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塞上曲 第485章 兵過雁門

河東,太原。

楊勇在太原稱帝後,定太原為北都,以西城晉陽宮為北都宮城,又將晉祠列為皇家內苑。西城的諸多宅院府第,盡皆被楊勇徵用,然後賜予太原擁戴他稱帝的元佐文臣武將們。高熲做為新朝的元佐首勛之臣,被楊勇加封為太師加太尉,位列三師兼三公,又晉封尚書省尚書令,齊國公,加上柱國,食邑五千戶真食封三千戶,另封高熲三子為郡公,五個孫子不論長幼皆為縣公。追贈高熲父高賓為太保,並晉代忻州等十三州總管。並特賜高熲贊拜不名,自今已後,雖有愆罪,但非謀逆,縱有百死,終不推問。

那棟原本屬於太原王氏別府的大宅如今高懸著太師府的牌匾,門前列戟,左右各蹲著一隻銅鑄獅子,朱漆大門,甚至在街頭還新立了一座石刻的高大三重牌坊,上面刻著高熲的各種官職爵位皇帝御賜封號。

這些極致的榮耀,高熲卻並沒有多少高興。

十幾年來,他費盡辛苦的保太子,如今太子終於坐了龍椅當了皇帝,可他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了。

原因很簡單,楊勇不是唯一的皇帝,除此之外還有楊廣楊秀兩個皇帝,一個占著關中一個據著江東。最最要命的是,新冊封的皇太孫居然不是皇帝親生的,而是楊廣的私生兒子,現在楊廣也給楊林冊封為太子。高熲坐在桌前,面前擺著一張地圖。

地圖上,圈圈畫畫,滿是記號。

一個龐大的大隋王朝,如今卻有三個皇帝。

哎,高熲長嘆一聲。他相信皇帝是被楊秀弒殺的,而原因,如今也基本上清楚了。皇帝聽聞代北大捷,便打算開始結束總管制度,廢除親王分鎮各地,統州率民的制度。改以施行由太孫提議的省州縣三級制度,並繼續封建宗室。繼分封了漢王與皇帝兄弟的四子外,這次皇帝打算直接把秦州總管府撤消,然後把秦州總管蜀王楊秀封到東海的琉球島做琉球王。皇帝的這些舉措,高熲是很支持的。如果不是楊秀膽大包天弒君篡位,那麼此次北伐勝利之後,政策推行下去,用不了幾年,大隋的宗室諸王都將分封到南疆,各總管府也都將撤除,設立諸行省,兵權重歸朝廷中央。那時,太子繼位,天下將是太平的,繼位也會是平穩的,而絕不會有如今這樣諸王稱帝,割據天下的情況。

楊秀在大興稱帝,他現在控制了京師,還有隴右大部。隴右剩下部份地區,如今卻是有楊素統兵佔據著,楊素和史萬歲手裡有十五萬西路軍,不過他剛剛在靈州大敗達頭,雖擊敗達頭十幾萬兵馬,可自己也損失了八萬騎,所調撥的騎兵幾乎損失殆盡,如今手裡加上俘虜的突厥軍一起也不到十萬。不過雖然西路軍元氣重傷,可楊素、史萬歲之名卻也是相當煊赫。楊秀京師弒君篡位,利用先手之機,又恰逢諸王出京,將相在外,他控制了關隴大部份地區,可楊素和史萬歲兩人卻根本不理會楊秀。至今未接楊秀的詔書,不過因為楊素和史萬歲各自支持晉王和太子,因此西路軍如今也分裂成兩部份,楊素、史萬歲各領一軍,楊素駐靈州,史萬歲駐涼州。楊素佔據著河套靈州、豐州,史萬歲占著涼州、甘州、蘭州,都不肯表態承認楊秀。

而楊廣重回到坐鎮了八年的老巢揚州,奪了楊俊的兵權,自立稱帝,淮南、江南等舊部紛紛響應,大部都支持了楊廣。而就在今日,太原朝廷又收到一個消息,代荊州總管河間王楊弘,已經正式倒向了楊廣。荊襄江漢之地,頓時盡歸楊廣,而如此一來,楊廣長子韓王楊昭的益州大總管府諸州也與楊廣控制的州縣連成一片,長江以南,幾乎已經盡歸楊廣,江北的淮南、荊襄也基本上歸楊廣。

其餘的太原朝廷現在控制著雁門關以南的河東地區,以及整個河南,還有河北的南部。

而河北北部,河北代北,則由皇太子楊林控制著。

三個皇帝,天下的疆土則被分成了四大塊,以及隴右河西的兩小塊。

總的來說,其實是楊秀、楊勇、楊廣、楊林這四大勢力,楊素原是楊廣一系,史萬歲是太子一系,不過眼下兩人在西北,態度也是難料。

四大勢力中,論起地盤來,無疑卻是楊廣擁有最大,江南、淮南、荊襄、巴蜀,都歸楊廣,基本上原來揚州、益州、荊州三大總管府的地盤都被楊廣接收了。不過,嶺南地區那大片疆土,現在還沒有表態,似乎保持著中立,不過嶺南多是俚越土著,並不能影響到如今的大局,可以暫時忽略不計。

若論兵力,無疑則是楊勇和楊林兩個相當,數量相當,精銳也是相當。楊勇在太原附近就有二十五萬左右的兵馬,另有兩萬突厥降兵,然後河南河北之地也有數萬的兵馬,若把府兵都徵召起來,楊勇所有的兵力大概能湊個四十萬,其中精銳青壯就有不下二十萬。但楊林同樣兵強馬壯,雁門關外就有二十萬,加上留守的,同樣不下三十萬。其中還有十三萬突厥軍。此外,楊林還押契丹等三蕃,三蕃又有數萬胡兵。而論起兵精將勇,鎧甲精良,楊林更不比楊勇差。

實力最弱的反而要數楊秀,佔據京師,弒君篡位,現在勉強還控制著關隴,但真要打起來,楊秀肯定最先完蛋。到時討逆軍一到,定然會有諸多官員反水,將士起義。可高熲從另一方面來考慮,局勢卻又並非如此簡單。

兵力最強的兩方,楊勇和楊林卻是緊挨在一起,原本父子一體,如今卻反有可能要先分個你死我活,搞不好就是一個強強相爭,兩敗俱傷的局面。這方面,反倒是楊廣佔據極大優勢,他獨佔南方半壁江山,兵雖不如楊勇楊林,可地方糧足錢富,且在天下百姓之中還有很高的聲望,在貴族官員里,也不乏許多支持者。現在他又還是楊林的親生父親,若楊林最終投向他,哪怕就是在河東跟楊勇先打起來,那麼楊廣也很有可能因此早一步入關討逆,誅除楊秀,搶佔京師。

原本楊勇是太子,楊秀弒君篡位,誅除楊秀後,自然楊勇繼位最名正言順,同時擁有河北河東河南,以及此次北伐的中路和東路大軍,最具優勢,接過天下毫無疑問。但現在,問題出在了楊林身上。

一切又變的撲朔迷離起來。

楊林支持楊勇,則楊勇就對其它兩個兄弟有絕對的優勢。楊林如果支持楊廣,則楊勇立刻處於極度的劣勢之中。

高熲又從懷裡取出了那封親筆信,仔細的看了起來。

高熲跟太子是兒女親家,多年來他又一直是太子黨的核心,與太子之間的關係太親密了。總之,自己跟太子榮辱與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可現在,楊勇要完蛋了。

得不到楊林的支持,而且還成為楊林的對頭,楊勇沒有半點機會在這次的諸王爭霸之中取勝。楊勇一完,他高家也得跟著完。

現在轉投楊林,會不會太晚?自己轉投楊林,他真的能相信自己嗎,他會不會將來過河拆橋,卸磨殺驢?楊林能接納自己嗎?高熲越想越覺得可怕,不知不覺中竟然出了一身的冷汗。他難以確認,那信上楊林的承諾究竟是真是假。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高熲又低頭看信,看著其中的兩句話,低聲念誦,一遍又一遍。

三天後,雁門關上。

高熲站在關城上遠眺,旁邊是雁門守將韓僧壽。

「韓柱國,你以為若我太原軍與懷荒軍交戰,勝負幾何?」高熲問。

韓僧壽鐵甲錦袍在身,腰懸寶刀,一副長須,勇猛不減當年。面對高熲的提問,他手撫長須,良久才回道,「昨日某易裝出關,親自去細細觀察了一番太子的軍營,無絲毫破綻。其兵將鎧甲精良,士氣高昂,據說太子不但給麾下所有將士高薪厚祿優俸重賞,而且居然還給每個兵將買了什麼保險,若戰死者,撫恤之外還能額外得到最高六十個月的薪俸。懷荒軍毫不畏戰,甚至求戰渴望,我們拿什麼跟他們打?況且就算打贏了,那也絕對是兩敗俱傷,那時也依然是敗了,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再與其它人爭奪天下。」

「是啊。」高熲也是長嘆。「因此,我打算迎太子入晉陽,由太子監軍國事,統軍討逆,平定江山。」

「什麼?」韓僧壽以為自己聽錯了,驚問。

高熲重複,「老夫要迎太子入關,監軍國事。」

韓僧壽這下聽清楚了,可依然震驚不已。「監軍國事?相國是欲?」後面的話韓僧壽一時沒敢說出來,實在是那番話從高熲的嘴裡說了來,太過讓人難以置信了。

「你我迎接太子入關,軟禁皇上,讓太子監國統領軍政,待平定二偽帝之後,到時再讓皇上禪位,傳位於太子,退居太上皇!」高熲這次把話說的明明白白,毫無半點疑義了。「韓帥可願與老夫一起?」

韓僧壽最初的震驚過後,迅速的權衡著高熲的提議,半響後,不得不承認,高熲不愧是執掌近二十年朝政的宰相,提出的建議就是好。皇上跟太子如今的關係,不打起來就是好的,想得到太子的支持,幾乎毫無可能。可如果他們真如高熲的計畫操作,那卻很有可行性。太原朝廷掌控的二三十萬兵馬,並不一定對楊勇有多少的忠心,如果他們擁太子入關進太原,把皇帝架空,這是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