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龍虎鬥 第331章 棄卒保車

甘露殿已經屬於後宮寢區,各宮門處戒備森嚴,但進去之後,則侍衛減少,多是宮女宦官侍奉,其餘的則是一群備身府的千牛衛。除了他們挎著的千牛刀,甘露殿里找不到其它真刀實槍,只有一些木頭涮漆的班刀班劍而已。

備身府的御前帶刀侍衛數量不多,執掌著御器械千牛刀的千牛備身總共只有十二個,又分為三班,因此每班當值的高級御前帶刀侍衛只有四個。

今日當值的四名千牛備身,與易風相熟的倒是有兩個,千牛備身唐國公李淵,千牛備身秦興縣公楊義臣。這個楊義臣本姓尉遲,其父早死,他尚年幼,被楊堅收入宮中撫養,後來更直接賜姓楊,將他列入皇族謗序之中,被皇帝當做自己的堂孫。楊義臣和易風年紀相當,雖然眼下才二十,但已經做了好幾年的千牛衛,屬於楊堅極為信任的人。易風跟他早已相熟,兩人見他過來,便十分高興的上前來見禮,簡單的詢問一遍走了過場後就請他入內。

甘露殿中,楊堅正興緻很高的圍著一座巨大的沙盤,與王海兩個人玩紙上談兵的遊戲。易風走進來時,楊堅正得意洋洋的握著一根龍頭杖,一手抓著一把紅色小旗。

「突厥騎兵多有什麼用,朕有千里防線,從東北的營州一直到西北的涼州,城池堅固,還有長城大山防禦,突厥騎兵到了堅城險關之下,其優勢還剩下多少?朕只需要先憑緊城險關防禦,等突厥銳氣皆無,再糧草不繼之時,再發起反擊,穩操勝券矣。」

沙盤上面,到處都是紅色的小旗,王海那代表著突厥騎兵的藍色旗幟早所剩無已了。

王海笑著向楊堅道:「陛下此乃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也。突厥人反覆無信,乃是自取死路而已。」一面說著,一面王海自己直接就把剩下的藍旗全拔起來了,「老奴聽說,當年漢武帝大敗匈奴,後來匈奴王子還為漢武帝趕車牽馬呢。等陛下大敗突厥人以後,就把都藍和達頭也都押到大興來,到時讓他們一個為陛下趕車,一個為陛下牽馬。」

易風在一邊聽著心裡發笑,這王海還真會拍馬屁,用漢武大帝來比楊堅,在這個北方大戰在即的前夕,對楊堅來說無疑是一個十分讓人高興的奉承了。他走了過去,從王海手裡接過那捧藍旗,開始遍插東西大草原上。

這就是重臣與太監的區別,在大隋,太監只是皇帝的私人奴才,是做服務工作的,沒有權力可以參與朝廷軍政大事。但隋朝的皇子皇孫不同,隋朝的宗室雖然不如漢晉一樣的分封建國,但卻也一個個授與重權,在內則參與朝政,在外必然執掌州牧總管。

楊堅看了下遍插草原上的藍旗,才發現孫子進來了,也沒有在意易風沒有先行禮,只是沉吟道:「此為何意?」

易風向楊堅解釋道:「陛下,臣以為戰勝突厥之後,誠如王內侍所說,到時確可以讓都藍和達頭二汗,一為陛下牽馬,一為陛下趕車。但對於草原上的突厥人,卻不可能這般簡單解決的。戰勝突厥容易,但要真正征服突厥人難,而若要真正的把突厥胡虜同化為我華夏一族,則更是難上加難。」

楊堅望著孫子,「莫不你有良計可一勞永逸解決突厥人?」

易風沉吟了會,最後還是搖了搖頭,「臣安敢說此大話,不過臣相信陛下能擊敗突厥人,自然也能征服突厥人,將來更能一勞永逸的解決突厥人。」

「哦。」楊堅不置可否,他不相信易風的話,覺得孫子剛才沒有把話說完,但既然趙王現在不想說,他也就不追問。「你進宮來有何事?」

易風神情一整,躬身肅然道:「孫臣今日進宮,是為向陛下請罪,請陛下懲處。」

楊堅怔了一下,然後大笑道:「請罪?這道是新鮮事了,趙王做錯了什麼事,犯了何錯,要來請罪,說來聽聽。」

侍立一旁的王海心裡滿是驚訝,皇帝陛下對於這位趙王殿下還真是寵信啊。趙王前來請罪,陛下居然還能如此輕鬆高興的表情,這恩寵,就連太子都沒有啊。

易風假裝不安的道:「陛下,近日冀州官府截獲了一批走私的軍馬。冀州官府已經查明,這些馬是自武州懷荒流出,這些馬是武州軍牧養的後備軍馬,卻被牧場的膽大貪婪之徒悄悄賣與外面商人,參與走私,此事是臣管教不力,御下無方,臣向陛下請罪。」

楊堅捋著長須,「就這事?」

「是的。」

楊堅搖了搖頭,「我還以為有什麼大事呢,原來只是此事。須彌啊,此事我還未接到尚書省的奏報。不過你既能主動上報,我還是非常高興的。不過你也犯不著為這點事情向我請罪,那只是你下面的人貪婪犯罪,並不是你的問題。畢竟,武州本來就是設立沒有多久,武州的那批文武官吏原本更大多都是些江湖草莽而已。再說了,就算屬下犯錯,要上司承擔,可現在你已經不再是武州總管了,你是幽州大總管,這事情也用不著你來承擔。走私軍馬,這些人還真膽大,好了,回頭你下文派人調查一下,該處置的處置一下就好了。」

軍馬走私本是涉及重要軍事物資的案子,若是一般情況下,可是相當重大的。前年,楊堅派屈突通去隴右核查牧場,就發現下面的人隱瞞了兩萬多匹馬,結果惹得楊堅大怒,直接下令,要把從主管牧場的最高機構單位太僕寺卿到最下面的牧場吏員,幾千官吏全都要處死。若不是最後負責核查此案的屈突通是個比較耿直的人,堅決力諫才勸住了楊堅,那就是所有的馬政系統的官吏都要掉腦袋了。不過楊堅對易風所報這案子如此寬容,一來是因為這事情涉及到懷荒涉及到趙王,二來趙王又是主動上報,再一個,懷荒的牧場其實是屬於武州的,而武州到現在為止還實際上算是孫兒趙王的私產。因此,趙王的部下偷趙王的馬走私販賣,在楊堅看來,屬於趙王的私事,他不好過於干涉,反正偷的也不是他的馬,再說這馬走私到內地,又不是什麼重要物資走私到突厥。

「可不管怎麼說,走私軍馬也是要案,臣必須向陛下請罪。」

楊堅擺了擺手,漫不經心道:「行了,我都知道了。這事就交由你來處置好了,該怎麼處置你自己說了算。」

「冀州查扣了多少走私軍馬,回頭我下一道旨,讓冀州把這些馬再交還給你好了?」

「一千匹!」易風老實回道。

「多少,一千匹?」楊堅聲音高了八度,臉色也變的嚴肅起來。若是走私幾匹幾十匹軍馬,楊堅看在孫子的面上也就懶得在意。可如果是走私一千匹軍馬,楊堅心裡知道,此事只怕沒有表面上說的這麼簡單了。他沉默起來,臉色有些難看,望了望易風,又低頭思慮起來。這件事情,不能再這麼隨意處置了。

「你跟我說說,這案子你究竟知道多少情況,具體的情況如何?」楊堅嚴肅的道。

易風知道,關鍵的時刻來了。其實他今天來,就是為了搶得先機的。他知道,走私軍馬案既然被高熲查到,那這件事情就不可能瞞的住。冀州刺史是太子一黨的人,他攔截了這批馬,第一時間就向高熲上報了。高熲沒有馬上向皇帝上報,是他想拿到更多有用的證據,用來對付晉王黨。

本來運送到揚州去的軍馬被查,楊廣也很快知道,還特別找到易風商議解決辦法。楊素給他們出的主意是壯士斷臂,棄卒保車,趁高熲還沒有拿到什麼有利的證據之前,先把如今已經暴露的關係斬斷,直接搶先一步向皇帝報告,把這件事情先暴露出來。

而他們商議的結果是,這事情最好由易風先一步向皇帝報告,如此一來,易風就有機會撇清自己。畢竟先報告上去,更能贏得天子的信任。越是捂緊,等高熲一報上去,性質結果就全然不同了。

易風來時早已經想好了措詞,這時裝作沉重的稟報道:「剛從武州快馬送到的消息上了解,此事是由上柱國宇文述總管之子宇文智及收買了武州軍馬場的官員,他們內外勾結,將牧場的軍馬偷偷走私運到中原,用以賣給那些各州縣的豪族大戶,從中賺取高昂的利潤,然後再到塞外的蕃族手上買一些普通的馬匹放到牧場,補足帳上的空缺數字。」

「宇文述之子是幕後主持之人嗎,宇文述可有涉及其中?」一聽到是宇文智及,楊堅更添幾分重視。

「初步查到的結果,此事是宇文智及私人所為,並不涉及宇文總管,他目的也只是想謀些私利而已。全因如今中原的許多豪強,多喜歡購買雄駿的戰馬為坐騎,而戰馬為重要的軍事物資,特別是前年陛下讓屈突將軍清查隴右河西的軍馬牧場後,戰馬管制更加嚴格,民間很難再輕易買到優良的戰馬。戰馬在民間的價格也越發的高昂起來,走私戰馬的利潤因此極高,宇文智及便鋌而走險,勾結了武州的牧場官員,走私販賣軍馬到中原地方,賣與那些地方的豪強大戶,謀取高額利潤。」易風解釋道,話中特意突出講明一個重點,那就是這件走私案,其實只是宇文智及一人所為,是見利生意的膽大之舉,但不涉及其它人。而他走私的這些馬,更只是用來分別賣給中原的大戶人家做坐騎而已,絕不會牽涉到更多。

這也都是事先和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