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事與願違 第49章

風雨如晦,婆娑密林中夾著一條羊腸小路,一眼望不到頭。

此地顯然是久無人跡,被暴雨一衝,越發泥濘難行。

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扶著一位老者在其中走得舉步維艱,這兩人身上穿著聊勝於無的蓑衣,走了大半宿,該濕的地方也都濕透了,那老者約莫是腿腳有些問題,受了寒,時不常要停下來揉一揉酸痛的膝蓋。

他眯起昏花的老眼,努力地向遠方張望,不由得嘆了口氣。

一旁那少年不滿道:「什麼狗屁仙人,平日里吃著我們的供奉,求見一次卻要百般刁難,鄉親們省吃儉用的供奉著他們有什麼用?」

老者聞言嚇了一跳,忙連聲道:「可不敢胡說!」

少年一雙眼睛瞪得溜圓,小老虎似的,一股腦地道:「我說得難道不對?他們美其名曰鎮守這裡,保佑過我們風調雨順嗎?遇上大旱大澇,哪一次少要過供奉?安平王起兵造反那年,三縣十五城全都遭了大難,四處盜賊橫行,百姓流落,他們可曾露過一面?好,就算這些都是人間事,仙人們不管,那麼如今惡鬼橫行鄉里,吃人放血,他們也全當不知道,要我們上趕著來求嗎?」

老者腿疼得直不起腰來,口中道:「仙人清修不問世事,若我們有求,自然是自己前來稟報,你說得什麼話!」

少年怒氣沖沖地說道:「可不是么,通往明明谷可就這一條路,要過艱難險阻,還非心誠者不能抵!他們派人取供奉的時候怎麼不這樣一步一步地走下來,這會倒講究心誠了……」

「六郎,閉嘴!」老者用力將拐杖往地上一戳,「再要啰嗦,你就自己滾回去!不要在仙人面前連累十五城的鄉親們!」

少年見他發怒,臉色一黑,不敢言語了,只趁他爺爺轉過身去的時候滿臉不屑地一撇嘴,嘀咕了一句:「仙人好了不起么?」

就在這時,一道極暴虐的炸雷突然從天而降,近在咫尺似的,少年猝不及防,當場嚇得臉色一白,頓時將方才的小心眼放在一邊,等轟鳴聲稍弱,他忙問道:「爺爺,今天這雷怎麼響得這樣邪門?」

老者沒來得及回答,接二連三的驚雷已經雨點似的落下了,將整個夜空炸得一片慘白。老者面露驚惶,忙拉著身邊的少年五體投地地跪在了地上,匍匐在天威之下,口中念念有詞地禱告,一動也不敢動,林中鳥雀野獸全嚇得不敢露頭,連草木都跟著瑟瑟發抖。

不知過了多久,雷聲方才平息下來,餘韻依稀,地面似乎仍在震顫。

少年半晌聽不見一點聲音,滿心震撼,再不敢出言不遜。

直到這陣驟雨初歇,濃雲微微散去,天上露出了一點朦朧黯淡的月色,少年才戰戰兢兢地將老者扶起來,繼續前行。

少年六郎問道:「爺爺,方才那雷聲恐有幾十道呢,這……這明明谷不會被炸平了吧?」

「少多嘴,」老者低聲呵斥了他一句,深一腳淺一腳地在泥水堆積的小路上跋涉,壓低聲音道,「恐是有仙人渡劫。」

「渡劫?」

「仙人修行沒那麼容易,要歷經千劫百難,我聽說其中就屬這天劫最兇險,無數仙人在天劫中隕落,但是挨過了的呢,修為卻能大漲,離真正的與天地同壽也更近一步。」老者說到這裡,臉上疑惑之色一閃而過,「過去我曾聽我爺爺說過,他親眼見過一次仙人渡劫,當時打下來的也不過九道天雷,怎麼這一位這樣兇險……莫非這渡劫之人是谷主這樣的大能?」

說話間,羊腸小路突然一拐,前方竟豁然開朗,露出整個明明谷的全貌來。

山谷明凈悠遠,雨水洗過的山花漫山遍野地綻放,一點月色如煙似紗,谷中真如人間仙境。

少年驚喜道:「爺爺,快看,我們到……」

他話沒說完,整個人已經怔住了。

只見那鮮花坡旁邊有一處大平地,四下刻了一圈尋常人看不懂的符咒,此時,那大塊平地已經給雷劈成了一片焦黑,符咒圈子中同外面對比鮮明——外面是百花齊放,裡頭是寸草不生。

焦土之上,卻筆直地站著一個人。

那人一身長袍已成了破布,整一條袖子都焦成了渣,從背面看,此人身量頎長,約莫是個男子。

隔著百丈遠,那人卻好像聽見了六郎說話,回過頭來看了這爺孫倆一眼,這人雖然破衣爛衫,模樣卻長得清俊非常,月色下如玉人似的,唯有眼睛裡像是含著一把經年的白霜,六郎與他目光一碰,當即只覺得自己從頭涼到了尾,嚇得一動也不敢動。

下一刻,六郎被自己的爺爺伸手一拉,兩人一起跪在了地上,老人沖著那男子連連磕頭,口中道:「拜見仙人,小人乃是谷外十五城中之人,此來有事相求仙長,並非有意闖入,求仙長萬萬不要見怪。」

那男子愣了愣,而後隨意地擺擺手,六郎便覺一股彷彿來自深秋的寒涼之意四下蔓延開,有點冷,但也不至於凍人,隨即他整個人身體一輕,和自己爺爺一起被那股涼意託了起來。

這仙人竟意外地好說話,非但沒有為難他們,還頗為彬彬有禮地說道:「沒事,不必這樣——谷外的事不歸我管,等我給你叫個人來。」

說完,他彈指射出一道白光,光束直衝天際,片刻後,遠處有一團螢火似的小光點急速飛來,及至其近在眼前,六郎才看出那是一個御劍而來的道童。

道童收劍落地,恭恭敬敬地對這破衣爛衫的男子行禮道:「程長老,恭喜長老度過大天劫,修為更上一層。」

「沒什麼好喜的,險些烤糊了,」那男子不咸不淡地應了一句,回手一指身後狼狽不堪的爺孫兩個,「外面來的,可能是有事,你處理吧。」

簡單交代完這幾句,他便沖六郎他們爺孫兩個點點頭,隨即人影一閃,倏地不見了。

這飛天遁地之能將六郎看得一愣一愣的,直到道童上前來請他們入谷,他腦子裡還是方才那人站在滿目焦黑上,隨意回頭一瞥的模樣。

六郎心不在焉地想道,那人好似也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樣子,竟已經是這明明谷中的「長老」了么?心裡不由得有些艷羨,隨即他想起那人結了霜似的目光,又忙將那點艷羨壓了回去,生出了敬畏,再不敢胡亂腹誹。

道童從懷中摸出一片葉子,含在嘴邊,長短錯落地吹出一段小調,只聽空中應聲傳來一陣馬嘶,接著,一匹白馬拉著一輛車從天而降,威風地打了個響鼻,穩穩噹噹地落在了地上。

那道童和顏悅色道:「今日若不是托二位的福,我還不一定能跟他說上話呢,請吧。」

兩個凡人惴惴不安地上了飛馬的車,六郎年少,嘴快道:「仙人哥哥,那位是谷中長老嗎?」

老者怕他多嘴說錯話,連忙拽了一把,誠惶誠恐道:「仙人贖罪,這孩子……」

「不妨事的,老丈,」道童架起飛馬,頗為活潑地說道,「我們明明谷中有一口冰潭,冷極了,我都不敢去,聽說凡水懸於潭上一丈便能結冰,但是潭中神冰水卻一直流動不息。那位也不知是什麼時候住進去的,在潭水邊上開闢了個洞府,將整個冰潭的寒意都鎮在了那洞府中,自己日復一日地在那極寒之地修行,你們瞧,這谷中現在這樣生機勃勃,還多虧了他鎮住了那冰潭呢。他平日里不大露面,我們私下裡都偷偷叫他『幽潭長老』。」

六郎聽得呆住了,不由得道:「那有多冷啊,他不怕么?」

道童笑道:「修行中人本就該煉神忍性,心志不見如何能成大道?」

說話間,馬車已經幾起幾落,到了山谷腹地中,緩緩地落地。

六郎下車一看,只見此地竟有亭台樓閣、流觴曲水,來往清凈無人,只有幾隻仙鶴翩然起落。走進其中,六郎只覺周身一輕,他震驚地低頭一看,只見自己整宿風雨兼程沾上的一身泥水竟消弭一空,全身都暖融融的。

道童將二人引入一個小亭子中,在二人千恩萬謝中給他們倒了一杯熱茶,這才詢問起所來何事。

老者嘆道:「這……唉,說來話長了,小民瑣事,本不應煩擾仙長,只是近日谷外不知來了什麼妖孽,為禍鄉里,專挑娃娃們下手,不過短短十幾天,周遭城郭村落中已經失蹤了四五個男娃娃,過不了幾天就能在荒郊野外發現屍體,都給野獸吃得差不多了,此事也報了官,官差仵作來了幾個,仵作說那幾個娃娃是給放幹了身上的血才一命嗚呼的。」

道童聽到這,嬉笑的神色一凜:「什麼?放幹了血?那幾個男孩子多大年紀?」

老者道聲「作孽」,答說:「都還不到十歲,出了這事,大傢伙晚上一起在野外守了好幾宿,然後……然後那天,我們全都看見了一道白影,遠看像掛在風裡的白練,可是轉眼就到了近前,當時誰也沒反應過來,就聽有人慘叫一聲,再一看,有個人胸口漏了個窟窿,竟這麼一眨眼,被那東西將心也掏了去。官差也嚇得不行,說是惡鬼作祟,官府管不了,這才打發老朽進谷來求諸位仙長。」

那道童聽了,又細細地詢問了幾個問題,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