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婚後夢想的破碎

然而,他現在不是她的老師了,她也不是他的學生了,接下來他們只能是夫妻關係了,這種關係讓他們寸步不讓,據理力爭,這就是夫妻關係。從理想回歸到了現實。

李亞玲漸漸地真正地找到了城裡人的感覺。三年的大學生活,半年的婚後生活,她已經完全融入到了城市中來了。她再也不用擔心有朝一日她又回到農村去了,因為她的戶口和檔案已經被城市接納了。也就是說,她現在已經是徹頭徹尾的城裡人了。

她住在筒子樓里,有時值夜班,有時上白班,工作之後回到家裡,簡單地打掃一下兒衛生,然後就等著張頌回來。每天傍晚,都是張頌的備課時間,只要李亞玲在家,張頌都要去辦公室備課,他說那裡安靜。以前張頌備課都在筒子樓里,那時他一邊和李亞玲幽會,一邊備課兩不誤,現在只有李亞玲一個人在家裡獨守空房了。

李亞玲多麼希望時光回到從前呀,那時兩個人恨不能每一分每一秒都廝守在一起,可是現在,張頌只知道逃避,不知是逃避李亞玲,還是逃避這來得不是時候的婚姻。

天晚了,李亞玲還等不回來張頌,她只能自己洗洗睡了,張頌有時在她還沒有睡著時回來了,有時她已經睡著了,張頌才懶洋洋地回來,也是提不起精神的樣子。

她偎在他的身邊,希望他擁吻自己,可是他卻推開她說:累了,快睡吧。結果,他翻了個身睡了。

她卻睡不著,望著暗夜,聽著鬧鐘嘀嘀嗒嗒地響著,她開始懷念起婚前那些幸福的時光,她真想回到從前。此時她想起一本書上的一句話:男人與女人的最好時光是戀愛而不是結婚。

可是她為了留在城裡,不能不結婚。張頌在當時也並沒有急於和她結婚,他是被動的,甚至她曾經要挾過他。他們在這種無奈中結婚了,於是就有了這種無奈的結局。

有時,她興緻勃勃地從單位回來了,她對他有了訴說的慾望,他也準時回來吃飯了。她為了使這頓飯吃得長久一些,還專門多炒了兩個菜,還倒了一杯酒放在桌子上。他坐在桌前,似乎沒有看到酒,也沒有體會到她的心情,匆匆地,一如既往地吃飯,他的神情是馬馬虎虎的,她看到他這樣,良好的心情就受到了打擊,但她還是想把美好的願望表達出來。

她說:周末的時候給你添件衣服吧?你穿灰色襯衫更合適。

他說:周末我還要加班,算了吧。

她又說:要不晚上去,現在商店關門晚,時間還來得及。

他又說:晚上還備課。

她就不知說什麼好了,看著他的飯碗,在收拾飯桌的時候,她只能默默地把那杯酒倒進瓶中。

傍晚的時候,有時她一個人走出筒子樓,在校園裡走一走,看見三三兩兩的年輕大學生,有的在樹蔭下竊竊私語,有的在相互擁抱,干一些年輕人熱愛的事情,她走著看著,眼前的一切竟有恍若隔世之感。最後她走到辦公樓下,看到張頌所在的教研室里透出的燈光,知道他還在那裡,恍若自己又回到了從前,感覺是那麼溫暖,那麼迫切,那麼衝動。她此時的情緒還在,然而張頌呢?她站在一個樹影下望著那一窗的燈火,眼淚不知什麼時候悄悄地流了出來。她有了一種失落和惆悵。

如果說,她婚前對城市有些功利的話,那麼現在她的心境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她並不想奢求生活中的大富大貴,她只奢求生活中應該有的那份內容。如果早知道婚姻是這樣的,那她寧肯放棄留在城市裡,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浪漫和溫馨。李亞玲畢竟是個年輕的女性,她有年輕女性對生活的夢想和要求。

她開始和張頌吵架了,而且,一吵而不可收拾,她的心裡似乎有許多憤懣,沒處發泄,她只能通過和張頌的吵架才能發泄出來。

她說:這是過的什麼日子,我過夠了。

在一天晚上吃飯時,她這麼沖張頌說。

張頌對她的語調和說話的內容雖然沒有心裡準備,一雙茫然的目光透過鏡片望著她。

她說:張頌你變了,婚前你對我什麼樣,現在又是什麼樣?你說,你說呀。

張頌一時沒有回過神來,仍那麼陌生地望著她。

她又說:看著我幹什麼,你怎麼整天無精打採的,連一句話都不願意跟我說。告訴你張頌,這份婚姻不是我求來的,如果你當初不那麼對我,我不會求著和你結婚。

張頌半晌才反應過來,結結巴巴地說:我、我怎麼了?

她說:怎麼了,你自己清楚。張頌我問你,你是不是對我不滿意?

張頌對這個話題似乎還沒有琢磨過,他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半晌張頌才說:現在咱們都還年輕,以後生活還長著呢,我是想趁年輕多學點兒東西,以後肯定有用。

這句話露出了破綻,讓李亞玲抓住了,她馬上說:你對我好一點兒,難道就影響你學習上進了。

李亞玲這句話說得並沒有毛病,張頌怔了半晌,才說:我對你不夠好嗎?你說結婚就結婚,結婚後,每月工資都給你了,這個家你當,你還想怎樣?

李亞玲流淚了,她抹著眼淚說:我不要你的工資,我只想過一個正常人過的日子,你總是很忙,連和我說話的時間都沒有,有時一天連正眼都不看我一眼,難道這就是你對我的好?

張頌無話可說了,這麼吵過祿次之後,果然就有所改變了。在晚飯後也能抽出時間陪著李亞玲在校園裡走一走了。那時的李亞玲是幸福的,她把手放在張頌的臂彎里,有時兩個人的身體還不停地碰在一起,李亞玲似乎又找到了那種過電的感覺,像戀愛時一樣。走了一會兒,張頌看看錶說:我該備課去了。

李亞玲就說:送我回到門口,你再走。

張頌就陪她來到了筒子樓門口,兩人停下來,張頌要走,她又把他叫回來,幫他正了正領口,然後才望著他遠去。

李亞玲獨自一人回到家裡,心情很好,她還哼著歌,喜氣洋洋的樣子,上床前還抽空看了一會兒帶到家裡的病例,然後才上床躺下,她等著張頌早點兒回來。

張頌回來後,她已經睡了一覺了,她伸手摸到了張頌,抱住了他的一隻胳膊,然後又踏實地睡去了。明天她是早班,五點多就要起床,然後去接班。張頌不用那麼早,他八點鐘趕到課堂給學生們上課就可以,所以總是她先睡。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幾天之後,張頌又我行我素起來,每天晚上吃完飯一抹嘴就到辦公室備課看書去了,又留下她一個人孤零零地在家裡。這時,她的心很不安,看著鬧鐘一點點向前游移著,她什麼也干不下去,心情煩亂得很。不時地諦聽著過道里的動靜,有幾次她聽著門外的腳步聲以為是張頌回來了,她急忙打開門,結果並不是張頌,她就失望地關上門,很鬱悶的樣子。然後躺在床上,卻怎麼也睡不著,翻來覆去的,她開始失眠。終於張頌回來了,他躺在了她的身邊,沒多一會兒,張頌睡著了,並且打起了鼾聲。她坐起來,望著他,黑暗中,張頌的臉一副朦朧的樣子。眼前的張頌還是以前的張頌,可是物是人非,這日子和她想像的一點兒也不一樣。她真想沖他大喊大叫,把他從夢中叫醒,她的憤懣又一點點在心中積攢著,最後終於有一天又爆發了出來。

她說:你心裡根本沒有我。

他一副愕然的樣子道:怎麼沒有你了?

她說:你就是沒有我,只有你那些學生,你是不是看上哪個更年輕的了?

他對她的這種胡攪蠻纏一點兒辦法也沒有,他就揮揮手說:我就看上年輕的了。你這樣累不累呀?咱們現在是夫妻,不是戀愛中的情侶,天天哪有那麼多事,有時間干點兒正事好不好?

張頌並不是一個浪漫的人,他對那種婚後生活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

她聽了他的話,眼淚又一次流了出來,她感到很傷心,所有的浪漫和幻想就這麼遠她而去了。

她說:你陪我逛過幾次街,連我的生日你都記不住,這麼跟你過下去,還有什麼意思。

他不想和她吵,匆匆吃完飯,夾起教案就去辦公室了。有時,他乾脆就不回來了,夾個涼席睡在辦公室里。這麼吵來吵去的,往往要僵持幾天,生活才能恢複正常。

這樣的現實生活是李亞玲沒有想到的,她對婚姻有著許多浪漫的想法,當年在大學宿舍里,她們躺在床上,女孩子們夢幻般地對婚姻有著許多暢想,她當然也有著自己的夢想。當她們集體愛上張頌老師時,她是多麼的幸福啊,因為那時,自己離張頌老師最近,她那時認

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然而現實的婚姻卻把她的夢想擊得粉碎,自己夢想的,追求的婚姻,原來竟是這樣一幅畫面,李亞玲深深地感到了失望。這就是她得到的所謂的幸福嗎,李亞玲獨自一人時,不免黯然神傷。

不論是上班還是下班,她都沒有了一點兒熱情。剛結婚那會兒,對這個筒子樓里的家是那麼眷戀,當她鎖上門時,總要回過頭來留戀地看上一眼,走到樓下時,她抬起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