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四十七章 夜宴

良久,聽到杜燕綏不滿的說道:其實你長得又不夠美。

相處久了,岑三娘知道杜燕綏心思拐彎抹角的,聽到這話就明白他在安慰自己。她鎮定下來,輕聲說道:從前就摸不透滕王的心思。總覺得他和旁人不同,做事竟是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想法。大概是出身高貴的緣故吧。遇著這種不講理又權勢滔天的人,我就覺得自己很渺小,極為無奈。

你如今身份不同,用不著怕他。皇上昭儀與滕王三人之間的關係極為微妙,我猜他來你從前住的綉樓,大概是想瞧瞧你究竟有何不同,能得袁天罡那句批語。杜燕綏猜測著滕王的心思道。

也許你們都錯了。那晚最艷美的女子是六娘。岑三娘看到柜上油燈旁的火石等物,輕嘆一聲:燒了吧,瞧著心頭不舒服。

兩隻人偶被付之一炬。杜燕綏也沒有心情再翻看岑三娘幼時的物品,沉吟了下道:必是此處打掃之後他才來過。他應該知道你會重回幼時的綉樓,會找到這兩隻人偶。三娘,你看到這兩隻人偶,你想到了什麼?

岑三娘滿腦子想的都是滕王會不會像皇帝一樣,巧取豪奪。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仍沒歇了心思。可說出來卻覺得自己有點自作多情的味道。

滕王做事自有深意。等祭祀過後,去王府拜會時或許能看出幾分端倪。杜燕綏心裡氣惱滕王對岑三娘的覬覦,又覺得滕王不至於那麼愚蠢。

人偶會被岑三娘發現,也有被自己發現的可能。

就算當日皇帝戀上武昭儀,武昭儀不肯,接她入宮也不見得那麼順利。滕王妃是尉遲老國公的親女,老國公尚在世,尉遲大郎二郎均受皇帝重用。杜燕綏認為滕王不至於為了得到岑三娘,蠢到得罪尉遲府和杜家。就算他存了這心思,在皇帝巴不得找茬的情況下,搶一品國公的妻子,他不是自尋死路么?

杜燕綏從來都覺得滕王的心思不好猜,乾脆懶得去猜,兵來將擋,水來土淹。

岑三娘點了點頭,腦中閃過一道亮光:我一共做了四個,還有兩個,一個是百草,一個是你。你說,他是想暗示你和百草會有什麼關係?

我和百草會有什麼關係?杜燕綏反問岑三娘。

百草和許氏消失得無影無蹤,怎麼和杜燕綏扯得上關係。岑三娘失笑,她真是在胡思亂想。

在綉樓耽擱了些時間,兩人下了樓,出府坐了馬車去岑家三房。

三房的大門洞開,大老爺四老爺親自到大門迎接。

岑三娘沒有下車,從側門直接進了二門,下了馬車,就看到垂花門口大夫人二夫人和四夫人領著兒媳們笑吟吟的來接她。

四夫人見她滿身富貴氣派,一激動叫了起來:哎呀三娘子如今做了一品夫人,這身打扮叫堂嬸都認不出來了!

岑三娘笑著給幾位堂嬸行了禮。又和堂兄們的媳婦見禮。鄒氏看到她竟像看到家人似的,眼圈一紅,差點哭了起來。

老太太還等著呢。圍在這裡見禮叫什麼事,進屋再敘吧。大夫人發了話,伴著岑三娘進去。

比起國公府進了二門就需用軟橋,岑家的祖宅卻是用不著,沿迴廊繞正院,過了穿堂與天井,就到了老太太的院子。

三娘子到了!田媽媽在廊下瞧著,滿臉喜色,親自掀起了細竹編就的門帘。

一行人走進去,就看到岑老夫人坐在正廳的羅漢榻上。

老太太朝田媽媽伸過手,大概是想讓她扶著起身。岑三娘瞅著榻前地上擱好的錦墊,快行幾步拜了下去:三娘給堂祖母請安。

岑老夫人扶著田媽媽起了身,親自上前扶起了岑三娘,拍著她的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眼睛漸漸濕潤:好,好孩子。

她拉著岑三娘在身邊坐了。眾人這才給老太太見了禮,分主次坐了。

大夫人笑道:咱們家出了個一品國公夫人,看把母親高興的。

二夫人想起發配幽州的丈夫,全賴岑三娘的大舅舅照顧,做了軍中的文書,也湊趣道:三娘命好,得了皇上賜婚。這是天大的恩賜。

四夫人卻想到了自己的七娘,趁機向老夫人討個賞:原先二嫂三嫂都不在府里。大娘子早出嫁了,府里只有三娘和六娘七娘玩到一處。三娘既然回來了,母親是不是叫七娘出來,她們姐妹也好敘敘舊。

七娘自被送回隆州,一直被老太太鎖在後花園的水榭里,一日三餐都使人送去。誰都不讓見。

四夫人說起七娘,老夫人想起了方家七少爺,就想起岑三娘原是和他訂過親,因著滕王兩家才退了親。七娘要死要活,不顧閨譽,放她出來,衝撞了三娘,岑家這一番討好就壞了氣氛。她也不認為三娘和七娘真正交好,警告的睃了四夫人一眼,淡淡的說道:七娘病著,過了病氣怎辦?秋天就要發嫁,讓她養好身子才是正理。三娘不會見怪吧?

岑三娘對七娘半點興趣都無,嘴裡仍要說幾句關心的話:七娘既然病著,哪有讓她強撐著出來的道理。應是我去探她才對。

四夫人被老夫人瞪得縮了回去,想著七娘,心裡也不免難受。雖說是庶女,也是她捧在手心裡長大的。早知道七娘看上了方家七少爺,三娘又要和方家退親,還不如先就成全了七娘。好生伶俐的七娘,被鎖在水榭足足大半年了,連過年也只允了自己拎了食盒去見過一回。瘦得脫了形,眼裡也沒了神彩。

養女兒是為了結姻親拉助力,瞧七娘這模樣,嫁出去怕是這輩子都不肯回岑家了。這些話在她心裡悶著,一句也不敢說出來。

四夫人轉念又高興起來。她驕傲的想,好在六娘爭氣,滕王御前親自討封的側妃。滕王領了隆州刺史的差,岑家在隆州的風頭一時無兩。否則以七娘一個庶女,哪能嫁得了王家的嫡孫。

岑家的姑娘們一個比一個爭氣。五娘後進宮封了美人,王家女兒仍是個寶林。哎,五娘命不好,居然暴病身亡。可岑家四娘嫁了尉遲老國公的三郎,岑三娘更是直接嫁給了杜國公,封了一品誥命。六娘也成了王爺側妃入了宗室玉碟。從前王老太太連六娘都瞧不上,後來卻親自登門替嫡孫做媒。不都瞧著岑家女兒們出息的份上?

四夫人感慨著,自家五郎七郎都長大成人,九哥兒書念得好,又有個做姐夫的國公爺撐腰,將來前途無量。一時間覺得除了四老爺不靠譜外,大夫人都比不得自己有福氣。腰板又挺直了幾分。

這時候外間丫頭來報:側妃娘娘進府了,車轎已到了二門。

岑老夫人一驚。平時王府規矩大,別看都住在隆州城裡,岑六娘除了過年,平時不讓出府。岑家先前打發人去探望,禮物收了,回禮給了,人卻輕易見不著。六娘突然回來,大概是王爺看在杜燕綏和岑三娘的面上吧。

她扶著田媽媽的手起了身道:側妃娘娘回府,理應親迎。

側妃是入了宗室玉碟的。甭管皇家宗室們是否領有差事,血統高貴,再大的官見著都得先行國禮。

眾人簇擁著老太太出了正房,還沒出院子。就見岑六娘笑著走了進來。

老夫人率先躬身行禮:老身給請娘娘請安。

跪禮是大禮。像岑三娘得了賜婚誥命進宮謝恩時需要行跪禮。一般都是行曲膝禮,躬身禮。對岑娘,老夫人行躬身禮,其它人就行曲膝禮。

岑六娘快走幾步扶起了老夫人:祖母不必多禮。

她依次對大夫人二夫人四夫人這幾位長輩虛扶一把請起。目光一轉,看到了岑三娘等平輩和嫂子們,語氣淡了幾分:都起吧。

親熱的扶著老夫人進房,岑六娘眉梢一挑,對跟來的王府女官道:我與祖母伯娘嫂子們敘家常,你們在外面侍候著吧。

只見其中一名嬤嬤面容肅穆,不卑不亢的說道:側妃既入了皇家,一言一行都當謹慎,老奴不敢擅離職守。

吩咐了其他侍女守在廊下,腰板挺直的跟了進來。

岑六娘冷笑,揚手一巴掌就扇在嬤嬤臉上:王爺都允了我今日只敘家常,不拘國禮。滾出去!

既是王爺應允,老奴自當遵從。 那嬤嬤屈辱的欠了欠身,腰板又挺得筆直,走到門口站了,竟想被挨巴掌似的。

眾人都被這皇家氣度駭了一跳。岑三娘沒事人似的堆著滿臉笑容,扶了岑老夫人坐下,跪下行禮:孫女祝祖母福壽安康!

她起身向夫人們曲膝行禮,親熱的喊著大伯娘二伯娘母親。又挨著和嫂子們欠身見禮。這才拉著岑三娘的手道:三娘,聽說你回來祭祀父母,高興我幾晚沒睡著。見著你真好!呀,咱們可真是心有靈犀,衣裳顏色都一樣呢。

岑六娘也穿了身銀紅大袖衫,扎在白色的高腰裙子里,腰帶系得纖腰不足一握。挽著條玉色的披帛。挽了半尺高的髻。正中戴了頂精緻的冠,黃金打底,花葉為形,鑲了紅寶石,璀璨奪目,襯得眉目艷麗異常。

那比得上娘娘艷美。宮裡頭皇后娘娘都曾誇過您的美色,道王爺好福氣。岑三娘笑著誇了她幾句。

岑六娘眼裡閃過一絲譏諷,轉眼就滿臉笑容的招了女官捧了禮物進來,都是價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