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江山如坪 第七十三章 掃地的宮人

誠如穆瀾所言,冊封昭儀,皇帝的第一次寵幸讓彭采玉成了後宮所有人談論的話題。她在侍寢時扔下皇帝一覺睡到天亮,無可避免成了一個笑話。卻不是沒有好處的,第二天向太后請安時,貴人們投來的目光少了幾分刀劍之意。

太后心裡清楚,彭昭儀是孤女。送她進宮的人是禮部的一名低階官員。這名官員和彭昭儀的父親有交情,憐惜孤女。當許德昭所薦的高官之女被聖旨刷下去之後。彭昭儀意外成了許家可用之人。

能為許家所用,又是孤女。太后很滿意彭采玉,不動聲色為她爭來了昭儀的位份。皇帝很自然地接受,並第一個寵幸。讓許太后對彭昭儀格外看重。

以為會受到太后責備。太后卻殷殷教導勉勵,稱她是太可愛的小姑娘。彭采玉毫不掩飾自己對太后的孺慕之情。許太后很是欣慰。雙方皆大歡喜。

相對於彭昭儀的幸運,郭婕妤日子就難過了。

在進宮的頭一批貴人中,郭婕妤位份最高。她年方十七,容貌清麗,素有才名。父親是清貴的翰林。人們覺得這才是皇帝應該喜歡的女人。然而,皇帝第一個寵幸的人不是她。對郭婕妤來說,這是種無言的羞辱。

當皇帝第二天下朝之後駕臨儲秀宮,太過年輕的郭婕妤沒忍住,哭了個山崩地裂。性情溫和的皇帝並沒有因此惱怒不喜,而是在儲秀宮中與郭婕妤下棋消磨了一整天,直至掌燈時分才。

郭婕妤的眼淚教會無涯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

年輕的皇帝從後宮女子身上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存在感。他好像突然開了竅,不再像從前那樣專註於政務。今天約人賞花,明天聽人彈琴。新晉的貴人一個也沒有冷落。

文武百官皆心照不宣,會心而笑。皇帝正值血氣方剛的年紀,很正常不是?且從上一代起,皇家子嗣單薄。綿延子嗣是年輕的皇帝肩頭的重任。至於政務,有內閣,有朝臣,足矣。

彷彿又回到了皇帝親政之前。許德昭和譚誠分外滿意。美中不足的是胡牧山統領的內閣隱隱有了鼎立之勢。

皇帝留連後宮數天,彭昭儀再沒有得到召見。

彭采玉最初的激動在等待的時間裡漸漸平息,又化為無限的惶恐。自己這是失寵了嗎?才十六歲的嬌嫩容顏已染上了憔悴之意。

「就好比十幾盤沒吃過的菜同時擺上桌。每盤菜不挾一筷子嘗嘗,怎知自己喜歡吃哪道菜?」穆瀾淺顯直白的比喻給彭采玉聽。

彭昭儀噗地被她逗笑了:「霏霏,你真是個妙人。只可惜身份低微。還是個奴身。不過你這般美麗,終有出頭之日。本宮不會虧待你。」

她羨慕地看著穆瀾的臉,想起了奶娘的話。現在皇帝的新鮮感還沒過就將霏霏推出去固寵是否太早了點?

皇宮讓人迅速地成長。短短半個月,彭采玉已經自然地自稱本宮了。女人的本能讓她很快就學會了爭寵的心機。

穆瀾沒有接話,轉開了話題:「奴婢去打聽打聽?」

算著時間已經過了半個月了。皇帝每天召見一位新貴人,也該轉完一輪了。彭采玉頓時露出了期盼之色,小聲叮囑道:「本宮進宮時間不長,被人知曉倒成了笑話。你小心一點。哪怕打聽不到消息,也沒有關係。」

「奴婢省得。遇到人就說為娘娘折幾枝花插瓶。」

彭采玉滿意地笑了:「機靈點。」

在太后娘娘面前,彭采玉沒有提起陳瀚方半個字。這是進宮前陳瀚方親口向她交待的。時至今天,她終於明白自己的好運來自哪裡。在她嘴裡,禮部那名官員取代陳瀚方成了她感激的長輩。彭采玉敏感地察覺到,聽完之後,太后娘娘待自己更親切了。

她對祭酒大人的感激又深了幾分。只是出於女子獨特的心態,她對美貌機靈的婢女霏霏始終懷有戒心。或許祭酒大人相信憑藉霏霏的美麗更能贏得皇帝的寵愛。彭采玉想得長遠。她很擔心一旦將霏霏推到皇帝面前,一躍龍門成了寵妃,自己會不會被祭酒大人拋棄。這個陳瀚方和穆瀾沒有料到的念頭讓彭采玉決定握緊太后伸出的手。

出了偏殿,外面陽光極好。穆瀾沿著宮門往御花園行去。找個舒服自在的地方曬太陽睡懶覺也好過留在永壽宮裡。

她的耳力異於常人,輕鬆避開宮人繞進了御花園。

核桃曾經盪過的鞦韆還在。穆瀾停住了腳步。

那時無涯認出了假扮侍衛的她。故意踏上鞦韆架。他越盪越高,張開雙臂滿面笑容從高處跳了下來。結果接住他的人是秦剛。無涯的臉比臭豆腐還臭。

穆瀾回憶著,忍俊不禁綻開笑容。

「如果我是你,我絕不會站在這麼空曠的地方任人打量。」

後背沒來由的緊繃。穆瀾沒有回頭。她望著空蕩蕩的鞦韆,唇邊的笑容更濃:「原來您藏在宮裡。」

她轉過身,拉著鞦韆坐了上去。兩條腿輕輕晃著,看起來就像是貪玩的宮女。鞦韆背後的樹林中,一位宮人正彎腰清掃著落葉。三四十歲的年紀,臉平凡無奇。

穆瀾腳尖點地,鞦韆輕輕蕩漾,神態悠閑。

穆胭脂將落葉掃進竹簸箕中。捶了捶佝僂的腰,微微直起了身。

以二人的耳力心裡都清楚,附近空寂無人。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穆胭脂杵著掃帚悠悠吟道,「這深宮裡的宮人太多,總有活到現在的。」

陳皇后雖死。宮裡總有忠心於她的宮人。陳氏家族傾滅,朝中總有與陳家有故之人。穆胭脂能扮成宮人藏於深宮也不足為奇。

「還記得在梅村時,我對你說過的話?」

相伴十年,穆胭脂不需要多說什麼,穆瀾就聽懂了:「記得。」

無涯在靈光寺摔落潭水之中,染上風寒。穆胭脂令人在葯中下了大量的人蔘,想以補令他體虛。穆瀾將葯潑了,另煎藥治好了無涯。那時穆胭脂戴著面具扮成面具師傅在樹林中出現,告訴穆瀾說:「你會後悔救他。」

穆胭脂望向她,縱然易了容,眼神卻沒有改變:「你有接近他最好的機會。」

接近無涯最好的機會。什麼機會?自然是殺了他的機會。

穆瀾莞爾:「我為什麼要聽你的?以為我還是你的珍瓏刺客嗎?」

為一姓的私仇殺死皇帝,江山無主,天下震蕩。北方的異族虎視耽耽,得到揮兵南下入主中原的時機。穆瀾沒有穆胭脂那麼自私。她更不想當穆胭脂手中的棋子。

穆胭脂沒有生氣,提著掃帚,挎著簸箕蹣跚離開:「看來你沒有記住我說過的話。」

鞦韆微盪,穆瀾陷入了沉默。

在梅村樹林中,化身面具師傅的穆胭脂還說過一句話:「……你再壞我的事,我不會對你留情。」

以為穆瀾知曉了池家血案,恢複女裝進宮是想復仇。穆瀾卻拒絕行刺皇帝。那麼,穆胭脂就要自己找機會下手了。她在警告穆瀾別再救無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