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虎踞東北 第六百六十七章 節度都使

盧攜剛向軍亂的三鎮軍頭們退讓,把王承顏與崔碣貶官,還沒來的及鬆一口氣,又有人拿著文書闖進政事堂。

「泗州急報!」

幾位政事堂宰相一聽是泗州來的急報,身子不由的都一顫。

雖然說朝廷的泗州防禦黃巢的計畫是盧攜提出來的,而朝中其它相國們與盧攜也並不都是政見相同,若是泗州防禦出現了嚴重情況,這確實是攻擊盧攜的大好機會,但是眼下的泗州防禦計畫,可也關係極為重大。萬一泗州防線被黃巢突破,草賊北上中原,這可是能支搖大唐國本的。

一旦讓黃巢打過淮河進入河南,那麼賊軍一路北上,自然而然就是沿汴、潁北上,然後匯聚洛陽。眼下河北四鎮反,使得河南的兵馬都集結於洛陽一線防守,若是草賊殺入河南,不說威脅東都,就是忠武、宣武、感化、泰寧、天平、義成諸鎮,只怕對以對抗。一旦黃巢如當年與王敬武合流一樣,與河北四鎮隔河聯盟,背靠背匯合起來……一想到這個後果,盧攜就不寒而粟。

然後事實無比殘酷,先前盧攜提出的泗州防禦計畫,下達到了地方之後,諸藩鎮執行起來卻是偷工減料的。

前有李璟和高駢這兩個統兵大將做榜樣,後有河北的叛軍和淮南的草賊威脅,河南一線各藩鎮對朝廷的旨意懈怠起來。

十一月,黃巢就在高駢的眼皮子底下橫行劫掠一番之後,兵馬再次擴充到了十五萬人馬。

對於揚州城中的高駢,黃巢雖然一度大軍迫至城下,可對於這座天下聞名的都會。卻並沒敢輕易進攻。黃巢很清醒的明白,揚州城中,至少還有三萬淮南軍,其中高駢的精銳雖然在江西損失了不少,但依然保持著至少兩萬人馬。特別是有揚州的堅強牆防守後。黃巢雖有十萬大軍也並不敢輕易攻城。特別是眼下長江上還有一支精銳的鎮國軍水師艦隊巡弋江中,三百里外的長江口,更有兩萬鎮南軍駐守胡豆州,兩日就能到達揚州城下。

因此,黃巢在淮南大搶一票,搜颳了大量的錢糧金帛之後。便率軍在淮南城下耀武揚威一番後,才囂張的離開北上,直逼泗州。

十一月,黃巢迫近泗州,到達淮水南岸。

而這個朝廷計畫重點防禦的重鎮,此時卻只集結了六千唐軍。

面對著對岸的十五萬草賊。剛被朝廷不久前任命為東南副都統兼天平軍節度使的曹全晸,此時心涼無比。由於朝堂上的爭鬥,曹全晸這幾年來官職也是調動的厲害,從淄青鎮下的淄州刺史,到天平軍的都押牙,再到天平軍節度使,然後又調江西節度使。轉眼間,又從江西調回到了天平軍,並被授予東面副都統之職,負責泗州防線。

只是當曹全晸帶著三千天平軍趕到泗州後,才發現,其它各鎮要麼沒派兵,要麼只派了五千一千的,以至於,當黃巢十五萬大軍殺到之後,他手裡總共只有六千兵馬。

六千對十五萬。黃巢的兵馬是曹全晸的二十五倍,敵我懸殊!

就算瞎子也看的出來,此戰凶多吉少了。

曹全晸只得一面緊急向朝廷報信,一面向高駢求援。

不過現在高駢一面守著揚州城,一面派出一支萬人精兵正防守在揚州東面海陵。一心防備著江口的鎮國軍,生怕李璟這個時候來奪他的大本營。眼下他連皇帝的詔令都不聽了,又哪裡會理睬曹全晸這個被天子調來調去的節度使。

曹全晸每天向高駢派數道使者求援,可高駢卻是完全見死不救,擁兵不發,坐觀到底。

十一月八日,曹全晸既沒待到高駢的援兵,也沒有等到其它各鎮的援兵,他等來的黃巢的進攻。

乘著冬季的淺水季節,黃巢十五萬大軍發起渡河戰役。曹全晸只有六千兵馬,根本不敢出城據河而戰,眼看著黃巢大軍輕鬆的渡而淮河,然後直接殺奔泗州治所盱眙城下。

曹全晸率六千兵馬血戰一日夜,最後寡不敵眾,面對著無數蟻附攻城的黃巢軍,這位刺史只來的及派自己的子侄帶著自己的血書突圍。

六千唐軍,只有曹全晸的兒子曹翔和侄子曹存實率十餘騎突圍,其餘六千餘盡與城偕亡。

眼下盧攜收到的,正是曹全晸臨死時向朝廷寫的血書,奏報泗州防禦線被突破。

盧攜當初提出這個泗州防禦計畫時,他真正期待依靠的並不是曹全晸,而還是指望揚州的高駢。希望高駢能在黃巢渡淮之時,從黃巢後背出兵。

只可惜,高駢從始至終都按兵不動。

基於這個錯誤的判斷,盧攜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泗州防線能擋住黃巢。泗州防線的計畫,不過是等高駢出兵。正因如此,泗州本屬感化軍的地盤,但感化軍卻被盧攜調往了滍水防線。

滍水,是淮河的支流,後世稱沙河。自河南道東部與山南東道交界的伏牛山發源,經河南汝州、忠武軍許州、蔡州、陳州,和宣武鎮的潁州入淮。

滍水在汝州與許州邊境上與同樣發源自汝州的汝水匯合,在蔡州境內又與小溵水匯合,最後形成了大溵水,然後在陳州的溵水城匯入了淮河的重要支流潁水,南下匯入淮河之中。

整條河流,全長八百三十里。東西橫跨汝、許、蔡、陳四州。

這條河流雖然稱不上天險,但在一馬平川的豫東,卻也是東道和長安的一道天然屏障。

相比於泗州防線,盧攜更加註重於這道溵水防線。畢竟,黃巢若是突破了泗水,殺入河南,還不算是最災難的。朝廷最擔心的還是黃巢進攻洛陽和西進長安。因此,防守洛陽才是第一重要的。

而把防線設置於溵水一線,而不是集結於淮泗一線。也是擔心黃巢會捨棄淮泗一線過河,而殺到西邊來,直奔洛陽長安。對於盧攜等人來說,長安和洛陽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盧攜先前還把徐泗的感化軍和沂沭的泰寧軍都調到溵水,其實也還有一個期望。那就是如同在泗州設防是希望高駢最後能出兵一樣。

現在盧攜把從泗州到淄青一路上的感化軍和泰寧軍都調到了西面。就是希望黃巢能夠看清楚形勢,希望他不要西向,而是直接奔向更富裕的淄青登萊方向。

若是黃巢真的奔向了淄青鎮,那麼到時不管李璟再怎麼沉的住氣,也得被迫出兵對付黃巢了。

河南各鎮在盧攜的再三催促之下,不管是否情願。這個時候也不敢如高駢和李璟那般,陸續開媽了溵水。

泰寧軍節度使劉克讓積極出師,率軍進駐汝州。

感化軍時溥也進駐潁水。

新任忠武軍節度使薛能表現的十分積極,畢竟,黃巢北上,忠武軍首當其衝。不過薛能雖然能寫不少詩。但對於兵事卻是不通。因此,薛能派忠武大將秦宗權、孫儒二人到蔡州調兵,然後他又將忠武軍的主力都交給了另一大將周岌,讓他率領前往與齊克讓會師。

天平軍與感化軍駐守泗州。

忠武軍、泰寧軍、感化軍一部駐守溵水!

同時,崔安潛、張自勉、杜慆又率義成、東都畿、山南、陝虢、河中數鎮兵馬集結於洛陽,建立了第三道防線。

以盧攜為首的朝堂中央,面對南北叛軍。一直到現在,制定的還主要是比較保守的對策。

在李璟與高駢先後擁兵不發之後,朝廷的戰略上便主要傾向於防守。特別是制定了以洛陽和太原二都為主的防禦計畫。唐軍以防禦為主,特別是對南面的草賊,進攻的任務,交給了九部胡兵。

泗州失守,高駢依然坐視,黃巢十五萬大軍已經進入河南,這個消息傳到長安,讓皇帝和盧攜等人都憂心忡忡。

十一月十五日。朝廷加封南節度使高駢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尉、江淮鹽鐵轉運使,晉渤海郡王。

同日,下旨加封鎮海節度使周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司徒、天下租庸副使。晉封汝南郡王。

當日,天子又下旨,加東北、河北道元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李璟太傅兼加太尉,並加侍中,河北、東北鹽鐵轉運使、營田支度大使、河北、東道道租庸大使,並加淄青鎮、登萊鎮、恆清鎮、建安鎮、遼西鎮、撫順鎮、盧龍鎮、義武鎮、成德鎮、魏博鎮、義昌鎮、大同鎮十二鎮節度都使,持節節度十二鎮軍事兵馬。

為了能讓李璟出兵,朝廷現在已經算是一再破例。

李璟原本擔任三師之太傅,現在同時給他加三公之太尉。三師三公這樣的職務,雖說是正一品的虛職,但卻無比榮耀。大唐開國以來,也只有唐太宗李世民加太尉兼領司徒,同時擔任兩個職務。

而除此外,李璟任同平章事這個使相榮銜外,原本還擔任著中書令,這次又加領侍中。

這些都是一再破例,可見朝廷現在對於李璟的忌憚。

河北、東北兩道元帥之位外,朝廷見李璟兵馬遲遲沒有出動,心急擔憂之下的李儇,更是親自在延英殿上提出授李璟節度都使,節度十二鎮兵馬。

如果說授李璟元帥職,這還不算太過份,畢竟郭子儀、李光弼等大將都曾擔任過元帥這樣的職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