太多了。」

「那把這些嬌滴滴的小娘子們編入軍營,叫李克用的王妃來訓練好了。這樣一來,我們還能立馬多一支娘子軍呢,反正那個劉氏整天呆在這裡閑著也是閑著。」王普繼續說著玩笑話。

王普這話倒也不完全是玩笑,李璟俘虜了劉氏之後。對她十分客氣,把她安置在內城的一座宅院中,拔有許多奴婢服侍,還專門派衛士守衛。不許他人打擾,並且各項用度半點不缺。因此,燕京城中漸有些流言傳播,說李克用的這位騎馬統兵的妻子,實際上已經被秦王征服,成了秦王的外室。甚至還有傳言說,劉氏甚至已經珠胎暗結,為秦王懷有身孕。

這種桃色新聞總是傳播的最快的,禁之不止。不過實際上,李璟擁有強大的監察廳,有專門的一個司就是負責對內監察的,因此不等李璟詢問,公孫蘭就已經馬上秘密調查了此事,最後上報李璟,發現這些謠言除了少數是以訛傳訛外,其實最初的造謠者,就是李璟的三夫人王惋君的叔父,兵部尚書王普的弟弟王蓋一次在青樓酒後失言,結果後來越傳越多,越傳越離譜。

李璟知道此事後,也並無什麼回應,只是點了點頭,這件事情調查就到此為止。

不過崔芸卿聽王普的話,也是聽出點話外之音來。當即起身道:「關於妓女的事,我今天聽夠了,就到此為止。」王普的身份地位,說起妓女和劉氏這些話題,總會不免讓人往別處想。崔芸卿打斷他,也是為他好。

崔芸卿結束會議回到崔府時,守門的老門頭是崔安。「叫,五郎和七郎到我書房來。」

「是的,國公。」

這次的國考,崔芸卿全力參與籌劃,因此他比很多人都清楚,李璟十分重視這次的國考,而且這次的國考並不完全如朝廷的科舉。這次的國考,將會一次錄取三甲共三百名進士,以及七百名同進士出身,足足一千人。這些人中榜之後,不需要再如朝廷以往那樣等待兩年,還要經過吏部的再次栓選。而是會直接送入新成立的燕京大學進入一年的進修,然後就直接按成績授與官職,分到各地擔任官職。按李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